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考察高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煎煮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以及煎煮温度进行考察,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测定煎液中的总固体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加水量A>温度D>浸泡时间B>煎煮时间C,四个因素对提取工艺均没有显著性影响。 结论 补阳还五汤采用高压煎药机的最佳煎煮工艺为:药材饮片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60分钟,煎煮温度120℃。该操作工艺及技术参数为高压煎药机制备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类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常压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两煎常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补阳还五汤剂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水平,以总固体、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及煎煮时间对煎煮工艺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煎煮工艺的影响顺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其中煎煮次数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余3个因素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常压煎煮工艺为加8~10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2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两煎常压煎药机制备含黄芪甲苷及阿魏酸的中药汤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汤的水煎煮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选取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及浓缩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补阳还五汤的水煎煮工艺。结果:最佳水煎煮工艺为浸泡30 min,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结论:优选的水煎煮工艺稳定可行,可应用于补阳还五汤的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优选补阳还五汤最佳水煎煮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阿魏酸、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及浓缩量五个因素,对补阳还五汤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水煎煮工艺为:浸泡30分钟,加饮片总量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结论:优选得到的最佳水煎煮工艺稳定、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胶囊(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黄芪甲苷的含量、浸膏得率2个指标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是第一次加10倍量水先浸泡1小时,再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入8倍量的水,各煎煮1.5小时为宜。结论:优选的补阳还五胶囊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煎药机的加水量对煎煮液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以补阳还五汤为研究对象,对煎煮加水量进行考察,以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比较5种不同加水量公式的有效成分溶出差异。结果:公式4煎煮液中的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跟1、3基本无差别,表明1、3号药液的有效成分未达到最大溶出。在保证煎煮量一致、溶出率最大的前提下,为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可适当减少药方中的药材重量。结论:从有效成分的溶出比例来看,水平4中的有效成分溶出最充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煎药机的加水量对煎煮液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以补阳还五汤为研究对象,对煎煮加水量进行考察,以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HPLC测定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比较5种不同加水量公式的有效成分溶出差异。结果:公式4煎煮液中的阿魏酸及黄芪甲苷含量跟1、3基本无差别,表明1、3号药液的有效成分未达到最大溶出。在保证煎煮量一致、溶出率最大的前提下,为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可适当减少药方中的药材重量。结论:从有效成分的溶出比例来看,水平4中的有效成分溶出最充分。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选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方法: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和6-姜酚的含量为考核指标,采用RP-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影响因素,优选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结果:四逆汤最佳机械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60 min,煎煮时间60 min,加水量10倍,煎煮2次。结论:优化的煎煮工艺合理可行,为提高四逆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补阳还五胶囊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8(2^7)正交试验,以总皂苷和黄芪甲苷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溶媒量、浸泡时间和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3次,第1次用8倍量水,煎煮1h;第2次、第3次分别用4倍量水,各煎煮1h,调pH值为12。结论本法为补阳还五胶囊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庄华玲  黄亚非  张永明 《中药材》2006,29(12):1363-1364
目的:优选黄芪甲苷的水煎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HPLC法检测黄芪甲苷含量,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水用量、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黄芪甲苷水煎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每次用9倍量水煎煮1 h,共煎煮3次,药材无需浸泡。结论:本实验为黄芪甲苷的水煎煮提取生产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多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桂圆益气补血汤的煎煮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5%磷酸溶液(60:40),乙腈-水(33:67),检测波长分别为320,203 nm。以干膏得率和黄芪甲苷、阿魏酸、总多糖含量的综 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煎煮时间、料液比、煎煮次数对桂圆益气补血汤煎煮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煎煮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6 min,煎煮前浸泡30 min;浸膏得率39.3%,阿魏酸、黄芪甲苷提取量分别为18.24,68.17 mg·g-1,多糖得率6.80%。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条件稳定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桂圆益气补血汤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成分黄芪甲苷、阿魏酸、川芎嗪、芦丁、绿原酸、紫檀烷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丹皮酚、槲皮素体外给药对缺血 再灌损伤大鼠脑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颈总动脉结扎30 min 再灌2 h作为脑中风动物实验模型。用自旋标记ESR法测脑细胞膜流动性。结果 病理切片证实脑组织发生脑中风的典型病变。损伤大鼠脑细胞膜流动性较正常大鼠减低;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成分对正常细胞无影响但可使损伤大鼠脑细胞膜流动性增大,不同程度地恢复到接近于正常细胞膜流动性水平。结论 细胞膜流动性是一个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反映细胞的活性状态。可用这一新的技术方法来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组方的配伍机理,为中药方剂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雅  尹天雷  蔡光先  杨永华 《中药材》2007,30(11):1459-1461
目的:对比研究补阳还五汤复方超微饮片浸泡液与其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浸出物测定,重金属、砷盐测定,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补阳还五汤复方超微饮片浸泡液与其传统汤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补阳还五汤复方超微饮片浸泡液的浸出物高于传统汤剂,薄层斑点较传统汤剂明显,黄芪甲苷含量与传统汤剂相当。结论:超微饮片浸泡液的方式较好的避免了煎煮对有效成分造成的损失,能在较短时间内能迅速释放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四逆汤煮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国雪  张超  肖志伟  乐智勇 《中草药》2015,46(10):1470-1476
目的在四逆汤组成药材淡附片、干姜、甘草的最佳粒度条件下研究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方法取各药材的最佳粒度颗粒,采用HPLC法测定四逆汤中甘草酸铵的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四逆汤中总生物碱的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工艺考察,优选最佳煎煮工艺,再与其饮片进行对比,为临床合理使用煮散工艺提供依据。结果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浸泡20 min,加14倍量水,煎煮30 min,煎煮1次,且四逆汤煮散在所研究的每个时间点各成分的煎出率都比饮片大而其毒性不大于饮片,最佳条件下煮散各成分的煎出率也大于常规煎煮条件下的饮片。结论四逆汤煮散工艺具有节省药材、节约时间的优点,对解决目前中药材缺乏的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方法:采用传统煎药器具砂锅煎煮,以出膏率、结合型蒽醌、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大黄后下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煎煮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时间30 min,沸腾后煎煮25min,大黄后下10 min。结论:采用传统煎煮方法建立大承气汤煎煮工艺标准,为提高大承气汤汤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及合方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轴突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六味地黄丸组及合方组。造模后48 h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补阳还五汤组每天灌胃13 g.kg-1,六味地黄丸组每天灌胃9.1 g.kg-1,合方组每天灌胃22.1 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动物连续给药30 d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治疗30 d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Western blot检测轴突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突触分子标志SYN、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30 d后,空间参考记忆明显受损;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及合方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空间参考记忆,特别是合方组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第2天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补阳还五汤组和合方组大鼠穿环次数较模型组显著性增加(P<0.05);合方组大鼠首次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时间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脑缺血大鼠海马APP蛋白表达明显上调,GAP-43、SYN蛋白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合方及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明显下调海马APP蛋白表达,上调海马GAP-43、SYN蛋白,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六味地黄丸组大鼠海马APP蛋白较模型组没有明显差异,海马GAP-43、SYN蛋白明显上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与六味地黄丸合方治疗在减轻缺血脑区轴索损害,降低海马APP蛋白异常积聚的同时,可诱导GAP-43、SYN的合成而促进神经元突起再生,促进学习记忆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