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ISO15189的质量控制中,专门列出了检验前质量保证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本采集质量。近年来,真空采血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使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有明显提高。但是,不少医疗机构还没有应用,一些护士对真空采血系统认识不足,推广比较困难。普通塑料采血管、真空采血管均有带分离胶和不带分离胶两种。为探讨它们对血生化检测的影响,我们对上述4种不同采血管采集的血液生化测定结果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门诊病人22例,用注射器抽血6 ml,分装于普通塑料管、带分离胶塑料管,每管3 ml;普通真空管、急诊生化管用真空采血器抽血。待血液…  相似文献   

2.
谢中建  孔祥雷 《中外医疗》2011,30(33):96-96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采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和真空试管的分离效果、检测结果、标本存放效果等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应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分离效果较好,通过比较检测组分离的血清和对照组分离的血清,经过临床检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分离胶采血试管与原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分离胶试管能够为检验科提供质量较好的检测样本,适合工作量太大、自动化程度高、要求检测结果准确的多种临床检验,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便了就诊患者。  相似文献   

3.
封闭式真空采血快速分血试管已被许多实验室所采用,通过对它与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对血液分离血清效果及生化常规项目测定影响的比较,发现它更能满足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门诊病人(年龄15-60周岁),于两臂用含分离胶的封闭式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采双份静脉血各3ml,分别编检测组和对照组,观察血液凝固时间,分离血清作生化检验,排除溶血标本,共观察有效样本33对。1.2 采血器 “C.D.RICH牌”封闭式带离胶快速分血试管(成都瑞奇生物科技研究所研制,批号:99-05-08).一次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清标本在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储存条件下对血清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20名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各5 mL,将同一供血者的血液标本分装于2个采血管(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干燥管)中,分离血清并即刻进行血清白蛋白检测,对两管即刻检测值结果进行比较;随后将两管血清分装为6个温度组,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温度及时间的保存条件下血清的白蛋白值.结果:用两种采血管分离血清对白蛋白的测定值无影响;两种采血管所分离的血清标本在室温保存12 h、4 ℃保存24 h、-20 ℃保存72 h内的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相对稳定,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室温保存24 h、4 ℃保存36 h、-20 ℃保存96 h后的检测结果偏高,与即刻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检验中要注意合理保存血清标本.  相似文献   

5.
张朝明  王军  李智芳 《四川医学》2003,24(11):1140-1141
封闭式采血是当前国内临床检验及医学研究采样急需的技术[1] ,它不但可以避免目前开放式采血的医源性污染 ,由于采血技术规范 ,减少采血环节 ,明显减少标本实验前误差 ,并能与自动生化分析仪取样配合。带分离胶的快速分血管能明显缩短血清分离时间 ,对于急诊检验特别方便。但分离胶是一种外加成分 ,如何保证胶中的成分不进入血清 ,血清中的化学成分不选择性的进入胶中是快速技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国产封闭式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与传统玻璃采血管及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相同生化指标的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材料 :①“CD·R…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例,通过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体检者应用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后行血清制备,研究组则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行血清制备,对两组标本制备后的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测定结果。结果两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15min各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集后24h,TP、Ca2+与K+指标水平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GLU指标则高于对照组,AST、CK指标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采用分离胶制备的血清,能进一步提高血液稳定性,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秋青  王爱玲  韩风杰 《吉林医学》2010,31(15):2245-2246
目的:探究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采用分离胶采血管与真空玻璃管对分离效果、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对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分离胶血清检测取得的分离效果略好。与常法取得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较好的符合性。结论:血清分离胶试管能够为检验科提供较好品质的检测样本,使临床检验报告更精确,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系统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真空采血系统进行采血的临床资料,对真空采血管的选择、采血方法及标本前处理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观察采血质量的控制效果。结果真空采血系统采血一次成功率、采血量控制、防止溶血及凝血、适应自动化分析等多方面优势显著,提高了血液标本质量,减少了分析前误差。结论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样标本,并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改善措施,可以减少分析前误差,提高检测血液标本质量,能够患者提供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采集和储存血样标本的最佳方案,并讨论不同DNA提取方法的用途方向。方法分别用普通抗凝采血管和DNAgard Blood抗凝采血管采集静脉血5ml,放在室温下2d或-80℃下1周后采用试剂盒法和自配试剂法提取DNA。用核酸定量仪检测纯度和浓度,用凝胶电泳检查完整度,用PCR评估质量和对后续实验的影响。用χ2检验对比不同收集方法、提取方法血样中DNA的效果和质量,并对比用于后续试验的结果。对比工作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结果二种方法在提取DNA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普通采血管室温放置2d,提取DNA为0;普通采血管-80℃冻存7d和用DNAgardBlood采血管室温放置7d,在DNA提取纯度和提取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种情况下采用二种方法提取的DNA完整性和对PCR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在费用支出和适用强度上,若不计算冰箱储存费用,DNAgard Blood采血管购买价是普通抗凝采血管的10倍;若计算低温保存、运输、采血组织等费用,用DNAgard Blood采血管的总费用是普通采血管费用的50%。结论 DNAgard Blood采血管对全血中DNA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实用性好。在有冰箱设备的医院,用普通采血管更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0.
邓丹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727-728
目的:用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促凝管分离血清,进行部分生化项目检测,对比两管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采集同一血液标本,分别置于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促凝管,分离血清,在2小时内完成第一次生化检测,对比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检测结果比较,采血后2小时内,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促凝管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血8小时后,分离胶促凝管与第一次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促凝管与第一次测定值有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分离胶促凝管分离的血清的生化指标稳定性优于普通促凝管,所以分离胶促凝管更适于存储血液标本。  相似文献   

11.
曾宪英 《大家健康》2016,(1):259-260
目的:探讨采血针配留置针静脉采血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40例和对照组120例 ,实验组将采血针的针头先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 ,另一端再插入真空采血管内采取血液标本 ;对照组采用常用的将真空采血管打开 ,取下留置针的肝素帽直接滴血留取血液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 ,家属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家属与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8.57% 、100% 、95.71% 、98.57% ,高于对照组的85.71% 、91.67% 、71.43% 、78.57% ,均 P< 0.01.结论:静脉采血针配留置针采血明显提高了采血成功率与标本合格率 ,缩短了采血时间 ,减少了血液污染 ,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了家属与护士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临床血液检验中采用分离胶试管进行采血的相关特征.方法:在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我院就医的进行过血液检测的临床患者病例1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均为60例),A组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B组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两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不同处.结果:A组检测效果更为理想,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中的UA、CRE、CO2CP、Glu四项指标相差比较大,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分离胶试管可以在临床血液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保障,使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更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在院前采血中的应用.方法 将400例院前采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00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对照组200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后注入普通干燥试管,观察两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血液溶血、倒翻、污染).结果 试验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较对照组的少,P<0.01,有显著的意义.结论 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安全可靠,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部分常规生化项目检测受采血时间与体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生化检测空腹与否或采取不同体位,对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严格按照日常操作对78名住院病人采取立位和卧位各采集静脉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对35名健康自愿受试者(年龄21~52岁)先空腹12小时采血5mL,一顿标准餐后1小时再采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离心后上机测定常规生化项目。结果: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体位和采血时间对生化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付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17-117
目的对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需要进行血液检测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采血;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真空玻璃采血试管进行采血。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而对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血液检测中的uA、CRE、CO,CP、Glu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血液分离胶管采血检测样本的准确度较高,有助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真空采血管促凝剂对常见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含促凝剂的3种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20份静脉血液,测定血清中常见的29个生化项目,并与普通玻璃管进行比较.结果 与普通玻璃管比较,三种采血管有二种未发现对检测结果有影响;另外一种含分离胶/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C,仅1个测定结果(K离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来源的真空采血管对临床常见生化项目的测定可能产生影响,大批量使用前需评估.  相似文献   

17.
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斌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48-149
随着科技的进步,采血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由过去的针筒采血过渡到真空采血,越来越多的临床上采用了真空采血技术,临床上标本采集用真空采血系列已成为主流。真空采血技术的推广使检测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减少了交叉感染等生物安全隐患,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提高了检测标本质量,方便了患者,但同时在临床实践运用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或操作不规范而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检测质量。本文就真空采血管的采血技术在临床正确运用,临床检验标本的规范采集和主要注意事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分离胶采血管优劣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向各管(对照组1:传统普通采血管;对照组2:某品牌优质血清分离胶采血管;检测组:某品牌劣质血清分离胶采血管)中加入5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后检测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对照组1,2管中几乎检测不到TG,其含量为(0.00±0.01)mmol/L;检测组中可检测到不同浓度的TG,其含量为(0.59±0.20)mmol/L。结论利用甘油三酯检测做对比实验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出血清分离胶采血管质量的优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血体位和采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严格按照日常操作常规对62名住院患者采取立位和卧位各采集静脉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对47名健康自愿受试者(年龄25~40岁)先空腹12h采血5ml,一顿标准餐后1h再采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离心后上机测定常规生化项目。结果采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证明采血体位和采血时间对生化结果是有一定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定量真空采血管是由真空采血管与双向采血针组合而成,巧妙的利用真空负压的原理,将采血管抽成不同的真空度,以达到自动定量的目的,是集采血与盛血为一体的新型采血、验血工具。由于其操作简便正为各医院普遍应用。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中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各种问题,影响了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也进一步影响了该标本的检验质量;再如采血时血液逆流导致院内感染的可能。下面将真空采血管采血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