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祛风六法在皮肤科应用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发胜 《光明中医》2006,21(6):I0001-I0001
风邪致病因素在皮肤病成因中占重要地位,经曰:"风为六淫之首""风为百病之长",然而其"善行"、"数变"、"轻扬"、"游走性强"、挟湿、挟燥、挟热、挟寒之邪侵犯机体的病机特点,在临床辨证治疗皮肤病中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遗传、免疫、凝血、感染、环境因素有关.中医古代文献中对此病有"泄泻""肠风""脏毒""结阴""血痢"的称谓.本文通过文献分析,阐明溃疡性结肠炎风邪致病的内涵,认为"肠风"这一称谓更符合临床实际,总结出溃疡性结肠炎为机体阳气动变后感受风邪而发,从而提出调和阴阳、疏风散邪的治疗及防病之法,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钟一棠主任医师养阴活血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正军 《光明中医》2007,22(5):28-29
肝硬化腹水症,属于中医"臌胀"范畴.历代医家均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一.国家级名老中医钟一棠主任医师临床运用养阴活血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辨证施治老年抑郁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根 《中医研究》2004,17(1):45-47
老年抑郁症是因老年人大脑的衰老造成的精神功能下降、情感障碍.多由对社会适应性的降低,人际关系的失谐,生活环境的变迁等因素而诱发.属于中医学"郁证"、"心风"、"失志"的范畴.近2年来,我们治疗老年抑郁症3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瘙痒症(pruritus)是指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可分为全身性和限局性两种,发作时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老年人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加之过度热水烫洗,易泛发全身瘙痒,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无相应病名,但大体可归属于"痒风"或"风瘙痒",是临床常见而又棘手的疾病.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药辨证治疗老年性皮肤病71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6.
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治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杨 《中医杂志》2004,45(10):739-740,783
清代叶天士发明内风,认为"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其后,张山雷更明确指出:"内动之风,皆肝木之旺,木火生风"(《中风B378诠*中风总论》).近现代医家将其概括为"肝风内动",并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论述,将"肝风内动"的临证特点表述为:凡具有头摇眩晕,昏扑,肢体麻木、拘挛、动、抽搐,半身不遂,角弓反张,舌强不语,两眼直视等,具"掉眩"、"强直"特征的证候,皆属"肝风内动"所致.而在引起"肝风内动"的原因方面,除"肝阳化风"外,更有"热极生风"、"阴虚风动"等发挥.不过,就"肝风内动"的临床表现特点而言,尚不止于"掉眩"和"强直".《素问*风论》指出:"风者善行而数变."由此可见,风病的共通性特点是"变",即其证候表现变化多端;"动",即其证候表现异常动态,且可发生于内外任何部位.这就说明"肝风内动"的证候表现除"掉眩"和"强直"以外,还具有"变"和"动"的特点.换言之,凡具有"变"和"动"特点的证候,都要考虑"肝风内动"的可能.这意味着"肝风内动"证候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郭子光教授在临床上经治了几种少见的"肝风内动"顽症,印证了古人关于风病的"变"和"动"的认识.兹录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味胃风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和评估中药加味胃风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33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中药加味胃风汤;对照组33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洛派丁胺、复方颠茄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显效8例,有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9.70%.两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胃风汤治疗肠易微综合征腹泻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风急性期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发病急.病因病机复杂,难于辨治,临床有"三高一低"(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急性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减少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急性期以内风、邪热、痰浊、血瘀、腑实等标实为急,治疗以祛邪为主.现将近年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思琦 《吉林中医药》2012,32(5):482-483
目的:观察消疕汤治疗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寻常型静止期银屑病血热风燥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生地黄、牡丹皮、白芍、白鲜皮、玄参、白花蛇舌草、丹参、蚤休等),对照组30例口服消银胶囊.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8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汤可明显改善静止期血热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范杰华 《光明中医》2006,21(4):I0001-I0001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文称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西医学认为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肠病.临床上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带脓血和粘液,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病程长,近几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属中医的"泄泻"、"腹痛"、"痢疾"、"肠风"、"脏毒"范畴.西医在此病的治疗上目前尚没有针对性强、有实效的治法和药物.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给予抗菌治疗和药物灌肠,但易反复,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陈静  杨洁  张幼明  冯跃 《光明中医》2006,21(5):23-24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称"口眼歪斜","吊线风",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瘫,最常见于贝尔麻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绵阳市中医院资深针灸主治医师陈静老师,潜心于临床20余年,日均门诊针灸病人达100余例,现已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上万例,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2%以上.已总结摸索出一套治疗周围性面瘫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日 《中医研究》2005,18(8):48-49
老年骨关节病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表现全身骨骼、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麻木,僵直,活动受限等,常见于颈椎病、腰椎病、鹤膝风、骨折、陈年腰腿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本病中医认识属于"痹症"范畴,其发病机理多为外感风寒湿邪,痹阻筋骨,或劳损外伤致气血瘀阻脉络,或气血肝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  相似文献   

13.
王敏 《中医研究》2005,18(8):49-51
内科疾病的主体是内伤杂病,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气血津液失调或经络失畅.风药则是一类具有祛风作用的药物,显而易见适用于感受风邪所引发的病证.但风药大多味薄气厚,其性辛散走窜、轻清升浮,治疗内伤杂病时遣而佐之,往往可收意外的拨转之效.本文以五脏病变为纲,对风药在内伤病证中的运用加以述略.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瘙痒症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瘙痒症是一种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肤损害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分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属于中医学"风痒""痒风""风瘙痒""血风疮"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风药、"风能胜湿"理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脾脏及湿邪的关系、李氏常用风药及风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的分析,探讨了李东垣"风能胜湿"理论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并通过验案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冯高华 《西部中医药》2006,19(12):12-13
目的:观察自拟疏风宣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疏风宣肺止咳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博利康尼、普米克都保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30%,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21.4%,总有效率为78.6%.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疏风宣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骆云丰  陈锦团 《陕西中医》2011,32(9):1246-1246,1251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著作,其中"风药升阳"理论为其核心理论之一,而"升阳除湿"法,在其治疗泄泻病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笔者通过学习原著并验之临床,确有效验。本文详述《脾胃论》治疗泄泻病的理论、方剂、用药特点,并附临床案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12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和验证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确诊为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分别给予祛风化痰针刺法和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空白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0.7%和89.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和3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祛风化痰针刺法对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减轻乃至消除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择诊断明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70例,分成消风除湿胶囊治疗组和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观察其总体疗效及对休息痛、压痛、肿胀、关节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毒副作用.同时观察外周血免疫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体疗效相似,医生评价与患者评价总有效率达80%以上.治疗组对休息痛、关节压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关节肿胀、关节功能改善及血清中TNFα、IL-1水平全血低切,中切,高切,血液粘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组对血细胞、肝肾功能治疗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消风除湿胶囊对RA患者能有效地缓解休息痛、关节压痛、肿胀与改善关节功能,安全性高,其治疗作用机理与降低血免疫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沉水平,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因子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王业龙 《光明中医》2006,21(4):68-68
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本病根据年龄则分为成人湿疹与婴儿湿疹.根椐病程则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