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告1例Spitz痣样黑素瘤。患者男,53岁,左前臂快速增大的无痛性皮肤结节3个月。皮肤科检查见左前臂直径0.8 cm的肤色半球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粗糙,上覆灰白色鳞屑,质韧。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均符合Spitz痣样黑色素瘤。行手术切除,术后未行其他治疗。术后9个月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141例临床误诊为黑素瘤的病例,提高疾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1年11月至2019年9月病理数据库中141例临床初诊为黑素瘤但经组织病理检查排除黑素瘤诊断的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误诊为皮肤黑素瘤141例,男64例,女77例,误诊时中位年龄51岁,平均病期103.4个月。皮损主要表现为斑片、丘疹,颜色以黑色为主,组织病理诊断包括色素痣35例,基底细胞癌 29例,脂溢性角化病15例,鲍恩病 7例,甲黑素斑6例,表皮囊肿5例,汗孔瘤、出血及皮肤纤维瘤各4例,其他32例。结论 临床部分疾病表现有黑素瘤特征,容易误诊,需掌握其临床特征,积极进行皮肤镜、皮肤组织病理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孤立性真皮黑素瘤(SDM)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DM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SDM临床表现为黑色、肤色、红色的丘疹或结节,无特定好发部位。病理表现为局限性真皮/皮下孤立性结节,无明显包膜,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表皮不受累。结论:详细的临床资料以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正确诊断SDM...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3 岁.因右侧下颌黑褐色斑6 年,出现结节1 年于2010年5月6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6 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下颌出现黄豆大的黑褐色斑,缓慢扩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未重视,一直未诊治.1 年前黑褐色斑中央出现黑色结节,渐增大,表面无破溃、出血.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乏力等不适,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身体健康,曾有常年户外工作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管瘤样Spitz痣的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20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9例血管瘤样Spitz痣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结果:9例血管瘤样Spitz痣患者中男5例,女4例。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上皮样、梭形细胞或两者混合增生,散在或呈小巢状分布在增生的厚壁小血管周围及增粗的胶原纤维间,痣细胞间及血管周围可见较多的肥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增生的细胞均表达S-100蛋白、S-100A6蛋白和Melan-A,血管内皮细胞CD31阳性且平足蛋白(D2-40)阴性。结论:血管瘤样Spitz痣是Spitz痣罕见的组织亚型,其组织病理有一定特征性,应注意与血管肿瘤及退行期的恶性黑素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8岁,因右足跟部发生黑色斑块2年多,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多个黑色结节4月余,于2003年1月8日来我院就诊。2年前,患者右足跟部皮肤被铁钉刺伤,伤口红肿破溃,流脓水,在村医务室用中草药外敷,注射青霉素等药物,1个月后伤口愈合,但原刺伤处皮肤逐渐变为黑色,形成指盖大斑块,因不痛不痒,未做任何治疗。1年多后,右大腿根部又长一肿块,开始为花生米大,逐渐长成鸡蛋大。4个月前,胸、背、腹部、四肢皮肤陆续出现黑色米粒大、黄豆大、枣大丘疹,结节50多个,自觉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消瘦,平素身体健康,家庭中无同样病史。体检:消瘦,双腋下、腹股沟处可…  相似文献   

7.
皮肤浅表脂肪瘤样痣2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1999—2003年期间,我科诊治经病理证实的典型皮肤浅表脂肪瘤样痣20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和组织学改变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7岁,因右足跟色素性斑块数月入院,患者数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右足跟出现点状“瘀斑”,形状不规则,如绿豆大小,无自觉症状。局部色素区渐渐扩大,周围散发小片相同皮损,并且表面出现粗糙,上覆少许鳞屑。患者发病以来无明显体重减轻。自诉其家族中无相似病例者。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总结Spitz样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320例Spitz样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20例患者中,男141例,女179例,年龄0 ~ 65(12.5 ± 11.7)岁,病程1个月至30年;其中,Spitz痣307例,不典型Spitz肿瘤(AST)8例,Spitz痣样黑素瘤(SM)5例。皮损多为单发,可见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边界均清楚。307例Spitz痣皮损以黑色(132例,43.0%)和红色(108例,35.1%)为主,多数色素均匀(262例,85.3%)且表面平滑(272例,88.6%)。Spitz痣存在特殊临床亚型,11例 (3.6%)发生在斑痣上,11例 (3.6%)呈簇发性,6例(2.0%)播散性,7例(2.3%)结节性,1例(0.3%)为瘢痕疙瘩样。Spitz痣特征性病理表现包括表皮内痣细胞呈Paget样扩散(123例,40.1%),真表皮交界处出现Kamino小体(74例,24.1%),痣细胞呈水平带状(177例,57.8%)及楔形分布(118例,38.4%),痣细胞巢周围出现裂隙(177例,57.8%),可见生理性核分裂象(117例,38.1%),核染色质均细腻。根据特殊组织病理表现,Spitz痣又分为色素性上皮样Spitz痣(9例,2.9%)、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13例,4.2%)、血管瘤样Spitz痣(8例,2.6%)、疣状Spitz痣(12例,3.9%)、黏液样Spitz痣(10例,3.3%)、晕痣样Spitz痣(4例,1.3%) 等。4例AST皮损为黑色,7例色素均匀,3例皮损表面粗糙;特征病理表现包括细胞均有轻度至中度的异型性,均可见核分裂象(7例为2 ~ 6个/mm2),5例核染色质粗糙。3例SM皮损呈红色,4例色素不均匀,3例表面粗糙;特征病理表现包括黑素细胞呈Paget样扩散(3例),瘤细胞呈无极性浸润性生长且均未见成熟现象,均有明显异型性,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3例, > 6个/mm2),核染色质均粗糙且核膜明显着色。结论 Spitz样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具有特征性,Spitz痣的临床及病理亚型繁多,AST同时具有Spitz痣和黑素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4例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方法 收集和分析4例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岁,平均病程4.5年,均表现为乳头和(或)乳晕角化过度和疣状增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皮突延长.结论 痣样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是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和组织学都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126例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26例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患儿中,男68例,女58例;86.5%的患儿出生即有皮损;57.9%就诊年龄2 ~ 3岁。皮损发生部位包括头面部(76例,60.3%)、躯干(24例,19.1%)、四肢 (26例,20.6%)。36例(28.6%)为先天性小痣,68例(54.0%)为M1型中型痣,13例(10.3%)为M2型,9例(7.1%)为巨痣。121例(96.0%)皮损单发,5例(4.0%)多发,44例(34.9%)痣伴粗毛,15例(11.9%)伴丘疹/增生性结节,6例(4.8%)有卫星灶。病理亚型包括混合痣120例(95.2%)、皮内痣4例(3.2%)和交界痣2例(1.6%)。38例(30.1%)镜下皮损深度< 1 mm,61例(48.4%)1 ~ 2 mm,25例(19.8%) > 2 mm,45例(35.7%)浸润至皮下脂肪层或更深。126例色素痣皮损中,常见病理特征包括痣组织成熟现象(100%,不包括2例交界痣),角质层色素颗粒(42.1%),分布紊乱/不对称(63.5%),表皮痣细胞散在分布(72.2%)和呈Paget样扩散(53.2%),真皮可见噬黑素细胞(56.4%),痣细胞沿毛囊皮脂腺分布(65.1%)等。特殊病理特征包括痣细胞嵌入血管/淋巴管腔内(33.3%)、痣细胞松解(35.7%)、纤维瘤样改变(19.8%)、累及立毛肌(24.6%)、肥大细胞浸润(23.8%)等。不同临床表现的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病理模式:浸润深度 > 2 mm、角质层色素颗粒和角质层柱状色素颗粒在巨痣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大小皮损(χ2 = 7.93、10.76、5.89,均P < 0.05);浸润深度 > 2 mm、表皮海绵水肿伴痣细胞散在分布、痣细胞巢沿毛囊皮脂腺分布、纤维瘤样改变、肥大细胞浸润在伴有粗毛皮损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粗毛者(χ2 = 28.29、8.11、6.22、7.92、8.19,均P < 0.01);表皮痣细胞呈Paget样扩散、痣细胞有异型性在伴丘疹/增生性结节的皮损中的发生率高于不伴丘疹增生性结节的皮损(χ2 = 4.92、6.30,均P < 0.05)。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具有独特性,细胞常见不典型性,确诊及治疗选择需要密切结合临床与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50例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患者的皮损特征、肿瘤来源、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等。结果 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0岁(28 ~ 93岁),从发现皮肤转移癌到就诊平均4.4个月(2周至13个月)。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胸部(16例)、下肢(7例)、头颈部(5例)、背部(5例)、腹部(4例)、外生殖器(4例)、上肢(3例), 6例同时或先后在多个不同部位出现转移灶。皮损形态以单发的肿块最多见(35例,70%),其他还有多发丘疹结节(13例,26%)、浸润性斑块(1例,2%)和非浸润性红斑(1例,2%)。原发肿瘤以乳腺癌(11例,22%)、肺癌(9例,18%)和胃癌(6例,12%)最常见,组织学类型以腺癌(32例,64%)、鳞状细胞癌(8例,16%)最常见。结论 内脏恶性肿瘤皮肤转移好发于老年人,以胸部常见,多表现为单发的肿块,乳腺癌、肺癌、胃癌为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以腺癌、鳞状细胞癌为主。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of cutaneous melanoma has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decades. Recurrences occur most frequently within the first 2-3 years after diagnosis but patients carry a lifelong risk of relapse.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 consensus in the literature on what screening tests patients should undergo.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most common melanoma metastasis sites among a South Brazilian population from a city with one of the highest melanoma rates, and establish the best screening method for these pati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08 consecutive melanoma patients followed up at a center from 2009 to 2013. Data were collected on demographic and tumo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site of the first diagnosed metastasis.

Result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Non-visceral metastases (48% of patients), visceral metastasis (39%) and brain metastasis (13%). We tried to correlate age, gender, mean Breslow thickness, mitosis and death rates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groups but none showed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Conclusion:

Melanoma patients must be monitored to detect early relapse and subsequent effective treatment but the best follow-up strategy remains to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发疹性微静脉血管瘤(eruptive microvenular hemangioma,EMVH)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结果 6例患者均为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34岁,男女比例均等;特征皮损为突然发生、泛发全身的红褐色丘疹和结节,直径0.1 ~ 2.0 cm,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显示:真皮内增生的胶原纤维束间广泛的分枝状、薄壁小血管增生,界限不清,部分管腔闭塞。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形。免疫组化示:血管内皮细胞CD34、CD31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阳性。 结论 首次提出了发疹性微静脉血管瘤的诊断,认识该病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5?hmc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hmc在67例黑素瘤、20例色素痣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5?hmc表达与黑素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 黑素瘤中5?hmc表达阳性率为40.30%(27/67),色素痣为75%(15/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28,P = 0.006)。美国癌症联合会临床分期Ⅳ期黑素瘤中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Ⅱ、Ⅲ期黑素瘤(χ2 = 4.416,P = 0.036),淋巴结转移患者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χ2 = 5.902,P = 0.015),且5?hmc表达水平随黑素瘤组织Clark分级升高而降低(χ2 = 4.828,P = 0.028)。5?hmc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黑素瘤患者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远处淋巴结转移(风险比:2.67,95% CI:1.22 ~ 5.84)、未手术切除(风险比:0.41,95% CI:0.18 ~ 0.95)、5?hmc低水平表达(风险比:3.54,95% CI:1.09 ~ 11.43)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5?hmc可能参与黑素瘤侵袭转移,与黑素瘤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辅助诊断工具,已被证实能有效提高各种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并被国内外的皮肤科医师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多数皮肤病而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的金标准,而皮肤镜下所呈现的特征大多有其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背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一步辅助临床医师鉴别皮损良恶性、指导活检取材等。本共识阐述了黑素细胞肿瘤的常见皮肤镜特征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旨在提升国内皮肤科医师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情况。 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52岁。皮损为红色结节、肿块和(或)斑块,3例多发,4例单发,6例伴溃疡形成。所有患者均未见系统受累。组织病理改变: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弥漫性分布,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胞核呈异形改变,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CD30和细胞毒蛋白阳性,CD20、CD56、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EB病毒编码小RNA原位杂交均阴性。结论 PC-ALCL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结合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罕见系统受累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