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合理性及药物利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某儿童医院296例使用脾多肽注射液患儿的病历资料,结合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儿童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专家共识》以及患儿年龄、体重,建立儿童脾多肽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评分标准,包括适应证、药物剂量、溶剂种类、药...  相似文献   

2.
莲必治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4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八期)通报了莲必治注射液有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并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对该品种安全性研究及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莲必治是无锡山禾药业的主要品种,通报引起了企业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协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的过程中,向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并对检索的文献及企业上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工作,笔者对我国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评价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于莲必治注射液有致急性肾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的不良反应(ADR),通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并查阅相关原始文献,对2000年1月~2011年5月医药期刊中莲必治注射液所致ADR进行整理、归纳及统计分析,经剔除同一病例在不同期刊内重复报道和综述性的文献后,共查阅到相关文献22篇,计85例。结果莲必治注射液ADR与年龄无关,但与性别(P<0.05)及给药途径有关,静脉滴注易发生(P<0.05),在用药后6~30min发生率高(P<0.01);联合用药易发生(P<0.05);不良反应类型有急性肾功能损害、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与皮疹等,急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最高,占52.9%。结论莲必治注射液使用中可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应加强其预防和监测,尤其应对速发型不良反应重点检测,对联合用药致急性肾功能损害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效地减少其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万方医药数据镜像系统和中国知网检索1999~2010年国内医学期刊,搜集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索获得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20篇,病例148例,因累及多个系统,不良反应194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8例次。泌尿系统损害73例次,占37.63%;过敏反应86例次,占44.33%。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给药后2~90min,泌尿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5d。148例不良反应中联合用药102例,占68.9%,单用莲必治注射液46例,占31.1%。结论: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急性肾损害和过敏反应,临床应用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及个人和家族疾病史,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严格控制药物输液的浓度和速度。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87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弄清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0月中国期刊网收录的87例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给药途径有关,静脉滴注易发生不良反应(P〈0.05)。其过敏反应以速发型为主,起病急,进展快,91.95%的过敏反应发生在30min以内(P〈0.05),且多为多系统损害.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意识模糊、血压急剧下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为29.89%(26/87),其中5例为重度过敏性休克。结论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莲必治注射液抗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
莲必治注射液相关急性肾损害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18~45岁)给予莲必治注射液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第2~3天均出现腰痛。肾功能检查:BUN9.6~15.3mmol/L,SCr233.0~550.0μmol/L,血尿酸553.0~722.0μmol/L。立即停用莲必治注射液,行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莲必治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E)发生的发生类型、特点及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等期刊数据库(1978年1月~2012年3月),以"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治疗"、"病例报道"等为检索词,检索文献全文136篇,纳入分析的文献36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药不良反应可累积多个系统-器官,以皮肤损害、过敏反应、胃肠道损害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男女比例各占53.23%、41.94%,19~60岁占比为43.48%,不良反应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占45.05%,1小时内占51.37%,联合用药时占70.36%,结论莲必治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速发型为主兼具迟发型,多发于青壮年,并且联合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李静  韩勇 《中国药房》2012,(4):341-343
目的:探讨莲必治注射液致肾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莲必治注射液致56例肾损害病例的性别与分布,既往过敏史,出现时间、原患疾病、用药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莲必治注射液致肾功能受损事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占73.21%和26.79%,年龄为14~66岁,大多在用药1~2次后出现,及时停药并给予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单独或联合用药均可发生。结论:临床应重视莲必治注射液致肾功能损害事件的发生。尽量做到用药全程监护,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儿童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应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DUI)评价伏立康唑在儿童中用药剂量的合理性.方法 对2015年1月-2019年6月使用伏立康唑的出院儿童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体质量分组,计算cDUI.结果 按负荷剂量给药方案计算,伏立康唑口服剂型与注射剂型各体质量组cDUI基本接近1(伏立康唑口服剂型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科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及药物利用情况,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儿科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调研指标进行评估,并对儿科住院患者重点药物进行药物利用指数分析。结果 儿科门诊处方平均用药2.49种,人均次费用73.13元,抗菌药使用率19.74%,针剂使用率16.08%,基本药物使用率15.15%,患儿平均就诊时间为6.06 min,与药师接触的平均时间为0.63 min,实际调配药物率为97%,药袋标示率及通用名使用率均达10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1.5%,费用占同期药品费用的14.41%,使用频度最高的为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CDUI>1,单位体质量日剂量偏大。免疫调节剂及中药注射剂消耗金额分别占儿科同期药品的12.19%、0.75%,DUI均<1。结论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患者关怀指标有待一步改善。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率偏高,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使用欠合理。部分药品尚缺少儿童用药合理性评价的数据与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莲必治注射液的临床安全性,并为其实施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总结莲必治注射液上市后的临床应用概况和过敏反应及肾毒性反应的特征,分析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藉此提出该药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莲必治注射液临床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小儿肺炎、放射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病毒性肠炎等)和恶性肿瘤(如晚期肺癌等);上市应用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等;多数轻型过敏反应发生在给药30min内;其与年龄和给药方式有关)和肾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多数发生于首次用药后0.5~12h;其与年龄有关)为主;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用药不当、个体差异等。该药风险管理应注重改进药品质量,加强处方管理,加强临床宣教,开展集中监测等。结论:莲必治注射液临床效果已受到广泛认可,但对其临床安全性应加以重视,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 DUI)评价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药物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7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药物西米替丁、布拉酵母菌散、更昔洛韦的c DUI、药物使用频度与用药合理性。结果与结论:更昔洛韦、西米替丁和布拉酵母菌散的用药频度依次增大,西米替丁和布拉酵母菌散用药剂量偏大,更昔洛韦用药剂量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使用莲必治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使用莲必治注射液的1876例儿童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85例和非AKI组179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原患疾病、合并用药、莲必治注射液用药情况等多种因素,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使用莲必治注射液的患儿AKI发生率为4.53%(85/187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年龄、入住ICU比例、血清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合并用药(氨基糖苷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血管升压药、安痛定)、日给药剂量和输液浓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输液浓度、高日给药剂量、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合并用药(氨基糖苷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年龄≤3岁和入住ICU是莲必治注射液致儿童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所有AKI患儿经停药等处理,转归较好,无继发尿毒症发生。结论:高输液浓度、高日给药剂量、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合并用药(氨基糖苷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年龄≤3岁和入住ICU是莲必治注射液致儿童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使用莲必治注射液应重点关注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以保证莲必治注射液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盛 《广东药学》2014,(6):444-446
目的分析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发生的原因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应用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案例126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莲必治注射液致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90例)显著多于女性(36例);年龄段以21~50 a的青壮年发生率为最高,占76.19%;所致肾损害中以引发肾功能衰竭为最多(104例);出现ADR时间呈多样性,以1~2 d为多;出现ADR停药后并做应对处理,预后均良好。结论临床应用莲必治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注意用药前后患者尿常规和肾功能的监测,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一旦发生ADR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7.
包装标识的规范对非处方药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处方药包装标识的规范对药物能否合理使用起决定性作用。结合目前国内药品标签、说明书存在的问题,就药品名称、不良反应、有效期、用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对完善和规范我国非处方药包装标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