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方法按年龄对相关病人分组,,并对诊断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例下消化道出血中痔疮102例(32.08%),大肠癌88例(27.67%),大肠息肉62例(19.50%),溃疡性结肠炎53例(16.67%),其余少见下消化道出血13例(4.09%)。结论痔疮、结肠癌、大肠息肉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老年人组以痔疮多见,而青年组则以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多见。  相似文献   

2.
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通过对我院25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拟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下肠道的出血,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随着X线及内窥镜的发展,近年来在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现就下消化道出血56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56例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36.6岁。临床表现:便血期最短3天,最长4年,平均2个月。伴下腹痛27例(48.2%),便次改变45例(80.3%),腹部包块(7.1%)。 便血原因:56例中便血原因达9种疾病之多,其中以大肠息肉29例占51.7%,其次为大肠癌18例占32.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方法 按年龄对相关病人分组,并对诊断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眭分析.结果 318例下消化道l叶J血中痔疮102例(32.08%),大肠癌88例(27.67%),大肠息肉62例(19.50%).溃疡性结肠炎53例(16.67%),其余少见下消化道出血13例(4.09%).结论 痔疮、结肠癌、大肠息肉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老年人组以痔疮多见,而青年组则以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多见.  相似文献   

5.
下消化道出血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宏年 《安徽医药》2003,7(3):205-205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对不同年龄的患者,临床及内窥镜下表现各有其特点.自1997~2003年我们共收治84例住院患者,现将病人临床资料及病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7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结肠镜问世以来 ,结肠疾病的诊断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也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诊断提供了方便。1995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 16 2 4例结肠镜检查中 ,以便血为主诉的老年人 73例 ,占同年龄组结肠镜检查率的2 4.4%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 37例 ,女 36例 ,年龄 6 0~ 88岁 ,其中 6 0~ 70岁 5 6例 ,70~ 80岁 15例 ,>80岁 2例 ,病程 1d~ 17a全部病例均以便血为临床主诉 ,其中有休克症状的大出血患者 7例 ,中等量出血者 2 1例 ,其余 45例均属轻度出血。1.2 器械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日本 Olym pus纤…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1年7月经治的下消化道出血(LDTH)178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4例 ,女74例。年龄最大81岁 ,最小21岁。其中50岁以上129例 ,占72 4%。1 2临床特征 :症状以便血为主。129例为慢性间歇性反复血便 (占72 4% ) ,时间1月~两年 ,每次便血量少于100ml,为酱色血便或粘液血便。61例为急性出血(占37% ) ,每次血便量均超过450ml,血便颜色较鲜红 ,3~10次不等。61例急性出血中尚有25例出现心慌、脉快及血压下降等表现。1 3伴随症状 …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0月使用日本OlympusCF-P20 Ⅰ型纤维结肠镜共检查271例次,其中下消化道出血者84例,占31.0%,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以便血为临床主诉,分别表现为反复血便、粘液脓血便、便后滴鲜血及大便潜血阳性等。其中伴休克5例,其余79例均为中、轻度出血,占94.0%。男55例,女29例。年  相似文献   

9.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与空肠移行部Treitz韧带以下小肠及结直肠内出血。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症状为便血,由于小儿肠道通道过快,故饮食及药物均可引起小儿大便发红或发黑而误认为便血;而有些以腹胀或腹膜炎为首发症状,血便未从肛门排出的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易被漏诊或误诊;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DA技术造影,明确出血原因、出血部位后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肿瘤4例,血管发育不良16例,隐匿性原因不明出血4例。难治性出血患者12例,采用微球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血管发育不良(轻型)6例,接受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栓塞后复者2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肿瘤性出血患者因符合手术指征,进行手术根治治疗。2例肿瘤性出血患者因病变晚期,进行栓塞与化疗治疗。结论介入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下消化道出血致病原因较多[1]。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消化科内镜室共诊治460例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均因便血就诊,大便呈暗红色或便中带血丝,并行肠镜检查,由于小儿难于配合,均在全麻下进行,其中男性300例,女性160例,年龄1月至17岁,病程最短5 h,最长8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的167例经结肠镜检查的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下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大肠癌(28.14%),缺血性结肠炎(24.69%),溃疡性结肠炎(14.97%)。不同年龄组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以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缺血性结肠炎为主。老年组以大肠癌、缺血性结肠炎、大肠息肉为主。结论大肠癌、缺血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下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病因,结肠镜检查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我院内镜室采用CF-V701、FC28-FV等肠镜检查2 110例患者,其中临床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607例,现将其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607例中,男性332例,女性275例;年龄10~87岁,平均年龄54·0岁。按年龄分为4组:儿童组≤13岁,4例;青年组14~39岁,152例;壮年组40~59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原因。方法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结肠镜检查明确原因者251例。其出血原因依次为息肉、过敏性肠病、过敏性紫癜、结肠憩室病、感染性炎症、肛裂、溃疡性结肠炎、应用药物后黏膜糜烂、溃疡、克罗恩病、血管畸形、原因不明。出血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结论肠镜检查是较安全的,也是下消化道出血中明确病因及诊断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我院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3月选择 3 0岁以下青年人消化道出血 96例 ,进行了纤维结肠镜 (纤结镜 )检查 ,并与同期老年人 ( >60岁 )下消化道出血 80例作为对照 ,探讨青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 ,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标准 ①显性出血 :鲜血、果酱色、咖啡样及脓血样大便。②柏油样大便或 /和粪潜血阳性 ,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病变。1 2 临床资料 本组男 68例 ,女 2 8例。年龄 16~ 3 0岁 ,平均 2 4岁。伴随症状有左下腹痛 3 9例 ( 40 6% ) ,腹泻 2 7例 ( 2 8 1% ) ,里急后重 13例 ( 13 5 % ) ,消瘦 10…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东港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从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以便血为主诉,行结肠镜检查病例共127例,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男71例,女56例,结肠直肠炎26例(20.5%),直肠癌22例(17.3%),各种痔疮18例(14.2%),结肠癌17例(13.4%),结肠直肠息肉17例(13.4%),溃疡性结肠炎13例(10.2%),肛裂3例(2.4%),另有11例肠镜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1542例下消化道出血病因肠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方法收集1988年至1997年及2003年至2008年经肠镜检查的1542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988年至1997年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肠息肉(31.8%)、结、直肠癌(18.4%)、肛门肛周病变(17.7%)、慢性结肠炎(14.8%)、炎症性肠病(9.6%)等,肠镜诊断率为94.3%;2003年至2008年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结、直肠癌(22.7%)、肠息肉(20.1%)、肛门肛周病变(15.8%)、炎症性肠病(14.1%)、缺血性结肠炎(6.9%)等,肠镜诊断率为86.3%。结论结、直肠癌、肠息肉、肛门肛周病变是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三大病因。结肠镜是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6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大肠癌30例(18.8%),大肠息肉28例(17.5%),溃疡性结肠炎23例(14.4%),肛周疾病(包括肛管炎、内痔、肛裂等)21例(13.1%),结肠炎(未明确原因)13例(8.1%)。结论大肠癌、大肠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是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