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超声诊断胃癌及胃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对胃癌及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方法 用内镜超声探头检查35例胃癌及胃隆起性病变。结果 内镜超声对胃壁可准确分层,对胃癌的诊断有其优越性。结论 内镜超声是诊断早期胃粘膜癌、粘膜下肿瘤的最佳方法,对胃壁粘膜、粘膜下肿瘤与壁外压迫性病变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胃镜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6例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患者,用超声胃镜水囊法或水囊法结合水充盈法检查。结果:245例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患者明确诊断,诊断率95.7%,明显高于胃镜(66.0%)和钡餐检查(53.1%);97例手术患者超声胃镜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1.8%。结论:超声胃镜检查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声内镜在胃食管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泛指上消化道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肿瘤、及消化道壁外脏器或肿物压迫引起的隆起。作者自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回顾性分析本院124例经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胃食管隆起性病变的病例,体现其在胃食管隆起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检查(EUS)对胃底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诊断的215例胃底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EUS,通过观察,比较其起源、大小、回声、境界等,得出诊断。结果 215例病变中诊断间质瘤101例、胃外压迫72例、静脉曲张20例、息肉9例、黏膜皱襞5例、脂肪瘤2例、血管瘤2例、囊肿2例、神经纤维瘤1例、异位胰腺1例。结论 EUS对胃底隆起性病变有独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有助于指导选择病灶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8.
胃隆起性病变应用单纯的内镜或体表超声检查均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而超声内镜(EUS)同时具有胃镜和超声的优点,在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中有独特的价值,并能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就EUS检查146例作一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内镜及超声小探头对278例胃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息肉21例,平滑肌瘤143例,平滑肌肉瘤10例,脂肪瘤16例,异位胰腺12例,静脉曲张7例,壁外压迫69例.对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部分病变进行内镜治疗,对起源于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的部分病变进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或手术治疗,对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为93.0%,明显高于胃镜(61.5%).结论:超声内镜可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起源、范围及大小作出准确判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超声与CT诊断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超声与CT诊断对比研究张锁林①杨斌②1资料和方法本组51例住院病人,男3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岁(27~68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饱胀,有明显压痛不适。51例均作B超检查,其中21例作CT检查,51例均行胆囊切除术。超...  相似文献   

11.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1-3],特别是在有液腔存在或被液体包围的脏器,图像尤为清晰,但系统地研究胃隆起性病变三维超声成像表现报道较少。鉴此,对17例疣状胃炎、5例胃息肉和4例隆起型胃癌,在二维声像图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比,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6例均为近来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19-67岁,平均48.6岁。均有腹痛、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全部受检者禁食一夜,采用卧位、坐位或立位,仪器采用德国TomTec公司Echo-Scan三维成像系统,包括手持式磁…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胃壁隆起性病变诊断率,减少胃底假占位性病变(胃床压迹)的误诊。方法对内镜诊断胃黏膜下肿瘤10例患者及胃床压迹38例患者经B超进一步确诊。结果内镜诊断黏膜下肿瘤患者10例,胃床压迹患者38例,与B超诊断完全相符,符合率100%。结论 B超诊断胃隆起性病变与胃镜相结合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胃占位性病变的显像剂法超声诊断价值陈日曙,陈阿媚,郭心璋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胃窗-85超声显像剂"对5318例患者进行胃B超检查,共检出胃占位性病变51例。本文重点分析51例胃占位性病变的显像剂法超声论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组51例中男39例,女...  相似文献   

15.
胆囊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血流灌注过程及其增强模式,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胆囊隆起性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造影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壁及病变的增强时间和增强模式.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中良性病变35例,恶性病变1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病变内血流信号19例(40%,19/47);超声造影增强病例38例(81%,38/47),P<0.005.胆囊壁平均始增时间为(16.2±1.9)s,良性病变平均始增时间(16.3±2.8)s,恶性病变平均始增时间(16.2±3.2)s,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92).47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增强模式分为4类:Ⅰ类:无增强;Ⅱ类:动脉相均匀增强;Ⅲ类:动脉相蜂窝状不均匀增强;Ⅳ类:动脉相血管呈杂乱树枝状高增强.所有良性病变造影模式分别表现为Ⅰ类到Ⅲ类,11例(92%,11/12)恶性病变表现为Ⅳ类,1例表现为Ⅲ类.11例恶性病例动脉相胆囊壁局部连续性显示中断.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示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血流灌注过程.特征性的增强模式,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动脉相胆囊壁显示是否完整连续对鉴别良恶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46例超声首诊经病检证实的胆囊隆起性病变结果进行了分析。在46例中:胆固醇性自己肉44例,其中1例因伴模糊声影误诊为胆囊结石;胆囊腺癌伴结石1例;胆汁淤带1例。  相似文献   

17.
胃壁隆起增厚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胃癌、胃溃疡壁隆起增厚声像图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采用"胃窗声学造影剂"造影的方法观察61例胃癌、胃溃疡壁隆起增厚声像图,并对其进行多角度归类、分析和总结。结果:胃壁隆起声像范围最大直径<50mm者,有93%是良性胃溃疡;最大直径50~100mm者,有75%是胃癌;最大直径>100mm者,有79%是胃癌。胃壁隆起增厚厚径<15mm者胃溃疡发生几率高,为80%;≥15mm者胃癌的发生几率高,为81%。结合胃壁隆起声像的回声、形态、蠕动情况,确诊准确率首诊可达80%,复诊达90%。结论:采用"胃窗声学造影剂"造影的方法,综合分析胃壁隆起增厚范围、程度,声像的回声、形态、蠕动情况,并通过对病变声像图进行放大观察或短期复查,可提高对胃癌、胃溃疡壁隆起增厚声像图的超声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胆囊隆起性病变在三维超声成像中的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见胆囊隆起性病变尚缺乏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应用三维超声对结构周围或内部被无回声区包绕或充填的器官,能提供比二维超声更丰富信息的优点,对31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在二维声像图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探讨其声像图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31例均为近来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3例,女18例,年龄19~62岁,均龄42岁,病程半月~12年,12例有不同程度右、中上腹胀痛不适外,余19例无自觉症状。患者禁食8小时以上,采用德国TomTec公司EchoScan三维成像系统,连接AlokaSSD650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胃部的多种囊性病变(胃憩室,胃重复畸形,异位胰腺囊肿,胃肠间质瘤囊变),胃周易误诊为胃来源的囊性病变(肝左叶囊肿、胰腺假性囊肿),以及文献报道的胃壁脓肿。回顾上述病例的临床资料,针对其影像学表现,对胃的囊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归纳和小结,同时结合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对胃囊性疾病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对胃囊性病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与分析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该病的最佳诊断方法。方法 对 5 6例患者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行多切面扫查 ,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基底部及局部囊壁情况 ,病变是否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后方是否伴有声影。并对其中 42例术前行CT检查及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和CT分别与病理对照 ,符合率分别为 91.3 %和 76.5 1% ,二者假阳性率分别为 8.7%和 10 .12 % ,超声未见漏诊 ,CT漏诊率为 13 .3 7%。结论 胆囊内小隆起性病变为一组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 ,超声诊断是早期检出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