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研究IGF -Ⅰ对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收集 2 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对患者血清的ALT、γ -GT、Endotoxin、IGF -Ⅰ、SIL - 2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验。结果 良性梗阻性黄疸与对照组相比 ,IGF -Ⅰ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而SIL - 2R则显著升高 (P <0 .0 1) ;在胆道梗阻解除后 ,IGF -Ⅰ显著上升 ,SIL - 2R则显著下降 (P <0 .0 1)。在良性梗阻性黄疸时 ,血清中的IGF -Ⅰ浓度的变化与SIL - 2R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 (r =0 .72 3,P =0 .0 2 8)。结论 IGF -Ⅰ对梗阻性黄疸的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氨酸(Arginine,Arg)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了浕(TNF-浕)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治疗组(R组)和加用精氨酸组(A组),每组30例。另取单纯性胆囊炎患者30例做对照组(C组)。R组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B组于术前1 d至术后7 d每日加用精氨酸20 g/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7 d、14 d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TNF-浕及sIL-2R。结果A组病人术后7d及14d的肝功能TB、DB、ALT、ALP水平均较R组好转(P<0.01或P<0.05);A组病人TNF-浕和sIL-2R水平较R组明显下降,7 d时二组比较P<0.05,14 d时二组比较P<0.01。结论精氨酸能够减轻梗阻性黄疸对病人肝功能的损害,降低TNF-浕和sIL-2R的水平,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氨酸(Arginine,Arg)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治疗组(R组)和加用精氨酸组(A组),每组30例.另取单纯性胆囊炎患者30例做对照组(C组).R组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B组于术前1 d至术后7 d每日加用精氨酸20 g/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7 d、14 d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TNF-α及sIL-2R.结果 A组病人术后7d及14d的肝功能TB、DB、ALT、ALP水平均较R组好转(P<0.01或P<0.05);A组病人TNF-α和sIL-2R水平较R组明显下降,7 d时二组比较P<0.05,14 d时二组比较P<0.01.结论 精氨酸能够减轻梗阻性黄疸对病人肝功能的损害,降低TNF-α和sIL-2R的水平,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IGF-1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是胰岛素源同系肽类 ,为分子量 7KD的单一链多肽 ,并由多种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 ,既是内分泌激素又是旁分泌激素 ,能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 ,它们分为IGF 1和IGF 2。IGF 1是基础性生长介素 ,含 70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 76 4 6D。为探讨IGF 1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意义。我们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良性梗阻性黄疸及胆石症患者IGF 1等的血清浓度进行检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梗阻性黄疸 5 6例 (剔除伴有胆道炎症和其它炎症的患者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对胆汁酸代谢的作用,以及加味大柴胡汤对FXR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急性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为7、14、21 d 3个时段,每个时段又分为胆总管结扎 加味大柴胡汤组、胆总管结扎 TUDCA、胆总管结扎组 生理盐水组、假手术 生理盐水组等4组,每组6只.生化检测ALT、TB、TBA、ALP;免疫组化法检测FXR蛋白表达.结果:胆道梗阻后,随梗阻时间的延长,FXR表达减弱.血清TBA、ALT、ALP、TB含量明显增加.加味大柴胡汤使FXR表达上调,血清TBA、ALT、ALP、TB明显下降,肝脏病变减轻.结论:阻塞性黄疸时FXR表达可调节胆汁酸代谢.加味大柴胡汤可以上调FXR蛋白表达,促进胆汁酸代谢,从而减轻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研究IGF-I对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血清的ALT,γ-GT,Endotoxin,IGF-I,SL-2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验。结果 良性梗阻性黄疸与对照组相比,IGF-I水平显降低(P<0.01),而SIL-2R则显升高(P<0.01);在胆道梗阻解除后,IGF-I显上升,SIL-2R则显下降(P<0.01)。在良性梗阻性黄疸时,血清中的IGF-I浓度的变化与SIL-2R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r=0.723,P=0.028)。结论IGF-I对梗阻性黄疸的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阳明腑实证时内毒素 (ET)、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一氧化氮 (NO)的变化情况 ,并观察复方大承气汤的治疗作用。 方法 :2 0例阳明腑实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常规治疗 ,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检测入院时及治疗 5d后血浆ET ,血清TNFα、NO含量的变化 ,并以 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TNFα、NO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P值均 <0 0 1) ,经治疗后 ,上述指标均降低 (P值均 <0 0 1) ,尤以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可明显降低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及各炎症介质的水平 ,临床上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梗阻性黄疸鼠肝脏血红素氧化酶-1及一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时肝脏血红素氧化酶-1(HO-1)及血浆中一氧化碳(CO)含量的变化。方法 48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 4组:假手术对照组(CG)、梗阻性黄疸 7 d组(7 d)、梗阻性黄疸 14 d组(14 d)和梗阻性黄疸 21 d组(21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肝细胞中 HO-1表达进行分析,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肝静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浆中CO含量。结果 梗阻性黄疸时 HO-1不仅在 Kupffer细胞中表达,而且在肝实质细胞中呈弥漫性表达上调,14 d组和 21 d组肝实质细胞中HO-1表达均较7 d组增加(P<0.01)。梗阻性黄疸各组肝静脉血浆中CO含量较CG组增高(P<0.05,P<0.01);14 d组门静脉血浆中CO含量升高明显,与C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梗阻性黄疸各组肝静脉血浆中 CO含量与同时间组门静脉血浆中 CO含量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梗阻性黄疸各时间组肝静脉CO含量的增高与肝实质细胞中HO-1表达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肝细胞HO-1表达上调致CO产生增多,从而有助于增加肝血流量并减少肝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阻断淋巴通道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阻断淋巴通道角度探讨实验性梗阻性黄疸肠道细菌易位作用的机理。方法结扎Wistar大鼠胆管,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6 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组(B组)和梗阻性黄疸 乳糜管结扎组(C组) ,每组各2 0只,于术后15d剖腹分别抽取下腔静脉血、门静脉血,检测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6 (IL 6 )的含量,并对肠系膜淋巴结、肺组织行细菌培养,对末端小肠及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后15d ,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含量均明显升高(P <0 0 1) ,同时外周静脉血浆TNF α、IL 6含量、肠系膜淋巴结及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亦明显升高(P <0 0 1) ,并伴有肺泡腔出血水肿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乳糜管结扎显著降低外周血内毒素、TNF α、IL 6含量(P <0 0 1) ,明显减轻肺细菌易位率及肺病理损伤程度(P<0 0 1)。结论 阻断淋巴通道可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肠道细菌易位所致的高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的过表达,改善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温暖  邬善敏  陈辰  蔡杰  卢超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2,24(4):296-300,304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探讨梗阻性黄疸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1周组(B组)、梗阻性黄疸2周组(C组)、梗阻性黄疸1周再通1周组(D组)、梗阻性黄疸2周再通1周组(E组)。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光镜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的表达。结果胆道梗阻后,B、C两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尤其是C组升高的更明显;光镜下可见B组和C组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可见胆管增生,C组较B组除以上改变更加严重外,还可见典型的片状肝细胞坏死;B、C两组肝组织G-6-P、PEPCK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相比,D、E两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均分别低于B、C两组,肝脏形态改变也明显趋于正常,肝组织G-6-P、PEPCK的mRNA表达亦均低于B、C两组,且D组在血清、肝组织mRNA表达及光镜下肝细胞损伤方面与E组比较均降低。结论梗阻性黄疸模型形成后,大鼠肝脏分泌的胆汁排泄不畅形成淤积。肝脏中G-6-P、PEPCK mRNA表达开始增强且随梗阻时间延长其表达增强趋势更加明显,加强了糖异生的过程,可导致血糖浓度的升高。梗阻解除后,受损肝脏形态及肝功能开始恢复,肝脏G-6-P、PEPCKmRNA表达开始降低,及早解除梗阻,恢复越快。提示肝组织G-6-P、PEPCK的mRNA表达升高可能是梗阻性黄疸时糖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