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聚六亚甲基双胍与醋酸氯己定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聚六亚甲基双胍、醋酸氯己定及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的杀灭微生物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3min的T/E值分别为13.64、9.53、2.66、123.36。结论聚六亚甲基双胍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醋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与醋酸氯己定有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聚六亚甲基胍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泰成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聚六亚甲基胍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结果以舍13500mg/L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筛选出的中和剂为0.3%卵磷脂、2.0%吐温-80、0.5%硫代硫酸钠、0.1%组氨酸、1.0%皂基的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min,杀灭对数值〉5.00;含13500mg/L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浸泡黄瓜15min,平均杀灭对数值为4.02;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含量13500mg/L作用15min,对木质物体表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3.40。结论该消毒液性能稳定,杀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是以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消毒液。采用动物毒性试验对其经口毒性、皮肤刺激试验性、蓄积毒性、致微核作用、小鼠精子致畸作用、致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小鼠经口LD50>5000mg/kg·bw,对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小鼠蓄积系数k>5。无毒,对手无刺激,有弱蓄积毒性,无致微核作用、对雄性小鼠精子无致畸作用,无致敏作用,可用皮肤消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抗菌性能和缓释性能的新型抗菌材料。[方法]选取高效、广谱、低毒的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为抗菌剂,以带有负电的生物碳渣材料(记为ACPs)作为载体,与带正电的聚六亚甲基双胍静电吸附形成抗菌复合物(记为PHMB@ACPs),从而达到缓释抗菌的效果。ACPs比表面大、表面富含芳环结构及羧基,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均能高度分散。最后对PHMB@ACPs及ACPs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PHMB成功吸附在ACPs表面,在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15 h后完全释放。该复合物能均匀分散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随着PHMB@ACPs浓度增加,抗菌性能增加,最小抑菌浓度为0.01 mg/mL。[结论]制备出的抗菌复合物具有高效、广谱、低毒、长效的优点,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对海产养殖动物的毒性,探索其作为水产养殖环境消毒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用模拟现场试验法,以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对南美白对虾、大菱鲆、刺参、刺参苗和杂色鲍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南美白对虾为25.87μL/L,大菱鲆为179.91μL/L,刺参为6.67μL/L,刺参苗为4.68μL/L;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20μL/L以内,48h杂色鲍无死亡。结论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在使用浓度内,对南美白对虾、大菱鲆、刺参、杂色鲍的毒副作用不明显,应用于水产养殖环境消毒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性能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为无色透明液体 ,原液 p H6 .6 5。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影响因素、稳定性与腐蚀性 ,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热稳定性试验及金属腐蚀性试验。结果 :在 19~ 2 1℃ ,以含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2 0 0 0 m g/L 稀释液对布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作用 4min,以含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5 0 0 0 mg/L 稀释液对布片上白色念珠菌作用 8m in,杀灭率均达 99.90 %以上。杀菌效果因作用温度降低而下降 ,在溶液 p H为 4.11~ 8.10时无明显变化。该样品于 5 4℃恒温箱中放置 14d,下降率为 1.12 4%。含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10 0 0 0 mg/L 的稀释液对不锈钢、铜和铝基本无腐蚀 ,对碳钢有轻度腐蚀。结论 :该消毒剂为杀菌效果较好、性质稳定、对金属腐蚀性较小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克罗米芬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采用克罗米芬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时间和实际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克罗米芬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n=60,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和罗格列酮组(n=60,采用罗格列酮治疗),统计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后FINS、HOMA-IR、T水平与罗格列酮组相比明显较高,BMI与罗格列酮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对体重改善更优,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改善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散聚降脂中药联合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30例,采用自拟清热散聚降脂中药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6例,采用清热散聚降脂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80%,二甲双胍组82.2%,中西医结合组97.2%。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散聚降脂中药联合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马莉 《吉林医学》2015,(4):714-715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其效果。结果:对参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及其达标情况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并严格按照系统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1,4-双(氯甲基)-2,5一二甲基苯(BCMDMB)和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壬氧基苯(BCMMONOB)为单体,采用脱氯化氢法,合成了聚(2,5-二甲基)对亚苯基亚乙烯(PDMPV)和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亚苯基亚乙烯(PMONOPV);并对BCMDMB和BCMMONOB的共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碱与单体的摩尔比为20∶1,在室温下聚合时间为30h,碱的pH=14时产率最高。用IR、1H-NMR、UV—Vis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在用餐后给予0.75 g/d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性2型糖尿病。结果:200例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用药12周后的血糖和BMI对比及TC、TG、HbA1C对比结果较治疗前得以显著改善。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性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BMI、TC、TG、HbA1C,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化学物质为主的消毒剂不仅污染环境,贮运时还存在火灾、爆炸等隐患。消毒产品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安全需求的境况下,研制开发出以中药有效成分为主体,配合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e,PHMB)植物源性绿色消毒剂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植物源性消毒剂是一种复合绿色消毒产品,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杀菌谱广、热性能稳定、作用速度快、无腐蚀性、低毒性、无副作用。这种绿色消毒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推翻传统的消毒观念,还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分析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与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的代表药物,有价格低,副作用少,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良好,患者耐受性好等临床应用优势.结论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症,其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二甲双胍为药物治疗中较有代表性的药物之一,二甲双胍并不单纯降低血糖,还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并是唯一被证实的能降低心血管危险性,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口服降糖药物,可作为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6.
姬庆伟 《大家健康》2014,(1):230-23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杏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二型糖尿病效果较二甲双胍单独使用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肥胖组(15例)和非肥胖组(11例),于服二甲双胍前及服二甲双胍10周~12周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胰岛素水平及雄激素(睾酮)水平。结果:服用二甲双胍后肥胖组空腹血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和非肥胖组口服糖耐量时血Ins反应曲线下面积均明显下降,两组基础状态下雄激素水平亦显著下降。结论: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明显作用,并能降低由高胰岛素血症所诱发的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二甲双胍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和结局。设计: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研究。机构:地区性非城市私立亚专科转诊机构。患者:平均使用二甲双胍7个月后,188例PCO S患者(平均不孕时间27个月)获得了237次妊娠。干预:确定的妊娠中,孕前单独应用二甲双胍的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入住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每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给以基础治疗,西格列汀组患者联用磷酸西格列汀组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联用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 w,比较两组患者的FBG、2hPGB以及HbA1 c水平.结果:经联合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所改善,西格列汀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虽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西格列汀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二甲双胍,因此建议选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二甲双胍对照组和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各23例。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有明显下降(P<0.05),睾酮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措施,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优势更显著,可作为预防发生远期并发症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