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报道2例皮肤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对2例皮肤黏液表皮样癌进行病理检查,通过HE染色、黏液-糖元染色(AB-PAS)和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 2例肿瘤均位于皮下,可见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排列成片状、巢状,部分区域有大小不一的腺管结构,内衬黏液柱状上皮;肿瘤边界尚清,无明显包膜,周围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高分子)[CK(H)]、细胞角蛋白(低分子)[CK( L)]阳性表达。AB-PAS染色,黏液细胞胞质呈蓝色,黏液染色阳性。 结论 皮肤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来源于附属器的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皮肤肌上皮细胞瘤.患儿女,12岁.鼻部丘疹2年,偶尔疼痛,无其他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边界光滑的黏液性结节.增生的肿瘤细胞散在分布或呈细条索状,部分细胞呈典型的浆细胞样形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1(AE1)/AE3、Cam5.2、细胞角蛋白7、波形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结蛋白、肌动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膜抗原和癌胚抗原均阴性.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诊断为皮肤肌上皮细胞瘤.  相似文献   

3.
20072791临床结合疱顶表皮病理鉴别诊断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赵国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李薇,冉玉平…∥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7).-399~402观察并比较12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及6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并利用患者皮损的疱顶表皮切片染色,了解其组织学表现。结果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疱顶表皮由角质层和小部分残余颗粒层细胞组成,均未见表皮其他层次细胞;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疱顶表皮由表皮全层组成,角质形成细胞呈明…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患者男,41岁.右颧部出现结节2年,无其他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结节呈肤色,质韧,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大小约1 cm × 1 c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累及皮下脂肪,黏蛋白中混杂肿瘤团块,肿瘤细胞可见腺样分化,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结果示阳性,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绒毛波形蛋白(Villin)、甲状腺样转录因子(TTF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阴性.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特点诊断为原发性皮肤黏液癌.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左颊部黏液表皮样癌。患者女,80岁。左颊部肿块半年。体格检查:左颊部见一约3.0 mm×2.5 mm黑褐色圆形实性肿块,呈分叶状。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见肿瘤细胞团块,瘤细胞较大,有异形性,瘤巢周围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CK)、P63阳性,上皮膜抗原(EMA)少量细胞阳性,癌胚抗原(CEA)、肌动蛋白(actin)阴性,Ki-6710%(+),AB-PAS染色肿瘤局部可见少量黏液,结合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诊断为黏液表皮样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鉴别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可靠方法.方法 观察并比较12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及6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并利用患者皮损的疱顶表皮切片染色,了解其组织学表现.结果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由角质层和小部分残余颗粒层细胞组成.均未见表皮其他层次细胞.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疱顶表皮由表皮全层组成.角质形成细胞呈明显嗜酸性变性坏死;两组患者的疱顶表皮组织病理表现差异显著,临床诊断与疱顶表皮组织病理表现完全一致.结论 疱顶表皮组织病理检查可作为鉴别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斛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8岁。胸部丘疹、结节伴疼痛1月余。查体见以左胸部为主的散在或簇集的丘疹、结节,似带状分布,后背部未累及。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组织位于真皮中上层,肿瘤细胞呈立方形,具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呈灶状分布,有的细胞空泡化,有的肿瘤团块中腺样结构形成。CK7(+),CK20(-),AE1/AE3(+),CK5/6(-)。诊断:皮肤转移性腺样鳞癌。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0岁,右眼下方结节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实性结节状生长的肿瘤,伴显著黏液形成,符合黏液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P63、SMA、SMMHC、CK7、ER、AR、PR、GATA-3、GCDFP-15、CgA、Syn均(+);CK5/6、CK20均(-)。PET-CT:右面部术后改变,未见肿瘤残留或转移征象,余未见肿瘤表现。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且系统检查未发现内脏肿瘤,诊断: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术后随访半年,原皮损部位无复发,未发现内脏肿瘤。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患者男,65岁。左颧部外上方结节1年余。皮肤科检查:左侧颧部一1.5 cm×1 cm红色结节,突出于皮面,界限清楚,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一肿瘤团块,累及皮下脂肪,可见大量黏液样物质,其间细胞团块呈岛状漂浮。免疫病理示细胞角蛋白(CK)7、囊泡病液体蛋白(GCDFP)-15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阳性。诊断:原发性皮肤黏液癌。  相似文献   

10.
75岁男性患者,躯干、四肢出现瘙痒性红斑、斑块和苔藓样皮疹5年.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和四肢泛发暗红、灰黑色浸润性斑片和斑块,以背部为甚.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未发现系统受累情况.组织病理显示:表皮不规则增生,棘层肥厚,表皮内可见核深染的异形淋巴细胞浸润,形成Pautrier微脓肿.真皮浅层有片状和团块状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有异形性.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3、CD8、GrB、LCA和TIA-1阳性,CD4和CD5阴性.符合原发性皮肤CD8+亲表皮性T细胞淋巴瘤诊断.口服维胺酯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皮损为首发表现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组织病理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12-2015年诊断的6例以皮损为首发表现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儿童和青年4例,成人2例.中位发病年龄13.5岁,平均病程8.5个月.皮损表现为单发(1例)或多发(5例)结节或浸润性斑块,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及皮下脂肪内形态单一、中等大小、胞质较少、染色质细腻的淋巴样细胞增生,可见小核仁,无亲表皮现象,1例可见星空现象.2例免疫学表型符合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符合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呈现T、B双系表型.该病治疗困难,1例患儿在化疗后获缓解,2例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皮损部分改善.结论 皮损表现和组织学无法区别B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只有通过免疫表型进行鉴别,早期骨髓及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毛囊型汗孔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西京皮肤病医院确诊的8例毛囊型汗孔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6 ~ 67岁,男6例,女2例,均无明显发病诱因,发病至确诊时间6个月至20年不等。患者皮损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直径较小(< 1 cm)且长期存在的红褐色圆形斑丘疹或斑块,附少许或无鳞屑。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4例行皮肤镜检查,均显示角栓全部发生于毛囊开口处。8例皮损组织病理表现相似:表皮厚度大致正常或棘层轻度不规则增生,仅毛囊漏斗部存在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6例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切除、外用药物和激光灼烧等治疗,随访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可治愈原发皮损,但无法预防新发皮损,而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结论 毛囊型汗孔角化病是汗孔角化病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临床好发于男性,以面部多见,病情缓慢进展,组织病理表现为独特的、仅发生于毛囊口的角化不全柱,诊断需同时结合临床与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分析141例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病例,提高疾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1年11月至2019年9月病理数据库中141例临床初诊为黑素瘤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黑素瘤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误诊为皮肤黑素瘤141例,男64例,女77例,误诊时中位年龄51岁,平均病期103.4个月。皮损主要表现为斑片、丘疹,颜色以黑色为主,组织病理诊断包括色素痣35例,基底细胞癌 29例,脂溢性角化病15例,鲍恩病 7例,甲黑素斑6例,表皮囊肿5例,汗孔瘤、出血及皮肤纤维瘤各4例,其他32例。结论 临床部分疾病表现有黑素瘤特征,容易误诊,需掌握其临床特征,积极进行皮肤镜、皮肤组织病理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150例皮肤纤维瘤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皮肤纤维瘤(DF)的组织病理与临床特征,探讨两者的相互联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50例DF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150例患者中,男65例,女85例,年龄(42 ± 13.8)岁,病程3个月至 > 30年,部分有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为瘙痒,有自发痛、轻压痛,18例皮损有外伤、虫咬或感染病史。皮损主要位于四肢(107例,71.3%),以单发皮损为主(105例,70%)。病理检查前拟诊为“DF”102例,“表皮样囊肿”16例,“色痣”13例,“瘢痕疙瘩”3例,“皮肤肿物”12例,“恶性黑素瘤”1例,“黄色肉芽肿”1例,“结节性痒疹”1例,“神经纤维瘤”1例。在这些患者的169张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66张(39.1%)为细胞性,36张(21.3%)硬化性,25张(14.8%)表现为动脉瘤样型DF,22张(13.0%)上皮样型。12张切片内可见两种或两种以上亚型并存的现象。还可见少数新的变异型,如DF伴汗腺导管增生(1例)、深在型DF(3例)、上皮样细胞与增生胶原相间的DF(1例)等。动脉瘤样型DF病程长短不一,7个月至> 30年,多表现为发生于下肢的皮肤肿物样损害。细胞性DF病程相对较短,常发现数月后就诊,好发于四肢,常伴痒痛。硬化性或萎缩性DF病程长,为数年或数十年,好发于上肢,多无伴随症状。上皮样型DF病程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多样,多发于下肢,无伴随症状。结论 DF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均具有多样性,不同的DF皮损可有相似的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的病理表现可干扰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皮样肉瘤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00—2014年诊治的9例上皮样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 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34.5岁,就诊时平均病程8.3年。8例始发于肢端,表现为结节、溃疡及淋巴水肿。组织病理示肿瘤细胞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可呈栅栏状排列,中央有坏死,肿瘤细胞共表达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波形蛋白。6例患者皮损切除后原位复发,4例伴肺部转移。随访5例,其中2例死于肺转移。 结论 上皮样肉瘤切除后局部复发率高,容易发生淋巴结和肺部转移,发生肺部转移后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八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坏疽性脓皮病(PG)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8例UC并发PG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资料.结果 8例中男5例,女3例,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0.6岁和35.1岁.8例UC肠道症状发病时间均早于PG的出现时间,平均间隔时间为5年.均为全结肠型,且PG出现时,UC均处于活动期,6例为中度活动,2例为轻度活动.PG均表现为皮肤疼痛性溃疡,7例累及下肢.5例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可见典型血管炎改变.5例患者并发关节痛.8例患者均以糖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制剂作为基本治疗,其中3例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米诺环素,2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结论 PG是UC的严重皮肤表现,常出现于全结肠型、疾病活动的UC患者,多累及下肢,皮肤组织病理为典型血管炎改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分析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2006年 9月至 2018年 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的22例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及随访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7岁(1~10岁),男女比例4.5∶1,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1.5年,无明确病因。患者皮损均无痒痛等症状,均表现为白色丘疹,直径1 ~ 10 mm,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轻度隆起,质软,境界清晰,推挤丘疹两侧正常皮肤后丘疹表面可出现皱纹。16例(73%)皮损散在分布, 13例(59%)皮损数 < 5个;21例(95%)皮损位于躯干部位。8例皮损组织病理表现:真皮浅中层胶原纤维无明显增加,排列正常,但间隙轻度增宽;弹性纤维染色显示真皮浅中层局限性弹性纤维消失及离解。确诊后,22例均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其中18例自起病后皮损未继续扩大,也未出现新发皮损;4例皮损轻度扩大,但后期停止进展;16例患者出现部分缓解。结论 丘疹性弹性纤维离解是一种好发于儿童青少年的罕见弹性纤维性皮肤病,诊断需临床结合病理,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Fifteen patients (6 males and 9 females) with phenytoin drug eruptions which ultimately resulted in various skin manifestations were analyzed histopathologically. The following types of skin manifestations were noted; 2 cases of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2 cases of mucocutaneous ocular syndrome, 6 cases of erythema exudative multiform, 3 cases of lichenoid, and 2 cases of the maculopapular type. All of the biopsied specimens from these different skin manifestations exhibited some of the more common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1) adhesion of the infiltrated cells to the basal layer of the epidermis, 2) cell infiltration into the epidermis, 3) vacuolation of the basal cells, 4) dyskeratotic cells in the epidermis, and epidermal necrosis. Immuno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in 5 typical cases with different skin manifestations revealed that epidermal cells and infiltrating cells were HLA-DR antigen positive. The infiltrating cells in the dermis consisted of almost equal numbers of CD4+ and CD8+ cells; CD8+ cells were predominant in the cells infiltrating into the epidermi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possibility that the various clinical features in phenytoin drug eruptions may share some common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9.
对8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透明细胞汗腺瘤中男3例,女5例。病变主要位于头面部,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呈皮色、淡红色等,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瘤体主要由两种细胞构成:大的透明细胞和嗜碱性多角形小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主要表达上皮源性标记。 8例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