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蓝贾第鞭毛虫(Giant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是一种具有2个细胞核的多鞭毛寄生原虫,可寄生于人和多种脊椎动物肠道内,继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贾第虫病(Giardiasis).通过以16SrRNA和多种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贾第虫是最早分化出来的真核生物之一,为原始的真核生物,进化地位处在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过渡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价值[1].贾第虫的2个细胞核、重要的胞质骨架例如8根鞭毛在分裂过程中如何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等若干有关分裂的问题,国外研究较多,本文对其滋养体细胞分裂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来源于中国和其它国家不同地理位置贾第虫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学关系。方法:从贾第虫滋养体和包囊提取总DNA。对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序列测定及分析。对所得DNA序列数据用DNAstar软件处理并与登录基因库虫株的序列比较。结果:在来自我国(C1、C2、CH2、CH3),柬埔寨(CAM)、澳大利亚(A1、A2)和美国(BP、CDC)的9株蓝氏贾第虫中,A1、A2和CAM属于第1型(WB);CH2和CH3属于第2型(JH);C1、C2、BP和CDC属于第3型(GS)。结论:贾第虫分离株基因型的确定可分为本虫分子系统进货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种内差异。方法:提取虫体总DNA,对所有虫株磷酸丙糖异构酶(tim)基因部分片段进行PCR扩增。测定序列后,用简约法和NJ法构建系统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共有124个位点存在变异(占所有测定序列中的23%),且大多数为发生在密码子的同义突变。两种构树方法所得二树的分枝结构相似,均将受试的16株蓝氏贾第虫分为明显的两组。结论:宿主及地理因素对蓝氏贾第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影响不大。在DNA分子进货水平上,自然选择的影响十分显。可将tim基因作为蓝氏贾第虫群体遗传结构一个十分有效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大、小型包囊存在的原因。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3株贾第虫(CH2、CH3、CH4)进行tim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经与GenBank登记虫株比较和用DNAstar软件处理的结果表明,此3株贾第虫的基因型属2型(JH型)。结论:大、小型包裹在形态学上经过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差异,但与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5.
贾第虫病被认为是一种再现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贾第虫在艾滋病患者中造成致死性腹泻已引起艾滋病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贾第虫表面抗原的变异与致病作用有关,现就贾第虫表面抗原的特性、变异抗原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变异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 贾第鞭毛虫(Giardia,简称贾第虫)是一类分布遍及全世界,寄生于多种脊椎动物肠道内的原虫。研究表明,本属某些虫种对人或动物确有致病能力。寄生在人小肠内的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可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贾第鞭毛虫病(Giardiasis),并可因长期腹泻而导致儿童营养吸收障碍及发育不良。本病的危害性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贾第虫病的深入研究,有赖于其动物模型的建立。贾第虫种别甚多,已知者达40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蓝氏贾第鞭毛虫Elp3基因,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蓝氏贾第鞭毛虫Elp3已知基因序列的特点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Elp3的核苷酸序列,连接到pET28a载体并测定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lp3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与结构特征。结果扩增片段长度为1767bp,测序结果与蓝氏贾第鞭毛虫WB株(GL50830)同源性100%。可构建生物进化树,进行同源结构建模发现,71-362aa具有一个保守的S-腺甙基蛋氨酸区域,458-584aa具有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区域。结论成功克隆了蓝氏贾第鞭毛虫Elp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在进化上与其它物种不属同一起源,具有SAM和HAT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取犬贾第虫核糖体16sRNA基因序列。方法:从犬贾第虫包囊中,快速提取DNA,并以DNA为模板,利用热启动PCR技术扩增出一611bp的预计大小的基因片段,纯化回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DH5a大肠杆菌中,筛选到阳性克隆经PCR、EcoR I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并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DNA序列,登陆BLAST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结果:获得了长度为611bp的基因序列,并发现与犬贾第虫核糖体的同源性最高达99%。结论:获得了犬贾第虫核糖体16sRNA的部分基因序列,为研究其在核酸进化领域中的地位和PCR法快速诊断贾第虫病提供了理想的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我国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中寻找贾第虫病毒。方法 对人源贾第鞭毛虫北京株进行了体外纯培养,将其总核酸电泳,并用DNA酶和RNA酶处理。根据已发表的蓝氏贾第虫病毒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引物并进行RT-PCR,将产物回收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克隆并测序,通过BLAST对Gen Bank进行同源性搜索。在贾第虫总核酸电泳图谱上观察到一个分子量约7.0kb的片段。该核酸不能被DNA酶(100μg/ml)降解。但可被RNA酶(10μg/ml)降解。经RT-PCR扩增后得到1条预计856bp的片段,所得序列与蓝氏贾第虫病毒基因同源性为98%。结论 在我国人源贾第鞭毛虫北京株中发现贾第虫病毒,该病毒属于蓝氏贾第虫病毒。  相似文献   

10.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简称贾第虫病,由寄生在人体内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引起,以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为主要症状,在儿童中还能引起吸收不良和发育障碍[1].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有感染病例的报道,本虫世界范围的感染率约为1%~20%,我国的感染率平均为2.54%左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贾第虫病已被WH0列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贾第虫表面抗原与致病作用有关,如果表面抗原变异,虫株可不受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从而更有利于虫体在宿主小肠内寄生,同时给临床诊断增加难度.因此,贾第鞭毛虫表面抗原与临床诊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现就贾第虫的表面抗原及临床诊断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临床病例和流行病学资料证明,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是人体重要致病原虫。在发展中国家,贾第虫是儿童急性或持续性腹泻的通常病因,它干扰肠道的营养吸收和儿童的生长发育。贾第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分布亦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2.
<正> 贾第鞭毛虫(Giardia,贾第虫),是一属常见的肠道原虫,其中有的虫种可致人或动物发生肠道疾病。人体贾第虫病,主要由蓝氏贾第鞭毛虫(G.lamblia)引起。贾第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人群感染率为1%~30%,可引起反复腹泻和导致小肠吸收  相似文献   

13.
贾第虫株半胱氨酸富含表面蛋白(CRISPs)具有变异能力。虫株在连续体外克隆化培养几代后,在克隆化的群体中自发地出现了一些新的CRISPs,用抗02-4A1虫株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血清对此虫株进行攻毒反应,结果发现,在02-4A1的培养液中,这一克隆却存活下来。对重新克隆存活下来的滋养体进行半胱氨酸代谢标记,发现大量新的变异子,每一个变异子都表达一种新的CRISP,而不同克隆的CRISP其分子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研究提示,CRISPs的变异不仅限于从人分离的贾第虫株,而在各类贾第虫株之间是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在分裂过程中是否形成典型的凝集染色体以及染色体的数目.方法:用改良的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滋养体.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05、0.10、0.20、0.40和0.80 mg/L)、低渗处理不同时间(30、50、55、65和80 min)和不同固定液[V(甲醇):V(冰醋酸)为3:1和2:1]等条件下制备贾第虫染色体.结果和结论:在制备贾第虫染色体时,秋水仙素的最佳作用浓度为0.20 mg/L,最佳低渗处理时间为55 min,固定液推荐V(甲醇):V(冰醋酸)为3:1.贾第虫在分裂过程中形成典型的凝集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10.  相似文献   

15.
蓝氏贾第鞭毛虫 (简称贾第虫 )病是由贾第虫引起的肠道原虫病。该病分布遍及全世界[1] 。山东省自周克昌等[2 ] 196 3年报道胆囊贾第虫感染 1例后 ,相继有病例观察及感染调查 (山东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1984 ;1:30、1986 ;3:4 4)。 1987年以来 ,朱育光等[3~ 4 ]开展了山东省首次人体肠道寄生虫虫种与分布调查 ,基本摸清了全省贾第虫病的流行情况。1 感染情况1.1 各地感染率 贾第虫病在山东省流行极其广泛 ,全省共调查 13个地市 ,36个县市区 ,发现 35个有本病流行 ,总感染率为 4 .84 % [4 ] ,1~ 14岁儿童为 7.81% [5] 。各地感染率有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兰氏贾第鞭毛虫病(贾第虫)近年来一直是旅游性腹泻的一种病源。贾第虫病的家系调查国内未见报告,该病往往易忽视而造成患儿反复感染,为引起医师们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自1988年4月至1990年7月就诊的贾第虫患儿62例;并对其中32例患儿进行了家系的调查与资料分析,特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7.
蓝氏贾第鞭毛虫(以下简称贾第虫)是一种重要的寄生虫。它主要寄生在小肠上段,尤其是在十二指肠内,但有时亦寄生在胆道、胆囊和肝胆管内。我科自1980—1982年收治小儿贾第虫所致的胆道感染7例,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对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研究较以前有所增多,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蓝氏贾第鞭毛虫(以下简称贾第虫)是人类急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就该病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的概况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流行病学贾第虫是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主要见于温暖地区,是我国人体常见的寄生原虫之一。国外近年来发现它是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病因,苏联和美国的流行较严重。1978年美国发生了4起经水源传播的贾第虫病爆发流行,发病数达5,171人。我国部分地区曾有  相似文献   

19.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是一种具有2个细胞核多鞭毛寄生原虫,可寄生于人和多种脊椎动物肠道内,继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贾第虫病(Giardiasis).  相似文献   

20.
从羊、牛和人各自分离出的贾第虫株都具有一个大的膜蛋白,用生物素和放射性碘表面标记后,SDSPAGE显示此膜蛋白分子量的大小,在不同种群之间是有着明显的差异。35S半胱氨酸代谢标记及电泳分析表明每个纯培养的虫株都有一个主要蛋白,表面标记技术展示此蛋白的大小恰好就是它的表面蛋白。此项研究表明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和表面蛋白是同一种蛋白。来自不同宿主的贾第虫株都存在着富含半胱氨酸表面蛋白(CRI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