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与心电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方法 对36例MP肺炎患儿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CG)的变化进行动态检测,并予以分析。结果 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入院时均高于入院后1周及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ECG改变入院时异常明显。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程度与心肌酶谱改变及ECG异常相一致。结论 检测心肌酶谱及ECG的变化对MP肺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变化随MP肺炎病情的好转而渐趋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结果分为观测组即支原体肺炎组(Mycoplasma Pneumonia,MP)、对照组即非支原体肺炎组(N-MP)各84例。入院后常规行心肌酶谱检查、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①心肌酶谱5项指标中MP组较N-MP组AST、CK-MB、CK异常概率明显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LDH和α-HBDH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肌酶检测值MP组AST、CK-MB值明显高于N-M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三项CK、LDH和α-HBDH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MP组心肌酶异常与心电图异常情况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谱检查是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心肌损伤的重要手段,其中AST、CK-MB是心肌受损的较敏感指标,心电图检查可辅助了解心肌受损情况,指导早期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探讨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MPP患儿(MP组)6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nMP组)80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肌酶测定,并对MP组中有心肌酶升高患儿于治疗2周后复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肺炎急性期MP组心肌酶(LDH、HDBH、CK、CK-MB)均高于nMP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各项指标大部分降至正常。结论:MPP患儿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且程度重于细菌性肺炎患儿。经积极抗支原体及改善心肌代谢治疗,MP引发的心肌损害大部分恢复正常,提示MPP所致心肌损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高若飞 《中原医刊》2006,33(24):28-29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方法选择88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其中普通组56例,重症组32例,于入院后24h和住院治疗第7天抽血检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结果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存在异常增高,尤以重症肺炎为著,P<0.01。急性期与治疗1周后心肌酶谱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心衰组cTnⅠ值与普通肺炎组、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婴幼儿肺炎时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cTnⅠ异常,病情愈重,心肌损害愈明显。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斌  何亚薇 《四川医学》2003,24(9):902-903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方法 对确诊的15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有心血管症状的患儿作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及分析。结果 153倒中有11例心肌酶谱异常,尤CK-MB升高,但均无心脏扩大和严重心律失常,提示心肌损害为主。本组经积极治疗均痊愈。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存在心肌损害,且以心肌酶谱、尤CK-MB升高为主要表现,应注意入院时的症状及心脏体征,及早诊断。本组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心电图改变特点以提高MP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可能。方法观察MP致心肌损害病例63例,分别同时检测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结果心电图表现异常,尤其是ST段异常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异常率。结论小儿MP患儿应常规、早期、动态观察心电图,ST段异常改变可作为MP致心肌损害的筛查重要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测定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谷草转氨酶(AST)入院7~10d及复查时的变化情况,并与48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恢复期血清心肌酶明显下降,但CK-MB、LDH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心肌损伤,为心肌保护提供依据,有利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心肌损害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通过临床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胸部X线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收治132例MP肺炎患儿中,合并心肌损害者15例,占11.36%。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均见于年长儿,其他病例缺乏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15例均有2项或多项心肌酶增高,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增高,心电图检查15例中异常12例(80.00%)。结论MP肺炎可合并心肌损害,其中婴幼儿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非MP肺炎心肌酶谱异常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小儿肺炎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确诊的非MP肺炎及MP肺炎患儿和健康体检者三组,各100例,分别检测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MP、非MP感染肺炎组心肌酶谱各项异常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P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容易并发心肌的损害,通过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判断心肌是否受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MPP患儿(MP组)104例,细菌性肺炎患儿(nMP组)110例,进行急性期心肌酶值测定,并对MP组中有心肌酶升高的25例患儿于入院后2周及恢复期进行复查,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肺炎急性期MP组心肌酶(LDH、HDBH、CK、CK-MB)均高于nMP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复查,以上各项指标的升高例数均明显下降,而恢复期仅有1例LDH增高(P〈0.01)。结论:MPP患儿有明显的心肌损害且程度重于细菌性肺炎患儿。而经过系统的抗MP及保护心肌治疗。MPP引发的心肌损害恢复较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