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七氟醚吸入性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0.5 μg/kg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长于生理盐水组(P均<0.01);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为13.3%,低于生理盐水组的40.0%(P<0.05)。结论: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抑制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但会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七氟醚麻醉患儿,根据住院尾号奇偶分为目标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麻醉过程给予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目标组患儿麻醉过程给予右旋美托咪定缓慢静脉推注。比较两组唤醒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目标组患儿唤醒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的应用可减少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法复位术后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2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常规禁食、禁饮4 h。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常规监测BP、RR、HR、Sp O2,并检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然后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成功后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采用PCV模式行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给药结束后即可开始手法复位,两组患儿术中吸入2%~4%七氟醚以维持麻醉,BIS值保持在45~60。观察两组患儿手法复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七氟醚用量、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躁动发生率、苏醒期评分以及两组患儿不同时点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七氟醚用量减少,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躁动发生率、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浓度以及苏醒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法复位术后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可产生可靠的麻醉效应,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汪芳俊  胡建华  李洪琼  等. 《天津医药》2016,44(8):1036-1039
摘要: 目的 观察术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患者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及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120 例, 年龄 35~56 岁, 随机分为 4 组, 每组 30 例。D0.5、 D0.6、 D0.7 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 0.5、 0.6、 0.7 μg/ (kg·h), C 组给予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 术后各时段呼末七氟醚浓度, 记录患者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 观察患者苏醒情况和停药至苏醒拔管时间, 观察患者麻醉苏醒拔管情况, 并根据 Riker’ s 镇静-躁动评分进行评估。记录手术时间、 麻醉时间、 术中瑞芬太尼用量、 术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 七氟醚吸入浓度及相应时间。结果 4 组患者一般资料、 瑞芬太尼用量、 手术时间和术中 AAI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D0.7 组麻醉时间较其他 3 组延长 (P < 0.05)。与 C 组比较, D0.5、 D0.6 和 D0.7 组术中不同时段七氟醚吸入浓度均降低, 苏醒时间延长, 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降低, 且D0.7组苏醒时间较D0.5、 D0.6组延长, 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低于D0.5组, 与D0.6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 D0.5、 D0.6和D0.7组Riker’ s镇静-躁动评分达到7分的比例降低 (P < 0.05); D0.6和D0.7组评分达到4分的比例较C组和D0.5组高, 而达到6分的比例较C组和D0.5组低 (P < 0.05); D0.7组患者评分达到3分的比例高于其他3组 (P < 0.05)。术中D0.6组和D0.7组分别有4例 (13%) 和8例 (27%) 发生心动过缓。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 μg/ (kg·h) 可有效减少术中七氟醚的用量并降低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 减少患者吸入全麻苏醒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高蕾琴 《海峡药学》2016,(4):148-149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啶预防儿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情况及相应护理方法.方法 入选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术治疗的患儿86例,患儿经七氟醚进行麻醉.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84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予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患儿在麻醉后,静脉输液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患儿麻醉后静脉滴注与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情况,对出现躁动的患儿进行心理和行为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躁动情况发生率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啶预防儿童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较好,护理干预可减少躁动中出现危险情况,为七氟醚麻醉苏醒期患儿躁动提供了有效了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印华  刘彦涛  李刚 《河北医药》2016,(23):3592-359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 D1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右美托咪定2组( D2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 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用药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 T3平均动脉压( MAP)值和心率( HR),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苏醒延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2组苏醒时间比C组和D1组明显延长( P <0.05);在T1、T2、T3时间点,D1及D2组MAP和HR值均比C组降低( P <0.05);D1及D2组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比C组明显降低( P <0.05);D2组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比C组和D1组明显增高( P <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七氟醚麻醉患者,观察分别选择右美托咪啶以及芬太尼药物在预防术后躁动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七氟醚麻醉术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依据选择麻醉药物的不同完成对比分组。分别设为右美托咪啶组(30例)、芬太尼组(30例)以及氯化钠溶液组(30例);通过对比出现躁动的概率以及患者的苏醒时间等,以突出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出现躁动概率方面,右美托咪啶组、芬太尼组以及氯化钠溶液组七氟醚麻醉术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临床苏醒时间方面,右美托咪啶组、芬太尼组以及氯化钠溶液组七氟醚麻醉术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七氟醚麻醉术患者,临床选择右美托咪啶药物进行干预,同芬太尼药物进行比较,其可以将患者出现躁动的概率显著降低,获得明显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Ⅱ组,n=20)。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插入喉罩即刻Ⅱ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Ⅰ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躁动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Ⅱ组,n=20)。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插入喉罩即刻Ⅱ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Ⅰ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躁动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Ⅱ组,n=20)。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插入喉罩即刻Ⅱ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Ⅰ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躁动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实施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均为七氟烷吸入诱导。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并以0.4μg(/kg h)持续泵入,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停留PACU时问和术前躁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的术后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I~II级择期行Lc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组于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时间为10min,生理盐水组以同样的速率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2组全麻诱导均使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4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术中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观察记录静脉泵注开始前(T0)、静脉泵注10min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气管拔管即刻(T4)、气管拔管后5min(T5)气管拔管后10min(T6)7个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MAP、HR,并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有无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更平稳(P〈0.05)。有美托咪定组苏醒时间(19±5)min,拔管时间(22±4)min,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8±4)min、(22±4)mi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无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生理盐水组有1例躁动,2例寒战。结论术前预给右美托咪定可以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影响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苏醒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ASA工级4~12岁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惠儿,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Ⅰ组)、氟比洛芬酯组(IⅠ组)、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组(Ⅲ组),麻醉诱导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mL、1mg/kg氟比洛芬酯、1mg/kg氟比洛芬酯及0.5ttg/kg右关托咪定。所有患儿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罗库溴铵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七氟炕吸入维持麻醉。记录3组患儿拔管后各时点血压、心率、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和疼痛评分(CHIPPS)、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Ⅲ组患儿术中和复苏期间芬太尼追加量较Ⅰ组显著减少(P〈0.05);3组复苏室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20%和5%,Ⅲ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与工和Ⅱ组比较,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0oA)减少(P〈0.01)。与Ⅰ组比较,Ⅲ组心率在拔管后5、10min均下降(P〈0.05)。Ⅲ组PAED评分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较Ⅰ组低(P〈0.01),Ⅲ组CHIPPS评分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较Ⅰ组低(P〈0.05)。3组患儿麻醉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患儿的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曲马朵超前镇痛对学龄儿童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循环、苏醒期躁动及镇静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阑尾切除术的患儿90例,年龄6~10岁,ASAⅠ级,随机分为小剂量曲马朵组(T1)、大剂量曲马朵组(T2)及对照组(C),每组30例。各组患儿以七氟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诱导插管,T1、T2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曲马朵1mg/kg、2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术毕待患儿清醒拔管。结果:各组患儿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T2组患儿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镇静满意率明显升高(P<0.01),T1组HR、MAP及躁动发生率较C组有一定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mg/kg的曲马朵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预防学龄儿童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获得较为满意的镇静效果,拔管时及拔管后循环更平稳,且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对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舒芬太尼、丙泊酚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 A组DEX 0.6μg/kg10min泵入,B组相同量生理盐水10min泵入。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患者的躁动评级、身体舒适度评分(BCS)、术后24h咽喉疼痛评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躁动和咽喉痛发生率A组比B组明显降低(P<0.05),身体舒适度评分(BCS)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DEX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前辅用右美托咪定对颈椎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颈椎手术的颈椎受限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生理盐水组(N组,n=20)。D组于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N组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行颈椎手术的颈椎受限患者术中均以瑞芬太尼(血浆浓度,4 ng/mL)和丙泊酚(血浆浓度,据术中血压调节)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各组给药前(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10 min(T3)、30 min(T4)、60 min(T5)的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停药拔气管时间、对口头指令反应时间;T3-T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记录拔管后苏醒期内患者呼吸抑制、烦躁、恶心呕吐和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对口头指令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5时点MAP、HR 明显低于N组, D组T3~T5时点VAS明显低于N组;D组Ramsay评分优于N组,且烦躁、恶心呕吐及疼痛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N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时点MAP、HR 明显高于T1,N组T2时点MAP、HR 明显高于其他时点;D组及N组T5时点VAS明显高于T3~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手术患者术前辅用右美托咪定,患者在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期呼吸、意识恢复和拔管条件不受影响,且烦躁、恶心呕吐和疼痛等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高血压拟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1组(D1组)、右旋美托咪定2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泵注右旋美托咪定0.8μg/kg,然后D1组、D2组分别以0.4μg/(kg·h)和0.2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同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常规诱导,术中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进入室时(T0)、给药后5 min(T1)、插管即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手术切皮时(T5)、手术开始30 min(T6)、拔管即时(T7)和拔管后5 min(T8)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血压>180/100 mmHg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25 mg,心率>110 bpm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20 mg,同时观察苏醒期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以及苏醒时间。结果三组入室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D1组和D2组在给药后5 min、插管即时、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30 min、拔管即时和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仍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的躁动评分显著高于D1和D2组(P<0.05);C组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D1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高于D2组和C组。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减轻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的不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0.2μg/(kg·h)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吸入全麻七氟烷MAC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6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Dex0.4μg/kg,于10min以上泵注完,然后持续泵注Dex0.4μg/(kg·h);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同时间内泵注,然后持续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在Bis45~55,观澳0两组维持七氟醚MAC值、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相同的麻醉深度下(Bis值保持在45~55),观察组维持吸入七氟醚MAC(1.9±0.3)较对照组(2.2±0.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1);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6.7%)较对照组(2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32,P〈0.05);两组苏醒时间[(10.4±2.5),(9.7±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P〉0.05)。结论Dex用于小儿吸入全麻腹腔镜手术,能有效降低吸入七氟醚的MAC值,减少其用药量,降低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结束前右美托咪啶的使用对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全麻后患者躁动的影响。方法100例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ASA I~II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50例)和对照组(C组,50例),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术中麻醉维持:依托咪酯靶控效应室(Arden Model)浓度为0.3μg/ml,瑞芬太尼0.20~0.4μg/(kg&#183;min)持续输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 min接静脉镇痛泵。两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麻醉药物的输入,用静脉推注泵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C组)和右美托咪啶0.5μg/kg,推注时间均为10 min。比较两组的苏醒、拔管时间、拔管期间患者躁动的情况,观察HR、SBP、DBP、RR的变化。结果镇静和躁动情况与T0比较, C组T2、T4、T5时镇静评分均降低(P&lt;0.05);D组T2、T4~T6时的镇静评分均显著升高(P&lt;0.01),且高于C组(P&lt;0.01)。D组躁动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lt;0.01)。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能显著减少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后所致的躁动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趋稳定,且不会使患者苏醒期延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麻醉期间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入室后静卧5 min(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扁桃体切除时(T3)、术毕拿出开口器(T4)、拔管后5 min(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后5 min、15 min、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FLACC镇痛评分,并对其中评分≥6分者给予镇痛治疗,对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诱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时间点,两组患儿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儿T1、T2、T3时的MAP及H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时,观察组患儿MAP及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后5 min、15 min、30 min时Rams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LAC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后5 min、15 min时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时,两组患儿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无1例给予镇痛,对照组4例给予镇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麻醉恢复快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