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9例(心衰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2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18、脑钠素(BNP)水平;用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对69例老年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级,其中NYHAⅡ级22例,Ⅲ级27例,Ⅳ级20例。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血浆IL-18、BNP水平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YHAⅡ级比较,NYHAⅢ级和NYHAⅣ级患者血浆IL-18、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降低(P<0.01);与NYHAⅢ级比较,NYHAⅣ级患者血浆IL-18、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心衰组患者血浆IL-18与BNP水平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r=0.689,P<0.01;r=0.730,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98,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IL-18水平明显升高,且与BNP、NYHA分级和LVEF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IL-18、BNP水平有助于心衰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血浆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及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将81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和TNF-α水平,评价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LVMI和MW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血浆BNP和TNF-α水平升高;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进展,血浆BNP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BNP与TNF-α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MWS和LVMI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与BNP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的增加与LVMI和MWS增加有关;TNF-α、LVMI和MWS协同参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美国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Ⅳ级慢性心衰患者96例,均行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肾功能、血脂检查。比较不同BNP水平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血浆BNP水平与美国NYHA心功能不全的分级密切相关(P<0.01),且随着血浆BNP的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尿素氮、肌酐增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心梗及死亡患者比例增加(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的反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其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测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睾酮与心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CHF男性患者91例(NYHAⅡ级31例、Ⅲ级30例、Ⅳ级30例)和与之相匹配的男性无CHF患者40例作为无CHF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睾酮、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差异。结果:与无CHF对照组相比,CHF各亚组血浆睾酮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随着NYHA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降低(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睾酮水平与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244、-0.322,P均0.05),与LVEF呈正相关(r=0.322,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血浆睾酮水平越低,测定睾酮水平有助于判断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的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心衰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三亚组:NYHAⅡ级34例;Ⅲ级32例;Ⅳ级34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NF-α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心衰组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心衰程度加重,APN水平降低更加明显.APN与TNF-α、hsCRP、HOMA-IR呈负相关(r=-0.118,P<0.01;r=-0.578,P<0.01;r=-0.446,P<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降低更加明显.脂联素在心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脂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两组的BNP、TNF-α及血脂水平。结果两组BNP、Cys C、LVEF、LVEDD、L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C、TG、HDL-C、LDL-C、Apo-A、LP-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血BN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血BN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TNF-α及血脂水平与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心功能情况的反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钠素(BNP)对心衰诊断及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40例心衰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三组:Ⅰ~Ⅱ级组8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12例;于入院时和抗心衰治疗2周后检测各组心衰患者晨起空腹血BNP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高而升高。BNP水平:心功能Ⅰ~Ⅱ级与心功能Ⅲ的[(480.53±70.18)ng/ml:(1601.22±108.27)ng/ml]、Ⅳ级的[(480.53±70.18)ng/ml:(2101.15±81.01)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抗心力衰竭治疗2周后,各级心功能患者BNP水平,LVEF及LVEDd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危险分层有较肯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水平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CHF患者65例(CHF组),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5例,Ⅲ级32例,Ⅳ级18例;另选心功能正常的老年人45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采用日本产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hs-CRP及血肌酐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L-6、TNF-α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LVEF、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尿酸、TNF-α、IL-6、hs 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并随心功能分级加重而增加。血尿酸水平与TNF-α、hs-CRP、IL-6等炎性因子呈正相关(r=0.74,r=0.60,r=0.68,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73,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循环中的炎性因子密切相关,是CHF患者心功能恶化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衰患者92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TNF-α、CRP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心衰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14±1.23)μg/L比(9.25±1.74)μg/L,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心功能Ⅱ级组(5.30±0.72)μg/L,心功能Ⅲ级组(4.17±0.97)μg/L,心功能Ⅳ级组(2.98±0.74)μg/L,P<0.01],心衰患者不同病因组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CRP、HOMA-IR呈负相关(r=-0.608,P<0.01,r=-0.592,P<0.01,r=-0.668,P<0.01).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并与心衰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11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Ⅰ级27例、Ⅱ级35例、Ⅲ级31例、Ⅳ级20例;有合并性疾病81例,无合并性疾病32例。另选取同期我院4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受检者血浆BNP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BNP为(682.57±33.46)ng/L,高于对照组的(47.63±8.31)ng/L(P0.01);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为(79.48±9.55)ng/L,Ⅱ级患者为(201.26±11.48)ng/L,Ⅲ级患者为(718.43±18.69)ng/L,Ⅳ级患者为(894.48±38.15)ng/L,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P0.01);有合并性疾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为(825.93±42.66)ng/L,高于无合并性疾病患者的(447.58±35.83)ng/L(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因此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判定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指标,但不能排除合并性疾病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43例心力衰竭患者(HF组)与38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浆BNP含量,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进行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左心功能参数,并进行比较;HF组进行抗心衰药物综合治疗2周,然后就其血浆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心功能恶化,血浆BNP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能间差异均有显著性[NYHAⅠ级:(156.15±71.42)pg/ml比NYHAⅡ级:(405.42±263.38)pg/ml比NYHAⅢ级:(736.12±395.47)pg/ml比NYHAⅣ级:(1106.36±582.33)pg/ml,P〈0.05]。经抗心衰药物综合治疗后,各心功能等级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NP水平与LVEF(r=-0.578)、左心室短轴缩短率(r=-0.542)呈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内径(r=0.611)、心胸比率(r=0.534)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测定心衰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是监测心衰程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21例老年健康人(对照组)、69例老年CHF患者(CHF组,NYHAⅡ级22例,Ⅲ级27例,Ⅳ级20例)血浆CT-1、脑钠素(BNP)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CHF组血浆CT-1、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 824,P<0.01;t=6 062,P<0.01).CHF组组间比较,各组CT-1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2 607,P<0.01),NYHA Ⅳ级组CT-1水平明显高于NYHA Ⅲ级组、NYHAⅡ级( P<0.05或P<0.01),NYHA Ⅲ级组明显高于NYHA Ⅱ级( 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浆CT-1与BN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53,P<0.01 或r=0 523,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81,P<0.01).通过绘制CT-1的ROC曲线,CT-1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2,95%的可信区间为0.864~0.976,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浆CT-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BNP、NYHA分级、LVEF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老年CHF患者血浆CT-1、BNP水平有助于CHF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CHF患者92例(心衰组),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10例、心功能Ⅱ级21例、心功能Ⅲ级33例和心功能Ⅳ级28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者29例和收缩性心力衰竭者63例。对照组为性别与年龄与心衰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心衰超声指数评分和血浆NT-pro BNP水平测定。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血浆NT-pro BNP水平升高及LVE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心衰超声指数评分与血浆NTpro BNP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超声指数评分、血浆NT-pro BNP水平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26,P0.05),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3,P0.05)。结论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和血浆NT-pro BNP可进一步提高CHF的临床诊断水平,可作为综合评价CH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肌钙蛋白(cTn) I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17例、Ⅱ级组22例、Ⅲ级组28例和Ⅳ级组19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平均室壁应力(MWS)水平,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38例和LVMI升高组48例,比较两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分析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与MWS、LVMI、LVEF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随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VMI升高组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MWS显著高于LVMI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LVMI正常组(P<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与MWS、LVMI呈显著正相关(P<0. 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性(P<0. 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与患者心室重构呈正相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脑钠素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 BIOSITE 公司的 Triage BNP 干氏诊断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BNP 水平明显高于呼吸困难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1),心衰程度越重,血浆脑钠素(BNP) 水平越高,NYHAⅡ级、Ⅲ级、Ⅳ级三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 BNP 检测是一种评估心力衰竭的良好方法,对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老年CHF患者,均行血浆BNP、肾功、血脂指标及心脏功能检查。比较不同BNP水平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两组,A组BNP≤400 pg/ml,B组BNP〉400 pg/ml。与A组比较,B组房颤、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死亡患者比例增加,尿素氮、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或〈0.01)。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Ⅲ级〉Ⅱ级,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判定老年CHF患者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钠肽(BNP)、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111例不同程度CHF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CTGF和BNP水平,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计算LVMI。结果 CHF组血浆CTGF和BNP水平及LVM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因所致的CHF患者血浆CT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HF组血浆CTGF和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NYHAⅣ级患者血浆CTGF和BNP水平明显高于NYHAⅢ级及NYHAⅡ级患者(P0.05);CHF组血浆CTGF水平与BNP、LVMI显著正相关(r=0.540,P0.001;r=0.347,P0.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糖、ALT、Cr、NYHA分级等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浆CTGF水平与BNP和NYHA分级有关。结论 CHF患者血浆CTGF可作为评估心衰的新的生化指标,其血浆水平能反映CHF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预测心衰进程、判断心衰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5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IL-1、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86、-0.454、-0.521、-0.514、-0.502,均为P<0.01),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正相关(r=0.603、0.45、0.542、0.519、0.438,均为P<0.01);IL-1、IL-6、TNF-α、IFN-γ总和与IL-10的比值:NYHAⅢ级和Ⅳ级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NYHAⅣ级患者高于Ⅲ级和Ⅱ级患者(P<0.05),NYHAⅢ级患者高于Ⅱ级患者(P<0.05),但NYHAⅡ级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IL-1、IL-6、IL-10、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均增高,但抗炎因子增加相对不足,炎症反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加重,与心功能状态有相关性,与病因无显著相关性,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CHF患者(其中NYHAⅡ级25例、Ⅲ级19例、Ⅳ级21例)治疗前后测定了BNP、TNF-α和NO水平,同时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选择2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CHF患者BNP、TNF-α和NO含量升高;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BNP、TNF-α和NO水平逐级升高,并与LVEF呈负相关;常规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各项指标逆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F患者BNP、TNF-α和NO升高,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能逆转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B型钠尿肽(BNP)、细胞黏附因子(ICAM)-1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56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5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评价两组心功能,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对比研究组不同贫血程度及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及LVMI、MWS。结果研究组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LVMI、MWS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贫血患者TNF-α、BNP、ICAM-1水平、LVMI、MWS高于轻度者(P<0.05)。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LVMI、MWS均高于Ⅱ级和Ⅲ级,且Ⅲ级患者均高于Ⅱ级(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血清TNF-α、BNP、ICAM-1水平升高能够促进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