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0岁。1998年10月7日于我院行双眼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前散瞳后裂隙灯检查:双眼晶状体清,玻璃体不混,眼底正常。术后应用氟—氯合剂(0.25%氯霉素滴眼液8ml 氟美松2.5mg)点双眼,第1个月每日4~6次,然后每日滴眼递减1次,用药4~6个月。术后1、2、3个月复查视力双眼均1.2,屈光间质清,眼底结构正常。术后第4个月,患者自感视力下降,且眼前有阴影,查视力右0.8,左0.7,双眼矫正不应。散瞳后,裂隙灯检查发现:双眼晶体后囊下均有棕黄色盘状混浊,形似锅巴状并伴有彩色的小点和空泡。化验检查:血糖4.2mmol/L,尿糖(-),餐后2小时…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0岁,因“双眼被热锡水溅入后视力下降3天”于2005年9月14日入院。入院后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双眼视力0.3,双眼睑、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点、线、片状混浊,前房闪辉阳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晶体无混浊,眼底见黄斑区明显水肿,渗出较多,中心凹反光不清,右眼相对较重。入院诊断:(1)双眼热烧伤,角膜热烧伤;(2)黄斑损伤。入院后给予大量盐水局部冲洗,双眼滴0.25%氯霉素眼液4次/d、角膜宁眼液4次/d;口服维生素C0.2g,3次/d;维生素E0.1g,3次/d;维生素B:10mg,3次/d;头孢哌酮2.0g,静脉点滴3天;丹参20ml、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静脉点滴15天,并给予安妥碘理疗10天。于2005年9月29日出院。出院时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2,双眼球结膜无充血及水肿,角膜清亮、无混浊,  相似文献   

3.
病例患者男 ,1 1岁 ,主因发现右眼视物不清 3天于2 0 0 2 3 1 8到我院就诊。病史 :患者 3天前因无意中遮盖左眼 ,发现右眼视物不清 ,即到当地医院就诊 ,查右眼视力 0 1 ,小瞳检影验光未见屈光异常 ,弧形视野计检查 ,见右眼中心视野视敏度降低 ,诊断为右眼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家属因担心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拒绝治疗 ,到我院就诊。既往无视力检查记录。患者为足月顺产第一胎 ,眼部检查 :视力 ,右0 1 ,近视力 0 1 5 ;左 1 0 ,近视力 1 0 ;双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眼位 ,角膜映光正位 ,眼球运动无受限。给予 1 %阿托品眼膏每日 1次双眼…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48岁  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眼视力差 ,于外院就诊 ,双眼矫正视力 :右眼 0 .4,左眼 0 .8。双眼前节无异常改变。双眼视盘边界清 ,C/ D=0 .5 ,视网膜平伏 ,黄斑区无异常。双眼眼压均为 11mm Hg。 Humphrey中心视野显示右眼颞侧视野缺损 ,左眼正常。随访数次眼压均在 12~ 13mm Hg,诊断为双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予贝他根每日点眼一次。 2年来患者不规则使用贝他根眼液 ,眼压未曾高于 15 mm Hg,也无眼痛、眼红、复视等不适。但患者自觉视力逐渐下降 ,以右眼更为明显。2 0 0 0年 3月 2 3日入本院诊治。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无异常 ,…  相似文献   

5.
随着眼显微外科的发展,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常规增视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不可逆性散瞳临床较为罕见,现将我院自1990年以来所遇2例报告如下:例 1:张××,女,61岁,双眼视力逐渐下降3年于1993年2月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光定位及色觉正常.左眼:0.5.双眼视力均不能矫正.右眼晶体呈黄白色浑浊,左眼晶体皮质呈羽毛状灰白色浑浊.双眼底均窥不见.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右眼成熟期.于1993年2月15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前3天,术眼角膜水肿,瞳孔约3×3mm,视力0.06.角膜水肿逐渐消退,于术后第4天发现术眼瞳孔直径约4.5mm,视力0.1,小孔视力0.2.给予1%毛果芸香碱滴眼,每日6~7次,无效.测眼压:5.5/5=2.31kPa,10/10=2.20kPa(1kPa=7.5mmHg)E=0.0182 P_0=2.53kPa.检查:眼底黄斑区黄白色点状渗出,色素紊乱,中心凹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岁,于2001年12月13日因双眼视力突然下降15 d入院,发病前1wk曾患感冒,未经特殊治疗.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球后视神经炎",全身给予大量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10 d,疗效不明显,遂转入我院.专科检查:双眼视力:指数/1米,不能矫正.双眼外眼正常,角膜正常,KP(一),前房深浅正常,房闪(±),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透明.三面镜检查:前部玻璃体透明,后部点状混浊,视盘正常,视网膜呈弥漫性灰白色水肿,视网膜动静脉两旁呈边界模糊的白鞘,从视盘一直延续到周边视网膜,极似霜枝的外观,视网膜无出血及渗出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示静脉充盈迟缓,血管壁着染,但未见渗漏,晚期视乳头可见高荧光(图①、图②).ERGb波振幅下降,VEP-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全身体检及化验无明显异常.诊断为视网膜霜枝样血管炎.治疗:1%阿托品及碘必殊点眼,球后注射地塞米松2.5 mg,隔日1次,静脉滴注先锋Ⅵ号2.0g、地塞米松10 mg及阿昔洛韦250 mg,每日1次,口服地巴唑20mg,每日3次.7 d后,双眼视力提高到0.3,视网膜水肿逐渐消退,停止局部注射.14 d后,双眼视力0.6,视网膜血管周围霜枝样白鞘明显减退,黄斑部出现呈芒状黄色点状渗出.遂出院继续治疗,1个半月后复查,双眼视力1.0,眼底已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0.5%托吡卡胺滴眼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 ,男 ,10岁。因双眼视远不清半年 ,于 2 0 0 0年 11月17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眼科检查 :视力 :右 0 .4,左 0 .3;近视力 :右 1.5 ,左 1.5 ;屈光间质透明 ,眼底未见异常。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用 0 .5 %托吡卡胺滴眼液 5分钟 1次滴眼 ,散瞳验光。滴眼 2 0分钟后 ,患者出现双眼痒、肿胀 ,睁开困难 ,继而出现头晕 ,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无力 ,全身冷汗 ,神志淡漠等症状。测血压 6 0 / 40 mm Hg;脉搏 12 0次 /分 ,细弱。考虑 :0 .5 %托吡卡胺滴眼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 0 .5 %托吡卡胺滴眼。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5 mg,肌注苯海拉明 2 0 …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2岁,于1995年3月2日下午5时许无意中观看电焊光,晚上8时许突然感到双眼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遂来就诊.检查:双眼睑浮肿,眼球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阳性.诊为“双眼电光性眼炎”,给予1%狄卡因滴眼,症状缓解,滴氯霉素眼液以防感染.2天后又以右眼视物不清、变形来诊.检查:视力右0.3,左1.5,外眼(-),角膜、前房、瞳孔、晶体均未见异常.右眼底:黄斑部视网膜水肿、高起,周围黄白色渗出,视乳头和视网膜血管无异常.诊断为右眼黄斑灼伤.给予静滴血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肌注维生素B_1、B_(12),口服碘制剂,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10天后复查:视力右0.6,眼底:黄斑中心凹可见黄白色斑点,其周围围绕着不规则的色素圈,大约0.S视乳头直径.按以上方案继续治疗半月后复查:右眼视力1.0.  相似文献   

9.
德国进口的施图伦滴眼剂 ,主要成分为洋地黄和七叶甙 ,临床用于治疗黄斑变性 ,所有类型的眼疲劳及视网膜黄斑区有关疾病。国外的临床实验数据证明 :使用施图伦滴眼剂每日 3次 ,每次 1滴 ,4周及 1年后视力明显改善 ,平均远视力均从 0 .17提高到0 .2 7,平均近视力从 0 .19提高到 0 .4 0和 0 .4 2。在国内完成的临床验证表明 :滴用施图伦滴眼剂可明显改善眼血流 ,治疗后的黄斑区视网膜的血流量、血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 ;滴用施图伦滴眼剂 2 0~ 32 d,每日 3次 ,每次 1滴 ,视力提高0 .1~ 0 .6 ,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均有明…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5 7岁。因双眼胀痛、雾视 2天 ,于 1998年 3月17日入院。患者曾于入院前 3天患感冒 ,自觉咽痛。入院检查 :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 0 .1。双眼结膜混合充血 ,角膜雾状水肿 ,前房浅 ,瞳孔 :右眼 5 mm× 5 m m,光反应 (— ) ,左眼 4 mm× 4 m m,光反应迟钝。双晶状体轻度混浊 ,眼底窥不清 ,眼压右眼 :6 3m m Hg,左眼 :6 2 mm Hg。入院常规检查无异常。入院后予以 2 0 %甘露醇 2 5 0 m l,每日 1次静点。乙酰唑胺 0 .2 5 ,每日 2次口服。1%匹罗卡品 ,每日 4次点眼。 3天后眼压降至正常。并于入院后第 6天行右眼小梁切…  相似文献   

11.
产后原田病继发性青光眼失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3 2岁 ,农民。因“产后双眼胀痛、视物不见 2 2天”,于 1996年 11月 3 0日收住院。有原田氏病史 5年。患者于 1992年 8月因头痛、耳鸣、间歇性双眼视物模糊 1年来院初诊。全身体检正常。视力 :右眼 0 .4( - 2 .5 D→ 1.0 ) ,左眼0 .5 ( - 2 .5 D→ 1.2 )。眼前部正常 ,双眼视乳头及脉络膜广泛充血。诊断 :原田氏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5天后双眼视力 1.0 ,激素减量 ,半年后停药 ,随访 1年双眼视力正常。1996年 8月 3日因孕 6月 ,双眼视力逐渐下降半年就诊。诉近 2年眼不痛 ,眼及全身未用任何药 ,妊娠后双眼视力逐渐下降。产…  相似文献   

12.
德国进口的施图伦滴眼剂 ,主要成分为洋地黄和七叶甙。临床用于治疗黄斑变性 ,所有类型的眼疲劳及视网膜黄斑区有关疾病。国外的临床实验数据证明 :使用施图伦滴眼剂每日 3次 ,每次 1滴 ,4周及 1年后视力明显改善 ,平均远视力均从 0 .17提高到0 .2 7,平均近视力从 0 .19提高到 0 .40和 0 .42。在国内完成的临床验证表明 :滴用施图伦滴眼剂可明显改善眼血流 ,治疗后的黄斑区视网膜的血流量、血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 ;滴用施图伦滴眼剂 2 0~ 32 d,每日 3次 ,每次 1滴 ,视力提高 0 .1~ 0 .6 ,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均有明显…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3 2岁 因双眼视力下降 2个月 ,于 2 0 0 0年 5月16日来本院眼科就医 ,2个月前 ,两眼先后视物不清 ,发展较快 ,在外院诊为“视神经炎”给以治疗。近来视力下降明显 ,同时双小腿麻木 ,行走无力。右眼视力 4 .3 ,左眼 4 .2。双眼外眼无异常。扩瞳后检查 ,双眼晶体、玻璃体均透明 ,视神经乳头边界清 ,无水肿 ,视神经乳头色苍白 ,动脉细。视野向心性缩小 ,中心暗点扩大。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触觉和痛觉减退。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诊为视神经脊髓炎 ,给以大量 B族维生素 ,能量合剂 ,血管扩张剂及高压氧等治疗。 2 0天后 ,双下肢麻木感消…  相似文献   

14.
蚕蛹中毒致急性视神经炎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 男 ,32岁。因食用蚕蛹 2h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寒颤、视物不清在内科治疗 1d后好转 ,但仍视物不清。眼科检查 :视力 :右眼 0 .1,左眼 0 .2 ,均不能矫正 ,眼压17.30mmHg(1mmHg =0 .133kPa)。外眼及屈光间质无异常 ,双眼球水平震颤 ,瞳孔 4mm ,对光反射迟钝 ,视盘边界不清楚、充血 ,视网膜水肿 ,血管及黄斑部无异常 ,未见出血及渗出 ,眼球活动自如。双眼视野检查发现中心暗点。诊断 :双眼急性中毒性视神经炎。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 6 40万U ,丁胺卡那霉素0 .4g ,氟美松 15mg ,1次 /d ,3d后氟美松改为 …  相似文献   

15.
leber病2家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ber病是一种多在青少年时期急性发病的双侧视神经炎症 ,引起视神经萎缩而致视力严重障碍的独立的家族遗传性疾病 ,现报告 2家系 12例。家系 1 患者女  17岁 因双眼视力剧降 5个月 ,于 1999年 12月 4日初诊。检查 :全身情况正常。视力 :右眼 0 .1,左眼 0 .1,不能矫正。双眼外眼未见异常 ,眼底 :双眼视乳头充血、鼻侧呈阶梯状隆起、乳头边界清、黄斑部中心凹反射不清。视野检查 :中心暗点、VEP检查 :双眼 NPN波分化欠佳 ,波幅低平 ,P1 0 0 潜时右眼为 131ms,左眼为 144 ms。追问其家族史 ,家族中有相同患者 7人 ,但其弟弟的视力现有所…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2 3岁。因头痛、间断性抽风 3个月 ,双眼视物不见10 d,当地医院诊治无好转 ,于 2 0 0 0年 9月 5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发现双眼底黄斑区囊样病变以“双眼黄斑病变”收入住院。入院后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 0 .0 6 ,左眼数指 / 2 0 cm,双眼视力均不能矫正。双眼眼前节无明显异常 ,托吡卡胺眼液散瞳后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 ,见双眼视盘色红 ,边界清 ,视盘旁视网膜及血管正常 ,右眼黄斑上方可见 5~ 6PD大小、左眼黄斑区可见 6~ 7PD大小的囊样隆起 ,其间均有一密度增高的灰白色影 ,在强光照射下囊样隆起的灰白色…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2 9岁 因左眼视朦 3个月 ,右眼视朦、上方黑影 1月余 ,2 0 0 2年 5月 17日以双眼大泡性视网膜脱离入院。全身检查正常。右眼视力 0 3、左眼指数 /40cm ,眼前段正常。双眼玻璃体内可见尘埃状飘浮物 ,视乳头水肿 ,视网膜血管纡曲 ,黄斑区水肿 ,中心凹反光消失 ,下方 3点至 9点方位视网膜呈灰白色高度隆起、血管爬行其上、无裂孔。眼压Tn -1。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眼B超显示 :双眼玻璃体混浊声像 ,双眼视网膜脱离声像。眼底彩照显下方网脱、视网膜下积液。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 :右眼视盘呈弱荧光、边界不清 ,视网膜上方数点高…  相似文献   

18.
刘虹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195-198
目的:通过OCT方法检查弱视患者的注视性质,思考和审视偏心注视的机制,指导弱视治疗.方法:对一组3~12岁儿童远视屈光性重度弱视患儿31例40眼治疗前后做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其注视性质的变化.结果:在31例40眼中,中心注视眼占63%,偏心注视眼占38%.单眼患者中心注视与偏心注视各占50%,双眼患者78%为中心注视,22%为偏心注视.治疗后15只偏心注视眼,分别在0.2~0.5视力之间全部转成中心注视,时间为1mo~2a.合并外斜和调节性内斜没有影响偏心注视转中心注视,且无论中心注视及偏心注视,其视力恢复对比观察,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OC T检查弱视眼注视性质客观、简便.在治疗过程中随着视力的提高,偏心注视转化为中心注视说明中心凹锥细胞功能被唤醒并且功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0a。因双眼视力下降0.5a于1998年8月2日就诊。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0.3,眼前节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无异常,小瞳孔检影:右眼-2.50DS,左眼-3.00DS。诊断:双眼屈光不正。给10g·L-1阿托品眼液滴眼,3d后验光,每日3次,每次1滴,滴完用棉球压迫双眼内眦部,第1次用药后0.5h,患者出现兴奋、烦躁、澹语、幻视、惊厥。急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体温37℃,血压16/11kPa,面部皮肤潮红,双肺(-),心率120次·min-1,律齐,未闻及病理杂音,未引出病理反射,双侧瞳孔6mm。诊断:阿托品中毒。给安定15mg,速尿40mg静推,…  相似文献   

20.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儿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和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 ,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46例 (5 4眼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近视力、双眼视功能、眼位、屈光状态等情况进行 6~ 3 6个月随访。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 :矫正远视力 2 6眼 (4 8 1 5 % )≤ 0 3 ,1 7眼 (3 1 48% )≥ 0 6,近视力 44眼 (81 48% )≤ 0 5 ,1 0眼 (1 8 5 2 % ) >0 5。双眼视功能 :2 8例具有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功能 ,其中 1 2例具有远立体视 ,7例用Titmus查有近立体视。结论 儿童白内障手术疗效与发病年龄、手术时机选择、术后光学矫正、系统正规的术后管理、弱视及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关。光学矫正时适当增加远视度数 ,将有利于视力提高及看近立体视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