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丙烯输液瓶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岁并在手背部进行输液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用常规方法固定后再用长胶布将聚丙烯输液瓶与患儿手部固定。[结果]观察组仅1例因自行碰撞针头后出现液体外渗需要重新穿刺,对照组有8例因出汗较多致胶布松动针头滑脱,8例因哭闹、挣扎使头皮针滑出血管外需重新穿刺,两组比较,观察组输液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穿刺成功后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用胶布将聚丙烯输液瓶与患儿手部固定,可降低重新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针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情况。结果实验组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顾建英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205-1206
目的:观察小夹板固定法在门诊小儿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100例特别吵闹、不合作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小夹板固定法输液,对照组Y型留置针静脉输液进行输液。观察2组静脉输液过程中局部有无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堵管情况。结果:2组输液过程中外渗、针头等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者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夹板固定法输液减少了患儿穿刺的副作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相对于以往的用纸板盒固定又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自制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门诊136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使用自制的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长条医用胶布绕头一周辅助固定。比较2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反应程度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辅助固定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液护罩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09年3月1日-3月31日门诊输液的婴幼儿540例按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0例。穿刺成功后两组均按传统方法固定,观察组加用透明输液护罩保护。观察两组发生输液肿胀的情况。 结果 在输液过程中发生输液肿胀观察组25例,对照组98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使用透明护罩不仅降低了患儿输液的肿胀率,而且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护士因输液部位肿胀反复穿刺的工作量,避免了再次穿刺失败带来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动理发器用于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皮肤准备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外科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78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用电动理发器行头部皮肤准备的患儿为观察组,用传统的一次性备皮刀行头部皮肤准备的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头皮静脉输液穿刺花费的时间、输液过程中针头脱出率、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针头脱出12例,对照组脱出3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59,P〈0.01);观察组静脉穿刺花费4min以上11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683,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389例,对照组30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22,P〈0.05)。结论使用电动理发器可缩短头皮静脉穿刺时间,大大减少输液过程中针头脱出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一次性备皮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输液固定托在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手背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神经内科60例手背静脉输液、每次输液时间1h、输液1d的老年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固定托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盒胶布固定法,观察两组病人输液外渗发生率、针头脱出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输液外渗、针头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固定托安全、舒适,能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针头脱出、输液外渗等现象,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自制弹力罩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辅助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门诊408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7例和对照组201例,观察组使用自制弹力罩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长条医用胶布绕头1周辅助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依从性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弹力罩辅助固定头皮静脉输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辅助固定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自制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门诊136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使用自制的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长条医用胶布绕头一周辅助固定.比较2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反应程度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针彩色弹力固定网辅助固定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辅助固定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手腕静脉输液保护器在小儿四肢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将需要静脉输液的300例患儿据家长的意愿使用普通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穿刺成功后使用新型的手腕保护器固定,对照组使用小夹板固定。结果:普通头皮针观察组一次完成输液349次,重新穿刺11次,对照组一次完成输液329次,重新穿刺31次;留置针组通畅情况比较有统计意义。结论:手腕静脉输液保护器应用于小儿四肢末端静脉输液的固定,较普通夹板固定效果,确保了输液通畅,延长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也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钟月英  陈俊新 《当代护士》2016,(12):130-13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急诊儿童输液区初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的应用,旨在防止外渗脱针,减少重新穿刺的机会,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使其一次性完成输液治疗,促进病体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初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基本的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完成输液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外渗脱针重注射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在采用积极护理干预后不容易发生外渗、脱针,重新穿刺率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使其能一次性顺利完成输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穿刺术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200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对照组常规穿刺,常规法固定针头;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穿刺成功后改良法固定针头.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穿刺术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进头皮静脉穿刺及针头固定方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静脉穿刺及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静脉穿刺及固定。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固定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P<0.01)。结论:改进头皮静脉穿刺及固定方法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年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固定新方法,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针头漏出血管外,提高输液过程顺利率,为老年患者解除漏针后再穿刺的痛苦。方法从住院老年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695例中随机抽取6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0例应用静脉输液新方法固定,并与对照组(常规方法)做对照,观察2组针头漏出血管外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头漏出血管外情况比较,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针头漏出血管外率实验组为0.3%,对照组为8.3%。结论新方法固定静脉输液针头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避免了静脉输液过程中针头漏出血管外,为老年患者解除了漏针后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环节进行调整,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13年3~5月在本科输液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按常规选择手背静脉后,用胶布将手指固定,再用一根胶布在腕关节上1cm处环形固定在夹板上,确认患儿的指关节和腕关节不能弯曲和移动后,按常规步骤进行穿刺输液;对照组直接按常规方法先穿刺再固定针头,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和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0),平均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为患儿进行手背静脉输液时,先用夹板固定患儿手部再进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6.
600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艳 《当代护士》2006,(5):29-30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固定方法对液体维持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6000人次做为观察对象,3100人次为对照组,2900人次为观察组。要求提高护士心理稳定性,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及固定方法,观察组另采用三固定法。结果 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能维持至输液完毕率为82%,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维持至输液完毕率为96%,二者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观察组一稳、二停、三固定的方法穿刺成功率高,固定好,输液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使用两种不同胶布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7月收治的患儿4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头皮正中静脉输液,使用相同的固定方法,实验组使用医用敷贴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布胶布固定。观察两组的重复穿刺率。结果实验组的重复穿刺率为13.0%,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为2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使用医用敷贴固定,降低了重复穿刺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患几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保险”固定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和固定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保险”固定法。观察2组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和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6.9%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和82.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结论“三保险”固定法操作简单易行,能明显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自制固定夹板在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制的固定夹板对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方法将203例2个月~8岁手背静脉输液的住院患儿按住院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使用硬纸盒或普通小夹板)和实验组(使用自制固定夹板),观察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针头脱位、输液畅通、指端循环及患儿舒适度等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指端血液循环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和8.4%;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分别为0和5.7%;患儿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9.0%和6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行设计制作的小儿手部输液夹板安全、舒适,能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固定所致的不良反应,可以替代常规的纸盒或木质夹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变输液操作程序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患儿按输液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原有的输液常规方法穿刺后用夹板固定,观察组采取先用夹板固定上下关节后再穿刺,再加强夹板固定。[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变原有的输液操作程序缩短了穿刺时间,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药物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