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Excel表格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364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CT检测,给予研究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为97.80%,显著高于CT检测的86.26%(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测,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更高,能帮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予以有效治疗,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3天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CT诊断,研究组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检测准确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诊断价值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特殊部位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与CT诊断比,磁共振成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与准确率更高,可以提高特殊部位的检出率,诊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89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以磁共振成像、CT检查,对照手术或临床最后确诊结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从诊断准确率来看,经手术或临床最后确诊,89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80例确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76例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5.0%;经CT检查,68例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5.0%;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高于CT,P<0.05;从诊断价值来看,磁共振成像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高于CT,漏诊率低于CT,P<0.05;从特殊部位损伤检出情况来看,两种检查方式对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伤、脑干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对部分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更高,特别弥漫轴索损伤,诊断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检查的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CT诊断,给予实验组患者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检出情况以及两组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方法: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140例脊柱损伤患者资料,按诊断方式不同分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CT扫查,研究组以核磁共振实施检查,分析2组扫描结果及影像学中特征。结果:椎骨骨折诊断研究组准确率是95. 45%(21/22)比对照组63. 64%(14/22)高(P 0. 05);脊柱损伤的具体类型应用核磁共振可使结果显示更为清晰。结论:核磁共振在脊柱损伤诊断中价值高,可为脊柱损伤的患者提供更为清晰的诊断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9年4月内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行CT和MRI检查,将所有患者的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MRI检查结果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颅脑损伤检出率,以及CT及MRI对各类疾病的检出率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采用CT检查的患者颅脑损伤检出率76.81%明显低于研究组采用MRI检查的患者颅脑损伤检出率9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颅骨骨折及颅脑出血的患者来说,采用CT检查与采用MRI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脑深部挫伤与脑叶挫伤的患者来说,研究组采用MRI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CT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查手段可以明显增加患者颅脑损伤的检出率,对于颅骨骨折,脑出血的患者来说,CT及MRI的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对于脑深部挫伤,脑叶挫伤的患者来说,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MRI是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检出方式,可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的首选检出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技术与CT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给予对照组CT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1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5.7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与CT用于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行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86.51%(109/126)明显低于核磁共振的诊断符合率98.41%(124/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核磁共振与CT在诊断脑深部挫伤、脑叶挫裂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检出率更高,特别是对脑深部挫伤、脑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前瞻性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实施CT与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病变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对临床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MRI检查对急性颅脑损伤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对血肿厚度的评估符合率分别为91.30%、86.96%,明显高于CT检查的73.91%与69.5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MRI检查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也明显优于CT检查(P0.05)。结论:MRI检查对急性颅脑损伤病灶部位、病变程度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检查,对患者在常规行CT检查效果不佳时应及时予以MRI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16排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腹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腹部平扫检查,研究组患者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扫描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肿瘤位置以及确诊率等。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检查之后,对照组患者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75.51%,研究组患者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1.8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为55.10%,研究组患者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为75.51%,两组患者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16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可以快速获得检查结果,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腹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得措施,确定CT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8例,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措施下,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查在诊断结果准确率上为95.83%,CT检查在诊断结果准确率上为8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以影像学检查措施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断,MRI检查在诊断结果准确率上更高,临床诊断价值更高,更适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在颅脑损伤患者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解放军第464医院放射科需行头颅CT检查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检查,不予胃肠减压;观察组患者以及CT检查前行持续胃肠减压.记录两组患者呕吐和干呕的发生情况、整个过程所用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和CT检查时间)以及CT检查的一次成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中均有2例患者发生干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1例患者发生呕吐,而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发生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个过程用时为(28.5±5.96)min,对照组为(25.1士10.0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CT检查所用时间为(19.3士4.4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1±10.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检查一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胃肠减压能够明显减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头颅CT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并减少CT检查时的呕吐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预后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后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可有效改善预后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20年7—12月收治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膝关节损伤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患者,并分别使用常规CT检查、核磁共振技术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据本次对照实验调查来看,核磁共振技术的检出率更高,且明显高于使用常规C T检查的参照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可有效提高检出率,对后续针对性治疗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远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是指颅脑损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8分,伤后昏迷时间6 h以上或在伤后24 h内意识恶化致再次昏迷6 h以上[1]。STB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脑外伤的原发性及继发性损伤对大脑造成的伤害会导致暂时和/或永久的功能障碍,限制患者的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及血清内皮素-1(ET-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19例对照组以GCS评分分组(GCS≤12分为中/重型颅脑损伤组、GCS〉12分为轻度颅脑损伤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患者CSF和血清的ET-1、IL-1β、IL-6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颅脑损伤组ET-1浓度在血清中(79.99±33.98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2.34±10.64 μg/L)(P〈0.001);在CSF中(31.49±12.28 μg/L)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5.67±7.72 μg/L)(P〈0.001).同时,颅脑损伤组血清IL-1β浓度为8.78±4.03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1.10 μg/L)(P〈0.001);颅脑损伤组CSF IL-1β浓度为7.40±3.84 μg/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40±1.13 μg/L)(P〈0.001).另外,颅脑损伤组血清IL-6浓度为4.02±1.59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76±0.65 μg/L)(P〈0.001);颅脑损伤组CSF中IL-6浓度(4.57±1.99 μg/L)也高于对照组(1.90±0.78 μg/L)(P〈0.001).综合分析所有标本发现脑脊液中IL-6含量高于血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1、IL-1β、IL-6可能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Diagnostic imaging has a key role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sustaining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from trauma. We review the current role of skull radi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MR) in imaging patients sustaining craniocerebral trauma, and we describe the appearance of major forms of pathology as depicted by each modality. CT scan is used to assess quickly the extent of injury and to triage patients to observation, medical, or neurosurgical management. CT findings can be divided into primary craniocerebral injuries, including skull fractures; extraaxial hematomas (subdural and epidural); intraparenchymal injury, such as hematoma, contusion, and diffuse axonal shearing; and intraventricular o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econdary manifestations of injury, such as cerebral edema and herniation, are also identified, and their course can be followed by serial CT. CT is crucial in assessing the outcome of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in identifying potential delayed complications of either head trauma 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including infection, delayed hemorrhag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ension pneumocephalus. In recent years, MRI has been shown to be valuable in diagnosing cerebral injury. MRI has generally been shown to have greater overall accuracy than CT in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most forms of traumatic cerebral pathology, but it is less accurate at demonstrat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cutely, pneumocephalus, and calvarial fractures, particularly those involving the skull base. Moreover, MRI is still more difficult to perform than C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it is generally far more time-consuming. However, MRI is unequivocally more accurate than CT at revealing certain lesions, particularly brainstem contusion, diffuse axonal shearing, predominantly nonhemorrhagic contusions, and thin collections of blood adjacent to bone, and it should be used selectively when these injuries are susp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