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发病后第1、3、7天血清S-100β蛋白、hs-CRP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病例组患者血肿吸收后的认知功能,并分析其与血清S-100β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发病后第1、3、7天血清S-100β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31例,发病后第1、3天血清S-100β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MMSE评分与发病后第1、3天血清S-100β蛋白(r=-0.675,-0.826)及hs-CRP水平(r=-0.706,-0.892)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血清S-100β蛋白、hs-CRP高表达,可能预示合并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吴文海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7):199-200
脑出血存在原发和继发的颅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过氧化反应、免疫反应等生物效应参与对神经系统的破坏,造成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损害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敏感的急性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细胞标志性酶,能反映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被破坏的程度.本研究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NSE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出血量和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增强法检测35例急性脑出血(观察组)患者和4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中hs-CRP水平,比较两者的差异,评价前者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中hs-CRP水平(2.41±1.6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71±0.62)mg/L(P〈0.01),但与脑出血量没相关性(r=0.064,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升高,但升高程度与脑出血量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清尿酸(B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住院治疗的15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病情稳定后评价认知功能情况,并根据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统计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均接受血清BUA、hs-CRP水平检测,分析血清BUA、hs-CRP与ACI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后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66例(44.00%),患者入院时血清BUA水平、hs-CRP水平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与血清BUA、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rs<0,P<0.05).结论 血清BUA、hs-CRP水平与ACI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联系,随着血清BUA、hs-CRP水平升高,患者发生轻度认知障碍风险也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AC)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LAC患者185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名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测定纳入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将LAC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LAC认知功能正常,n=50)、轻度障碍组(LAC轻度认知功能障碍,n=74)、重度障碍组(LAC痴呆,n=61)。测定4组尿AD7c-NTP、血浆尿酸、hs-CRP水平,以及LAC患者梗死灶数目、梗死灶总体积,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LAC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障碍组、重度障碍组Mo CA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重度障碍组低于轻度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认知正常组与对照组MoCA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认知程度LAC患者的梗死灶数目、梗死灶总体积比较:重度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与病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oehn-Yahr(H-Y)分期分为早期组(H-Y分期0~2.5期,62例)和中晚期组(H-Y分期3~5期,4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正常组(MoCA评分≥26分,75例)和认知异常组(MoCA评分<26分,2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RDX1、AOP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PRDX1、AOPP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晚期组患者血清PRDX1、AOPP水平高于早期组(P<0.05)。认知异常组患者血清PRDX1、AOPP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MoCA评分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PD患者血清PRDX1、AOPP水平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603、-0.537,均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血清Hcy、hs-CRP、Cys-C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AMI组;SAP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P组、UAP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C两两之间均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AMI组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陷窝蛋白1(Cav-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
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 98 例,采集外周静脉血后测定血清 PTX3、
Cav-1、hs-CRP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
脑梗死患者的病情、预后进行评估,分析血清PTX3、Cav-1、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关系。
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PTX3、Cav-1、hs-CRP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63、0.747、0.689,P<0.05)。
治疗3月随访显示死亡5例,生存93例;生存者中预后良好74例,预后不良19例。死亡亚组的血清PTX3、
Cav-1、hs-CRP水平高于生存亚组,预后不良亚组的血清PTX3、Cav-1、hs-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 0.05)。PTX3预测脑梗死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13,最佳截断值为17.24 ng/mL,预测敏感
性、特异性分别为75.01%、77.62%;Cav-1的AUC值为0.898,预测脑梗死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18.58 ng/
mL,预测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3%、77.64%;hs-CRP的AUC值为0.747,预测脑梗死预后不良的最佳截
断值为 12.95 mg/L,预测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70.85%、77.66%。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 PTX3、
Cav-1、hs-CRP表达明显升高,并且血清PTX3、Cav-1、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
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9例脑出血
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分为小量出血组(<10 mL)、中量出血组(10~30 mL)及大
量出血组(>30 mL);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及重度损伤组。
另纳入同期来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且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IL-6水 平,分析并且比较研究组不同脑出血量分组、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组的血清hs-CRP、IL-6 水平。
结果:研究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hs-CRP、IL-6水平大量出
血组高于中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高于小量出血组(均P<0.05);重度损伤组高于中度损伤组,中度损
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
损伤有密切关系,血清hs-CRP、IL-6水平可作为诊断脑出血程度和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早期胃肠功能保护、预防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2例脑出血的患者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脑出血病例在急性期有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脑出血病变特点。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脑出血病变部位、脑出血量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意识状况及发病时血压、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病变的部位及出血量大小以及是否破入脑室与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脑出血病变更重,死亡率明显升高,预后不良,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早期进行胃肠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垂体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促卵泡激素(FS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规律,研究垂体激素变化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的急性期血FSH、TSH、ACTH水平并与36例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健康人作对照,观察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FSH、TSH、ACTH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的血FSH、TSH水平较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的血ACTH水平较胃肠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可使下丘脑-垂体功能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内环境紊乱,ACTH的升高,可能引起皮质醇升高,导致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抑郁症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分为伴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分析2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伴抑郁组患者血清FT3和TSH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组,FT4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1);血清T3、T4、TPO-Ab、TG-Ab水平伴抑郁组与无抑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症状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变化有关,血清FT3、FT4和TSH可作为评价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症状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抑郁症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分为伴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分析2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伴抑郁组患者血清FT3和TSH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组,FT4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1);血清T3、T4、TPO-Ab、TG-Ab水平伴抑郁组与无抑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症状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变化有关,血清FT3、FT4和TSH可作为评价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症状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次执行功能训练对改善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多层次执行功能训练,包括中枢执行功能训练、定势转换训练、工作记忆训练等,分别于训练前、训练6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ale, MMSE)、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ore,FMA)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rating scale, WHO-QOL-100)对2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MMSE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236,P<0.001; t=4.727,P<0.001; t=12.084,P<0.001; t=7.750,P<0.001)。观察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独立性维度、环境维度、精神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红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2,5(2):109-110
目的 研究脑出血死亡与临床多因素的关系。方法 78例患者全部经脑CT明确诊断 ,分成存活、死亡两组 ,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意识障碍情况、入院 3d内每天输液量、出血量间的差异。结果 死亡组在年龄 (≥ 6 0岁 )、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入院 3d内每天输液量 (>2 5 0 0ml)、出血量多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性别、出血部位、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年龄≥ 6 0岁、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入院 3d内每天输液量 >2 5 0 0ml、出血量多与病死率增加有关。控制脑水肿、降低颅高压 (包括控制出入水量 )是降低脑出血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1(ET 1)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将 36 0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 ,经血浆内皮素 1测定后 ,分为高ET 1组及正常ET 1组。经 5年的观察及随访。结果 高ET 1组高血压病并发脑出血的例数明显高于正常ET 1组。结论 ET 1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症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糖的影响。方法8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埘照组,对照组除了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5、7d测外周血NES和血糖,3个月时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NSE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能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血清NSE和血糖,对神经元细胞有良好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浓度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出血量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析测定 46例脑出血患者和 21例性别、年龄结构相似的健康人血清 NSE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 SSS标准,出血量以入院时 CT结果计算。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清 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不同时期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l)浓度的变化及其与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SAH患者不同时期ET1和NO的含量,计算ET1/NO值。并与健康对照组血浆ET1和NO的含量相比较。结果SAH后ET1水平显著升高,并在3-4d内维持较高水平;NO在SAH后下降明显。3d后才慢慢回升;ET1/NO值SAH后明显减低,而后慢慢回升。SAH各组ET1、NO、ET1/N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SAH后ET1/NO动态失衡,这一动态失衡在SA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