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等离子电切刀行包皮环切术及术后湿润烧伤膏在改良包皮环切术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215例。术中保留冠状沟宽度的包皮内板及按阴茎勃起长度确定保留外板位置,分四象限法切除多余包皮,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术后将MEBO纱条环绕在切口上,再用无菌纱布包扎。结果:215例患者均行等离子电切刀切除包皮及术后创面涂抹ME—BO,术中出血极少,时间明显缩短,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包皮系带,阴茎外型美观。除小儿外,其他患者疼痛轻微,均能忍受。所有患者术后1周包皮轻微水肿,2周后消失;切口及分离创面1周后愈合良好。无1例切口裂开和再粘连。结论:在改良包皮环切术中湿润烧伤膏的应用,疗效确切、水肿消失,防止了术后出血及包皮粘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加压包扎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外科小手术室行包皮环切手术患者250例,在均衡的条件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是在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外层使用胶布加压包扎,观察组是在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外层使用弹力网套加压包扎,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后伤口出现包皮系带水肿、龟头瘀血、包皮皮下瘀血、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后伤口出现包皮系带水肿、龟头瘀血、包皮皮下瘀血、切口裂开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外层使用弹力网套加压包扎,可明显减少包皮系带水肿、龟头瘀血、包皮皮下瘀血、切口裂开的发生,伤口换药时疼痛轻,减轻病人的痛苦,易被患者接受。护理操作方便,减轻工作量,明显优胜于传统的外层使用胶布加压包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乳膏辅助治疗小儿包皮黏连手法分离后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包皮龟头黏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行包皮黏连手法分离,观察组术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辅助治疗,对照组术后涂抹夫西地酸乳膏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治愈率、术后红肿时间和发生再黏连比率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一次治愈率、红肿时间、再黏连发生例数、尿潴留发生例数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乳膏辅助治疗小儿包皮黏连手法分离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洁悠神(JieUC,JUC)长效抗菌剂应用于包皮环切手术伤口,在隔离创面、长效抗菌及预防伤口感染等方面,是否与传统敷料有相同的作用.方法:包皮环切手术患者108例,试验组55例,术后伤口仅喷洒JUC长效抗菌剂.对照组53例,术后伤口用传统敷料包扎.比较2组切缘外观、伤口感染率及细菌检出率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切缘渗出物、创缘反应、伤口感染率、细菌检出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JUC长效抗菌剂具有与传统敷料相似的隔离创面、长效抗菌、预防包皮环切手术伤口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包皮环切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方法对16例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夜间阴茎勃起导致切口裂开患者6例,潜伏期梅毒患者2例,糖尿病患者2例,术中止血不彻底2例,局部感染患者2例,血小板减少症导致出血1例,手术缝合技术不良所致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切缘包扎力量适当、减少创缘水肿和血肿的形成及避免术后阴茎经常勃起是预防包皮环切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改良法行阴茎包皮环切术的临床优点。方法对118例患者行改良法包皮环切术,术中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切除过多包皮,电刀止血,4-0可吸收线缝合,术后加压包扎,术后1周开始药浴,无需拆线。结果所有病例均甲级愈合,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满意。结论包皮环切器辅助包皮切除术,术后切缘整齐,愈合后外形美观,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手术中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分析2014年3—9月采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的174例小儿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岁2个月~14岁,平均7.8岁。其中151例采用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23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器组患者切缘整齐,美观。吻合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包皮水肿消退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包皮环切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对包皮外观满意度,吻合器组随访到147例,所有患儿家属对外观均满意;包皮环切组随访到18例,1例患者对术后外观不满意,为感觉包皮两侧不对称。结论一次性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满意,手术简单,用时短,可做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包皮环切术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震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66-2666
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切除包皮采用剪刀进行,往往造成切缘不平整,影响美观,且缝合时,若包皮切缘缝合线不能脱落,拆线可造成患者很大痛苦。若造成缝合线残留,是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在我院门诊进行改进后的包皮环切术共63例,年龄组在16岁~28岁之间,效果满意。方法: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式不同的是,先用4把血管钳,按包皮内略长外略短夹住包皮,然后测量要切除的包皮长度,用两把直血管钳分别沿包皮正中垂直上下位置夹至要切除包皮深度后,再用一把直血管钳垂直于上述两把直血管钳尖端横行夹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106例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患者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切口,至术后7~10 d.结果 106例手术患者中,2例发生包皮系带处轻度水肿,6例出现龟头轻度水肿,1例出现切口出血、裂开,余患者切口愈合均较好.结论 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一次包皮环切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开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23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60例,B组163例,两组均应用一次性包皮环行包皮环切术。A组术后拆除时间为1014 d,拆除后未行包扎。B组术后拆除时间为术后614 d,拆除后未行包扎。B组术后拆除时间为术后67 d,拆除包皮环后采用弹力绷带包扎1周后拆除绷带。结果 A组患者有19例发生水肿、6例吻合口裂开、5例发生包皮感染、4例出现其他并发症;B组患者有7例出现水肿,1例裂开,1例发生包皮感染、2例出现其他并发症。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25%、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结论包皮环治疗包皮过长或者包茎,术后早期拆除包皮环后,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创缘可显著减少包皮环治疗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软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局部皮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小油纱覆盖创面包扎固定,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软膏涂抹覆盖创面后再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肉芽形成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3、5 d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软膏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局部皮瓣换药能促进创面肉芽新生和创面愈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我们采用适量皮肤组织缝合法对20例患者阴茎包皮坏切术,年龄最小4岁,最大60岁,收到良好效果.缝线手术后5~15d逐渐自行脱落,不需拆线。术中技术要点;常规方法切除多余阴茎包皮.要求包皮内外板切缘整齐,用0/5丝线准确结扎出血点彻底止血,以针距5mm,达距0.5mm左右将内外板对合缝合,过紧打结,剪去线尾时留线头2mm左右.3%红汞涂于经合口,0.5~1.0cm宽的油纱条展平后环形包扎缝合口,松紧适度,3d拆除油纱条,以后每天1次用1:1000新法尔灭液清洁局部缝合口,3%红汞涂擦.因为内外板缝合打结时只结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他卡西醇软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选取白癜风患者600例,分成三组,分别是他卡西醇软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软膏治疗组,单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软膏治疗组,每组各200例,每天涂抹2次,并在治疗期间让每一组患者口服白癜风胶囊,每天服用2次,每次服用4粒,总服用疗程在5个疗程之内,其中每个疗程为1个月,1个月后将三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5%,B组总有效率为67.5%,C组总有效率为64.5%。结论:他卡西醇软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软膏治疗白癜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的疗效以及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对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缝合术638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组638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3~8 min,术后出血47例,术后疼痛明显8例。常规术后3 d拆除包扎纱布,其中伤口少量渗血176例。139例拆除纱布后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术后感染11例,其他罕见并发症有伤口裂开1例,龟头损伤2例。患者1个月复查阴茎外形满意631例,所有患者包皮切缘平整,愈合佳,无系带损伤、系带过短等情况。结论包皮缝合器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微创、无需缝合、几乎不出血、术后疼痛轻、水肿相对较轻、术后护理简便、手术者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中油纱条缝合包扎与外部加压包扎的利弊.方法选取2013 -01~2013-09间我院收治的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为30例.两组患者在包皮环切术中分别采用油纱条缝合包扎与外部加压包扎方法,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创口出血情况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缝合包扎组手术时间为25~40 min,平均(32.5±4.2)min;外部加压包扎组手术时间为23~38 min,平均(30.2±3.8)min.缝合包扎组术后当夜阴茎勃起引发伤口出血6 例,外部加压包扎组为3例.缝合包扎组3例因油纱条拆除时创口再次出血延期愈合,外部加压包扎组均7 d愈合.缝合包扎组创口因拆除油纱条时导致血痂脱落,少数患者创口延期愈合,且美观度欠佳,外部加压包扎组术后创口均平整愈合,创口对合良好、美观.结论 包皮环切术中采用油纱条外部加压包扎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美观、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67-169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包皮内、外板上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包茎者将药膏直接挤入内板,轻搓1~2 min。结果:麻醉起效时间20~30 min。63例患者中,62例能够达到手术麻醉要求,占98.41%;62例手术患者中60例术中疼痛指数为0(96.77%),2例术中疼痛指数为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包皮环切手术,麻醉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包茎、包皮过长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阴茎畸形。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式,术后易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伤VI恢复时间长,患者痛苦大。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根据阴茎解剖学基础及传统术式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对146例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采取改良包皮环切及术后加压包扎等细节处理,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3年8月至11月,在50例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医用ZT胶粘合法取代缝线缝合包皮创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年龄4~26岁,平均16岁。其中包茎20例,包皮过长30例。38例为门诊手术,12例为住院手术。 手术方法: 按常规方式作包皮环切,彻底止血。将包皮内板与外板创缘并拢,对齐,创缘表面均匀涂抹ZT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至2010年9月,共有5例患者戴一次性口罩出现过敏性皮炎症状.5例患者均为医护人员,其中女性2名,男性3名,年龄段在22岁-30岁之间.症状:凡接触一次性口罩的面部,出现片状红色斑丘疹,痒、刺痛.处理:注意保持面部清洁,局部涂抹派瑞松软膏及口服息斯敏1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美宝烧伤膏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后脱痂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包皮环切术并完成随访的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红霉素软膏)28例,美宝烧伤膏组30例,病例均选自包皮术后无明显感染病例,比较两组患者痂壳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美宝手术膏组痂壳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红霉素软膏组(P0.05),取环后再次形成痂壳的机会亦明显减少,痂壳导致的疼痛亦明显减轻。结论:使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后使用美宝烧伤膏,缩短痂下愈合时间,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