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5例BM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为:BMS好发于女性,尤为45~60岁女性多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舌部的烧灼样疼痛而临床无相对应的阳性体征。并对BMS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治疗应从局部、全身及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25例BM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为:BMS好发于女性,尤为45 ̄60岁女性多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舌部的烧灼样疼痛而临床无相对应的阳性体征。并对BMS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治疗应从局部,全身及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灼口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柳云 《医学文选》2003,22(3):386-388
灼口综合征 ( Burning mouth syndrunce,BMS)又称 Menopausal综合征、舌灼痛、舌痛、口腔灼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口腔感觉异常、舌感觉异常、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 [1] ,共有 3组症状与 1组相关症状 ,即口腔灼痛、口干、味觉异常以及全身神经精神相关症状 ,主要表现为舌灼痛。 Longman[2 ] 定义为“舌及口腔粘膜的灼痛”,是指舌及口腔粘膜的色质、形态、功能无任何异常 ,临床检查亦无异常 ,自感舌尖部、舌缘、舌根有辣痛、刺痛、烧灼痛、轻度持续性、表在性、局限的自发性痛。刘荣森则认为 [3 ] BMS专指“那些无临床体征的口腔内疼痛…  相似文献   

4.
5.
杨映阳  吕宗凯  杜胜男 《医学综述》2014,(14):2687-2688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灼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灼口综合征患者300例,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普通药物、局部封闭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口腔症状、躯体化症状、心理量表等进行观察。结果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及心理治疗两两联用较单一应用效果好(P<0.05),三种治疗方案联用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方案(P<0.05),且显著高于两两联用治疗方案(P<0.05),三者联用则效果最佳,有效率达90.0%。结论灼口综合征病因错综复杂,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局部封闭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灼口综合征 (burningmouthsyndrome ,BMS)的发病机制尚未确定 ,但BMS患者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及人格异常已得到多数学者认同 ,且在更年期或绝经后期妇女中发病率高[1] 。我们对 4 0例BMS患者随机分组观察 ,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 :4 0例BMS患者 ,均为女性 ,4 8~ 6 1岁。病程 3个月~ 1年半。均无口腔局部器质性病变 ,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对照组 19例 ,单纯药物治疗 :维生素B110 0mg和维生素B12 10 0 μg加入 2 0 g/L利多卡因 3ml作相关舌神经封闭 ,2d 1次。同时口服谷维素、B族维生素及葡萄糖酸锌。治疗组 2 1例 ,除上述药物治…  相似文献   

7.
蒙坚 《医学文选》2001,20(5):721-723
灼口综合征 (Burning m outh syndrunce简称 BMS) ,是在正常口腔粘膜上表现为烧灼痛的一种综合征 ,最常见于舌部 ,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舌灼痛症等 [1 ] ,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 ,也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多见于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近几年来 ,BMS发病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粘膜病 ,本文对其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作一概述总结。1 病 因1.1 局部因素1.1.1 物理因素 残根、残冠、牙石、锐利的牙齿边缘嵴、不良修复体、不良的口腔习惯等。有学者研究报告 [2 ] ,78%BMS患者有局部因素存在 ,刺激去除后症状常持…  相似文献   

8.
灼口综合征的发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琳  谭德昭 《华夏医学》2003,16(2):286-287
灼口综合征(BMS)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以灼痛感觉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生与局部、全身、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发病因素多不明确。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焦点集中到内分泌功能紊乱和精神心理因素,认为BMS为更年期雌激素下降或因精神心理因素问题导致一系列的口腔不适症状,对因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灼口综合征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灼口综合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粘膜病。研究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对提高灼口综合征的治疗水平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的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宇华  刘碧英 《四川医学》2004,25(11):1272-1273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专指那些“无临床体征的口腔内疼痛病症”或指“主要症状为位于口腔粘膜(涉及或不涉及舌部)的烧灼性疼痛或刺痒感觉的原发性病患”。BMS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其病因不清,治疗极为棘手。BMS的治疗目前以精神治疗与心理护理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现将护理治疗病人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灼口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综合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以森田疗法为核心的心理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灼口综合征,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纳入于本院首诊的灼口综合征患者46例施行以森田疗法为核心的心理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分别对患者进行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和Hamilton抑郁量表分析.结果 根据SCL-90量表,46例灼口综合征患者可分为强迫症型(7例,占15.2%)、疑病型(7例,占15.2%)、恐惧症型(4例,占8.7%)及混合型(28例,占60.9%).治疗后SCL-90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临床治愈率30.4%,显效率47.8%.结论 应用以森田疗法为核心的心理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灼口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灼口综合征(BMS)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近3年最终确诊为BMS的患者资料16例,调查其初诊与最终诊断符合率.结果 患者初诊曾诊断为:舌乳头炎5例;三叉神经痛2例;舌咽神经痛1例;干燥综合征1例;过敏1例;颌下腺炎1例;咽炎1例;口腔溃疡2例;只有2例初诊诊断为BMS.初诊误诊率达87.5%.结论 大部分灼口综合征被误诊误治,要减少灼口综合征的误诊误治,必须加强对灼口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志晓  张红旗  陈睿 《四川医学》2001,22(11):1082-1083
灼口综合征 (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之一 ,病因不明 ,无特效疗法 ,是口腔医师在临床治疗中感到棘手的一个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镇静和激素替代疗法等。绞股蓝是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具有镇静 ,增强免疫功能、抗溃疡、抗炎、抗疲劳、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 ,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1] ,应用其治疗 BMS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5 6例 BMS患者 ,其中男 10例 ,女 4 6例 ,年龄 32~ 61岁。病程 6个月至 5年 ,以舌灼痛 ,口干、失眠为主要症状 ,伴…  相似文献   

14.
灼口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以烧灼样疼痛感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特征,也无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病损。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1年3月,共诊治灼口综合征5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年龄29岁~73岁,平均62.5岁。女40例。年龄31岁~69岁,其中40~60岁28例,平均57.2岁。病程:1周~5年,平均9个月,1周以上至1个月内者最多。发病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耳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灼口综合征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2例,采用耳针电刺激+耳压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E和谷维素治疗,3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实验组停止电刺激,继续耳压治疗;对照组按原剂量口服药物.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进行疼痛程度评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BM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了解B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2例患者及20例对照在初诊时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BMS患者22例,其中女19例(绝经后13例),男3例,平均年龄50.1岁,平均病程8.4个月.对照组20例,其中女17例,男3例,平均年龄51.2岁.SCL-90总分和9个因子得分及SAS、SDS得分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灼口综合征(BMS)多见于绝经后妇女,精神因素在B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BMS患者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倾向.  相似文献   

17.
许凌云 《中原医刊》2011,(17):122-122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谷维素和复合维生素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口服。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黛力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维生素疗法。  相似文献   

18.
利维爱治疗灼口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利维爱治疗绝经后女性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绝经后女性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利维爱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谷维素及维生素E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利维爱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4.62%,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8.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用利维爱治疗本病比尼尔雌醇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陈方淳  唐宇英  胡亚莉 《重庆医学》2012,41(26):2709-2710,2713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口腔扁平苔藓(OLP)及灼口综合征(BM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29例口腔黏膜病患者(其中,RAU组42例,OLP组42例,BMS组45例)及76例健康人(对照组)纳入研究,详细填写性别、年龄、学历、饮食习惯、全身疾病等临床资料,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结果病例组患者的SAS、SD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BMS组患者的SDS分值明显高于RAU、OLP组患者(P<0.05);RAU组患者的SAS分值高于SDS分值,而BMS组患者的SDS分值高于S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障碍与RAU、OLP及BMS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抑郁状态与BMS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灼口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国庆  徐有燕 《重庆医学》2002,31(5):412-413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与精神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治疗的56例灼口综合征的治疗情况,结果:56例中38例有精神抑郁表现(68%),经抗抑郁治疗有效率达到79%,高于进行传统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26%),结论:对于有精神心理因素的灼口综合征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