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专科医院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检测对老年梅毒假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年龄≥60岁的167例门诊患者,首次检测RPR呈阳性的血清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PR阳性标本167例,RPR滴度1∶8的有60例,诊断老年梅毒13例,1∶8有33例,诊断老年梅毒21例,RPR滴度为1∶16有35例,诊断老年梅毒33例,RPR滴度≥1∶32有39例,诊断老年梅毒39例。结论老年梅毒的假阳性率与RPR滴度的高低呈负相关性,RPR滴度越低,老年梅毒的假阳性率就越高,根据RPR滴度高低,可减少老年梅毒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院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及甲苯胺红卡片试验 (TRU ST)分别检测了 34例临床梅毒患者、6例质控梅毒阳性及 6 10 9例术前验血患者血清 ,旨在比较二者梅毒螺旋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检测血清共包括三种 :38份血清为我院 1998~2 0 0 3年 6 10 9例患者输血前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标本 ,均经两种以上检测方法验证 ;34份为临床确诊梅毒患者的阳性标本 ;6份为临检部提供的质控阳性血清。方法 :TRUST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凝集法 ;EL ISA法在包被抗原的微孔中加入 5 0 μl待测血清和 5 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对结缔组织病(CTD)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15例RPR阳性CTD住院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梅毒确证试验;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上进行分析。结果(1)15例CTD患者,梅毒确证试验阳性7例(阳性率46.7%),RPR假阳性8例(假阳性率53.3%)。(2)RPR假阳性患者中6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中3例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3)7例CTD并发梅毒的患者中,有典型临床表现者4例,有典型流行病学史者2例,5例予以抗梅毒螺旋体治疗。结论 C139患者存在RPR假阳性并不少见,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对所有RPR阳性患者,应行梅毒确证试验,对疑似梅毒临床表现和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应予抗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适宜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建立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RUST作为被检测标本的梅毒筛查试验,对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作TPPA确认试验。对TRUST阴性的高危人群,作TPPA复检。结果8637份被检血清,TRUST阳性者428例,阳性率为4.96%(428/8637)。对TRUST检出的428例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325例,阳性符合率为75.93%(325/428)。共有22例TRUST阴性的高危人群,进行了TPPA复检,结果均为阴性。结论TRUST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可用TRUST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作TPPA确认试验。对TRUST阴性的高危人群,应进一步作TPPA复检,两试验均阴性者,告知其可四周后复查,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5.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狼疮抗凝样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狼疮抗凝样物质唐政早在1906年,Wasserman介绍了梅毒螺旋体的诊断学试验,以后称之为Wasser-man试验。该试验阳性的血清脂质成分除有梅毒螺旋体抗原以外还有磷脂成分;人们发现40%或更多的SLE患者该试验也呈阳性反应,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镀银染色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4种方法,对检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部分地区的性病门诊收集疑似早期梅毒患者300例,分别采集组织液与血清标本。组织液标本采用镀银染色法检测梅毒螺旋体,PCR方法检测TP polA基因;血清标本用于TRUST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215例确诊的早期梅毒患者中,梅毒PCR检测阳性标本210例,敏感性为97.7%;镀银染色法检测出105例,敏感性为48.8%;TRUST检测出196例,敏感性为91.2%;TPPA检测出208例,敏感性为96.7%。结论不同试验检测方法对早期梅毒患者的诊断有不同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期梅毒应当做病原学检查及梅毒血清学试验,二期梅毒应当以梅毒血清学试验为主,当出现结果异常时,应要求患者进行随访再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患者166例(假阳性组),诊断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患者145例(阳性对照组),入职体检者124名(阴性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合并基础疾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12例中女8例,男4例。年龄分布;0~10岁1例,10~20岁1例,20~30岁7例,30岁以上3例。一期梅毒6例,RPR血清试验结果:1:8滴度阳性2例,1:16滴度阳性4例;二期梅毒3例,RPR血清试验结果1:16滴度阳性3例;早期先天性潜伏梅毒1例,RPR血清试验结果滴度为1:8阳性;早期潜伏梅毒1例,RPR血清试验结果滴度为1:16阳性;晚期潜伏梅毒1例,RPR血清试验结果滴度为1:32阳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TP-lgM-WB法诊断早期先天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儿中胎传梅毒感染的血清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梅毒孕妇所产60例(2例双胞胎)新生儿血清,应用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检测,并与TRUST、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方法平行测定。结果 60例新生儿TP-IgM-WB法检出阳性27例,占45%(27/60),TRUST和TTPA阳性各59例。结论 确诊27例新生儿为早期先天梅毒婴儿,为临床提供了明确的诊治依据,对防治梅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上发现不少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虽经2-3年的重复规范驱梅治疗,但非特异性梅毒血清仍阳性,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一直维持在较高滴度(1:8~1:32),而且其中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要求生育愿望强烈。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是否会临床复发,是否仍具有传染性以及是否会导致胎传梅毒,目前尚无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后对妊娠梅毒血清TRUST转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妊娠女性进行梅毒筛查,发现妊娠梅毒并进行分期,记录其病史,规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至少2年的TRUST血清学随访,分析治疗结束后6个月、1年和2年时TRUST状况和滴度。结果配偶TRUST阳性妊娠梅毒患者的TRUST远期(2年)阴转率明显高于配偶TRUST阴性患者(P〈0.01);而TRUST血清学滴度大于1:8的妊娠梅毒患者相对更容易出现血清学阴转(P〈0.01)。结论经规范的驱梅治疗后,TRUST滴度高、配偶梅毒血清学阳性、早期梅毒的妊娠梅毒患者血清TRUST转阴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血清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通过计算机分析选择梅毒螺旋体优势抗原表位,构建了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HB101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高纯度融合抗原。在此基础上,以纯化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利用该方法与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同时检测了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并成功建立了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及试剂。对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ELISA、TRUST、TPHA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5.40%(95/126)、72.22%(91/126)、70.63%(89/126), 其中TRUST有29例,TPHA有6例为可疑阳性。TPHA检测的6例可疑阳性中,有5例ELISA、TURST均为阳性;而TRUST测出的29例可疑样品中,仅7例ELISA、TPHA阳性。结论:多表位嵌合抗原ELISA试剂在特异性、敏感性与TPHA法相近,但明显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84例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_ABs)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梅毒诊断的依据。方法对2012年确诊梅毒并经FTA—ABS检测为阳性的384例患者的血清,同时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复核检测,并对其中的40例患者进行脑脊液FTAABS检测。结果384例FTAABS检测确诊的阳性病例中,梅毒抗体IgG、IgM同时阳性的59例(占15.4%),抗体IgG阳性IgM阴性的325例(占84.6%)。40例脑脊液中抗体IgG阳性的12例,未见抗体IgM阳性。梅毒合并感染HIV的患者有29例(占7.6%),其中RPR滴度〉1:8有21例(72.4%)。单纯梅毒感染的355例(92.4%),其中RPR滴度〉1:8有97例(27.3%)。结论FTAABS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20 0 1- 0 3~ 2 0 0 3- 0 2我院皮肤性病门诊共接诊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患者 136例。其中 ,院外转诊 4 3例 ,经我科进一步体检 ,追问病史复查梅毒血清 ,综合分析 ,院外转诊4 3例中 ,有 30例确诊为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年龄 18~ 6 3岁 ,其中 6 0岁以上 4例。曾有 1~ 3次性乱史者 2 2例 ,其中 ,男性 14例 ,女性 8例。 18例患有霉菌性龟头炎 ,10例患有霉菌性阴道炎 ;9例患过病毒性肝炎。院外梅毒血清检查结果 :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 (USR) 13例阳性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  相似文献   

15.
老年梅毒血清学阳性感染者218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梅毒患病率有所提高,但分析报道中有关梅毒监测对象多为主动检测资料,且阳性患者年龄区间报道均在性活跃年龄。近年来随着医院对被动人群进行输血前梅毒抗体筛查,使得大量隐形梅毒感染人群暴露。据报道,老年患者占被动人群50%以上,这种感染现象比较特殊,我们对此种梅毒感染流行状况作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感染梅毒后,体内能产生两种抗体,一类是针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梅毒螺旋体抗体(IgG和IgM),另一类是具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为了解健康人群的感染情况,就健康从业人员的血清进行梅毒的初筛(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确证实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并对初筛阳性血清滴度与确证实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的孕妇及其配偶的患病情况,为防治梅毒提供依据。方法对首次产前保健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的221例孕妇进行随访,建议孕妇配偶做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夫妻双方需进行治疗及定期复查。收集、整理血清阳性的孕妇及其配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1例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孕妇配偶的血清学(TRUST和TPPA)结果66.52%为阴性,只有33.48%(74例)为阳性。86.88%(192例)的孕妇及72.97%(54例)的阳性配偶是隐性梅毒。梅毒孕妇均接受规范治疗,但只有74.32%的配偶有规范治疗,8.84%检测阴性的配偶接受流行病学治疗。60.63%(134例)梅毒孕妇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婚前性接触传播,90.54%配偶则主要是婚前和结婚后婚外性接触传播。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孕妇的配偶梅毒血清学检测多数是阴性,阳性孕妇和配偶均以隐性梅毒为主,配偶的治疗率不高,安全性行为意识不强,应加强梅毒孕妇及其配偶的管理,大力宣传有关梅毒的预防知识,以有效遏制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颗粒凝聚试验(TPPA)3种方法对梅毒患者的检测效果。方法 765例梅毒患者均接受TRUST、TP-ELISA、TPPA试验检测,分析3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TPPA、TP-ELISA、TPPA试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78%、20.00%、17.25%,3种方法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T、TP-ELISA、TPPA检测对梅毒患者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1986~2001年梅毒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上海市1986~2001年性病门诊病例和部分社会人群梅毒感染情况,探索梅毒流行规律,发现高危人群,为有关部门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上海市1986~2001年的性病门诊病例和部分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查结果,结合梅毒确诊试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986~2001年共对20355人次做了梅毒确诊试验,包括梅毒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共发现梅毒阳性13518人次,年均阳性检出率为58.63%。其中男性检出率51.53%,女性检出率70.6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从1995年起,上海市每年梅毒阳性检出数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并出现先天梅毒和小儿梅毒增多现象。结论 上海市性病门诊病例中,梅毒检出数和检出率逐年升高,发病形势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20.
三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验三种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梅毒阳性检出率,分析各检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性病门诊就诊者的静脉血,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抗体,同时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同一份血清,二种方法均为阳性者用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法(FTA-ABS)检测及免疫印迹法(WB)确认,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检查。结果在所有784名性病门诊就诊者中,ELIS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者306人,阳性率39.03%;TPPA法检测梅毒抗体阳性为297人,阳性率为37.88%;经FTA-ABS检测确证阳性299人,阳性率为38.14%;最终WB结果与FTA-ABS检测一致。结论为了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及正确性,对高度疑似梅毒的患者,应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