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在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测量患侧上肢功能。对照组行常规术后乳腺科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术后乳腺科护理加术后清醒即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的术后1个月患侧上肢上举、后伸、外展差距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对乳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改进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针对乳腺癌术后常见的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及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结果:本组120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近期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可极大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乳癌术后患侧上肢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术后患者的上肢功能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05-01/2007-08我科对56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了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5例男性乳癌微创手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结合2007-04-2010-04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例男性乳癌微创手术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除1例发生患侧上肢轻度水肿外,余皆良好。结论科学的术后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术后309例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3-12/2008-05共手术治疗乳腺癌309例,对影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原因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左乳癌173例,右乳癌130例,双侧乳腺癌6例(包括1侧乳腺癌术后对侧复发3例),年龄24~76(平均46.2)岁,保乳手术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既时乳房再造术5例,其余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乳腺癌根治术。2结果术后3个月,96.8%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患肢功能活动受限明显10例(3.2%)。3讨论3.1影响患肢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3.1.1手术并发症如皮瓣坏死发生后,切口愈合以瘢痕为主;皮下积液,引流管长时间不能拔除,易引起腋窝纤维化,从而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本组中4例属以上情况。3.1.2术后放疗术后腋窝部放疗可引起腋窝纤维化,放疗也可引起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上肢明显肿胀可以使关节活动受限,其中2例属以上情况。3.1.3术后肩关节活动太晚近年来,医院床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护士的工作量急剧上升,或有的护士主动性差,不能及时正确地给予健康指导,使患者不知道怎样,何时进行功能锻炼,使肩关节过早或过晚进行活动,这样都不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如活动太早,易引起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切口并发症;过晚会...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们2006—05/2007—0560例乳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术后24h进行功能锻炼40例,B组为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功能锻炼2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理想的乳腺癌手术技巧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方法,以便尽可能地保证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方法:对520例乳癌患者从手术切口设计尽可能避免伸入腋窝、适度的腋窝清扫,并尽量保护神经,术后第天即开始进行手、腕、肘部的主动运动1(屈、伸和旋转),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及旋转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10d后开始外展肩关节,并在墙上进行摸高锻炼。及时处理并发症,放射治疗在术后3个月以后进行。术后6个月时评价并记录功能恢复满意度。结果: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度为96.0%499/520):460例88.5%,((460/520)满意,39例7.5%,39/520)基本满意,21例4.0%,21/((520)不满意。结论:从设计治疗计划开始,就应考虑患肢功能的临床康复,并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使患侧上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乳癌根治加腹直肌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近几年来开展了乳腺癌根治术加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的Ⅰ期乳房再造术,效果较好,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2001—07~2005—12我科在乳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行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的即时乳房再造术15例,年龄在35~46岁。左乳癌9例,右乳癌6例。术后除1例在麻醉清醒时出现呕吐反射发生腹直肌缝线崩裂进行重新缝合外,其余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486例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军  梁品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07-2408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后常见及少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486例乳腺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86例乳腺癌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皮瓣积液182例,患肢功能障碍130例,皮瓣坏死26例,患肢淋巴水肿22例,患肢橡皮肿3例,切口感染5例,术后大出血2例,顽固性淋巴瘘1例。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积液、上肢功能障碍、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中彻底止血,仔细结扎淋巴管,保持适当的皮瓣张力进行缝合,保护肋间臂神经、胸大肌神经血管及术后功能锻炼是预防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用5-氟脲嘧啶冲洗创面预防乳癌术后种植转移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123例乳癌手术患者,其中术中用5-氟脲嘧啶冲洗创面的67例为观察组,未冲洗的56例为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2 a的种植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乳癌术后种植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用5-氟脲嘧啶创面冲洗能有效地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乳癌术后切口包扎的舒适度,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3~2004年尝试采用三片腹带包扎乳癌根治术后切口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乳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们通过对 10 0例乳癌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 ,术后生命体征、伤口引流管及引流液的严密观察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 ,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使手术的成功率得到了很大提高。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 0例 ,男 1例 ,女 99例 ,年龄 2 2~ 6 6岁 ,平均 4 4岁。其中 期 32例、 期 4 6例、 期 2 2例 ,肿块与周围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 期及轻度 期行乳腺根治术 ,对重度 期及 期采用扩大根治术。通过对其进行术前及术后有效护理 ,顺利治愈出院 95例 ,出现皮下积液 4例 ,出现皮瓣坏死 1例。2 护理2 .1 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乳癌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乳癌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对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率、对症状与相关知识的认知、并发症的预防、健康行为的养成等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乳癌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必要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乳癌根治术的不良反应,设计术中加用带蒂背阔肌肌瓣腋窝填充术,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将乳癌126例随机分为二组,其中61例病人行标准乳癌根治术加带蒂背阔肌肌瓣腋窝填充术治疗组,另65例病人单纯行乳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种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创面皮下积液各为6.6%和29.2%,皮瓣坏死各为13.1%和23.1%,患侧上肢水肿各为11.5%和29.2%,患侧上肢麻木感各为3.3%和23.1%,上肢运动功能受限各为4.9%和16.9%。结论 乳癌根治术中加用带蒂背阔肌肌瓣腋窝填充术,能显著降低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乳腺癌患者行腋窝脂肪抽吸后,采用保留神经血管及腋静脉附近的淋巴管的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6.4枚,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无一例出现上肢肿胀、麻痹疼痛、提肩活动障碍及上肢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保留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腋窝脂肪抽吸术后再行腋淋巴结清扫术,使得后者操作简便、清扫彻底,且避免了血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联合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结果:研究组引流时间缩短,总引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下积液发生率和皮瓣坏死率均减少,而术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联合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方法优于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方法。乳腺癌术后发生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术后主要的切口并发症,术中减少组织损伤和严密止血及术后加强局部护理,可明显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尤晓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851-6851
目的观察Stewart法乳癌改良根治术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60例Ⅰ、Ⅱ、Ⅲ期乳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Halsted-Meyer纵切口,B组采用Stewart横切口,每组30例。观察术后切口皮肤愈合情况。结果 A组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6.67%,Ⅱ期愈合26.67%,皮瓣坏死13.33%;B组术后伤口Ⅰ期愈合80.00%,Ⅱ期愈合16.67%,皮瓣坏死3.3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ewart法乳癌改良根治术有利于术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乳癌根治术皮下积液的预防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皮下积液是乳癌根治术后比较常见并发症,由于影响伤口愈合,增加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费用,推迟术后辅助化疗的时间,对患者生存率不利。我院近2a来,行乳腺癌根治术60例,由于术中、术后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PCA用药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方法:乳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PCIA和PCEA两组。结果:PCIA与PCEA两组患者术后24h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O.05)。PCEA组尿潴留、恶心、呕吐及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P〈O.05),而呼吸抑制(两组均有一例发生)的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尽管本文PCIA组尿潴留、恶心、呕吐及嗜睡的发生率高于PCEA组,但同PCEA一样,应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样是安全可靠的,只是PCIA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我院乳癌136例术前、术中病理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女147例,男1例,年龄26~78(平均49)岁。原发灶在乳房146例,原发转移癌2例。左侧乳癌74例,右侧乳癌71例,双侧1例,乳房无肿物2例。病史(发现肿物)6d~25a。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82例占总数的55.41%,阳性64例,占78.05%,其中穿刺2次4例,2例阳性,2例阴性。术中冰冻检查38例,36例阳性(包括全部细针穿刺细胞学阴性病例),2例假阴性,阳性率94.74%。乳头溢液涂片2例阳性,2例肿物巨大形成皮肤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