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不同手术时机的预后差异.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6~12 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和晚期治疗组(发病12~72 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和手术治疗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昏迷评分(GCS)、手术后9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及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血糖升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GCS、NIHSS、ADL评分结果相近(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14 d GCS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术后90 d,NIHSS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ADL评分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经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血糖升高)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减轻残疾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6例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分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为84.85%,高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4.32±3.15)分低于对照组的(19.28±3.58)分,GCS评分(12.05±1.33)分、ADL评分(67.52±10.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1.52)、(48.39±6.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干预能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72例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行传统开颅手术、试验组实施微创手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性信息及术前术后日常活动功能量表评分(ADL)、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后进行统计学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入组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分别对入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显微手术治疗之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入组患者的NHISS评分从(39.16±3.03)分显著下降为(14.34±5.89)分,ADL评分从(39.29±1.25)分显著提高为(85.57±1.31)分(P <0.05)。结论显微手术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后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早期脑出血患者210例,入院时血压>180/100mm Hg。随机将患者分为强化降压组(强化组)及标准降压组(标准组),每组10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化组给予强化降压,标准组按指南标准降压治疗。观察两组24h后血肿变化,治疗3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发病24h后CT复查,强化组血肿扩大率低于标准组(11.4%vs.24.8%)(P<0.05);治疗3周,强化组NIHSS评分低于标准组[(16.5±6.3)分vs.(19.7±6.8)分](P<0.05);3个月后,强化组ADL评分高于标准组[(57.6±7.9)分vs.(53.3±7.6)分](P<0.05)。两组均无新发脑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控制血肿扩大有益,后期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GC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GCS、ADL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2.00%)(P<0.05);②观察组ADL及NIHSS评分分别为(97.39±11.00)分、(7.23±1.30)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13±8.76)分、(12.35±2.17)分](P<0.01)。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用于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情况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为期28天。记录比较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量表(ADL)、临床疗效效果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降低患者昏迷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6例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果根据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灵活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有决定手术方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分别为(73.22±8.67)、(81.32±6.25)、(85.34±6.23)、(73.24±7.86)、(82.62±9.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7.16±4.82)、(62.58±6.21)、(60.15±6.51)、(63.14±6.16)、(63.41±7.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ESS评分分别为(13.32±3.24...  相似文献   

11.
王雪原  杨树源  黄楹  孙梅  卓杰  高满 《天津医药》2011,39(12):1116-11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113例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后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31例、早期组(6~24h)42例和延期组(>24~72h)40例。比较3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血肿清除率、脑水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及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3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残余血肿体积、血肿清除率和初始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后7d脑水肿体积超早期组[(6.6±4.8)mL]和早期组([8.2±5.9)mL]明显小于延期组([15.8±15.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后NIHSS改善超早期组[(11.3±6.0)分]和早期组([12.5±6.3)分]明显高于延期组([6.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超早期组和早期组优于延期组(均P<0.01),但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肿,早期手术能够减轻术后灶周水肿的程度并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再出血概率可能更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为(25.97±2.85)分,对照组为(26.03±2.77)分;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0.28±1.14)分,对照组为(16.76±2.08)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97±3.76)min、(23.19±1.83)ml、(5.86±1.21)h、(11.52±1.53)d,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83±6.91)min、(49.51±4.77)ml、(9.73±2.84)h、(19.67±3.44)d;观察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病程,有助于减少该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GCS、ADL、NIHSS评分分别为(6.4±1.7)、(48.8±9.8)、(9.3±0.6)分,与对照组的(6.5±1.7)、(48.5±10.2)、(9.4±0.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13.1±1.9)分、ADL评分(70.3±10.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3±2.0)、(59.7±11.0)分, NIHSS评分(4.8±0.6)分低于对照组的(6.9±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而且极大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应当在临床试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手术治疗组(发病≤7h)和延期手术对照组(发病>7h),每组43例。分析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有5例死亡,死亡率为11.63%;而延期手术组有12例死亡,死亡率为27.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MODS、应激性溃疡的例数及术后随访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积极采取超早期手术治疗,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达到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贾继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0-2152
目的 比较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46例,开颅组46例,观察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微创组病死率较开颅组低(8.7%与21.7%,P<0.05),微创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均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较开颅组高[(85.53±13.47)分与(56.12±11.72)分,P<0.05].结论 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早期锥骨穿刺血肿抽吸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定位穿刺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6例,超早期抽吸31例,早期抽吸35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3~6分。结果66例患者中存活31例,其中日常生活能力评断(ADL)良好3例(全部是超早期),植物生存1例为早期手术者,死亡35例(超早期12例,早期23例)。结论超早期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优于早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组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BI)、治疗有效率方面皆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一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070-3071
目的 研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超早期治疗组32例、早期治疗组29例、延期治疗组29例以及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41例、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治疗组49例,观察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结果 超早期治疗组以及小骨窗显微治疗患者的MMSE评分(22.22±2.33)分、(31.55±3.68)分、总有效率(93.32%、93.56%)均明显高于其余组别(F=6.672、5.325,均P<0.05;x2=6.852、7.372,均P<0.05);CSS评分(17.92±1.84)分、(17.41±1.97)分、NIHSS(22.22±2.33)分、(22.53±2.48)分均明显低于其余组别(F=5.624、6.621,均P<0.05;F =5.458、6.171,均P<0.05);手术时机与CSS评分、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MMSE呈负相关,;手术方式与CSS评分、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MMSE呈正相关.结论 尽早采取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80例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前、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1.02±0.15)分低于对照组的(2.36±0.36)分、WHOQOL-BREF评分(88.12±3.45)分高于对照组的(75.23±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黎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17-218
目的不同治疗时间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0例,按照其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早期组和延期组三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疗进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超早期组其GOS结局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早期组,早期组GOS评分明显由于延期组(P<0.05),三组患者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最好超早期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