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病历介绍患者,女,41岁。因左上腹肿痛6个月,乏力2个月,于2003年7月28日入院。查体:体温36.7℃,无贫血貌,皮肤、黏膜无血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5 cm,质地较硬,边缘钝,表面光滑,压痛明显。血常规:WBC 35.7×109L-1,中性粒细胞0.895,分叶核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089,嗜酸性粒细胞0.016,RBC 4.0×1012L-1,Hb 122 g/L,Plt 406×109L-1;涂片偶见幼粒细胞,未见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正常。血生化:总蛋白80.6 g/L,白蛋白51.4 g/L,碱性磷酸酶117 IU/L,尿酸485.00μ…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及多发性骨髓瘤(MM)均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前者罕见,常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以成熟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肝脾肿大为特点,骨髓细胞学一般表现为粒系增生,但无原始粒细胞及嗜碱粒细胞增多,常有  相似文献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医药治疗研究100029中日友好医院马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或CML)是多能造血于细胞水乎恶变的克隆性疾病,发病率居白血病的第三位,而为慢性白血病的首位。我国自六十年代即开始了中医药治疗CML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开发...  相似文献   

4.
713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恶性增生性疾病,占白血病的20%,年发病率为1/10万,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其它白血病长,易发生急变,危及生命,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用自制713注射液治疗本病20例,收到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互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参照张之南主编(白血病诊断与疗效标准》,30例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5~68岁,平均34岁,患者多在发病后14~40天内住院。临床表现:30例中人院时有不同程度贫血者25例,不同类型感染者20例,白血病所致骨病者9例.发生急变4例,牌大21例。实验室检查:人院时Hb<10g者2…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怖癌。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理法方药。方法根据中医理法方药的原则,将慢粒分为"血热毒盛"、"肝肾两虚"、"气血两亏"等3型,并按病情采用扶正祛邪、扶正固本和活血化瘀基本方,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结果按此法治疗78例,完全缓解(CR)61例,部分缓解(PR)10例,总有效率91%,5 a以上生存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疾病。根据中医理法方药的原则,我院血证研究组将慢性凿细胞白血病分为血热毒盛,肾阴亏虚,气血两亏等3型,门诊治疗24例,有效20例,好转率83.3%,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起源的,以t(9;22)染色体易位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起源的,以t(9;22)染色体易位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参与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程发展,是导致患者耐药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噬作为一种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参与细胞内降解和循环途径,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自噬参与了白血病干细胞的分化调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该文就自噬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敏感性和干细胞功能的调控进行了系统综述,为靶向自噬的抗白血病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CML患者均予伊马替尼400或600 mg/d一次性餐后顿服,常规体检,用药后血液学取得完全缓解后择期复查骨髓、Ph染色体和/或BCR-ABL基因。结果随访结束时,血液学完全缓解率61%(17/28),部分缓解率11%,总有效率71%,绝大多数为轻度不良反应,多可耐受。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有效、安全,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葛宇清  程汝滨  杨波  黄真  陈喆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389-2395
隐丹参酮是丹参中主要的脂溶性活性化合物之一,对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有效提高伊马替尼的化疗效果,但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该文利用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伊马替尼耐药株K562-R,系统研究了隐丹参酮对细胞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和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隐丹参酮对伊马替尼增殖抑制功能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Caspase-9,PARP的活性变化情况;梯度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伊马替尼的胞内药物浓度的变化.结果隐丹参酮预处理后,显著增强了伊马替尼对K562和K562-R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细胞的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PARP的降解产物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隐丹参酮对白血病细胞中P-糖蛋白表达和伊马替尼胞内药物积累没有影响.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可提高CML细胞对伊马替尼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不依赖于对P-糖蛋白表达的抑制和胞内药物浓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治疗时机的选择、中医治疗的思路和方法及临床经验等方面,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中医治疗策略。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可采用分层、分期方法,在等待治疗期、化疗期、化疗间歇期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对有关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菌多糖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云海  刘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575-1576,1579
目的考察猴头菌多糖(HEPS)在体内、体外对小鼠中性粒细胞(NG)的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HEPS+氢化可的松(HC)组、HEPS组、HC组、正常对照组,并给予相应药物。采用NG吞噬指数测定的方法考察HEPS对NG吞噬功能的影响;通过定量NBT还原实验检测HEPS对NG"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均表明HEPS对正常小鼠NG的吞噬功能及NG还原NBT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能减弱HC的抑制作用,部分恢复NG的吞噬功能及其被抑制的还原能力。结论HEPS能增强正常机体NG的杀菌能力,并能部分恢复因免疫抑制导致的NG杀菌能力的降低,对于因过多使用免疫抑制剂而导致的NG功能的下降,HEPS可能是一种较好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苦参碱在体外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苦参碱作用前后K562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联苯胺染色观测K562细胞的红系分化趋势;MTT法检测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周期改变及早期凋亡作用。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0.05,0.1和0.2 g/L苦参碱作用下的K562细胞均出现红系分化趋势,其中0.05 g/L的分化趋势最明显;MTT结果显示0.2,0.5及1.0 g/L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5.88%,46.96%和63.04%(P均<0.01),其中效作用浓度(IC50)为0.6 g/L;苦参碱可使K562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阻止细胞的有丝分裂,同时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0.05,0.1和0.2 g/L苦参碱对K56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是11.60%,69.81%和44.12%,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的自发凋亡率(1.49%)(P均<0.01)。结论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慢粒K562细胞具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且可诱导细胞向红系分化和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i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的分型及诊治方法,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经CT检查及快速冰冻切片确诊,1例弥漫型XGP行肾切除术,1例局灶型XGP行部分肾切除术.结论:快速冰冻切片是诊断和决定手术范围的直接证据,术前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PS)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DCs)的影响。方法 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予粒-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培养或GM-CSF/IL-4联合各浓度APS(50,100,200mg/L)培养,普通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成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免疫表型(CD80,CD86,CD83),自体或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GM-GSF/TL-4或GM-CSF,IL-4/APS诱导培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表现出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而且表达高水平的免疫表型。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细胞成活率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CD83,CD80,CD86表达显著升高,APS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结论 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CD83,CD80、CD86表达率明显高于GM-CSF/IL-4组。GM-CSF/IL-4/APS诱生的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于GM-CSF/IL-4组。APS能促进IL-4和GM-CSF对CML-DCs的诱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CR和总HCR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骨髓象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急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联合用药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CD19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并文献复习。方法:37岁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次化疗后复发,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效果差。2016年5月28日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回输CD19 CAR-T细胞每千克1.0×106个细胞。通过观察回输后的临床症状,评价是否存在细胞因子风暴及神经系统反应;通过检测骨髓象、免疫表型、微小残留病变等评估临床疗效;通过检测体内CD19+细胞比例和T细胞中CAR+细胞比例以及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和血中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拷贝数,探讨CAR-T细胞在体内的作用过程以及患者长期缓解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CAR-T细胞回输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始终为阴性,脑脊液中始终未检测到白血病细胞;回输后初期CD19+细胞比例保持比较低的比例,但至第380天CD19+细胞有扩增趋势;DNA和血浆中CAR的拷贝数均在第9天达到高峰。回输后达完全缓解(CR)34个月。结论:CD19 CAR-T细胞是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同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缓解有较好的疗效,但本病长期缓解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