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纳入186例住院危重新生儿,其中,未应用抗菌药物的12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抗菌药物的62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患儿住院时的体温状况和住院后的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并记录入选患儿预后状况。记录观察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当天的PCT、WBC、CRP、体温,以及用药3 d后的PCT水平和体温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肠道感染28例,占45.2%;上呼吸道感染17例,占27.4%;下呼吸道感染9例,占14.5%;泌尿道感染4例,占6.5%。两组患儿入院时的年龄、性别、体温、PCT、WBC、CRP、ESR和治愈例数[观察组:61例(98.39%),对照组121例(97.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患儿在抗菌药物使用当日,PCT高于入院时(P<0.05),体温、WBC、CR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使用抗菌药物3 d后,患儿PCT比用药当日显著降低(P<0.05),体温比入院时和用药当日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监测PCT可以指导危重新生儿的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120例AECOPD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A组以血清PCT=0.25 ng/ml作为抗菌药物停药截断点,试验B组均以血清PCT=0.15 ng/ml作为停药截断点,对照组以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综合判断停药时间,比较3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停用抗菌药物时临床疗效、停用抗生素当日血清CRP和WBC水平以及治疗后病情加重情况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A组和试验B组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病情加重率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停用抗生素当日血清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加重率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指导AECOPD抗感染治疗的可靠血清标志物,以血清PCT=0.25 ng/ml作为抗菌药物停药的截断点,可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且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3种检测指标对儿童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及时确诊提供有价值检测指标。方法将住院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A组)、病毒感染组(B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C组);静脉采血测定PCT、CRP、WBC,比较3种指标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A组PCT、CRP、WBC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PCT、WBC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高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8.5%、98.8%、81.2%;特异性分别为82.8%、42.4%、68.0%。结论 PCT、CRP、WBC三项检测指标,各有优缺点,联合检测,能及早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延缓细菌耐药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指导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12月将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以PCT≥0.5 ng/mL或CRP>10 mg/L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WBC、PaO_2、SaO_2、PA、体温、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WBC、体温、CRP、PCT均显著降低,PaO_2、SaO_2、PA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1.4±3.5)、(25.5±2.9)d,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为(14.7±4.6)、(19.8±6.3)d,住院费用为(33 826±3 025)、(42 043±4 416)元,抗菌药物费用(7 263±896)、(9 704±912)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CRP、PCT在指导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可以达到与常规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相当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李轶 《江西医药》2014,(12):1563-156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61例疑似感染的患儿,按出院诊断分为A组细菌感染组和B组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PCT、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对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细菌感染组)组患儿PCT阳性率为83.87%(26/31),B组患儿PCT阳性率为6.67%(2/30), A组患儿PCT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患儿PCT阳性率83.87%(26/31),A组患儿CRP阳性率58.06%(18/31),A组患儿WBC阳性率51.6%(16/31),PCT对于儿科细菌性感染检测灵敏度高于CRP和WBC(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灵敏度优于血清CRP和WBC。  相似文献   

6.
张伟明 《北方药学》2015,(6):132-133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有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细菌性感染患儿55例,病毒性感染患儿55例,随机选取无任何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诊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观察并比较3组间的PCT、CBP、WBC水平。结果:观察组中细菌感染患儿的PCT水平(0.81±0.25)ng/ml,CRP水平(22.53±3.28)mg/L,WBC水平(16.86±2.63)×109/L,病毒性感染患儿的PCT水平(0.57±0.37)ng/ml,CRP水平(9.35±2.63)mg/L,WBC水平(10.51±2.45)×109/L,对照组中PCT水平(0.31±0.34)ng/ml,CRP水平(5.23±2.21)mg/L,WBC水平(6.53±2.41)×109/L。三组比较组间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感染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敏感度为82.80%,特异度为91.40%,CRP敏感度为69.80%,特异度为46.30%,WBC敏感度为40.20%,特异度为34.60%;病毒感染组中:PCT敏感度为59.70%,特异度为71.60%,WBC敏感度为39.50%,特异度为31.30%,联合诊断敏感度为16.90%,特异度为21.40%。结论:采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白细胞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能有效帮助医生确切诊断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外周血白细胞(WBC)形态联合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215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类型分为A组(细菌感染,n=107)和B组(病毒感染,n=108),对两组患儿开展外周血白细胞形态联合CRP、PCT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WBC及炎性因子与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CRP、PCT、WBC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粒细胞毒性变阳性率(75.70%)明显高于其他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80.56%)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和B组WBC形态变化率分别达到88.79%、90.74%。结论 儿科感染性疾病发生后,WBC、CRP、PCT均发生明显变化,与病毒性感染相比,细菌性感染患儿上述指标明显升高,WBC形态与CRP、PCT检测能够准确反应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对早期鉴别感染类型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100例细菌感染患者设为A组, 100例非细菌感染者设为B组;另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IL-6、CPR、WBC水平;A组和B组血清PCT、IL-6、CPR、WBC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A组血清PCT、WBC、IL-6、CPR水平分别为(1.87±0.22)μg/L、(12.27±2.16)×109/L、(38.32±4.96)pg/ml、(13.32±3.10)mg/L, B组分别为(0.74±0.10)μg/L、(9.18±1.89)×109/L、(26.04±2.12)pg/ml、(11.14±2.74)mg/L,对照组分别为(0.30±0.02)μg/L、(6.22±1.20)×109/L、(7.47±2.41)pg/ml、(7.12±1.01)mg/L。三组血清PCT、WBC、IL-6、CPR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术前碘伏冲洗阴道+术中碘伏及甲硝唑冲洗宫腔的效果。方法 90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消毒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抗生素+术前应用0.5%碘伏液冲洗阴道+术中用0.5%碘伏及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 B组采用抗生素+术中用0.5%碘伏及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 C组采用抗生素+术中用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比较三组术后24 h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A组术后24 h体温、WBC、CRP分别为(37.15±0.23)℃、(10.13±0.51)×109/L、(15.61±1.18)mg/L, B组分别为(37.69±0.28)℃、(11.42±0.56)×109/L、(17.02±1.21)mg/L,C组分别为(38.42±0.62)℃、(12.61±0.59)×109/L、(18.72±1.29)mg/L;三组术后24 h体温、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体温、WBC、CRP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且...  相似文献   

10.
王雪松  吕勇 《安徽医药》2019,23(2):310-312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创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36例创伤患儿,分为死亡+放弃组、存活组,分析创伤原因,并分别比较不同结局患儿、入院当天与入院第3天、发生脓毒症与未发生脓毒症患儿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1)死亡+放弃组患儿入院当天PCT、CRP水平分别为(25.38±22.89) μg/L、(45.63±25.67) mg/L,明显高于存活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26,P=0.04、0.04);而两组间的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84);(2)22例患儿在入院第3天时复查了PCT、CRP、WBC等指标,结果显示PCT水平下降至(3.41±1.56) μg/L,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P=0.00);而CRP水平上升至(47.42±18.32) mg/L,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3),WBC变化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13);(3)创伤患儿发生脓毒症(11例)与未发生脓毒症者(25例)入院时PCT、CRP、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儿童创伤后PCT、CRP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关,创伤后PCT水平恢复较快,创伤早期PCT水平对脓毒症的发生可能不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曹磊  燕宪亮  韩寒  陈可 《江苏医药》2015,41(1):50-5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均分为哮喘合并细菌感染(A)组和哮喘合并病毒感染(B)组,单纯哮喘患者60例作为对照(C组),测定并比较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 A组血清PCT和CRP浓度为(26.5±8.7)μg/L和(50.1±18.6)mg/L,均高于B组的(0.6±0.2)μg/L和(5.8±0.6)mg/L和C组的(0.3±0.1)μg/L和(4.1±0.3)mg/L(P<0.01);A组血清PCT和CRP阳性检出率高于B、C组(P<0.01),B组高于C组(P<0.05)。结论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检测PCT和CRP可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42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和40例单纯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入院第1天和第4天,感染组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2±0.63)ng/ml vs.(0.18±0.08)ng/ml,(1.37±0.93)ng/ml vs.(0.14±0.07)ng/ml](P<0.01),感染组CRP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2.73±7.49)mg/L vs.(7.12±4.51)mg/L,(13.33±6.67)mg/L vs.(8.22±4.67)mg/L](P<0.05)。PCT诊断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RP(P<0.01)。结论血清PCT可以作为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血清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5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的资料,根据患儿原发疾病类型分为非感染SIRS组(30例,记为A组)、细菌感染SIRS组(120例,记为B组)、非细菌感染SIRS组(45例,记为C组),所有患儿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PCT检测,观察3组患儿血清PCT含量,评估血清PCT在细菌感染性SIRS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本组资料中,A组、B组、C组患儿中血清PCT含量分别为(0.5±0.2)ng/m L、(1.3±0.6)ng/m L、(0.3±0.1)ng/m L,B组患儿血清PCT含量明显高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辅助诊断SIRS的标准之一;发生特异反应全身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时,血清PCT水平较高,且血清PCT水平的高低能反应病情的危重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成人斯蒂尔病(AOSD)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筛选符合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入院24h内测定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将最后确诊AOSD活动或AOSD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CT对鉴别AOSD细菌感染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符合入选条件的AOSD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组)共9例,AOSD活动非感染患者(非感染组)共22例。感染组血清PCT水平[6.20(4.23,14.16)ng/m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0.59(0.46,0.68)ng/mL,P=0.001)],而IL-6[(979±451)ng/L]、CRP[(110±28)mg/L]略高于非感染组[(729±240)ng/L,P=0.740;(86±28)mg/L];感染组的SF[(2 381±1 774)ng/mL]、WBC[(19.0±2.8)×109/L]与非感染组[(2 312±1 817)ng/mL,(17.6±3.4)×109/L]相近。所有炎症指标中,PCT的截断点界值为1.11ng/mL时,对AOSD感染的敏感性(100%)和特异性(95.5%)最高。与IL-6、CRP等相比较,PCT对AOSD感染的辨别力最佳(AUC为1.000),PCT对AOSD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能力最强;CRP的AUC为0.730,IL-6的AUC为0.702,预测能力次之;WBC为0.609,预测能力较差;SF为0.566,预测能力最差。结论与IL-6、CRP和WBC、SF相比较,PCT水平升高对AOSD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有更好的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102例ICU老年脓毒症患者,均于入院24 h完成PCT、CRP检测及APACHEⅡ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脓毒症组(45例)、重度脓毒症组(34例)、脓毒性休克组(23例);根据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单纯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与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重症感染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PCT(8.35±2.02)ng/ml、CRP(85.63±15.96)mg/L、APACHEⅡ评分(22.49±3.05)分和重度脓毒症组PCT(5.68±1.14)ng/ml、CRP(52.49±13.04)mg/L、APACHEⅡ评分(19.87±3.67)分均高于单纯脓毒症组的(3.61±0.92)ng/ml、(35.78±8.67)mg/L、(15.02±3.15)分,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肝癌患者伴随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9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1例单纯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8例伴随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观察肝癌伴随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CT和CRP水平。结果28例肝癌伴随感染的患者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占30.95%,包括:屎肠球菌、鸟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18株、占42.86%,包括: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雷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和D群沙门菌;真菌11株、占26.19%,包括:白色念珠菌和镰刀菌属。感染组患者入院时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10.462±6.439)ng/ml、(106.474±59.659)mg/L,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PCT和CRP水平分别为(0.258±0.171)ng/ml、(4.096±1.608)mg/L。感染组患者入院时的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在肝癌伴随感染的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鉴别肝癌患者发热原因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88例肝癌伴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组36例、非细菌感染组30例、非感染组22例)的血清PCT水平,并与患者的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血清PCT值分别为:(2.90±5.08)ng/ml、(0.47±1.22)ng/ml、(0.38±0.20)ng/ml,血清CRP值分别为(20.00±29.67)mg/L、(9.67±3.83)mg/L、(8.00±4.44)mg/L,细菌感染组PCT、CRP值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及非感染组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诊断肝癌患者细菌感染性发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735,PCT的最佳临界点为0.570ng/ml,灵敏度为96.9%;CRP的最佳临界点为9.530mg/L,灵敏度为79.7%。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可有效鉴别肝癌患者发生是否发生细菌感染性发热,其灵敏度高于传统CRP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5月PICU科 80例重症MRSA肺炎患儿,其中常规治加加利奈唑胺治疗组(A组)43例和常规治疗加万古霉素对照组(B组)37例.比较两组冶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两组药物前后的WBC、CRP、PCT、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A组临床有效率为85.3%,细菌清除率为88.6%,ICU住院时间为(15.5±3.2)d,B组临床有效率为77.4%,细菌清除率为68.6%,ICU住院时间为(19.2±3.8)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WBC、CRP、PCT结果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康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变化以探讨PCT对于川崎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8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同时选择3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间以及观察组内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患儿血清PCT、CRP、WBC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98例患儿在IVIG治疗后PCT均值(0.23±0.09)μg/L,较治疗前[(1.23±0.40)μ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87 0,P<0.05),且患儿IVIG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口唇皲裂,结膜充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PR及WBC治疗前后也分别由(68.12±19.36)g/L和(13.82±5.9)×109/L下降至(11.64±7.72)g/L和(8.21±3.71)×109/L,与PCT值变化相符;观察组治疗前PCT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3 7,P<0.05)。98例川崎病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65例,其PCT阳性率(43.07%)与冠脉正常者(39.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组PCT均值(1.421±0.791)与冠脉正常组(1.218±0.8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能够反映川崎病的免疫性炎症改变,但其数值高低与冠状动脉损害之间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135-13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287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重症监护室263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A组,同期行健康检查的27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B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PCT、WBC、CRP变化以及PCT、WBC、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PCT、WBC计数及CRP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但WBC计数下降缓慢,仍呈较高水平,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82%(275/287)、96.67%(523/541),血清CRP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5%(255/287)、83.18%(450/54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27%(239/287)、78.37%(424/541),血清PCT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WBC计数及CRP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较WBC、CRP敏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