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含人干细胞白血病(stem cell leukemia,SCL)基因重组慢病毒对高糖环境下受损Cajal间质细胞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中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ICC,培养24 h贴壁,经倒置显 微镜、免疫荧光鉴定后,将ICC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对照组加入含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高糖组加入含 2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48 h后;对照组不变,高糖组分成空白组、空慢病毒组和实验组3个亚组,3组分别 加入PBS、空慢病毒和含SCL基因重组慢病毒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和48 h,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 两个时段各组中ICC中c-kit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4或48 h后,空白组、空慢病毒组中ICC的c-ki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 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ICC中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均高于空白组和空慢病毒组,但是仍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SCL基因重组慢病毒可以上调高糖环境下功能受损ICC中c-kit蛋白表达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作用下人内皮细胞内皮抑素( endostatin, ES) 的代谢特点, 探索内皮抑素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 , 随机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中培养,分为正糖对照组( 5.6 mmol/L Glu) , 高糖组( 11.2 mmol/L Glu、22.4 mmol/L Glu 组) 。培养 24、48、72 和 96h后, 收集各组不同作用时间点的 HUVECs, 采用 RT- PCR 法检测 ES mRNA 的表达, Western- blot 法检测 ES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1.2 mmol/L Glu 组, ES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第 72、96 小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72h〈0.05, P 96h〈0.01) ; 22.4 mmol/L Glu 组, ES mRNA 和 ES 蛋白的表达在 24、48、72h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72 h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 而 96 h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 对照组中 ES mRNA 的表达水平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ES 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96h 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24 h 的( P 〈0.05) 。结论高糖对 HUVECs中 ES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是双向的: 短时间内起促进作用, 具有时间依赖性;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高糖对 ES mRNA 和蛋白的表达转为抑制; 在 DM 慢性长期病程中, ES 表达的降低可能与 DM 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范勇洪 《中外医疗》2012,31(5):13-14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豚鼠膀胱ICCs细胞长度的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DCP)是否与逼尿肌中ICCs细胞形态异常有关。方法胶原酶V消化豚鼠膀胱,分别在5、10、15mmol/L糖浓度下分别培养24、72h,激光共聚焦技术记录Fluo-4AM负载的ICCs细胞,观察在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时间后其细胞长度的变化。结果非高糖组细胞无明显变化,高糖组遂培养时间延长及糖浓度增高细胞明显变小变短。结论高糖环境使ICCs细胞长度缩短,体积变小,导致其结构异常,起搏及传导功能下降,最终导致逼尿肌功能障碍发生DCP。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ROS)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整合素β1 (integrin 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糖(5 mmol/L)组、高糖(30 mmol/L)组、ROS (10 μmol/L)组、高糖(30 mmol/L) ROS (5 μmol/L)组和高糖30 mmol/L ROS 10 μmol/L 6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培养后24、48、72 h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ROS对高糖刺激下integrin β1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integrin β1的蛋白质和mRNA的改变趋势相同,高糖组较对照组及正常血糖组增加(P<0.05) ,经ROS处理后integrin β1的表达较高糖组降低,且与ROS浓度呈剂量相关.各实验组在48 h、72 h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48、72 h的细胞凋亡率低于24 h(P<0.05),但48 h与72 h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OS可明显抑制高糖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integrin β1的表达,且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而RO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与 integrin β1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AMPK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及这种变化与系膜细胞增殖的关系。  方法 实验分4组:对照组(糖浓度5.6mmol/L),高糖组(22.0mmol/L),低浓度5-氨基-4-氨甲酰咪唑核苷(AICAR)组(0.5mmol/L AICAR+高糖),高浓度AICAR组(1.0mmol/L AICAR+高糖)。观察24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法测定AMPKα1、α2亚单位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总AMPKα蛋白及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增殖趋势明显(P<0.01),且S期的细胞百分数增加(P<0.01);RT-PCR显示,高糖组AMPKα1、α2亚单位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总AMPKα蛋白水平及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亦较低;特异性AMPK激活剂AICAR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P<0.01),使S期的细胞百分数下降,并能增强AMPKα1、α2亚单位的mRNA表达水平及总AMPKα蛋白水平和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 结论  高糖环境下AMPKα1、α2 mRNA表达水平低下,AMPK蛋白的表达及活性降低;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与AMPK表达及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表达的抑制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原代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5组,(1)对照组(含糖5.5 mmol/L);(2)高糖组(含糖25 mmol/L);(3)Snail1 siRNA处理组,转染Snail1 siRNA,6 h后更换为高糖(含糖25 mmol/L)培养;(4)Control siRNA处理组,转染Control siRNA作为阴性对照,6 h后换为高糖(含糖25 mmol/L)培养;(5)高渗组(含甘露醇19.5 mmol/L)。72 h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Snail 1、Vimentin蛋白表达,用半定量RT-PCR检测Snail 1、Vimentin、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转染Snail1 siRNA后,与高糖组比较Snail1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62%和68%(P〈0.01);与高糖组比较,Snail1 siRNA处理组Vimentin、FSP-1、FN蛋白和(或)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1)小干扰RNA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表达;(2)Snail1参与了高糖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改变,并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细胞分为3组:正常糖组(含5.5mmol/L葡萄糖)、高糖组(含140mmol/L葡萄糖)和渗透压对照组(含5.5mmol/L葡萄糖加24.5mmol/L甘露醇),培养24、48h后,应用Northernblot、Westernblot方法检测connexin43mRNA和蛋白质表达,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糖组腹膜问皮细胞表达丰富的connexin43,高糖环境下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connexin43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较正常糖组显著下降(P〈0.05)。渗透压对照组与正常糖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抑制腹膜间皮细胞connexin43mRNA和蛋白质表达,可能为腹膜透析(PD)中腹膜间皮层完整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高糖环境下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联素受体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变化。方法: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株(NRK-52E)常规培养于含10%灭活新生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传代培养,待细胞生长至亚融合状态时,更换为无胎牛血清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24h使其同步化,将NRK-52E细胞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低糖DMEM完全培养液(含D-葡萄糖5.5mmol/L);B组为高糖刺激12h组:高糖DMEM完全培养液(含D-葡萄糖25mmol/L)刺激12h;C组为高糖刺激24h组:高糖DMEM完全培养液刺激24h;D组为高糖刺激48h组:高糖DMEM完全培养液刺激48h;E组为高糖刺激72h组:高糖DMEM完全培养液刺激72h。然后分别提取各组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RT-PCR检测各组目的基因AdipoR 1/2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目的蛋白AdipoR 1/2蛋白的表达。结果: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脂联素受体2(AdipoR2)在NRK-52E细胞中均有表达;在高糖刺激情况下,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目的基因AdipoR 1/2mRNA的表达均有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刺激24h时升高到最高点,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刺激后各时间点AdipoR 1/2蛋白的表达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K-52E细胞AdipoR1/2蛋白的表达不受高糖刺激的影响;高糖影响NRK-52E细胞AdipoR1/2mRNA的表达,并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高糖通过影响脂联素受体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脂联素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以致影响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胰岛 NIT-1细胞Caspase-3 mRNA 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胰岛NIT-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高糖组(25 mmol/L)(B组),高糖加厄贝沙坦(0.1 mmol/L)组(C组),厄贝沙坦(0.1 mmol/L)培养24 h后加高糖培养组(D组),各组细胞分别培养48 h。通过Hoche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Hochset 33342荧光染色结果:A组细胞呈均匀弥漫性蓝光着色,B组细胞呈不均匀强蓝光着色,可见细胞核浓缩和细胞碎片,C组和D组大部分细胞着色与A组细胞一致,少数呈不均匀强荧光蓝色减少。 RT-PCR结果:B组Caspase-3 mRNA表达量高于A、C、D组(P<0.05),A、C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可诱导胰岛 NIT-1细胞凋亡;厄贝沙坦可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量,减少细胞凋亡,在体外,对高糖诱导胰岛NIT-1细胞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泛素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高浓度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泛素表达的变化.方法ECV-304细胞在高糖(25 mmol/L)和正常糖浓度(5.5 mmol/L)DMEM培养液中分别培养24、48、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特异性的DNA片段,并用Northern blot检测泛素mRNA的变化.结果高糖24、48、72 h组细胞OD值比正常浓度组均显著下降(P<0.05);1.8%琼脂糖凝胶电泳在高糖48、72 h组检测到细胞凋亡特异性DNA片段;泛素mRNA在高糖24、48、72 h组分别增加25.37%、53.47%和63.93%(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泛素mRNA在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中表达上调,且发生在凋亡形态学改变之前,泛素参与调节高血糖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MF)对上述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MCs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NG,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Man,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PTX-0.03组(P1,30 mmol/L葡萄糖+0.03 mg/mL PTX);高糖+PTX-0.3组(P2,30 mmol/L葡萄糖+0.3 mg/mL PTX);高糖+MMF-10组(M1,30 mmol/L葡萄糖+10μg/mLMMF);高糖+MMF-100组(M2,30 mmol/L葡萄糖+100μg/mL MMF);高糖+PTX+MMF组(P+M,30 mmol/L葡萄糖+0.3 mg/mL PTX+100μg/mL MMF),分别在24、48、72 h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PTX、MMF及PTX+MMF对高糖条件下MCs内MCP-1 mRNA及蛋白、FN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HMCs 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的分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48 h表达最高;不同浓度的PTX、MMF均能下调MCP-1 mRNA、蛋白及FN的表达(P〈0.01);不同浓度的MMF对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分泌的抑制程度不同,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的PTX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其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别;PTX联合MMF组比单独PTX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抑制程度更明显(P〈0.01),比单独MMF各组在各时间点抑制作用增强,(24 h,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X及MMF可能通过阻抑MCP-1的表达及FN的分泌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联合给药组作用优于单药,可能从改善血流动力及抗炎角度解释了PTX联合MMF对DN肾脏的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体内阻断c-kit信号途径造成豚鼠膀胱Cajal样细胞缺失后,豚鼠逼尿肌自主收缩活动的变化,探讨逼尿肌中Cajal样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生豚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出生24h内的豚鼠腹腔内隔天注射c-kit抗体(ACK2)100μg,共5次,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于第10天取膀胱。然后将两组豚鼠膀胱制作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制作豚鼠膀胱逼尿肌肌条,记录逼尿肌肌条自主收缩活动的变化。结果:10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豚鼠逼尿肌中Cajal样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比较:实验组膀胱逼尿肌中Cajal样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逼尿肌肌条收缩幅度、收缩频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Cajal样细胞与豚鼠逼尿肌自发收缩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的表达及NF—KB活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含5.6mm01/L葡萄糖)、高糖1组(含15mmol/L葡萄糖)、高糖2组(含20mmol/L葡萄糖)和高糖3组(含25mmol/L葡萄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MCP-1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IKBa以反映NF.KB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环境下24h后细胞增殖明显,MCP-1表达明显增强(P〈0.01)。高糖刺激30min后,NF.KB结合蛋白IKB(x明显降解,提示高糖可诱导MCNF—KB活化。结论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MCP-1的高表达可能是通过NF—KB的活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脂联素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活性及T-钙黏蛋白(T—cad)表达的影响,以阐明脂联素和T—cad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①将hRP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5mmo~L葡萄糖)、高糖组(33mmol/L葡萄糖)、脂联素组(33mmol/L+2.5μg/m1脂联素),运用MTT法测定不同情况下48h后对细胞活性的影响;②再将上述各组细胞分别培养24h、48h、72h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测定T—cad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高糖组细胞活性降低,加入脂联素后细胞活力比高糖组升高;②随时间的延长,高糖组T—cad表达下降,脂联素组T—cad表达增加。结论脂联素可通过Tcad保护hRPE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模拟糖尿病病程不同阶段患者体内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对Colon 26肿瘤细胞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Colon 26肿瘤细胞。根据所用培养液外加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不同,将实验所用细胞共分12组:A组(对照组)RPMI 1640培养液;B组加5 mmol/L葡萄糖;C组加10 mmol/L葡萄糖;D组加25 mmol/L葡萄糖;E组加5μIU/ml胰岛素;F组加25μIU/ml胰岛素;G组加125μIU/ml胰岛素;H组加5 mmol/L葡萄糖+5μIU/ml胰岛素;K组加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L组加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M组加25 mmol/L葡萄糖+5μIU/ml胰岛素;N组加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每组设3个复孔,置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培养48 h,收集细胞后抽提总RNA,RT-PCR同时扩增目的片段TGF-β1和内参照β-actin,琼脂糖凝胶电泳,扩增产物在凝胶成像系统上扫描分析,计算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整个实验过程均重复3次。结果D组TGF-β1 mRNA的表达(0.768±0.017)高于A组(0.540±0.012),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B、C组TGF-β1 mRNA的表达(0.545±0.033、0.558±0.035)与A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E、F、G组对Colon 26肿瘤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分别为0.566±0.039、0.549±0.030、0.531±0.022)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L、M、N组的TGF-β1 mRNA表达(分别为0.889±0.028、0.764±0.027、0.752±0.035)均高于A组(0.540±0.012),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H、K组的TGF-β1 mRNA表达(0.550±0.037、0.537±0.025)与A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浓度的葡萄糖能够上调Colon 26肿瘤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胰岛素不影响Colon 26肿瘤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高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同时作用能够上调Colon 26肿瘤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模拟2型糖尿病病程中葡萄糖、胰岛素的浓度改变,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胰岛素对SW480肿瘤细胞分泌IGF-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480肿瘤细胞。依据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胰岛素浓度的不同,将实验细胞分为六组:0组(对照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第1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5mmol/L葡萄糖和5uIU/ml胰岛素;第2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5mmol/L葡萄糖和125gIU/ml胰岛素;第3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25mmol/L葡萄糖和125uIU/ml胰岛素;第4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25mmol/L葡萄糖和5uIU/ml胰岛素;第5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25mmol/L葡萄糖和1.25uIU/ml胰岛素。每个组设3个复孔,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48h,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方法检测IGF-1的浓度。结果在高浓度的胰岛素组(第2组、第3组,培养液中均含有125uIU/ml的胰岛素)IGF-1的浓度[(286.85±23.51)ug/L、(293.43±30.57)ug/L]高于对照组0组[(197.99±22.50)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26,P〈0.01);而第1、4、5组(培养液中分别含有5uIU/ml、5uIU/ml、1.25uIU/ml的胰岛素)IGF-1的浓度[(203.22±28.89)ug/L、(209.47±25.77)ug/L、(195.33±20.88ug/L)]与对照组0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的胰岛素能够上调SW480肿瘤细胞IG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Ⅳ型胶原的快速黏附法分离培养小鼠表皮干细胞,观察其形态学;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表皮干细胞标志物β1整合素和K19来鉴定表皮干细胞;将小鼠表皮干细胞分别放在葡萄糖浓度为5.6、15和30mmol/L的培养基里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培养的小鼠表皮干细胞呈克隆样生长,增殖速度较快,细胞形态呈铺路石样,边缘细胞呈梭形,细胞核质比较大;免疫荧光法检测到培养的小鼠表皮干细胞β1整合素和K19呈阳性表达且阳性表达率均为100%;MTT法检测到与对照组(5.6mmol/L浓度葡萄糖)相比,15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72h后检测到细胞增殖速度无明显改变,而30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24、48和72h后检测到细胞增殖速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到与对照组相比,30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48h后凋亡蛋白Bax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而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浓度(30mmol/L)葡萄糖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表皮干细胞的增殖,从干细胞角度进一步为糖尿病创面难愈的原因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TGF-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胰岛细胞与不同刺激浓度的TGF-β(0ng/mL、1ng/mL、2ng/mL、5ng//mL、10ng/mL、20ng/mL)和葡萄糖浓度分别为2.2mmol/L、5.5mmol/L、11.1mmol/L的RPMI1640营养液共培养24h后,提取细胞总RNA.运用RT-PCR技术检测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葡萄糖浓度为2.2mmol/L时,随TGF-β浓度逐渐升高,胰岛素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时,TGF-β浓度由0ng/mL升至2ng/mL时,胰岛素基因表达量无变化,而当TGF-β浓度进一步升高,胰岛素基因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葡萄糖浓度为11.1mmol/L时,随TGF-β浓度升高,胰岛素基因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结论:TGF-β以葡萄糖依赖和浓度依赖方式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N)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s分为三组:①正常组(5.5mmol/L葡萄糖),②高糖组(25mmol/L葡萄糖),③ADPN组(25mmol/L葡萄糖,2.5ug/mlADPN)运用MTT测定(24h,48h,96h)后MCs的增殖情况;再将MCs分为三组:①正常组(5.5mmol/L葡萄糖),②高糖组(25mmol/L葡萄糖),⑤ADPN组(25mmol/L葡萄糖2.5,5,7.5,10,15,20ug/mlADPN),作用48小时后运用ELISA法测定各组MCs上清液中ICAM--1的含量。结果高糖组抑制细胞增殖,加A.ADPN后促进细胞增殖。ICAM--1在高糖组表达较高,加入低浓度ADPN对于ICAM--1表达影响不大,10--20mg/LADPN组和高糖组相比,ICAM--1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O.05),且呈剂量依赖性。姑论低浓度ADPN可以促进MCs增殖;中等以上浓度ADPN可以抑制ICAM--1在Mcs的表达。提示ADPN可能通过阻抑ICAM-1表达发挥对DN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