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 基于cAMP/PKA信号通路探讨通脉养心丸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脉养心低剂量组、通脉养心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实验全程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大鼠上午灌胃盐酸普萘洛尔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下午灌胃生理盐水;通脉养心低、高剂量组上午灌胃盐酸普萘洛尔诱发缓慢性心律失常,下午分别灌胃通脉养心丸2 g/kg和4 g/kg。各组均连续灌胃4周。测定各组大鼠干预前及干预2周、干预4周后心率;处死各组大鼠,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cAMP、PKA含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cAMP、PKA、L型钙通道α1C亚基(CACNA1C)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干预2周和4周后模型组大鼠心率均明显慢于同期空白组(P均<0.05),通脉养心低、高剂量组均明显快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干预4周后通脉养心高剂量组大鼠心率明显快于通脉养心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MP、PKA含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通脉养心低、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痛记忆的直接干预效应,并探讨其对前扣带回(ACC)脑区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采用角叉菜胶2次足跖交叉注射诱导大鼠痛记忆模型,第1次在大鼠左侧足跖皮下注射2%λ-角叉菜胶0.1 m L14 d后,各组大鼠痛阈恢复至基础痛阈水平,此时采用相同方法于大鼠右侧足跖皮下第2次注射相同剂量2%λ角叉菜胶。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行电针干预30min,吲哚美辛组按3mg/kg剂量予以吲哚美辛灌胃,假电针组在"足三里"向前旁开0.3 mm处浅刺入皮肤约2 mm,不通电干预30 min;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以上干预均于2%λ-角叉菜胶第2次注射后5 h及1、2、3 d进行,共4次。观察各组大鼠第1次注射前,第1次注射后4 h及3、5 d,第2次注射前,第2次注射后4 h及1、2、3 d的左侧足跖缩足阈(PWT)。第2次注射后3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ACC脑区中c...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cAMP/PKA/CREB 通路探讨柴胡皂苷A 对失眠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5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柴胡皂苷A 低剂量组(0.625 mg·kg-1)、柴胡皂苷A 高剂量组(2.500 mg·kg-1)、艾 司唑仑组(0.1 mg·kg-1),每组15 只。采用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CPA,0.1 mg·kg-1)复制失眠大鼠模型。观察大 鼠一般情况及昼夜节律;采用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测定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观测大鼠睡眠时相, 记录慢波睡眠第1 期(SWS1)、慢波睡眠第2 期(SWS2)、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REMS)时长以及总睡眠时长 (TST);qRT-PCR 法测定下丘脑节律基因Clock、Bmal1 mRNA 及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 mRNA 的表达水 平;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组织NeuN 表达水平;ELISA 法测定脑组织中的cAMP 水平;Western Blot 法测定脑 组织中Clock、Bmal1、Rev-erbα、Rorα 及cAMP/PKA/CREB 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 型组大鼠昼伏夜出的节律紊乱,极度兴奋,易激惹,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睡眠持续时 间及SWS1、SWS2、REMS、TST 均明显缩短(P<0.05);神经元排列紊乱,NeuN 阳性神经元IOD 值明显降低 (P<0.05); 脑组织Clock、Bmal1、Rev-erbα、Rorα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脑组织 cAMP、p-PKA/PKA、p-CREB/CRE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攻击性 明显减弱,昼伏夜出有节律性,活动减少,睡眠增多;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睡眠持续时间及 SWS1、SWS2、REMS、TST 均明显延长(P<0.05);神经元排列紊乱情况有所恢复,NeuN 阳性神经元IOD 值 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Clock、Bmal1、Rev-erbα、Rorα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脑 组织cAMP、p-PKA/PKA、p-CREB/CRE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柴胡皂苷A 可能通过激活 cAMP/PKA/CREB 通路改善失眠大鼠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4.
应勇  柳慧金 《新中医》2020,52(11):1-5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环腺苷酸(cAMP)/蛋白激酶A (PKA)/水通道蛋白4(AQP4)通路和脑部积水的影响。方法:将7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除假手术组外,向其余各组大鼠枕大池注射股动脉血2次进行沉积,构建大鼠SAH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0、100、200 mg/(kg·d)的剂量注射葛根素注射液,阳性药组按0.5 mg/(kg·d)的剂量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含水量、Elisa检测脑脊液中cAMP与PKA水平、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KA与AQP4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脊液cAMP与PKA含量、脑组织PKA与AQP4 mRNA与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脊液cAMP与PKA含量、脑组织PKA与AQP4 mRNA及蛋白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骨脂甲素不同剂量单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KA、CRE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成骨转化诱导液组作为阳性对照组,小牛血清组为空白对照组,用高、中、低3种剂量补骨脂甲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干预6、9、12 d。ELISA法检测第6、9、12天,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P蛋白含量;ELISA法及qRT-PCR法检测第9天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KA、CREB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各用药组均能提高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P蛋白表达,第9天达到峰值。补骨脂甲素能够上调PKA、CREB mRNA及蛋白表达,补骨脂甲素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补骨脂甲素能够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醒脑益髓汤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其中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50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造模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多奈哌齐组、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生理盐水、多奈哌齐及不同剂量中药灌胃30天后,通过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环磷酸腺苷(cAMP)及激酶A(PKA)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环磷酸腺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下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造模组大鼠出现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及游泳时间均增加(P<0.01),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明显增加,cAMP、PKA、CREB及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醒脑益髓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神经元凋亡细胞减少,c...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通过cAMP/PKA/PPARγ 通路调控脂质代谢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 方法 将60 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组及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短暂性大脑 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予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灌胃(6.413、 12.825、25.65 g·kg-1),丁苯酞(NBP)组予丁苯酞灌胃(54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 连续14 d。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HE 染色观察大脑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缺血侧磷酸胆碱(PC)、磷脂 酰乙醇胺(PE)、甘油二酯(DA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RT-qPCR 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环磷酸腺苷 (cAMP)、蛋白激酶A(PK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中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 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缺血侧皮质出现病理形态损伤;PC、PE 含量降低, DAG、FFA 含量升高(P<0.01);cAMP 的mRNA 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神经功 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各给 药组细胞排列相对规整,细胞间隙减小,正常细胞增多;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PC、PE 明显升 高,DAG、FFA 明显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PC 升高,FFA、DAG 明显降低(P<0.05,P< 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 PPARγ 的mRNA 表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 cAMP、PKA、PPARγ 的mRNA 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AMP/PKA/PPARγ 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7,(9)
目的研究安神定志灵对ADHD模型大鼠突触体ATP、LDH酶活性的影响及对AC/cAMP/PKA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设WKY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SHR大鼠依据随机数字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安神定志灵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4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脑突触体,运用比色法检测突触体ATP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运用ELISA法检测突触体内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含有量。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此次实验所提取突触体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相比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脑突触体内ATP酶活性降低,LDH酶活性有所升高(P0.05);经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及安神定志灵中剂量组ATP酶活性显著升高,L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安神定志灵低剂量组ATP酶活性有所增高、LDH酶活性降低(P0.05)。相比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脑突触体内AC、cAMP、PKA含有量均低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及安神定志灵中剂量大鼠脑突触体内AC、cAMP、PKA含有量均有所升高(P0.05),安神定志灵高剂量组大鼠脑突触体内AC、cAMP含有量升高(P0.05)。结论安神定志灵可调节模型大鼠突触体ATP酶、LDH酶活性,提高突触体内AC、cAMP、PKA含有量,提示安神定志灵可能通过降低D2RS(多巴胺D2受体短型)受体对AC/cAMP/PKA信号通路的抑制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脑梗死(CI)大鼠脑组织Wnt信号蛋白中7a(Wnt7a)、淋巴增强因子1(LEF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Wnt信号通路内源性抑制剂Dickkopf-1(DKK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前3组每组90只,并按照术后1 h、3 h、6 h、9 h、12 h、24 h、3 d、7 d、12 d分为9个时相组,每组10只,空白组10只。采用改良的Longa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刺激"水沟"穴,疏密波,2 Hz/15 Hz,2 mA,留针20 min,1、3、6、9、12、24 h时相组大鼠电针治疗1次,其余时相每日电针1次。采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NSS)评分于术前、术后及取材前对各组大鼠进行评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缺血区脑组织Wnt7a、LEF1、GSK-3β及DK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CAO后,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NSS评分随缺血时间延长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复制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大鼠模型,探讨柴芍安神解郁颗粒(CSG)通过调控JAK1/STATA3和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抗PSD的分子机制。方法: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胶囊组(1.8 mg·kg~(-1))、解郁安神颗粒组(0.90生药g·kg~(-1))、CSG高剂量组(CSG-H,11.52 g生药·kg~(-1))和CSG低剂量组(CSG-L,5.76 g生药·kg~(-1)),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栓塞法+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CUMS)复制PSD大鼠模型,各给药组于CUMS干预第1天等容量灌胃给药,连续8周,行大鼠糖水试验后,取血清和海马,测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TNF-α)及海马JAK1、STAT3、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和蛋白激酶A/B(PRKACA/B)蛋白的表达(WB法)。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和蔗糖水偏好比、脑重量均有显著性减少(P0.01),大脑指数、海马指数、海马JAK1、CREB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性减少(P0.05);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和TNF-α)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海马PRKACA/B蛋白有显著性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CSG-L组和CSG-H组大鼠治疗后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比及海马PRKACA/B、CREB1蛋白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CSG-L组和CSG-H组大鼠海马JAK1、STAT3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CSG-H组血清炎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CSG-L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CSG可能通过下调JAK1/STAT3通路,并上调cAMP/PKA/CREB通路,从而抑制由炎症继发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促栓塞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再生和损伤后修复,从而改善PSD大鼠抑郁。  相似文献   

11.
Xu YL  Gao L  Shi L  Li J  Liu WH  Du YH 《针刺研究》2012,37(3):218-223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大鼠脑血管平滑肌蛋白激酶C(PKC)变化的动态调节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针刺组(24只)、假手术组(24只)和空白组(6只),前3组又分为大脑中动脉阻滞(MCAO)后0.5、1、3、6h4个时相组,每组6只。以线栓法复制脑梗死大鼠模型。针刺组在MCAO后即刻针刺"水沟"穴,电针刺激20min。各组动物均按时相处死,在外科显微镜下分别分离和剪取梗死侧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各8mm。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平滑肌PKC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与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CAO后各时相PKC表达均上调(P<0.05,P<0.01),针刺组PKC表达均较模型组下调(P<0.01,P<0.05)。结论:针刺干预可显著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表面血管PKC表达上调趋势,使其维持在正常值左右,这对于缓解脑缺血后血管平滑肌痉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合并胃损伤大鼠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假手术组、正常组,以上各组再分设4 d组、7 d组,共10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黄连解毒汤组给予黄连解毒汤(27 mg/ml)混悬液,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15 mg/ml)悬浊液,其余组给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4 d组连续灌胃4 d,7 d组连续灌胃7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大鼠胃组织SCF、C-kit mRNA表达水平;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组织中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明显升高(4、7 d组均P<0.01),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 正常组、假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4、7 d组均P<0.01),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合并胃损伤大鼠的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连解毒汤升高大鼠胃组织SCF、C-kit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Su MZ  Yi W  Huang KB  Liu R  Xu NG 《针刺研究》2012,37(2):108-113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 3),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信号转导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2h、1d、3d、1周和3周5个时间段组,共15组。电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电针刺激"百会"大椎"穴,每次30min,每日1次。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区STAT 3表达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2h后,模型组和电针组STAT 3表达水平开始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1d后,STAT 3水平达到高峰,电针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能下调脑缺血后病灶区STAT 3水平的表达,且这种效应一直持续到脑缺血3周(P<0.001,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通过下调脑缺血后病灶区STAT 3表达水平,持续地参与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表定位头皮电针治疗脑梗死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体针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体表定位头皮电针治疗。2组同时配合言语训练。2组均每日治疗1次,1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听理解、复述、说、朗读、阅读5项CRRCAE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体表定位头皮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肝脾为核心,运用逍遥散加减方治疗实验性高催乳激素血症(HPRL)模型大鼠下丘脑多巴胺受体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转导通路机制的影响。 方法: 腹腔注射甲氧氯普胺,制作HPRL大鼠模型。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溴隐亭组)、逍遥散加减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30 d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下丘脑PKA阳性表达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的法测定大鼠血清cAMP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大鼠下丘脑多巴胺D1,D2受体。 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逍遥散加减各剂量组下丘脑PKA活性明显降低(P < 0.01);下丘脑cAMP活性显著降低 (P < 0.01)、下丘脑多巴胺D1受体数量有增高趋势、D2受体数量显著增加(P < 0.01)。 结论: 逍遥散加减方对能通过多巴胺受体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调节泌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电针任脉联合bFGF对脑缺血大鼠ERK通路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电针任脉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各组ERK1/2表达和磷酸化的活性特征。结果:MCAO电针联合bFGF治疗后14d,ERK1/2表达在局灶缺血大鼠脑组织中即开始显著升高,ERK1/2磷酸化水平在MCAO后7d开始提高。结论:电针任脉联合bF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ERK通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电针任脉联合bFGF治疗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樊宇婷    关莹    李冬岩 《陕西中医》2023,(5):644-64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奥拉西坦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血清GDNF、S100β、SIRT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水平,评估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GDNF、SIRT1等相关因子、脑血流动力学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GDNF、SIRT1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S100β、NSE及阻力指数(RI)治疗后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MoCA评分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老年性痴呆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偏瘫急性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电针治疗观察组50例和体针治疗对照组50例,两组按传统体针取穴治疗,电针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电针纽与体针组之间,对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指数的影响,上肢和下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脑梗死的运动功能疗效优于传统体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电针前后血浆中的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 电针后可使其血浆中过度降低的cAMP含量明显升高而趋于常值,使升高的cGMP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使cAMP/cGMP值升高而趋于正常。结论 针刺可能是通过调节cAMP、cGMP含量及二者的值,改善梗塞区脑组织供血,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系统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88%,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2.35%少于对照组的12.9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全面调节人体机能,局部增强舌咽功能,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