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BP疾病面积指数(BPDAI)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BP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血清IL-21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清抗BP180抗体滴度,评估13例患者BPDAI,分析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滴度、EOS计数及BPDAI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血清IL-21水平[M(P25 ~ P75)]为255.28(156.19 ~ 361.59) ng/L,健康对照组为150.47(72.4 ~ 268.73) n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4)。BP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抗BP180 抗体水平[82.98(26.82 ~ 132.92) U/ml]无统计学相关性(rs=0.18,P = 0.332)。27例有EOS计数的BP患者中,血清IL-21与全血EOS绝对值无统计学相关性(rs=0.104,P = 0.606)。13例评估BPDAI的患者中,血清IL-21与BPDAI亦无统计学相关性(rs=-0.233,P = 0.464)。结论 BP患者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EOS水平、BPDAI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其特征为皮损中可见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在BP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然而BP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BP180NC16A IgE抗体、Eotaxins、IL-5及肥大细胞均可能参与了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对嗜酸性粒细胞募集机制的...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及疱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初发BP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进行血清ECP检测;选择同一时期就诊的33例初发BP患者、41例非免疫性疱病患者进行疱液ECP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和疱液ECP含量,同时对1例BP和1例接触性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病理切片进行ECP免疫组化染色。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 BP组血清ECP含量为(116.9 ± 19.3) ng/L,健康对照组为(93.3 ± 15.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6,P<0.001)。BP组疱液ECP含量为(665.8 ± 189.0) ng/L,非免疫性疱病组为(547.5 ± 240.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1,P = 0.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P患者ECP阳性细胞胞质棕黄色颗粒明显多于接触性皮炎患者。BP患者血清ECP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 = -0.15,P = 0.35)。结论 BP患者血液、疱液ECP水平明显升高,且疱液ECP水平远远高于血清ECP水平,提示ECP可能参与B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96~2006年间收住院的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病程反复迁延,皮损泛发、多形、剧烈瘙痒,以光泽坚实的红色丘疹、浸润肥厚性斑块、浸润水肿性肿胀颇为特殊。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皮肤损害为主,同时存在着内脏器官受累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粒细胞性脓疱性毛囊炎(EPF)在国内较少报告。本文报告1例EPF。患者男,32岁,右眉弓上方红斑伴瘙痒3个月,病理切片显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侵入毛囊外毛根鞘部,形成脓肿。真皮上部也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为较典型的经典型EPF。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类与嗜酸粒细胞相关并具有共同临床特点的谱性疾病.疾病的一端为病程良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仅累及皮肤,无器官或系统受累,预后较好;疾病的另一端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出现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死亡,预后差.该病1968年由Hardy和Anderson首先提出,认为HES是病因不明、血液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持续增多,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8、10(IL-6、IL-8、IL-10)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油酸(0A)组(n=21)(鼠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OA组分为2,4、6h3个观察点,每个点7只。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kg,观察6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肺组织匀浆IL-6、IL-8和IL-10的含量。结果油酸鼠尾静脉注射可引起肺组织明显的形态学改变。OA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PaO2下降,肺湿/干重比、PMN%、IQA增加(均P〈0.01),血浆、肺组织匀浆中IL-6、IL-8、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均P〈0.01)。血浆、肺组织匀浆IL-6和IL-8水平与急性肺损伤IQ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均明显升高,IL-6在急性肺损伤时起炎症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2013年本科收住院的1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0~81岁,病程均反复迁延不愈,表现为泛发性、多形性、瘙痒性皮炎样皮损。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像均显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扩张,周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皮肤损害为主,治疗方面应采用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嗜酸性环状红斑是一种罕见的反复发作的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环形红斑为特征的皮肤病。本病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在真皮层弥漫性浸润。我科诊治1例嗜酸性环状红斑,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71岁。因周身间断红斑、丘疹伴瘙痒8个月,加重1周,于2021年3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发病后曾多次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予口服抗组胺药、中药(具体成分及剂量不详),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皮损时有反复,近1周下肢出现环形红斑伴瘙痒明显。既往右膝关节置换术后,否认其他慢性病史,否认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双下肢散在紫红色环形或半环形斑片,可见少量脱屑(图1A);躯干及四肢散在红色水肿性丘疹(图1B)。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与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有关嗜酸粒细胞基本结构及功能的最新知识,简述了伴有血液及(或)皮肤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IL)36(IL-36α、IL-36β、IL-36γ)及其受体拮抗剂IL-36Ra水平与银屑病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45例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患者、34例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36及IL-36Ra水平,并结合患者病情严重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IL-36及IL-36Ra在3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屑病患者按病期分组后,GPP脓疱发作期患者27例血清IL-36β、γ表达水平(中位数 ± 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2.101 ± 11.315和34.541 ± 15.580 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355 ± 9.020和23.052 ± 22.410 ng/L),经非参数Mann-Whiteney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按病情严重度分组后,重度GPP患者7例血清IL-36β、γ表达水平(分别为11.218 ± 9.318和38.536 ± 17.332 n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GPP组、PV组及健康对照组IL-36β与γ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0.86、0.91,均P < 0.01);且两者均与GPP病情严重度呈低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0.41,均P < 0.05);IL-36β表达水平尚与PV皮损面积严重指数显著正相关(r = 0.54,P < 0.01)。 结论 GPP患者血清IL-36β、γ水平与病情严重度呈低度正相关,提示IL-36β、γ可能在GPP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IL-23是-个由IL-23p19和IL-12p40组成的异二聚体细胞因子,属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其能够增加已分化的Thl7细胞的数量,保持Thl7细胞所产生的IL-17水平并维持Thl7细胞的存活,依赖IL-23的信号途径在Thl7细胞致病活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IL-23/Th17细胞,IL-17通路的紊乱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病相关,针对该通路的特异性治疗可能会带来新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IL)-23/IL-17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炎性通路,主要依靠IL-23介导Th17效应细胞,产生IL-17等细胞因子,引起炎性反应及异常免疫,参与多种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对IL-23/IL-17轴及其相关细胞、细胞因子,如Th17细胞、IL-23及IL-17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对其作用及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发现了此轴的参与.重点阐述了此轴在4种常见结缔组织病、寻常型天疱疮及坏疽性脓皮病中发挥的不同作用,针对此轴的治疗可能为这些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提供新的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病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7(IL-27)、白介素35(IL-35)及其共同亚基EBI3 mRNA的表达。方法 分别采集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22例)、静止期(20例)、消退期(2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竞争性免疫抑制ELISA法检测血清IL-27、IL-35表达水平,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EBI3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内IL-27和IL-35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IL-27(226.72 ± 71.32 ng/L,160.80 ± 20.02 ng/L,181.93 ± 27.36 ng/L)表达与健康对照组(138.66 ± 33.93 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 0.01);进展期、消退期血清IL-27表达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消退期血清IL-35(355.78 ± 49.82 ng/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309.36 ± 36.10 ng/L)、静止期(299.14 ± 31.98 ng/L)、健康对照组(292.43 ± 36.2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1,< 0.01),进展期、静止期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单一核细胞EBI3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分别高20.15、16.17、19.74倍。 结论 IL-27、IL-35、EBI3作为抗炎因子可能参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 方法 于2009—2011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921个出生队列,在生产住院时采集产妇静脉血、在新生儿出生时采集脐带血冻存待检。婴儿出生后12和24个月随访,35例诊断为AD, 随机选出队列中未诊断AD的儿童35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患者组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IgE、IL-4和IL-18水平,评价上述指标在预测AD发生中的作用。 结果 35例AD患儿母亲血清总IgE(425.34 ± 278.38 IU/ml)、脐带血总IgE(418.23 ± 256.76 IU/m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12 ± 47.48、81.77 ± 45.26 IU/ml),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9、7.88,均P < 0.01);AD患儿母亲血清IL-4水平(316.28 ± 80.92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88.79 ± 61.92 ng/L),两组比较,t = 25.77,P < 0.01。AD患儿脐带血IL-4水平(356.73 ± 91.01 ng/L)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91.45 ± 73.65 ng/L),两组比较,t = 18.90,P < 0.01。AD患儿母亲血清IL-18水平(425.38 ± 49.36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41.7 ± 29.91 ng/L),两组比较,t = 42.73,P < 0.01;脐带血IL-18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产妇血清中总IgE、IL-4和IL-18以及脐带血中总IgE和IL-4与儿童A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与白癜风患者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疗效的关系。 方法 对5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收集白斑区与非白斑区的疱液,移植后6个月观察疗效,用ELISA的方法测定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中IL-6及sIL-6R水平,比较移植成功组与失败组白斑区及非白斑区组织液中IL-6及sIL-6R水平。 结果 白癜风患者白斑区IL-6(113.22 ± 81.20) ng/L与非白斑区(84.40 ± 48.78) ng/L,及白斑区sIL-6R(56.28 ± 24.87) ng/L和非白斑区(53.96 ± 25.67) ng/L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失败组与成功组比较:白斑区IL-6(153.61 ± 100.26) ng/L的浓度明显高于移植成功组(88.75 ± 55.75) ng/L(P < 0.05);非白斑区浓度(100.26 ± 55.17) ng/L与(74.78 ± 42.50)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sIL-6R的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时间 < 1年的白斑区IL-6(148.46 ± 88.00) ng/L与非白斑区(114.82 ± 64.66) ng/L均高于稳定时间 ≥ 1年的白斑区(93.54 ± 71.07) ng/L与非白斑区(67.40 ± 25.23) ng/L(P < 0.05),而sIL-6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节段型白斑区IL-6(77.33 ± 61.70) ng/L明显低于非节段型(131.68 ± 84.54) ng/L(P < 0.05),非白斑区IL-6及sIL-6R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节段型患者的移植成功组非白斑区IL-6(78.25 ± 40.30) ng/L、白斑区(96.27 ± 53.390) ng/L与失败组非白斑区(107.02 ± 42.48) ng/L、白斑区(178.90 ± 96.48)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L-6R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6在组织液中的异常表达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区的微环境改变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与自体黑素细胞移植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白介素(IL)18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OPN、IL-18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BP组血清OPN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且与疾病活动性、部分化验室指标有相关性。BP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血清IL-18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心脑血管疾病者(P < 0.01)。伴有糖尿病、肿瘤或肝肾损害者OPN与IL-18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肿瘤或肝肾损害者(P < 0.05或P < 0.01)。结论 OPN可能与BP病情活动性呈正相关,IL-18可能与BP合并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42例银屑病患者仅用NB-UVB照射治疗20次,治疗前及治愈患者分别进行标本采集及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17和IL-2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与20例健康对照比较,同时利用RT-PCR法检测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组织中IL-17和IL-22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并与10例健康对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IL-17(34.26 ± 10.05 ng/L) 和IL-22(13.72 ± 4.45 ng/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6.34 ± 4.73 ng/L和5.03 ± 1.84 ng/L),均P < 0.01。患者皮损IL-17 mRNA(13.43 ± 2.12)和IL-22 mRNA(16.53 ± 2.6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26 ± 0.87和7.72 ± 2.13),均P < 0.01。银屑病患者PASI与外周血中IL-17和IL-22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和0.70,均P < 0.05),与皮损中IL-17和IL-22水平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和0.68,均P < 0.05)。42例银屑病患者经NB-UVB照射治疗20次后,15例治愈,且治愈后外周血及皮损中IL-17和IL-22 mRNA及蛋白水平、PAS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均P < 0.05。 结论 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有效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患者外周血及皮损组织中IL-17及IL-2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25、IL-33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93例,健康人对照30例。慢性荨麻疹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IL-25、IL-33水平,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IL-25、IL-3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IL-25、IL-33水平分别为(139.86 ± 28.48)、(91.95 ± 21.88) n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14.41 ± 34.00)、(79.80 ± 30.72) ng/L,慢性荨麻疹患者IL-25、IL-3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和 < 0.05),且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和0.42,均P < 0.01)。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4周后,有效率为81.72%,患者IL-25表达水平为(116.48 ± 21.94) ng/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L-33表达水平为(90.88 ± 20.62) ng/L,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IL-25、IL-33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microRNA-125a(miR-125a)的表达与皮损处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2018年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相邻非皮损组织,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miR-125a的表达及皮损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7 mRNA的表达。将miR-125a过表达质粒、过表达对照质粒、miR-125a干扰质粒、干扰对照质粒转染HaCaT细胞,在转染后0、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HaCaT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质粒转染后HaCaT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IL-17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区miR-125a相对表达水平(2-ΔΔCt,0.389 ± 0.354)低于非皮损区(1.106 ± 0.396,t = 7.717,P < 0.001)。银屑病皮损组织中miR-125a表达与TNF-α、IL-1β、IL-17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 = -0.447、-0.424、 -0.436,均P < 0.01)。转染相应质粒后0、24 h时,细胞增殖能力在过表达miR-125a组与过表达对照组(t = 0.282、1.445,均P > 0.05)、干扰miR-125a组与干扰对照组(t = 0.120、1.543,均P > 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染后48、72 h时,过表达miR-125a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过表达对照组(t = 3.222、4.563,均P < 0.05),干扰miR-125a组高于干扰对照组(t = 3.036、3.269,均P < 0.05)。MiR-125a过表达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低于过表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318、3.813,均P < 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iR-125a低表达,miR-125a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可能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