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保证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12例经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12例经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护理, 均恢复良好。结论:膝关节镜子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效果好,后遗症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认为术前的充分准备以及术后提供正确的康复护理并指导病人及早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效果,缩短病人康复时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退变或先天发育等因素使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关节镜下对发生在该部位的病损进行检查及手术时视野受限,操作空间狭小,容易发生漏诊及医源性损伤。内侧副韧带松解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通过对内侧副韧带部分纤维松解,可以有效扩大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避免医源性软骨损伤及漏诊的风险,是解决膝关节内侧室狭窄时关节镜检查、镜下操作难题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此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与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于2012年9月~2013年10月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160例,使用日本Olympus 8/9.8F标准输尿管镜+美国科医人60W钬激光系统.其中手术失败11例,占6.8%.结果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①输尿管镜难以通过狭窄、扭曲输尿管腔3例,输尿管长段、严重狭窄扭曲者即使行扩张或内切开,输尿管镜也难以通过,可以留置F4.7双J管,改行开放手术或行ESWL、PCNL;②输尿管镜进镜或碎石时结石漂移,进入同侧肾盂、肾盏者3例,术中碎石或进镜时尽量保持较低灌注压力,视野清晰即可,当结石进入肾盂肾盏,可以改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或留置双J管,术后予以ESWL治疗,效果较佳;③输尿管镜无法进入输尿管腔者2例,分析认为与先天性输尿管开口较小、闭锁有关,输尿管镜强力通过容易造成输尿管或膀胱损伤.老年男性前列腺中叶增生明显,后唇太高,膀胱内小梁、小室增多,以致输尿管开口难以辨认,无法进镜.术中操作时输尿管开口处黏膜损伤严重,使进镜困难;④手术操作中出现输尿管穿孔或黏膜撕脱2例,无法找到正常管腔,导致手术失败;⑤术前对阴性结石判断不足1例,导致术中找不到结石.结论 严格掌握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手术指征,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以及配合其他技术,能显著提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失败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通道鞘在置鞘过程中的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软镜碎石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及分析置鞘过程中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在置鞘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了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通道鞘的置入是软镜碎石手术重要步骤之一,其优点在于使手术操作更为方便且大大减少镜子损耗、利于术中结石排出、手术视野清晰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置鞘过程中有损伤输尿管以及肾脏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病人视野改变与行走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光眼病人的视野改变是否影响其行走速度。方法测量 71例青光眼病人的视野和走完一段规定路程所需时间 ,并与相同视力、年龄和性别的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青光眼病人走完规定路程所需时间比正常人多 15 % ;早期青光眼组视野较正常组下降 (P <0 .0 5 ) ,而在行走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中晚期青光眼组视野较正常组显著下降、行走时间明显增加 (均P <0 .0 1) ,且视野下降程度与所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78,P <0 .0 1)。结论中晚期青光眼病人的视野缺损可导致行走速度减慢 ,提示对该类病人就诊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理解、关怀  相似文献   

6.
利用纤维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六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通过T管窦道,采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同时记录术后不同时期纤维胆道镜的观察结果。结果在移植术后3~5个月的患者,胆道镜下可见胆道内满视野“柳絮状物”,胆管壁苍白,或粗糙不平。在术后6、11、18个月的患者,纤维胆道镜观察到胆管内呈条索状、柱状的褐色结石,多位于肝门处,胆管吻合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胆管壁粗糙不平,黏膜明显充血,触之易出血。通过纤维胆道镜能方便地取出胆管中的柳絮状物和结石。结论通过T管窦道,利用纤维胆道镜观察移植肝胆管内情况的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病人中常见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随着腔镜技术的兴起,乳腺癌的腔镜手术治疗也开始飞速发展,使乳腺癌的治疗进入微创时代。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手术、皮下腺体切除甚至是乳房重建等手术均可以在全腔镜下完成,乳腺癌的腔镜治疗技术愈发成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不断获得验证。乳腺癌的腔镜治疗不仅收获了微创和美观,更大大减少了广大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自1982年至今收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00余例,伴发精神症状者7例,均为成年人,并经神经内科会诊确诊。其中谵妄型3例,抑郁型3例,妄想型1例。对此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细心观察,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全部病人均治愈出院,现浅谈体会如下。 1 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 术前1周或2天内护士应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自己或亲属中有无精神失常史,交谈时注意病人的一般举止动态、情绪、语言态度及反应等,探索病人自己对心脏病的想法和了解程度,对心脏手术有无顾虑,对手术有无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心脏病人在术前多少有些担心,这是正常的情况,但过分焦虑必然会给病人带来术后不良反应。如发现病人反复提问,因焦虑而失眠,提示病人处于高度忧虑之中,应注意这样的病人常会外  相似文献   

9.
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癌的应用有增多趋势,腔镜下不但能够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还可以完成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以及侧颈部淋巴结清扫,从而在根治切除甲状腺癌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颈部外观和功能。但腔镜甲状腺癌手术的适应证、彻底性以及无瘤原则等方面尚有争议。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系统的应用扩大了腔镜手术在甲状腺癌的适用范围。合理选择甲状腺癌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范围,强调综合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MALND)特殊的手术视野可清晰暴露腋窝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腋窝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损伤,最大程度减少了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微创、保留功能和美观的效果。MALND不同于常规腔镜手术,完成该手术的前提条件是术者应较熟练掌握腔镜技术,同时也须熟悉腋窝区的解剖结构。手术流程遵循“自下而上、从低到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即先从腋窝底部往上,至腋窝中部,最后再到腋窝顶部。MALND改变了传统乳腺癌手术程序和路径、手术方法和技术、以及手术视野角度,并且放大了腋窝内局部视野,降低了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膀胱冲洗与体位的关系。方法随机将186例前列腺经尿道气化电切的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试验组在持续膀胱冲洗时协助患者交替采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半卧位,较少用平卧位;对照组持续冲洗时对患者的体位不与干预.观察两组的尿液中的RBC的数量,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尿管堵塞的人数,评估冲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平均每高倍镜视野18个RBC,无一例出现尿管堵塞,平均住院7天,对照组平均每高倍镜视野48个RBC,11例出现尿管堵塞,平均住院8天。结论TURP术后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应交替采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半坐卧位较少用平卧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早期胃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6~2016年间胃手术后早期行内镜下检查吻合口286例病人资料以及术后吻合口出血29例病人的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胃手术后早期行内镜检查吻合口的286例病人中,3例无法到达吻合口,其余均行常规检查,所有病人住院期间无再发出血、穿孔等情况。收治的29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7例病人出血后先行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行内镜下止血;22例病人并发出血后直接行内镜下止血。最终28例病人经过内镜下治疗成功止血,均无再发出血;1例病人止血失败行介入栓塞止血。结论胃手术后早期行内镜检查不增加吻合口出血、穿孔等风险。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行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手术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MALND)特殊的手术视野可清晰暴露腋窝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腋窝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损伤,最大程度减少了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微创、保留功能和美观的效果。MALND不同于常规腔镜手术,完成该手术的前提条件是术者应较熟练掌握腔镜技术,同时也须熟悉腋窝区的解剖结构。手术流程遵循“自下而上、从低到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即先从腋窝底部往上,至腋窝中部,最后再到腋窝顶部。MALND改变了传统乳腺癌手术程序和路径、手术方法和技术、以及手术视野角度,并且放大了腋窝内局部视野,降低了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在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CD)术,2~3天后开始行窦道扩张,每周扩张1~2次,逐渐扩张到16~18F号,然后行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取出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结果 14例胆囊结石病人及5例胆囊息肉病人及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病人均通过经皮经肝胆道镜治愈。结论对于小于0.5cm的胆囊结石、大于0.5cm的胆囊息肉可以通过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到达保胆的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有比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0例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痴呆病人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热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与亲属照料者、同室病人发生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引起不良后果.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分级护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重视饮食及用药的护理以及加强照料者及同室病友对者年痴呆病人的认识等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道了1967~1977年208例脊髓镜检查的情况。所用脊髓镜系直径为1.8~2.5mm,有可屈曲及不可屈曲两种。为了能得到较广泛的视野,有时将镜片斜放。采用很短的焦距,物象可放大近10倍。该镜伴有携带式的光源及有自动换片装置的Olympus摄影机。术前病人先住院1~2天,以便作必要的有关检查。开始阶段内窥镜应用福马林蒸气消毒24小时,后期改用Batedine或Hibitane  相似文献   

17.
术中胆道镜检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道镜,可以直接观察胆管腔内的病变情况,明确诊断,并能直接进行取石、活检、胆道冲洗和扩张胆道狭窄等治疗。我院肝胆外科近10年来将有胆道探查指征的296例病人随机分成术中应用胆道镜(胆镜组)和常规手术探查(对照组)两组,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从1988年6月至1998年6月间对296例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胆镜组在常规手术探查后行术中胆道镜检查,共146例;对照组只行常规手术探查,共150例(表1)。表1 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组别性别男女年龄(岁)手术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不同入路的可见视野和操作安全性.方法使用三点入路,2个入路分别位于大粗隆的外侧上方,1个入路位于前方.使用30/70镜头并更换镜头入路,记录关节镜下视野.通过18例髋关节镜检查和手术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分析,评价不同髋关节镜入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显示,以30°/70°标准关节镜经髋关节前方及侧方入路,可确切观察到的髋关节结构包括髋臼上部的负重区,陷窝及圆韧带,上、前、外侧的髋臼盂唇;通过手术中台下外旋和内旋髋关节,可以观察到大部分股骨头关节面.本组未出现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经由3个入路相配合交替使用镜头和手术器械,可以完成关节镜的系统检查与手术操作.该入路的操作具有安全、有效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
任晔  郭风劲  游洪波  陈安民  王江 《骨科》2016,7(5):375-377
随着微创内镜技术在骨科临床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关节外科医师选择微创的方式处理关节疾病。由于肩关节镜学习曲线长,难度大,暂未能得到普及和推广;而且有别于其他骨科内镜技术,肩关节镜下操作时需要良好的出血控制,又不能使用止血带,使得出血控制成为了学习关节镜的第一道重要障碍[1]。因此,以安全为前提,简单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证术中全程视野清晰,对关节外科医师意义重大。选取我科2015年6月至8月的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多通道关节灌注,有效地控制了术中出血,改善了术中视野,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肉眼和镜下血尿是临床工作中普通的诊断问题。当蛋白尿伴有血尿时往往想到有肾小球疾病。但在没有蛋白尿时,患者通常需作全面泌尿系检查。Campbell的泌尿科学述及“无论多么轻微的血尿(肉眼或镜下)都必需作病因的全面泌尿系检查”,因此许多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做了不必要的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和主动脉造影,而此类病人最适当的检查应该是肾穿刺活检。仔细研究镜下血尿患者尿沉渣中的管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