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运用氩离子凝固器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治疗后16例未再出血,1例出现大出血;29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经APC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APC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保证手术顺利,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运用氩离子凝固器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治疗后16例未再出血,1例出现大出血;29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经APC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APC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保证手术顺利,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运用氩离子凝固器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治疗后16例未再出血,1例出现大出血;29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经APC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APC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保证手术顺利,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切术(EMR)联合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多发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有消化道多发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检查患者息肉,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息肉118枚)和对照组(40例,息肉112枚),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EMR联合APC治疗消化道多发息肉,而对照组给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的一次性切除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随访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一次性切除108枚(91.53%),而对照组则一次性切除92枚(82.1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而对照组则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随访,其中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EMR联合APC用于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耗时少、安全性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护理1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氩离子凝固术(APC)为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经内镜电凝固技术。APC装置是由一个高频电能发生器,一个氩气源及探头,一根远端陶瓷管口内装内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teflon管组成,此管可以通过内镜的钳道,氩气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继而能量被传导至组织产生凝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护理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氩离子凝固术(APC)为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经内镜电凝固技术.APC装置是由一个高频电能发生器,一个氩气源及探头,一根远端陶瓷管口内装内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teflon管组成 ,此管可以通过内镜的钳道,氩气通过离子化传导由钨丝电极产生的高频电能,继而能量被传导至组织产生凝固效应,从而引起止血和破坏有关组织等治疗作用[1].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 探讨大肠多发性小息肉的治疗方法 .方法 116例大肠多发性小息肉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复查.结果 116例中有11例产生黏膜下气肿,无1例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或穿孔.1年内完成63例随访,其中17例复发.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太肠多发性小息肉,不仅安全和简便,而且并发症少.多发性小息肉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患者118例,在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术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辅助治疗,于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复查,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完成治疗,92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余26例经2次治疗病灶完全清除。术后1年复查10例复发,复发率8.47%。术后17例(14.4%)出现胸骨后不适症状,9例(7.0%)出现胸骨后疼痛,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后缓解,3~7d症状消失;4例(3.1%)出现食管黏膜下气肿,自行吸收。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内镜消融疗法,其在内镜介入治疗的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在消化道疾病介入治疗中效果显著.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内镜下APC治疗消化道多种类型病变1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内窥镜室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内镜下APC治疗消化道多种类型病变166例,男98例,女68例,年龄18~ 76岁,平均47.5岁.病变类型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及息肉残基89例(其中贲门息肉10例),成熟型疣状胃炎35例,Barrett食管20例,消化道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18例,食管乳头状瘤3例,低位直肠高分化腺癌致肠腔狭窄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在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4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单纯氩离子凝固止血或联合药物注射止血。结果94例患者中,89例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为94.6%,随访1个月无再出血;5例于治疗后反复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或行腹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18例出现治疗局部腹痛或压痛;2例出现黏膜下气肿,发生率为21%。结论氩离子凝固术用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尤适用于弥漫性消化道病变所致的慢性渗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间隔为2周,直至病理证实复层鳞状上皮完全修复,术后给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镁20 mg/次,2次//d口服,共3个月,术后第6个月及1年进行内镜及组织学随访.结果 17例经1次APC根除,4例经2次APC根除,2例经3次APC根除,平均烧灼次数为1.3次.全部病例于治疗后6个月均获得治愈,4例于治疗后1年出现化生的柱状上皮黏膜岛,治疗总有效率为82.6%.7例出现剑突或胸骨后疼痛,经口服埃索美拉唑镁后症状缓解.结论 BE的内镜下APC联合抑酸剂埃索美拉唑治疗安全有效,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复发与残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