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46例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分析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优缺点。结果使用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0±7)min,术中平均出血(7.8±2.4)ml,中转开腹1例,无术后出血及胆漏;使用高频电刀组平均手术时间(40±11)min,平均术中出血(12.3±5.1)ml,无中转开腹、术后出血及胆漏。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较高频电刀相对安全,但费用及成本较高,若二者结合应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有上腹部术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定为观察组,回顾性总结其手术要点;将同期60例无上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率、手术并发症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53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治疗成功,2例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均无出血、胆漏、内脏及胆道损伤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留置引流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等优点,对有胆囊手术史患者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刀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有腹部手术史的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获得成功,3例(3.5%)中转开腹,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使用超声刀有利于分离粘连、避免周围脏器损伤、不留金属异物,降低中转率、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期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与手术中转时机。方法回顾分析651例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动及被动中转开腹的原因,手术中转时机。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635例(97.54%),中转开腹16例(2.46%)。其中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主动中转开腹11例(1.69%),被动中转开腹的5例(0.77%)中胆管损伤2例,出血3例。10例开腹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严重粘连、出血不止、胆管损伤病例,需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及中转原因。方法选择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中转开腹手术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18.62±11.13)min、(98.54±9.52)ml、(25.54±2.58)ml、(1.52±0.23)d、(3.05±0.41)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放者的上腹部病手术史例数、急性胆囊炎发作例数、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均大于未中转开放者,与中转开放手术呈正相关。结论上腹部手术史、急性胆囊炎发作、白细胞计数偏高以及胆囊壁厚度增加均是中转进行开放手术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谨慎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3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例。31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2.37±6.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2.17±4.71)mL,住院时间平均(4.56±0.83)d。术中发生胆道损伤2例,术中及时实施修补术,痊愈。32例患者均未发生胆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嵌顿性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患者54例,其中19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观察组,35例嵌顿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19例中有1例因手术困难中转开腹,对照组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P〉0.05)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各种并发症9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6,P〈0.05)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18.7±6.3)h、手术禁食时间(1.9±0.4)d、平均住院时间(7.3 ±2.6)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2 ±8.9)h、(3.6 ±1.2)d、(12.8 ±3.9)d(t=6.38、5.14、5.61,均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嵌顿性胆囊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之一,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3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为胆囊三角冰冻样粘连,且粘连情况严重,1例患者为出血,且止血困难。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每日最多引流130ml,经引流管引流治疗后,逐渐减少,5d后拔除。1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切开引流后愈合。本组手术时间55~150min,平均手术时间(110±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0.8±12.8)ml;术后患者24h左右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5±1.0)d,中转开腹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5±1.2)d。结论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手术作为20世纪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并以其创伤小、切口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时间短、对其他组织影响小等优势,受到临床的广泛欢迎。作为基层医院,在应用此术式时,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注意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加强专业技能的提升,推动基层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0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顺利完成手术37例,其中由于局部水肿严重而放置腹腔引流管1例,胆囊胃瘘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1例,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2例,经治疗后均顺利痊愈.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腹胀9例,放置腹腔引流管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术后感染、腹胀以及腹腔引流比例均低于明显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较理想,更适用于老年人胆囊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45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深入剖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40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88.89%;5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经探查发现上腹部左腹壁、右腹壁均产生严重粘连,无法显露术野,另2例合并严重胆囊炎症及组织水肿,无法清晰观察胆囊三角结构而转为开腹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在本组研究中,均未出现胆道损伤、邻近组织损伤及腔漏病例;平均住院时间(4.7±1.4)d,平均手术时间(42.1±13.6)min。结论对于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结石性慢性胆囊炎患者,LC仍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首选方法;上腹部手术史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1.
陆军  童宗培  潘龙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92-193,19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89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LC操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与201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行开腹手术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71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LC的患者成功完成LC者87例(97.75%),中转开腹2例(2.25%)。手术时间(46±9)min,住院时间(5.0±1.3)d。行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间(59±10)min,住院时间(9.1±2.3)d。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熟练掌握LC操作技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中心医院妇产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46例临床资料,与同期经腹巨大子宫切除术61例临床资料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46例手术除1例巨大子子宫峡部肌瘤中转开腹外,余均腹腔镜手术完成,无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与同期经腹巨大子宫切除术61例比较手术时间分别为(105±34)min,(97±2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30)ml,(107±2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9±16)min,(49±27)min,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3±1.1)d,(5.7±1.4)d。结论巨大子宫切除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取得较好疗效。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熟悉盆腹腔解剖结构及腹腔镜操作技巧,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邹浩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51-2952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腹手术( OC组)3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LC组的手术时间(43.7±5.8) 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36.4±3.9) h、术后住院时间(4.8±1.4) d均明显短于OC组的(68.6±7.3) min、(65.2±4.5)h、(8.3±2.9)d(t=3.317、3.862、3.029,均P<0.05);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OC组的24.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诊治子宫肌瘤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各130例,腹腔镜组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十腰麻成功后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组常规开腹进入腹腔,在肌瘤突出处切开肌层,剔除肌瘤,缝合关腹。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87.12±12.34)mL、实施术后镇痛12.31%、术后病率发生6.15%、肠功能恢复时间(29.45±7.23)h、住院(3.98±1.23)d少于开腹手术患者的(120.67±16.78)mL、55.38%、22.31%(、45.59±10.56)h、(7.23±2.43)d(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0.20±14.38)min及(85.73±11.45)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出血少、机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手术联合微创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科2001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4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施行中西医结合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对照组73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18)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为(1.3±1.2)d,对照组平均首次排气时间(2.1±1.8)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1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17/1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2±4.3)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3±4.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为(6964±2539)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7534±2813)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手术联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曾淑媛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43-314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未生育女性巨大卵巢囊肿手术疗效。方法选择未生育女性患者4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3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气腹穿刺手术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手术前给予两组患者阴道冲洗和脐部清洗。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例数、月经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时间。结果开腹组的手术时间为(68.3±12.3)min;腹腔镜组(59.6±11.5)min;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均少于开腹组(t=4.26, P<0.05);腹腔镜组术后疼痛例数为11例(47.8%),开腹组术后疼痛21例(91.3%)。腹腔镜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小于开腹组(χ2=10.3,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未生育女性巨大卵巢囊肿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排气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疼痛小、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延祥 《中国医药科学》2014,(23):201-202,213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n=50)与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n=50)。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术后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镇痛药使用率为4%(2/50),对照组为22%(11/50);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出现切口感染5例,腹腔脓肿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14%,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胃肠功能恢复快、创伤较小,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术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2008~2011年收治的3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病程分为实验组(72h内早期手术)和对照组(早期抗感染处理72h后延期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中转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手术中转开腹10例(5.21%),手术时间(49.6±15.4)min,住院时间(7.2±3.1)d,对照组手术中转开腹14例(9.46%),手术时间(67.6±18.7)min,住院时间(13.6±4.3)d。实验组发生肺部感染、肠梗阻、局部感染等并发症8例(4.17%),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肠梗阻、局部感染、胆汁漏等并发症11例(7.43%)。实验组患者中转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腹腔镜手术能降低中转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对于急性胆囊炎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祝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85-186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手术组)64例和TAM组(开腹手术组)6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L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25)min,术中失血量为(150.8±180.5)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17.8±4.1)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4±0.8)d,术后病率为7.81%;TA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0)min,术中失血量为(245.1±281.1)ml,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40.2±12.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6±0.8)d,术后病率为41.27%,与TAM组比较: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月我院48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3例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失血量约为50~220mL,平均(128.33±54.32)mL;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4~89h,平均(48.52±12.85)h;住院时间为8~15d,平均住院时间(11.65±1.31)d。术后腹壁切口疝2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切口感染、肠漏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具有腹壁切口小、感染几率低、肠道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