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书对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446例新生儿母亲作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442例新生儿母亲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书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应用规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书,能显著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相似文献   

2.
刘艳萍  李文芳 《全科护理》2013,11(7):665-666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方法]选择11 162例活产新生儿为对照组,9 184例活产新生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在产后进行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围产期、入院后分娩前后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认知率。[结果]观察组筛查率、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认知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998年 8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来 ,在我院出生新生儿 15 6 8例 ,采血 1474例 ,采血率占 94%。近年 ,我们积极探索寻找最佳的采血方法 ,使采血率不断提高。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3月采血 115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用改良法 72 0例 ,对照组用传统法 430例。两组孕龄、孕次、分娩方式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1 2 传统采血法 采血部位选择新生儿内、外踝下侧 ,采血前按摩足跟 ,用 75 %酒精消毒皮肤 ,用烟台市筛查中心配发的采血针 (化验室常用的一次性采血针 )采血 ,双手拇指挤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抚触对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GSI70耳声发射进行听力对照测试,选择我科2011年8~9月顺产分娩的10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婴儿抚触护理,并对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进行比较。结果:测试前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可提高初筛成功率(P〈0.05)。结论:抚触能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的成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2008年9 ~12月,我们对100例新生儿应用强生采血笔进行疾病筛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100名临床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名,均为出生3~5 d、哺母乳6次以上正常体重足月新生儿,采血时间及护理相同.实验组应用强生采血笔进行疾病筛查,对照组应用普通采血针进行疾病筛查,两组母亲的孕龄、孕次、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105-3106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分娩的200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000例,分对照组和早期护理组,对照新生儿给予常规听力筛查,且在此期间,不给予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 (初筛率、通过率、复筛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初筛率分别为100.0%和82.3%,通过率分别为95.6%和81.9%,复筛率分别为100.0%和80.1%,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过程中给予系统性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筛查的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某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5年10月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了解新生儿先天性甲状性功能减退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率、发病率、复查率及血片合格率等,为进一步开展筛查工作,确保及时筛查、复查、治疗及避免因采血技术不规范等致不合格血片提供依据。方法新生儿出生72 h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滴于滤纸片,进行筛查。结果 2012年7月~2015年10月某县人民医院活产分娩4581例,筛查4154例,筛查率为90.69%,确诊PKU 1例,PKU的发病率为1∶4154,未确诊CH。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PKU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对CH、PKU患儿在症状出现前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保障患儿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降低漏诊率,减少弱智儿童的发病率,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9~12月,我们对100例新生儿应用强生采血笔进行疾病筛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100名临床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名,均为出生3~5d、哺母乳6次以上正常体重足月新生儿,采血时间及护理相同。实验组应用强生采血笔进行疾病筛查,对照组应用普通采血针进行疾病筛查,两组母亲的孕龄、孕次、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儿的出生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5340人作为问题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3420人为对策组,将问题组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在对策组实施。结果:问题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50.7%,对策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86.9%。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并落实到位、实施系统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化验结果追踪随访等对策,我们可极大提高新生儿的疾病筛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足跟采血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276例需采集足跟血新生儿,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平卧位采集足跟血;观察组采用头高足低位采集足跟血。观察两组新生儿一针采血成功率、采血所需时间、挤压足跟次数和采血部位瘀血情况,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新生儿父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一次采血成功率、新生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足跟挤压次数少于对照组且足跟瘀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时,采用头高足低位采集足跟血成功率高,对新生儿足跟损伤小,采血质量有保障,且提高了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蔡贤华 《全科护理》2014,(5):474-475
[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在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选取分娩的6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新生儿的产妇进行优化健康教育,对对照组新生儿的产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筛查初筛率、初筛通过率、复筛率。[结果]观察组的听力初筛率、初筛通过率、复筛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健康教育可促进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我国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提高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及其通过率、复筛率,降低假阳性.方法:以2008年7月~2010年1月分娩的161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以2010年2月~2011年5月分娩的1525例新生儿为观察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听力筛查初筛率及其通过率、复筛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初筛率为100%,通过率为93.77%,复筛率为100%;对照组初筛率为80.89%,通过率为80.44%,复筛率为78.43%.两组初筛率及其通过率、复筛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及其通过率、复筛率,提高听力筛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9月出生的112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15年10~12月出生的123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筛查一次采血成功率和滤片质量以及两组新生儿筛查采血时间及足跟红肿发生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新生儿筛查采血一次成功率及滤片质量明显提高(P0.05);新生儿采血时间45 s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足跟红肿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施质量持续改进,能提高护士新生儿筛查血片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减少残疾儿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将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出生新生儿702人作为问题组,2009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新生儿1540人作为对策组,将问题组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在对策组实施.结果 问题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25.78%,对策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95.26%.结论 通过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实施系统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化验结果 追踪随访等对策后,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相似文献   

15.
杨瑞玉 《全科护理》2013,11(11):985-986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率。[方法]对照组(382例)实施常规筛查工作,干预组(576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即组织医护人员培训学习、提高采血技术、加强孕期培训、实施健康教育、规范管理制度等,使孕产妇及家属充分认识到疾病筛查的好处及重要性。[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采血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200例新生儿按单双月采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双月采血为对照组,行足改良式足跟采血采集血标本;单月采血为观察组,行头皮静脉采血采集血标本。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时间、疼痛评分、采血部位瘀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一次采集成功率、标本送检合格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头皮静脉采血应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提高血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及血样本合格率,减轻患儿疼痛,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构建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在全市架构下统一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管理新模式及其作用.方法 自主研发"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本市所有分娩医院提供筛查技术服务和信息共享管理平台,并对应用该系统前后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随访率、治疗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从采血、传递、检查、报告、查询、跟踪随访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新生儿基础资料和检查文件自动导入,疾病筛查、确诊和治疗等信息共享.启用该系统后对所有新生儿筛查结果实现自助短信告知筛查结果,疑似病例自动短信召回,重点加强对阳性患儿长期的治疗和随访,使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随访率、治疗率明显提高.对筛查相关机构进行质控和评价体系,保持筛查技术的先进性,取得该系统著作权证书号2010SR017295.结论 启用该系统后,实现本市新生儿系列筛查全覆盖,最大范围减少失访.该信息平台可以让基层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登记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好地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服务中去.该信息平台可以解决广大家长及时获得新筛结果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为家长服务.该信息平台使本市儿童保健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本市保健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本院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环节标准化操作规范实施效果分析,探寻降低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假阳性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出生进行筛查的518名新生儿为对照组,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出生进行筛查的517名新生儿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操作规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新生儿疾病假阳性出现情况,探寻标准化操作规范对降低新生儿筛查结果假阳性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可疑阳性10例,可疑阳性率为1.9%;对照组可疑阳性28例,可疑阳性率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本院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环节实施标准化操作规范,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假阳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陆俏梅  黄雪芳  陈冬梅  朱少莲 《现代护理》2006,12(17):1617-1618
目的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和运送现状。方法选择2004年1~12月出生的新生儿310例为观察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血标本的情况。发现实施新生儿筛查过程中,在采血部位、穿刺深度、血样干燥时间、产妇的配合等多个环节存在缺陷,并对2005年1~12月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检测对象310例(实施组)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结果实施组复查率明显下降。结论需重视对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送检规范知识及操作培训,做好筛查宣教工作,改良采血部位及血样干燥时间,以提高标本采集合格率,确保标本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及保存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新生儿血液检查,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代谢性疾病在新生儿期尚未有临床症状前进行群体筛查,使机体在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就获得有效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措施[1]。我科自2004年3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作为目标管理检查的项目。现将采血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3月~2005年9月共2204例新生儿成功地进行了CH及PKU疾病的筛查,采血率95%,血片合格率99.83%,确诊CH 2例。2血样标本的采集2.1采血时间需要在新生儿出生72 h后(应用抗生素或碘剂除外)充分哺乳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