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态和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8例CAPD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营养指标与透析充分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干预后,重度营养不良例数显著减少,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明显减少,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和握力(Gp)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血尿素氮(BUN)值较干预前明显减少,总肌酐清除率(Cc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CAPD患者营养状态和透析充分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营养不良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不断提高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所以对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进行有规律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掌握合理的饮食原则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临床上31例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有规律的饮食指导3个月后,采用主观综合性评估(SGA)可见营养不良患者明显减少(P<0.05),无重度营养不良。结论通过护理上的饮食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CAPD效果,保持CAPD患者的健康和身心愉快,加强腹膜透析的充分性,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37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的营养管理及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膳食分析、人体学测量和生化指标测定 ,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管理前后蛋白质及总热能的摄入有显著改善 (P <0 0 1)、血清清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血清前清蛋白(PA)、铁转蛋白 (TF)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使用促红素对营养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纠正等影响因素 ,加强蛋白质及热能的摄入及使用促红素 ,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前瞻性观察终末期肾衰 (ESRD)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84例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 (CAPD)病人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84例病人中A组(营养良好组 ) 2 6例 (30 95 % ) ;B组 (轻中度营养不良组 ) 4 5例 (5 3 5 7% ) ;C组 (重度营养不良组 ) 13例(15 4 8% )。测量指标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 (DPI)、血清白蛋白 (ALB)、前清白蛋白 (Pre -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血肌酐 (Scr) ,3组间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肌酐清除率 (Ccr)和尿素清除指数 (KT/V) ,C组低于A组与B组 (P <0 0 1或P <0 0 5 )。上臂围 (AC) ,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及上臂肌围 (AMC)、尿素氮 (BUN)及血胆固醇 (CH) ,3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ESRD的CAP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透析前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酸中毒、糖尿病、心理因素及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调查行CAPD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60例,用主观综合评价法(SGA)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用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及每周肌酐清除率(Ccr)评价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同时计算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结果本组CPA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1.7%;透析充分组及残余肾功能较好的患者其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低于透析不充分及残余肾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充分透析和尽可能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利于维持CAPD患者较好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选择病情稳定,符合观察奈件的透析患者52例(男/女,32/20)。进行膳食营养评价、半定量SGA评分、人体测量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以SGA评分作为评价指标,78.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vJ,ALB作为评价指标,67.3%的患者营养不良;基于AMC判断,则有55.8%的患者营养不良。营养摄入量与营养评价指标关系密切:DEI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ALB、PA呈正相关(P〈0.05,P〈0.01),而与SGA、CRP呈负相关(P〈0.01,P〈0.05):DPI与PA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摄入充分组PA明显高于摄/k不足组(P〈0.01);热量摄入充分组ALB高于摄入不足组(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膳食营养与CAPD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就维持血浆蛋白而言,摄入充足的热量可能比蛋白质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选择16例晚期尿毒症患者经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后病情稳定,改作间歇性全日腹膜透析(IWPD)6~36个月,大部分病人自我感觉良好,身心安宁,生活自理,保持CAPD期间的精神、食欲状态,体重、血压平稳,并且每周有5天休息。病人血生化参数(血红蛋白、白蛋白、钠、二氧化碳总量、Cr、中分子物质)稳定,血总蛋白升高,血钾、血尿素氮(BUN)、磷稍有下降,表明IWPD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优于CAPD,对中分子的清除与CAPD相仿。IWPD可简化操作,接卸接头的次数大为减少,同时减少腹膜蛋白质丢失,患者血总蛋白提高,营养改善,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下降。IWPD除保留CAPD的优点外,费用较低,且省时,是治疗尿毒症病人有效方法之一,可试用于具备下列条件的尿毒症病人;①肌酐清除率(Ccr)≥4~5 ml/min;②CAPD4~5天/周可达到透析充分;③无高分解代谢表现,无明显心衰及顽固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蕾  陈孟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094-1096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糖尿病腹膜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了规律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52例患者的原发病因、营养状况、透析方案、残肾功能、超滤量、尿量、容量状况及其他一般情况等。结果①52例患者中,根据SGA评估,29例为营养不良,其中糖尿病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6例,糖尿病CAPD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88.90%)明显高于非糖尿病CAPD病人(38.20%),P<0.001。②与非糖尿病CAPD病人比较,糖尿病CAPD病人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下降,CRP明显上升(P<0.05);握力明显下降(P<0.01);体重和平均动脉压明显增高(P<0.05);肌酐清除率及液体总清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组的透析液糖浓度、糖总量、总剂量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CAPD病人水肿的发生率(94.44%)明显高于非糖尿病CAPD病人为47.06%,P<0.001。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水肿程度之间(r=0.611,P<0.0001)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主要与炎症发应及容量负荷过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浓度显著低于血液透析患者,进一步分析PD患者血清IS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透中心定期评估、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D,CA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检测血清IS浓度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腹膜平衡试验和透析充分性检查。结果 共纳入CAPD患者169例,有尿和无尿患者的性别、年龄、肾脏基础疾病、贫血、营养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更低[(18.74±11.30) μg/mL vs.(28.05±13.98) μg/mL,P<0.001],透析充分性更好[tKt/v:2.20±0.60 vs.1.84±0.43,P<0.001;tCcr:(71.68±22.84) L/wk vs.(53.66±11.16) L/wk,P<0.001]。依据tKt/v分组,无论有尿还是无尿,透析充分与不充分患者IS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依据tCcr分组则发现,透析充分的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的有尿患者。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间血清IS浓度无统计学意义,高转运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情况更明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校正透析龄及尿量后tCcr与IS仍显著相关。结论 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对IS清除极为重要,腹膜转运特性对血清IS浓度无显著影响;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血清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有尿CAPD患者,tCc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清IS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残余肾功能(RRF)下降对腹膜透析(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的32名腹膜透析患者,以肾脏尿素与肌酐清除率评估患者RRF,同时密切随访血清白蛋白、饮食蛋白摄入(DPI)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情况。结果随患者RRF下降,尿量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显著增加(P<0.01),DPI增加明显。用主观综合评估(SGA)得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从开始透析时的62.5%降低到研究结束时的18.8%(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RRF迅速下降并不一定导致DPI下降与营养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血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病情稳定CAPD患者58例,进行膳食调查、残肾功能及透析充分性评估,测定血清钙(Ca~(2+))、磷(P~(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以及血浆蛋白、血脂、内皮素和C反应蛋白。结果透析后血P~(32+)、IPTH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1),高磷血症的发生率45%(26/58)。血磷与膳食磷、胆固醇、蛋白质、热能摄入量呈正相关(r=0.575,r=0.449,r=0.353,r=0.367;P〈0.01);与透析充分性和残肾功能无明显相关,但与血尿素氮、肌酐呈正相关(r=0.578,r=0.560;P〈0.01);血磷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r=0.269,P〈0.05;r=0.404,P〈0.01);血磷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407,r=-0.311;P〈0.01),与血浆内皮素呈正相关(r=0.359,P〈0.01)。结论腹膜透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钙磷代谢紊乱,血磷水平与膳食摄入量及尿毒症毒素蓄积有关,同时高血磷可刺激血浆内皮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Dong J  Fan M  Qi H  Gan H  Liu H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65
目的 研究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发病情况和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 4个腹透中心共 9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 ,食谱调查 ,直接人体测量 ,生化参数的测定等 ,并调查社会功能及焦虑抑郁状况。以SGA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 3组。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 7 8% ,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 13.3%。营养程度不同的 3组间以下指标比较 :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DEI、DPI)、上臂围 (AC)、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肌围 (AMC)、血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瘦体重 (LBM)和瘦体重百分比 (LBM %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0 .0 5 )。营养状况的正相关因素是DPI(P <0 .0 5 )、DEI(P <0 .0 5 )、标准化TCcr(P <0 .0 1)、GFR(P =0 .0 6 9) ,负相关因素为透析时间 (P =0 .12 ) ,糖尿病 (P <0 .0 5 )。本组患者DPI为 (0 .74± 0 .2 6 )g·kg-1·d-1,DEI为 (113± 2 9)kJ·kg-1·d-1。DEI的负相关因素是焦虑积分 (P<0 0 1)和不坚持体力活动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转运特性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5例CAPD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腹膜平衡试验(PET)的结果分为高转运组(24例)和低转运组(31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透析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Kt/V、TCcr、每日透析液剂量、超滤量、尿量、血糖、残余肾功能(GFR)、体重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透析龄、透析剂量、超滤量、BUN、Scr、TCcr、Hb、GFR、体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低转运组比较高转运组D/P4肌酐(0.56±0.55 vs 0.77±0.42)显著升高,Kt/V(2.11±0.57 vs 1.71±0.49)、TP(69.51±6.06 vs 65.93±7.57)g.L-1、Alb(35.24±3.75 vs 31.45±4.42)g.L-1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V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383,P<0.01),D/P4肌酐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均呈负相关(r=-0.286,-0.341,P<0.05)。结论 CAPD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腹膜透析高转运患者营养状况较低转运者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42-44,48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研究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腹膜透析,研究组在腹膜透析治疗基础上接受饮食干预,观察两组治疗状况,如营养状况、肾功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Cre、BUN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体重、HGB、Alb、TP、Hb A1c、TC、TRIG、HDL、hs-CR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b A1c、TC、TRIG、HD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体重、HGB、Alb、TP、hs-CRP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干预,在改善患者肾功能上作用突出,有助于确保患者营养状态,缓解微炎症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穴位温灸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和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行CAPD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退出观察,对照组完成24例,治疗组完成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APD及肾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温灸疗法,每天1次,每次30 min,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分、总尿素清除指数(blood urea clear index,KT/V)和每周总肌酐清除率(total creatinine clearance,TCcr)。结果 两组脾肾阳虚证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畏寒肢冷、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MQSG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ALB、PA、KT/V和每周TCcr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温灸中脘、神阙和关元穴能改善CAPD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腹膜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钙磷代谢紊乱与颈动脉钙化的关系,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颈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将68例CAPD患者根据透析剂量及颈动脉钙化程度分组,观察颈动脉钙化与血钙、血磷等各生化指标的关系。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腹透患者颈动脉钙化程度。结果 68例CAPD患者中不同程度颈动脉钙化者51例(75.0%),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程度增加(P〈0.01);钙化组血磷、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较无钙化组显著增高,而血浆白蛋白较无钙化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钙化,其钙化程度与营养状态、透析时间相关,患者高磷血症、钙磷乘积升高、炎症状态、低白蛋白水平是颈动脉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残余肾功能(RRF)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A组(RRF〈3ml/min)和B组(RRF≥3ml/min)。患者均采用常规处方透析,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RRF、尿素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cr/w)、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w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83,0.80),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33),与PV/S无关。A组患者Ccr/w,KT/V及血浆前清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但PCR高于B组。A、B两组间三酰甘油、清蛋白及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