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法与通调任督法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接诊的7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醒脑开窍针法与通调任督法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通调任督法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对照组和醒脑开窍组,在给予脑梗死恢复期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接受传统针刺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疗程4周。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评价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2组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经颞窗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脉冲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BI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醒脑开窍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4周后的BI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组(P均0.05)。醒脑开窍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Vd、Vs、Vm均比治疗前明显加快而PI和RI显著降低(P均0.05),颈内动脉颅内段RI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参数无太大变化(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明显缓解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医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梗死侧脑缺血及颈内动脉参数,增加缺血区血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针刺法)45例与对照组(传统针刺法)35例,连续治疗4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周期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发生相关并发症共16例次,发生率为36%;对照组发生相关并发症共23例次,发生率为66%。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已确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记录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水肿评分、FMA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VAS评分、水肿评分、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鲒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医论坛》2021,36(3):33-35
目的:观察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后痉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配穴治疗,治疗组给予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痉挛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86/100),高于对照组的71.0%(71/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临床痉挛指数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配穴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痉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丁螺环酮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AMA及Y-BOCS评分2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0%,对照组为8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强迫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为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残疾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灵龟八法治疗脑卒中后昼间嗜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昼间嗜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灵龟八法治疗,对照组予醒脑开窍结合药物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对患者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质量指数(PSQI)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ESS评分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E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灵龟八法改善脑卒中后昼间嗜睡患者夜间睡眠质量的效果与药物相近,同时可更有效地改善白天嗜睡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 994年开始采用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 46例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均符合郭迪主编的《儿科基础与临床》中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 46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3岁 ,其中 3岁以下者 1 0例 ,3~ 7岁 2 3例 ,7岁以上 1 3例。   1 0例检查脑电图 ,其中正常 4例 ,异常 6例 ,2例合并有痫性放电 ;5例检查CY ,正常 2例 ,异常 3例 ,均表现为脑容量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2 0例 ,正常 2例 ,可疑异常 3例 ,异常 1 5例。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哑门、风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