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6):326-327
本文报告了4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SPECT全身骨显像的结果,对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肺癌骨转移发生率82.2%(37/45),多发性转移36例;骨转移的部位以肋骨为多见,其次是脊柱、骨盆、四肢;骨显像探测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高于X线(28.9%)。肺癌患者应常规作全身骨显像,这对肺癌的分期和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256例肺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56例肺癌患者常规进行全身及局部骨显像,结合临床判断有无骨转移并统计转移的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25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为41.4%;周围型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于中央型肺癌;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以肺腺癌为最高,达53.7%;部位以脊柱和肋骨为最多见,其次为骨盆、四肢骨、颅骨等。认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其结果对肺癌患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99mTc—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脏器肿瘤骨转移的特点、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对276例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部分病例增加断层或特殊体位显像,显像剂为^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结果:(1)276例癌症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131例,阳性率47.46%,其中肺癌83例,骨转移34例,阳性率41%;乳腺癌118例,骨转移60例,阳性率50.8%;前列腺癌75例,骨转移37例,阳性率49.3%。(2)肺癌、乳腺癌骨转移部位以胸部为最多见,其次为脊柱,前列腺癌骨转移以骨盆为最多见,其次为脊柱。(3)肺癌骨转移在1年内发生率为43%以上,1年后则有所下降,而乳腺、前列腺癌在6个月后仍呈上升趋势。结论:肺、乳腺、前列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核素骨显像与 X 线平片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X线平片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对82例肺癌病人分别进行99mTc-MDP骨显像及X线平片检查。③结果核素骨显像阳性者55例(60.07%),检出骨转移病灶124个;骨X线平片阳性者34例(41.46%),检出骨转移病灶49个。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1,P<0.01)。在34例骨X线平片阳性者中,有4例骨显像为阴性,示骨显像假阴性为11.76%.对21例骨显像阳性而X线平片阴性病人的随访结果表明,从骨显像阳性至骨X线平片示该部位骨质异常改变的最早期限为96d,最迟为240d,中位数为135d.④结论骨显像有早期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DMP全身ECT骨显像,其中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分别为9.99,  相似文献   

6.
张汝森  熊兆孚 《中原医刊》2000,27(10):36-36
1995年9月~2000年8月,我们对214例恶性肿瘤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97例骨转移瘤,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7例骨转移瘤患者,男62例,女35例,年龄28~88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34例,前列腺癌26例,乳腺癌16例,鼻咽癌5例,胃癌3例,食道癌3例,骨肉瘤2例,肠癌2例,软骨肉瘤2例,口腔癌1例,肾癌1例,喉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1.2显像方法:病人静脉注射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30毫居里(mci),3 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病人仰卧位,用…  相似文献   

7.
报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转移瘤94例,阳性率72.34%,肺癌,乳腺癌,鼻咽癌易发性骨转移,病灶分布依次为脊椎,胸部,骨盆,颅骨和四肢骨,各种肿瘤无明显特殊规律;与其它影像学比较,该技术诊断骨转移瘤灵敏度高,范围更广泛,是骨转移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较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主要经直接蔓延、血管及淋巴三条途径而转移到全身其他部位,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比CT、X线及MRI检测提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是诊断肺癌全身骨转移的首选方法.本文对我院经病理诊断为肺癌的70例骨转移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153SM-EDTMP作为内照射药物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取得较满意效果,减轻了患者癌性骨痛所致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38例患者,其中肺癌12例,乳腺癌12例,鼻咽癌7例,左眼恶性黑色素瘤1例,其它癌6例。经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及CT证实为骨转移癌。单发灶5/18例(13.1%),多发灶33/38例(86.9%)。结果:完全缓解10/38例(26.3%),部分缓解22/38例(57.9%),无效6/38例(15.8%),总有效率84.2%。反复多次连续用药效果好。毒副作用少,偶有一过性白细胞/血小板减低,或轻微消化道反应。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值得推广,配合综合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肺癌骨转移特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癌早期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肺癌骨转移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亦可无临床症状。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58,3%.鳞癌26.7%,小细胞肺癌11.7%,混舍癌3.3%。骨转移部位有胸部70.0%,脊柱65%,骨盆53.3%,四肢45%,头颅38.3%。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鳞癌及小细胞癌。通过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查能协助早期肺癌骨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春雷  张心敏  边海蓉 《上海医学》2003,26(5):346-347,T002
目的 用^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对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以探讨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骨转移的特点、规律及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6--1998年收治的162例肺癌骨转移阳性病例,对肺癌骨转移的部位、病理类型、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以胸部骨转移最多见,其他依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肺腺癌较其他病理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多发性转移占72.2%,孤立性占27.8%。骨扫描阳性的病例中,有骨痛症状者为58%(94/162例);68例无痛病例中,有ll例被证实为假阳性。骨扫描可于症状出现前5d-7个月诊断骨转移。结论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骨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测骨转移癌有极高的灵敏度,我们对105例原发肿瘤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癌发生率50.4%(53/105)、单发占15%(8/53)、多发占84%(45/53),本文对45例原发肿瘤多发骨转移的骨显像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骨显像在骨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显像在骨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刘枫,李娟,师贞梅,屈秋顺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是一种非创伤性和灵敏度较高的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病灶探查具有重要价值,一般可检出95%~97%的骨转移 ̄[1],骨显像还可用于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568例的肺癌、乳腺癌病人全身骨显像进行了分析,研究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是否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方法 对肺癌250例,乳腺癌318例,采用常规扫描检查方法。结果 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8%和38.68%,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31.03%,多发性为68.97%。乳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51.22%,多发性为48.78%。结论 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为著。关于骨转移发展规律,由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核素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的评价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MDP全身ECT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其中1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比分别为9.99、3.43、2.66和0.56。骨转移部位以脊柱和骨盆为多,均为60.8%。提示骨显像适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其诊断价值高于X钱摄片及CT检查,尤其适用于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探讨^99m锝-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99m锝-MDP全身骨显像检查;30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阳性26例,占87%,而同期X线检查确诊骨转移者仅6例,占20%。本法可以发现肮癌的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17.
186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的诊断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186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的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60.22%,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以多发性病灶较为常见,以胸部骨最多见(43.11%),其次为脊柱(26.48%)和骨盆(19.16%)。结论: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1995年7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已确诊为骨转移瘤的55例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与肿瘤标志物CEA、NSE和CYFRA21-1检测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3例肺癌患者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全身骨显像的同时,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其血清CEA、CYFRA21—1、NSE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ECT联合CEA+NSE+CYFRA21—1检测和E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9%(152/171)和65.5%(112/171)、96.7%(89/92)和87.0%(80/92)、91.6%(241/263)和73.0%(192/263),ECT联合CEA+NSE+CYFRA21—1检测优于单独SPECT检查(P〈0.01)。结论核素骨显像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喜 《华夏医学》2004,17(4):516-517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1例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其中有87例曾作X线检查。结果:阳性结果为203例,占48.2%,其中87例与x线检查对照比较,骨显像阳性为68例(78.2%),X线阳性为48例(55.2%)。结论: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