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HCH)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75例因HCH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后昏迷程度、瞳孔异常、高血压年数、临床分级、发病至手术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脑血管是否硬化、有无活动性出血、术毕拔除气管插管时以及术后有无高血压与再出血的关系。结果再出血7例;再出血高危因素为长期高血压和术中未见到出血责任动脉。结论术中注意对出血责任动脉牢靠地电凝止血有望减少再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展开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再出血症状的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展开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得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出血位置、手术时机、术中止血是否彻底以及术后血压波动等因素有关(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手术时机、术中止血是否彻底以及术后血压波动等(P<0.05)。结论为有效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临床医护人员就应选择最佳手术时间,在手术过程中做好彻底止血工作,并在术后对患者血压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促进其预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方法对15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23.1%(15/65),病死率60.0%(9/15);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结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血压明显的波动是造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妥善止血、术后积极控制血压可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通过手术治疗的71例脑出血患者,对其中的9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术后再出血12.7%(9/71),再次血肿清除7例,再出血患者死亡4例,昏迷3例,神志转清醒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严重影响预后,导致再出血最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止血不彻底,临床上可通过显微镜或内镜辅助下止血、尽可能选择首发症状7~24h内进行手术、手术后保持麻醉平稳及有效控制血压进行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病情况及预后,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清楚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9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者的原因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2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21.2%,死亡20例,死亡率47.6%.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病率高、患者多预后不佳.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但术后再出血病死率极高.手术时机的选择及超早期止血治疗、术中妥善止血、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保持血压平稳等综合治疗是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侵袭术后再次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将采取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取相同手术方式而术后未再次出血患者52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微侵袭术后再次出血的临床相关因素,并比较6个月后2组预后情况。结果 2组在术后高舒张压状态、血压控制不稳、术中止血困难、血肿形态不规则、影响血凝相关病史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应积极控制血压波动,特别是控制舒张压;加强术中止血困难、血肿形态不规则、影响血凝相关病史等方面的处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 对1998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31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60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9.2%,死亡率48.3%;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病人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但术后再出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痛死率.手术时机的选择及超早期止血治疗、术中妥善止血、术后保持血压平稳等综合治疗是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ymorrhage, HICH)术后再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导致再出血的原因及探讨应对策略。方法从手术操作、术后血压状态、患者术前的机体功能等多方面入手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08~2012年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术后再出血患者5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42例再出血患者中有21例6 h以内复查头颅CT显示原出血部位再次出现较大血肿,同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5例凝血功能异常,27例肝功能或肾功能障碍。结论术中止血操作不规范、术后早期血压控制不稳及患者术前即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是造成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原因,规范术中止血技术、控制术后血压平稳并对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籍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通过手术治疗的1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结果 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再出血者15例,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术后再出血12.7%,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掌握、手术操作过程、术后血压控制、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再次血肿清除15例,再出血患者死亡5例,昏迷4例,神志转清醒6例。结论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风险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115例去骨瓣小骨窗术后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评估术后功能恢复。结果患者治愈88例,死亡27例,死亡率23%。结论去骨瓣小骨窗手术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止血可靠,再出血机率低,创伤小,费用低廉,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再次出血的治疗,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03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再次手术清理血肿,观察疗效分析原因。结果 48例再出血患者经过治疗,37例止血效果良好,7例效果一般,4例效果较差。术后随访半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评估:1级5例,2级14例,3级11例,4级10例,5级3例。2例3月后死于MODS。结论围手术期基础疾病治疗,术中和术后血压控制是减少和治疗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定向软通道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大骨瓣开颅术组(A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B组)、定向软通道吸引术组(C组)各3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临床疗效比较,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优于A、B组(P<0.01),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死亡率方面均优于A组、B组(P<0.05或P<0.01)。术后再出血情况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定向软通道吸引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去骨瓣开颅术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对照组)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57.63%,死亡率为6.78%;对照组优良率为44.07%,死亡率为1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2±0.37)h,术中出血(48.51±5.08)ml,住院时间(10.08±1.65),d,对照组手术时间(2.79±1.08)h,术中出血(187.23±11.87ml,住院时间(21.39±4.6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恢复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神经功能及ADL能力恢复均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临床研究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9.63%,经CT检查均为原出血部位再出血,且患者病死率61.54%.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术后收缩压及术后躁动等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方式、出血部位无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术后收缩压及术后躁动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发病至手术之间时间、术前血肿量、血肿形态、术后血压控制、凝血功能及术后躁动情况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处理,以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外科手术进行血肿清除。根据患者的意识障碍分级、出血量、血肿部位等手术指征分别采用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26例)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32例)进行治疗。结果采用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存活24例,术后生存率92、3%,采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患者存活29例,术后生存率90、6%,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5.38%,采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3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早期、意识障碍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中期、意识障碍分级Ⅲ~Ⅴ级的患者。结合患者的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用于脑出血(ICH)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IC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5例),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CSS评分和BI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愈显率显著高于B组(88.57%比65.71%,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ICH疗效肯定,可作为ICH治疗的主要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刚 《中国医药》2013,8(7):924-926
目的 探讨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出血患者82例,根据病情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微创治疗组(31例)、小骨窗治疗组(30例)和保守治疗组(21例).保守治疗组给常规治疗,小骨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检测治疗前后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随机抽取10例腹外疝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时留取脑脊液并抽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血脑屏障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别,而治疗后3、7d,微创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微创治疗组、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分别为(0.0095 ±0.0008)、(0.0125 ±0.0011)、(0.0129±0.0009),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分别为(8.3±1.3)、(11.3±1.4)、(12.0±1.6) μg/L;治疗后7d微创治疗组、小骨窗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血脑屏障指数分别为(0.0066±0.0008)、(0.0098±0.0007)、(0.0103±0.0011),髓鞘碱性蛋白浓度分别为(2.2±0.7)、(5.2±0.7)、(5.4±0.6)μg/L,P<0.05].结论 改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资料,分为接受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观察组和延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照组,观察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手术时机呈负相关、与手术方式呈正相关;CSS评分、NIHSS评分、PULSE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手术时机呈正相关、与手术方式呈负相关.结论 早期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邱翔  刘伟  刘冰  杨廷舰 《安徽医药》2018,22(4):674-67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与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4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治疗组(内镜组)以及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开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术后半年的GOS预后评分.结果 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开颅组.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半年后GOS预后评分显著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治疗能显著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提高血肿清除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