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纳豆激酶的纤溶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的抗血栓作用 ,探讨其主要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药理实验方法观察纳豆激酶对体内急性血栓形成 ,以及对血液凝固系统全血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纳豆激酶提取物可对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 ,对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均有影响 ,同时有直接的溶栓作用。结论纳豆激酶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2.
成小蔓  杨辉 《中国药业》2005,14(6):30-31
目的:探讨口服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抗血栓的作用.方法:将24只Beagle犬,随机分为水蛭素大、中、小剂量组剂量分别为(600,300,150 AUT/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各试验组动物均经口给药,分别于给药前、达稳态前和达稳态后取血1~4 mL,测定凝血时间(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同时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制作血栓模型,计算深静脉血栓形成百分率和血栓重量.结果:各用药组CT,PT,TT,APTT值与空白对照组均有差异或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给药对FBG没有明显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百分率和血栓重量也有差异或显著差异.结论:口服重组水蛭素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凝血酶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可用于防治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化学专业数据库筛选丹参的有效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通过TTD、DrugBank、OMIM、GAD、PharmGKB等数据库筛选出DVT的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丹参化合物36个,有效作用靶点70个。通过Venn图获得36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PPI网络发现ESR1、APP、FOS、MMP9、NR3C1、CASP3、MYC等可能是丹参治疗DVT的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与Bioconductor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发现其结果不完全一致。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主要通路包括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及核因子kB(NF-kB)等经典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丹参治疗DVT的关键靶点和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发现其作用是多靶点、多通路,为今后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玫瑰花抗炎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玫瑰花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玫瑰花的活性化学成分;然后通过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查找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复杂网络关系图;运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其抗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共检索出121个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作为活性化合物;共检索出197个作用靶点;通过网络拓扑特征评价筛选出45个潜在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筛选出66个生物过程和18条信号通路参与玫瑰花抗炎的作用。而与玫瑰花抗炎最为密切的信号通路包括NF-κB、TNF、MAPK等,同时其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I-κB激酶/NF-κB信号通路的正调控、NF-κB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依赖TRIF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玫瑰花抗炎的潜在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发现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降解得到的分子量较小的肝素片断,与未分级肝素相比,具有较低的分子量、更好的抗Xa活性、低使用剂量时具有更好的效果、半衰期长、临床效应可预测性强。本文简要介绍了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与血栓栓塞发生的关系。方法6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观察癌症患者就诊时血栓栓塞发病率,治疗组接诊后常规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使INR介于1.5~2.0;对照组给予等量安慰剂。观察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病率的变化。结果①癌症患者就诊时,血栓栓塞发病率约为6%~10%,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病程的延长及各种抗癌治疗手段的应用,对照组血栓栓塞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7%VS 3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因肺动脉栓塞死亡1例。③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后,治疗组血栓栓塞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3%VS 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随着病程的延长,治疗组血栓栓塞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0.0%VS 13.3%),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因抗凝治疗而诱发的意外出血。结论癌症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高,常规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并探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策略,根据文献中的高分辨质谱数据收集脑心通胶囊的化学成分并进行ADME(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分析;利用TCMSP、STITCH、BindingDB数据库获取脑心通胶囊候选活性成分的靶点;采用TTD、...  相似文献   

8.
延胡索乙素抗大鼠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对大鼠体内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大鼠下腔静脉结扎、动静脉旁路和FeCl3动脉血栓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40 mg· kg-1)、延胡索乙素组(20、40、80 mg· kg-1),各组动物连续灌胃7d,末次给药2h后建立各血栓模型,测定延胡索乙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测定了各组大鼠给药后2h血浆PT和APTT.结果:延胡索乙素各剂量组能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高剂量抑制率达54.2%),有效的降低FeCl3刺激动脉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重量(高剂量时抑制率分别为32.8%和43.7%);延长大鼠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论:延胡索乙素能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维药榅桲多糖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COM)具有降血压、调血脂、补血、补肾、止泻、利尿等功效。还有资料报道榅桲具有抗氧化、抗菌作用。其果实含有糖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氨基酸及多肽、鞣质、有机酸、挥发油等成分[1],其中糖类含量最高。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榅桲果实多糖结构及药理活性的相关报道。大量研究证明,植物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病毒、抗突变、抗衰老、抗凝血、降血糖和环境治理等生  相似文献   

10.
吴燕瑜  齐俊南 《药品评价》2021,(11):641-646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探讨中成药丹红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红注射液中的主要组成丹参、红花的有效成分,并通过pubchen、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有效化合成分的基因靶点,使用GenCards、OMIM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的...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血栓药物的应用。方法: 对1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过程分析讨论,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此类病例特点、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 该病例的抗栓药物治疗方案调整合理。结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较好,如合并其他疾病,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大蒜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其心血管活性越来越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大蒜有效成分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大蒜的心血管活性主要集中在保护心肌、降低血压、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等方面,但鲜见对大蒜及其有效成分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报道;对其心血管活性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氧化、抗凋亡、保护内皮等方面,也有报道认为其作用可能与诱导体内硫化氢(H2S)生成有关,但与H2S的相关性研究还不够透彻。本文将对大蒜及其有效成分的心血管活性作用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大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开发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知母作为传统中药,皂苷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几年的文献报道,知母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抑郁、降血压等药理活性。从抗肿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影响4个方面综述知母皂苷类成分的药理作用,为知母的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S-254凝血酶抑制剂的抗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254凝血酶抑制剂由链霉菌S-254菌株产生,是组成为R-X-X-Argininal(R为丙酰基或丁酰基,X为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化合物。它不仅能有效地延长凝血酶对人血纤维蛋白原聚集的凝血酶时间而且能抑制人凝血酶对特异性三肽发色底物(CBZ-Phe-Val-Arg-PNA)的催化水解。与有关的抗凝制剂相比,S-254凝血酶抑制剂的抗凝活性更强。动物实验表明S-254凝血酶抑制剂在动物体内也有很好的抗凝作用,从延长凝血酶时间、血栓长度减小、抑制纤维蛋白原聚集及血小板聚集率等实验的统计学结果分析,P值均小于0.001,与给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并显示出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Sodium cholate was infused with or without Rifamycin SV in ra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ite of interference of the drug on hepatic bile salt metabolism. Both compounds were administered at rates such as to saturate their respective maximal excretory capacities. When Rifamycin SV was given, bile acid uptake and excre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percent of conjugated bile salts in bile. Rifamycin SV neither modified bile flow nor affec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ile flow and bile salt excret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antibiotic interferes with the three main steps of hepatic bile acid metabolism. the cholestatic effect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biliary bile salt output produced by Ryfamycin SV in rats, could be of clinical relevance.Part of this work was presented in the Herbsttagung der Deutschen Pharmakologischen Gesellschaft (München 3–6 Sept. 1979)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and Purpose

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A (SV2A) is the specific binding site of the anti-epileptic drug levetiracetam (LEV) and its higher affinity analogue UCB30889. Moreover, the protein has been well validated as a target for anticonvulsant therapy.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of UCB1244283 acting as a SV2A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 of UCB30889.

Experimental Approach

UCB1244283 was characterized in vitro using 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s with [3H]UCB30889 on recombinant SV2A expressed in HEK cells and on rat cortex. In vivo, the compound was tested in sound-sensitive mice.

Key Results

Saturation binding experiments in the presence of UCB1244283 demonstrated a fivefold increase in the affinity of [3H]UCB30889 for human recombinant SV2A, combined with a twofold increase of the total number of binding sites.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on rat cortex. In competition binding experiments, UCB1244283 potentiated the affinity of UCB30889 while the affinity of LEV remained unchanged. UCB1244283 significantly slowed down both the a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on kinetics of [3H]UCB30889. Following i.c.v. administration in sound-sensitive mice, UCB1244283 showed a clear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both tonic and clonic convulsions.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CB1244283 can modulate the conformation of SV2A, thereby inducing a higher affinity state for UCB30889.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conformation of SV2A per se might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ts functioning, especially during epileptic seizures. Therefore, agents that act on the conformation of SV2A might hold great potential in the search for new SV2A-based anticonvulsant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对胰蛋白酶活力影响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超声波对胰蛋白酶催化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方式。方法研究胰蛋白酶经不同频率、不同功率、不同时间的超声波处理后酶活力的变化;用动力学参数变化和光谱学探索其影响催化的机理。结果经超声波处理后酶活力普遍升高。用15 kHz5、0 W超声波处理胰蛋白酶3 min,酶活力可提高45.4%。将粗酶用SephadexG75凝胶色谱,分部液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显示出一条带,说明酶被纯化到电泳纯程度。对纯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Km值变小,Vmax值也降低,说明超声波处理使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大。超声波处理不会改变胰蛋白酶分子的构型,但会改变酶分子的构象。结论超声波对胰蛋白酶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改变酶分子的构象、增强酶分子对底物的亲和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黄芪甲苷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随着对黄芪甲苷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节免疫、缺血保护、心脏保护、抗炎、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综述黄芪甲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黄芪甲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褐藻糖胶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褐藻糖胶是一种硫酸多糖,近年来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倍受关注。本文就褐藻糖胶的抗血栓、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血脂、抗病毒、抗辐射和抑制补体激活等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依布硒是一种小分子抗氧化剂 ,易于参加各种氧化还原反应 ,能清除机体内过多的过氧化物 ,阻断产生自由基的链式反应 ,因此可治疗多种疾病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依布硒在体内主要通过模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反应机制发挥作用。然而 ,近来的研究表明依布硒在体内更趋向于通过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硫氧还蛋白反应系统来发挥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依布硒的药理作用及其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