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马宏远 《大医生》2023,(10):101-104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早期诊断效能及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秦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疑似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周围型小肺癌检出情况、分析胸部X线及64排128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验证胸部X线及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统计两种检测方法对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细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等征象中的检出情况。结果 89例疑似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73例;其中胸部X线检出阳性60例,阳性率为82.19%(60/73);64排128层螺旋CT检出71例,阳性率为97.26%(71/73);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pa检验显示,胸部X线与病理检查一致性尚可(Kappa值=0.508,P <0.001);64排128层螺旋CT与病理检查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5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8月接诊的可疑早期肺癌患者中选取12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和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结果:研究数据显示,125例可疑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95例为早期肺癌,30例为肺部良性病变;经多层螺旋CT诊断,确诊93例,漏诊2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0%(113/125)、90.29%(93/103)、90.91%(20/22)、97.89%(93/95)、66.67%(20/30)。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具有准确率高、敏感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肺癌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其病理和多层螺旋CT的诊断率及多层螺旋CT对各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66例(82.50%);良性病变14例(17.50%),其中7例肺部感染,4例肺结核,2例肺纤维瘤,1例纵隔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肺癌62例(77.50%);良性病变18例(22.50%),其中9例肺部感染,5例肺结核,2例肺纤维瘤,2例纵隔恶性淋巴瘤。病理对肺癌、良性病变诊断率与多层螺旋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弥漫型肺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4%、73.91%、60.00%,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弥漫型肺癌(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癌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临床早期确诊肺癌,改善预后。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周围性肺癌患者152例,分别进行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的诊断,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周围型肺癌临床典型征象及TNM分期诊断的检出率,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空泡征、分叶征、胸腔积液、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典型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1)。X线平片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6.58%,多层螺旋CT为92.11%,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可更好的对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及临床TNM分期进行诊断,诊断符合率更加接近病理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74例,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74例肺癌患者中腺癌占62.16%,鳞癌占28.38%,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占9.46%;各病理类型的病灶在各肺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织病理类型的病灶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织病理类型中发现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形成、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的CT征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型肺癌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能初步定性判断,可作为临床对周围型肺癌筛查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筛查诊断早期肺癌中的应用效能。方法: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段内(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7例早期肺癌患者,开展MDCT扫描诊断,且将结果对比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MDCT筛查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性。结果:MDCT扫描能够将患者的胸部各叶细节结构、病灶形状及肺部轮廓等清晰显示出来。在107例患者中,经MDCT检查,确诊103例(96.26%),较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在周围型肺癌49例患者中,MDCT确诊48例,准确率为97.96%;在中央型肺癌58例中,MDCT确诊55例,准确率为94.83%;MDCT诊断中央型、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较之病理结果,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MDCT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组织轮廓、病灶情况,在筛查诊断早期肺癌方面,有着较高的准确率;但在筛查早期中央型肺癌时,却有着较高的漏诊率,故需与病理检查等方法相联合来促进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对早期周围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MPR重建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显示率及诊断价值。方法:20例早期小肺癌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对病变区域再次进行薄层扫描,16例进行了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薄层CT扫描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空泡征(6/3)、小结节堆积征(7/4)、支气管充气征(4/1)、分叶征(8/4)、毛刺征(15/8)、胸膜凹陷征(7/3)。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MPR重建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显示及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纵膈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我院接收诊治的40例纵膈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螺旋CT和MRI以及X线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并比较患者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结果。结果:40例纵膈型肺癌患者中有23例为中央型肺癌,17例为周围型肺癌;发病位于右肺上叶14例,右肺下叶12例,左肺上叶10例,左肺下叶4例;病理类型为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腺癌8例。经螺旋CT检查,发现患者肺门表现出结节状,肿瘤边缘形状不规则,且肿块外缘呈现出分叶状、毛刺状,患者表现为纵膈淋巴结肿大,并且伴随有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症状。经MRI检查,患者除了上述螺旋CT检查中的表现以外,还能够相对比较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胸膜、胸壁以及胸椎均明显受到肿块的侵犯。螺旋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均较高,且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与MRI检查的准确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螺旋CT和MRI对纵膈型肺癌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取得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与常规X线检查比较,螺旋CT和MRI对纵膈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较高,诊断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接受螺旋高分辨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周围型小肺癌患者50例,这5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均接受螺旋CT扫描(SCT)以及高分辨CT扫描(HRCT),对其SCT与HRCT扫描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接受高分辨CT扫描,其分叶征、短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细支气管气相、胸膜凹陷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结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接受螺旋高分辨率CT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n=30)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展开扫描,对照组(n=30)通过横断位薄层予以扫描。对两组检测的细支气管气相、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短毛刺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叶征、血管技术征、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征等检测结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的治疗中具有科学准确,检测结果正确性高,能够为临床中周围型小肺癌的治疗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方式,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4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经工作站后处理行三维重建,容积显示重建(VR),将肿瘤影像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24例肺周围型小腺癌的密度改变表现为两种类型;非实质性密度影(磨玻璃影和空泡征),实质性密度影,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和1例高分化腺癌均表现为非实质性密度,而6例中-低分化和低分化腺癌中5例呈实质性密度影,24例V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的整体轮廓以及其周围的血管集聚情况,其中5例利用CT容积测定软件准确测量肿瘤的体积大小,为随诊观察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对周围型肺小腺癌极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常规螺旋CT和低剂量螺旋CT进行治疗观察,从诊断结果上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从诊断结果发现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癌患者诊断更为准确,灵敏性、准确性上更加可靠。结论:螺旋CT对于肺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螺旋CT特点,提高肺错构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螺旋CT图像。结果:本组肺错构瘤均为单发,左肺21例,右肺11例,位于下叶的共有23例,占69.7%(23/33)。本组肺错构瘤多位于胸膜(包括叶间胸膜)附近,瘤体与胸膜的平均距离是0.6cm。本组肺错构瘤的瘤体直径在0.8~2.7cm,瘤体平均直径1.8cm。本组肺错构瘤的瘤体边缘均清晰锐利,无毛刺。本组瘤体中观察到不同形态钙化影的有18例,占54.5%(18/33);观察到脂肪影的有7例,占21.2%(7/33);层厚1~2mm扫描时观察到的钙化影及脂肪影多于层厚5mm扫描时。利用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本组中观察到瘤体周围肺纹理走行自然、分布正常的有20例,占60.6%(20/33);观察到瘤体周围肺纹理轻度受压并呈握球状的有13例,占39.4%(13/33);全部病例均未观察到周围肺纹理的增粗、聚拢、牵拉等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结论:肺错构瘤具有明显的螺旋CT特点。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肺错构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征表现,为细支气管肺泡癌进行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细支气管肺泡癌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图像处理后对病灶的分布、部位、边缘特征及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分炎症型、结节型和弥漫型。炎症型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多个密度稍高、边缘不清晰、肺叶或肺段有实变;结节型病灶部位分布在胸膜下区和肺门区,病灶形态表现为中心低密度区、磨玻璃晕征、毛刺征尾征、血管集束等;弥漫型病灶呈双肺弥漫性分布,以肺中叶和下叶分布居多。病灶密度高,病灶边缘清晰或模糊,有部分细角状或棘状突起,部分结节病灶形状不规则或伴有尾征、晕征、部分融合成小片状、局限性小叶间隔增厚、条索网状改变、伴有小空洞征或空泡等。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在早期诊断治疗中,多层螺旋CT检查至关重要,是诊治该病必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CT检查应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早期周围性肺癌患者56例,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和转移情况。结果:在诊断情况方面,X线检查方式与CT检查方式相比,CT检查的准确率与检出病灶数量明显更高(P<0.05);在诊断转移情况方面,CT检查诊断转移情况方面明显更好(P<0.05)。结论:CT检查应用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更好的为患者展开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朱凤 《上海医学影像》2002,11(4):297-299
目的:总结小肺癌CT诊断的体会,强调正确的扫描方法和增强CT在小肺癌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过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直径8-20m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结果:97.56%的实质性小肺癌具有一般周围型肺癌的特征性表现;高分辨CT(HRCT)可导致肺内小结节密度偏高;浸润型小肺癌CT表现与炎症相似;增强扫描时(1.5-2ml/kg,2-3ml/s‘),实质性小肺癌强化峰值在1-1.5分钟。结论:薄层螺旋型CT扫描,标准重建不仅能真实地反映病灶的细微征象,对病灶的性质做出判断,而且能较准确地提示小肺癌TNM分期。增强扫描时小肺癌的强化峰值与静脉注射对比剂的速率和扫描时间相关。浸润型小肺癌与炎症鉴别较难,抗炎治疗后不吸收需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17.
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EC/CT多种示踪剂及诊断性CT的应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2例肺癌患者中,中央型肺癌7例,周围型肺癌55例,明确诊断59例,诊断率95.16%。18F-FDG PET/CT检查见病灶有不同程度放射性异常浓聚,最大SUV1.0~22.3;11C-MET PET/CT检查的病灶均见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SUV0.5~4.9;CT增强扫描病灶边界清晰,明显强化,可见血管"集束征",HRCT检查见病灶有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阻断。结论18F-FDG PET/CT能较准确地对肺癌做出明确诊断,多种示踪剂及诊断性CT的联合应用能极大地提高肺癌尤其是小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选择65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分析并比较肺癌组CT平扫+增强检查的边缘和内容征象以及CT值的变化,探讨CT增强扫描对于平扫检查的意义;选择32例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测量病灶的CT强化峰值(最大强化CT值的平均值),计算强化增值(最大强化CT值-平扫CT值)及SPH/PPH(病灶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CT值的比),分析并比较他们的CT值在增强检查前后的变化,探讨CT增强检查对周围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在肺癌组CT平扫+增强对比中,短毛刺征征与高密度点条征同层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型肺癌CT平扫+增强检查的诊断准确度比较中,CT平扫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指数及准确率均低于增强检查,其中CT增强检查诊断指数>150%,有诊断意义。肺癌与肺结核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与肺结核增强比较,强化峰值分别是60.35±21.56、40.09±14.41,强化增值分别是41.03±13.72、12.42±15.04,SPH/PPH分别是(22.01±1.93)%、(4.53±1.08)%,t分别是20.71、18.47、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平扫相比,CT增强检查能够显著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增强检查在肺癌与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癌CT漏诊原因及体会,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肺结核患者并发肺癌在初期漏诊肺癌的临床症状及CT影像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中,咳嗽咳痰52例,其中刺激性咳嗽17例、咯血16例、消瘦23例、声音嘶哑8例、血性胸腔积液13例,肺结核和肺癌发生于同一肺叶23例,不同肺叶42例.周围型肺癌56例,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周围型小肺癌于螺旋CT薄层扫描的表现。方法5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均经CT薄层(2~3mm)扫描,分析了其CT征象。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分叶征见于46例(92%),边缘毛刺征38例(76%),空泡征28例(56%),胸膜凹陷征39例(78%),以及血管集束征35例(70%)。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CT征象起着重要作用,螺旋CT薄层扫描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上述诸征象,因而能够提高小肺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