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椎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部分病例脊椎的转移灶往往较原发病变发现得早,易与一些骨疾病或原发性肿瘤混淆引起误诊。本文收集50例脊椎转移性肿瘤进行 X线、CT 分析,评述几个有诊断意义的 X 线征象,以及 CT、MRI 和核素扫描对脊椎转移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报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转移瘤94例,阳性率72.34%,肺癌,乳腺癌,鼻咽癌易发性骨转移,病灶分布依次为脊椎,胸部,骨盆,颅骨和四肢骨,各种肿瘤无明显特殊规律;与其它影像学比较,该技术诊断骨转移瘤灵敏度高,范围更广泛,是骨转移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脊椎转移瘤22例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椎是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而脊椎转移性肿瘤是恶性脊椎肿瘤中常见的肿瘤类型.MHI在脊椎转移瘤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对发现转移灶的数目和范围要比CR及CT准确.……  相似文献   

4.
黄镇 《当代医学》2013,(34):100-101
目的:对于MRI以及CT脊椎转移瘤的检查诊断进行对比,提高脊椎转移瘤的临床诊断确诊率。方法通过对某医院一段时期内的122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以及CT检查诊断,并对于这些患者病例的MRI以及CT检查诊断资料进行对比。结果122例脊椎转移瘤病例患者中,检查诊断出近400处脊椎椎体异常病例,近240处脊椎椎管受累病例,同时还有近200处脊椎椎旁软组织肿块病例,近180处的脊椎病理性骨折病例。其中MRI检查诊断中,T 1加权低信号所占比例为70%以上,T 1加权高信号比例为60%左右;脂肪抑制T 2加权高信号比例为80%以上;而使用CT进行脊椎转移瘤病例患者的检查诊断中,有近280处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病灶,其中成骨型病例占23%,溶骨型比例占67%,而混合型的病例有10%。结论 MRI脊椎转移瘤检查诊断的确诊率比CT高,在实际病例检查诊断中,两种检查诊断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脊椎转移瘤的确诊率与检查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对 6 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脊椎肿瘤的 CT图像分析 ,结果表明 :脊椎肿瘤在发生部位、骨质破坏程度、附件、椎间孔、椎管受侵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方面各具有特征性 ,仔细观察及分析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报告3例脊椎肿瘤切除后置换人工椎体。随访1.5-7年,效果满意。脊柱肿瘤能否彻底切除,关键是早期诊断。对假体的材质和改进也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报告3例脊椎肿瘤切除后置换人工椎体。随访1.5~7年,效果满意。脊柱肿瘤能否彻底切除,关键是早期诊断。对假体的材质和改进也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回顾恶性肿瘤椎体转移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及特点.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37例脑转移瘤的CT及部分X线影像的回顾分析,总结脊椎转移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及一般规律.结果 恶性肿瘤脊椎转移的发生与原发肿瘤发病部位有一定比例关系,以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多见;脊椎转移瘤CT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特点,主要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CT扫描在发现和估价方面较X线平片检查敏感.结论 结合临床病史资料,CT能对脊椎转移瘤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易与其他椎体内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正> 脊椎肿瘤部位深在,仅仅为了诊断进行手术活检,侵袭较大,不宜进行。当临床和X线诊断方面都考虑为恶性肿瘤,并认为手术治疗意义不大时,也就放弃病理检查,只凭临床和X线诊断进行某些处置。有关脊椎肿瘤穿刺活检诊断的专题报道不多,只是在一些有关骨肿瘤的一般性文献中和  相似文献   

10.
吉家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97-1597
目的探讨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血源性感染17例,其中起病部位于椎体边缘10例;椎体中央5例;椎弓或附件者2例。椎间盘手术后感染2例。外伤性感染1例。结论X线平片表现特点是诊断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脊椎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体会:附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性肿瘤在所有转移性肿瘤中,仅次于肺和肝脏的转移,居第三位〔1〕。而转移至脊椎的又占骨转移的69.5%〔2〕。由于脊椎转移瘤常引起剧痛,活动受限,甚至引起截瘫症状,故在临床中应予足够重视。脊椎转移瘤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诊断手段,达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的目的。1 一般资料自1973~1995年22年中,我科共收治脊椎转移瘤37例,占同期收治163例脊椎肿瘤的22.2%。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9~73岁,平均46.4岁。40岁以上25例,占67.6%。其中胸椎18例(48.6%),腰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椎转移瘤的磁共振诊断及SPI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0.5TMR扫描机,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的磁共振表现,评价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ectral presaturation inversion recovery,SPIR)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1)信号异常;(2)形态异常;(3)病灶多发或单发,跳跃式发生,可伴有椎弓根的破坏;(4)椎旁软组织肿块,椎间盘正常;(5)脂肪抑制技术可以发现更多病灶。结论(1)磁共振检查检出率优于常规放射线和CT检查。诊断准确率优于ECT;(2)SPIR技术对于发现病灶更加敏感,可发现隐匿病灶;(3)磁共振检查是检出脊椎转移瘤的1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X线平片及CT在脊椎转移瘤63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脊椎转移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文献[1]报道尸检示脊椎转移的发生率为70%,这与红骨髓的分布有关。迄今为止,在脊椎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中,X线平片和CT仍是主要检查  相似文献   

14.
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学普 《徐州医学院学报》1994,14(3):272-273,T000
本文通过对脊椎嗜酸性肉芽肿5例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为颈腰椎多发,以病椎为中心形成溶骨或囊状骨质破坏,压缩后呈厚纸板状,周围无(或少)软组织影,椎间隙正常,病灶呈跳跃式发展。就本病与脊椎结核、扁平椎、脊椎转移性肿瘤的X线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脊椎结核的X线诊断及提高脊椎结核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结合临床采用X线摄影术,拍正侧位片及复查片,并根据其病变表现总结分型。结果18例中,(1)骨质破坏18例,其中边缘型11例、中心型4例、韧带下型2例,附件型1例;(2)脊椎变形8例;(3)椎间隙狭窄12例;(4)椎间隙增宽3例;(5)椎体楔形变11例;(6)寒性脓肿形成2例;(7)骨桥及新骨形成4例。结论:分析脊椎结核的X线表现,脊椎间隙增宽,是有助于诊断脊椎结核病变的早期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54例脊柱转移瘤的CT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要点为(1)跳跃性多个脊椎破坏;(2)骨破坏位于椎体中部和附件;并在同一脊椎内出现2个以上病灶;(3)椎旁软组织正常或椎旁与骨破坏灶相连续的软组织肿块;(4)邻近椎间盘或椎间隙正常;(5)常伴有附件破坏。其中跳跃性多个脊椎破坏伴邻近椎间盘正常及椎旁软组织正常或椎旁局部软组织肿块是CT诊断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CT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脊椎肿瘤穿刺活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行脊椎肿瘤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CT引导下选择最佳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并随时调整,以确保整个穿刺过程在病变的椎弓根内及椎体内完成。结果:所有例均未发生穿刺并发症。11例所取组织量可满足病理检查要求。1例取材量不足而未得出满意诊断结果。结论:CT引导下经椎弓根行脊椎肿瘤穿刺活检取材准确,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脊椎肿瘤临床少见 ,以转移性癌多见 ,早期诊断较困难 ,手术复发率高 ,是目前共同关注的课题。我院自 1980年至 1998年底收治脊椎疾患共 92 8例 ,其中脊椎肿瘤 2 4例 ,发生率为 2 6 % ,占同期骨肿瘤 8 8% (2 4/ 2 72 ) ,本文就有关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11例。年龄 5~ 73岁 ,平均 49岁。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2 4月。发病部位 :颈椎 3例 ,胸椎 8例 ,腰椎 12例 ,骶椎 1例。入院时误诊为骨折 5例 ,结核 4例 ,椎间盘突出症 8例 ,其他 3例 ,诊断为肿瘤仅4例。诊断方法 :所有病例摄X线片 ,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采用MSCT鉴别诊断脊椎结核与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8例脊柱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所得结果进行诊断分析;比较MSCT平扫和MSCT平扫+增强诊断脊柱疾病的准确率,分析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的CT征象。结果 98例脊柱病变患者中,脊柱肿瘤55例,脊柱结核43例。经MSCT平扫诊断出脊柱结核33例,脊椎肿瘤39例,有26例患者无法诊断,总确诊率为73.47%;经MSCT平扫+增强诊断出脊柱结核41例,脊椎肿瘤53例,仅4例患者无法诊断,总确诊率为95.92%。MSCT平扫+增强诊断脊柱病变的总确诊率显著优于MSCT平扫(P0.05);MSCT平扫+增强对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的影像学征象的显示优于MSCT平扫。结论 MSCT检查可清楚显示脊髓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能有效鉴别诊断脊柱肿瘤和脊柱结核,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低场强MRI表现,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脊椎转移瘤的MRI资料。结果32例脊椎转移性肿瘤共累及117个椎体,其中伴椎弓破坏83个脊椎。椎体病灶呈类圆形45个,不规则形33个,斑片状4个;病灶信号在T1WI上呈低信号81个,等信号1个;T2WI上呈高信号55个椎体、略高信号9个椎体、混杂信号17个椎体、低信号1个椎体;椎体后缘隆起者40个椎体。病理性骨折35个椎体,其内转移灶不易显示,伴有椎体后缘隆起者30个椎体。41个受累脊椎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结论低场强MRI能有效显示脊椎转移瘤的表现,诊断价值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