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慢性荨麻疹找不到明确的过敏原 ,临床症状迁延不愈。近年报道该类患者中约 2 0 %~67%的血清内存在组胺释放活性。与之相关的主要有抗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抗体和抗IgE自身抗体。另外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密切关系也提示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了部分慢性荨麻疹发病。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的研究将拓宽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发病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这类有自身抗体参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在预后和治疗上均有其特殊性,常规的抗组胺药物治疗很难奏效.研究发现,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与抗IgE及其受体的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诸多因素有关.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水平增高,刺激产生抗IgE的高亲和力受体抗体和抗IgE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后诱发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约有1/3为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存在IgG-抗FeεRIα自身抗体或(和)抗IgE自身抗体,发病以身免疫机制为基础,本文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西替利嗪,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IgE值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gE值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配合腧穴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较比单纯应用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慢性或复发性荨麻疹性损害在临床较为常见 ,多被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其中 30 %患者是由IgG型抗IgE受体或IgE自身抗体所致 ,只有少数 (约 10 % )患者可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 ,此病还可作为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低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及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等。本文就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荨麻疹性血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或复发性荨麻诊性损害在临床较为常见,多被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其中30%患者是由IgG型抗IgE受体或IgE自身抗体所致,只有少数(约10%)患者可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此病还可作为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疹、低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及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等。本文就荨麻疹性血管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主要过敏原的种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结果562例慢性荨麻疹中,过敏原总IgE阳性反应者495例(88.07)%,有326例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呈阳性(58.02%);户尘螨(41.sO,to)、蟑螂(25.98%)、苋(18.51%)为主要过敏原。结论过敏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关系密切,找出致病因素对预防和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主要的效应细胞是肥大细胞。大约1/3的患者具有循环功能性组胺释放自身抗体,此抗体与高亲合力IgE受体或IgE相结合。该病的治疗主要用抗组胺治疗,血浆去除法等对重症难治患者可能有效。对免疫调节起反应以及最近发现与HLA-DR4有关均为某些患者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自身免疫基础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9.
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为研究其致病原因和食物的关系,我们对确诊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食物组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抗组胺药是一线治疗药物,但近一半患者疗效欠佳.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包括Th1/Th2细胞亚群失衡、炎症介质异常、IgE及抗IgE高亲和力受体的抗体异常等,可能是慢性荨麻疹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制剂对免疫异常具有选择性调节或阻滞作用,成为慢性荨麻疹及其他荨麻疹疾病的治疗新手段或方法.这些生物制剂主要有:卡介苗多糖核酸、丙种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阻滞剂、利妥昔单抗、奥马珠单抗等,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奥马珠单抗是抗lgE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疗效/风险比,耐受性好,是治疗慢性荨麻疹较理想的生物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11.
慢性荨麻疹患者多种因素致敏状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荨麻疹是指病程超过6周的荨麻疹,多迁延难愈,对常规抗组胺药有时治疗效果不显著.为了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致敏状态,我科对19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食物、吸入物特异性IgE检测、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及斑贴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在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过敏反应体外检测系统(In Vitro Test,IVT)对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包括6种吸入性过敏原和7种食入性过敏原。结果:总IgE阳性率为94.00%,至少一种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占85.00%,住13种过敏原特异性IgE中以霉菌的比率为最高,占27.00%。结论: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赵作涛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2):1105-1109
【摘要】 慢性荨麻疹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传统治疗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而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新的治疗选择。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可以更快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逐渐得到临床证实。本文总结分析慢性荨麻疹临床诊疗现状和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为临床管理这类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意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门诊慢性荨麻疹的患儿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结果试验组的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p(+)的患者给予三联疗法配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较显著。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应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并给予抗幽门螺杆菌的正规治疗,这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大多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现已发现了数种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关的自身抗体,其中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中的地位尤为重要。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可能参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自身抗体的形成。另外,部分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HLA-Ⅱ类抗原的等位基因DRB1 04频率增加,提示该病发病具有自身免疫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6.
3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及血清IgE抗体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普遍认为,变态反应是慢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我们对本科3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以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食物和环境的过敏原,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提供病因学诊断依据和治疗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慢性荨麻疹临床主要表现为风团和水肿性红斑.一般认为,风团如果每天或几乎每天发作,持续6周及以上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荨麻疹(CU).现认为近一半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发病机制,应归属为自身免疫性荨麻疹(CAU),存在抗FcεRI抗体和抗IgE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和补体在CU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自身免疫机制只能解释部分CU的发病机制,CU发病尚存在凝血途径异常、信号传导通路异常等众多其他机制.本文就CU自身免疫机制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学指标与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总IgE、CRP、补体C3、补体C4、D2聚体、F1+2片段、FVIIa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总IgE值、补体C3、C4、CRP、F1+2片段、FVIIa 及D2聚体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药物治疗3个月后有效,其CRP、FVIIa、D2聚体、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慢性荨麻疹抗组胺治疗无效组进行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示D2聚体为治疗抵抗的主要影响因素(OR:1.63,95%CI 1.102-1.799,P<0.05)。以D2聚体的中位数(5.41 mg/L)分为两组,A组(≥5.41 mg/L),B组(<5.41 mg/L),治疗后随访2年显示A组的复发率(23.56%)明显高于B组(1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种炎症因子及凝血因子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D2聚体水平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治疗的疗效及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由于病因复杂,因而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我们对确诊的72例慢性湿疹、14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扑尔敏2周,治疗组同时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肌肉注射6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中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1.07%、1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且IgE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