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肠缺血后大鼠回肠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缺血回肠肌间神经丛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方法 建立大白鼠肠系膜上动脉阻断模型,用AchE对大白鼠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酶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肠缺血后,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内AchE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AchE活性减弱。结论 肠肌间神经丛AchE阳性神经抑对肠缺血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双染法,对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发现三种不同染色的神经元:(1)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占82%);(2)一氧化氮合酶单染神经元(占16%);(3)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双染神经元(2%)。以上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以与乙酰胆碱共存于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的少数神经元内。本文还对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的类型和一氧化氮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胃窦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方法 制作SAP模型,进行胃排空率测定及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对胃窦肌间神经丛进行染色及计数,并对胰腺进行评分.结果 SAP大鼠胃排空率减低(P<0.01),胃窦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P<0.05).结论 SAP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增多,推测胃窦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参与了肠神经系统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烫伤后大鼠肠功能障碍时肌间神经丛有无形态学异常及可能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烫伤组(n=10),建立30%TBSAIII度烫伤大鼠模型,测定肠传输速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和CO能神经的组织学改变,并对两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乙酰胆碱酯酶(Actylcholinesterase,AE)和血红素氧合酶-2(Hemeoxygenase-2,HO-2)阳性神经元、神经节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烫伤组大鼠肠传输速率明显降低。烫伤后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及神经节密度明显减小(P〈0.01);HO-2阳性神经元在两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烫伤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HO-2阳性神经元及神经节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烫伤后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CO能神经受损,可能是烫伤引起肠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5种多巴胺受体在大鼠胃体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能神经元的分布。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胃体肌间神经丛中多巴胺受体的分布,以及与一氧化氮能神经元的共定位情况。结果 5种多巴胺受体亚型的免疫荧光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荧光在胃体肌间神经丛均有分布,而且在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的神经元上存在有多巴胺受体D_1、D_2、D_3和D_5的免疫阳性,而D_4没有明显的免疫阳性表达。结论多巴胺受体D_1、D_2、D_3和D_5分布在胃体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能神经元上,可能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进而调节胃体平滑肌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和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肠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n=12),同时设同批次同种系大鼠6只作为对照组(n=6).3个月后采用NOS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的形态学变化,并对两组大鼠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神经节、节间束和Cajal间质细胞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神经节、节间束和ICC数量均减少(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和ICC的改变可能是糖尿病引起肠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白艳华  张军 《医学争鸣》2009,(19):1950-1952
目的:对传统的消化道全层铺片技术和染色方法加以改进,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运用改进的方法制作消化道全层铺片,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并以第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mGluR5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为例进行染色,显示大鼠胃和小肠肌间神经丛.结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并运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可以更加清楚的显示肌间神经丛的整体结构以及单个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结论:胃肠道肌间神经丛铺片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是研究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理想方法,精确度较高,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鼠幽门括约肌在化学性炎性痛时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采用还原型辅酶Ⅱ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成分及甲醛诱发胃癌后2种神经元成的变化,结果显示:甲醛致胃炎性痛时大鼠幽门括约肌粘膜下丛及肌间神经丛NOS和AChE阳性神经成分活性均降低,仅于括约肌肠侧端或胃侧端偶见单个分布的2种酶弱阳性胞体,肌内2种神经纤维减少,酶活性也弱。图像分析肌为NOS和AChE阳性神经纤维活性平均光密度,甲醛组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在甲醛引起的胃急性化学性炎性痛时肠神经系统中NO-和ACh能神经参与了幽门括约肌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大鼠小肠壁切片和撕片标本,用酶组织化学法观察小肠壁层和肠肌丛内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的分布。结果发现,(1)小肠壁各层和肠肌丛内神经纤维十分丰富,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从十二指肠向空肠到回肠有逐渐增高趋势。(2)肠肌丛中有大量酶阳性神经元胞体,密布于节(丛)和节间束内,有些细胞突起丛内和节间交织成网,有的突起末端膨大呈终扣样与邻近的细胞体呈突触样接触,小肠各段肠肌丛的节细胞酶活性和分布密度有明显差别;回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胃壁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大鼠胃壁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化法和整装铺片技术对NOS在大鼠胃壁的分布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结果:NOS广泛分布于大鼠胃壁内,主要定位于肌间神经丛,在粘膜下丛、胃粘膜表面、胃腺及血管壁等处亦有分布。胃肌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基本类似,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但在胃不同区域神经元的分布密度、胞体大小和染色强度存在较大差底部神经元胞体较大,  相似文献   

11.
大鼠局部脑缺血后NADPH-d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损害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探讨一氧化氮(NO)参与缺血性脑损害的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尼克酰胺腺啶呤二核酸磷黄递酶(NADPH-d)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ADPH-d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缺血2h后出现形态学改变,且以细胞皱缩、胞浆致密为主要死亡方式。结论:NADPH-d阳性元对缺血性损害相对耐受,细胞凋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组织化学方法,对5只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研究,发现肌间神经丛的一些神经元,沿毛细血管周围分布,有的甚至与毛细血管壁相紧贴,我们将其称为“毛细血管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胞体呈梭形、梨形或多角形,均呈NOS阳性反应,而AChE反应阴性。这种神经元可能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鼠幽门括约肌在化学性炎性痛时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采用还原型辅酶Ⅱ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成分及甲醛诱发胃痛后2种神经元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甲醛致胃炎性痛时大鼠幽门括约肌粘膜下丛及肌间神经丛NOS和AChE阳性神经成分活性均降低,仅于括约肌肠侧端或胃侧端偶见单个分布的2种酶弱阳性胞体,肌内2种神经纤维数减少,酶活性也弱.图像分析肌内NOS和AChE阳性神经纤维活性平均光密度,甲醛组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在甲醛引起的胃急性化学性炎性痛时肠神经系统中NO-和ACh能神经参与了幽门括约肌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ajal细胞与NOS神经在胎儿小肠肌间神经丛的分布模式.方法采用18~26周龄胎儿小肠全层铺片和冰冻切片的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结果胎儿肌间神经丛周围Cajal细胞体为梭形或卵圆形,核周胞质较少,常见2~3个细长的突起,彼此间形成完整的独立细胞网络.NOS阳性神经广泛分布于小肠的肌间神经丛和环肌内,其中,以肌间神经丛最为丰富,构成神经节、节间束及三级神经纤维网的主要神经成分.肌间神经节内的NOS阳性神经元轮廓较清晰,多数为DogielⅠ型神经元,成簇密集分布,每个神经节内含有数个至数10个NOS阳性神经元.NADPH-d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未发现NOS阳性神经和Cajal细胞有共存现象,但NOS阳性神经纤维的走行与Cajal细胞及突起间的距离较近.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胚胎发育中晚期,肌间神经丛的抑制性神经递质NO可能已具备对Cajal细胞及胃肠平滑肌调控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门阻断后大鼠肠肌间神经丛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规律,以探讨肝门阻断对肠道功能影响的神经机制.方法:SD大鼠分成实验组(再按阻断时间分为肝门阻断20 min组、40 min组和60 min组)及对照组,取相同部位的部分小肠和结肠,制作肠肌间神经丛铺片标本行AchE染色,观察和比较各组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和染色情况.结果: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肠肌间神经丛内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或P<0.01),且AchE阳性表达减弱;各实验组比较,肝门阻断60 min组的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20 min组(P<0.05),20 min组的AchE阳性神经元胞体内可见强阳性染色颗粒,40 min组和60 min组不易见强阳性染色颗粒,染色较浅.结论:肝门阻断会影响或损伤肠神经系统的胆碱能神经,这可能是术后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胎发育后期大肠壁内NOS阳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NOS阳性神经元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第8~10个月龄时,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染色深浅不同。胞体大的神经元,胞质丰富,染色深;胞体小的神经元,胞质少,染色淡。内环肌层有散在分布的NOS阳性神经元。有的神经元突起与内环肌肌纤维之间的膨体纤维紧密接触。内环肌层膨体纤维分布较密。粘膜下层结缔组织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稀疏,胞体大,染色深,并发出大量神经纤维伸入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粘膜固有层中可见到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粘膜肌内也有NOS阳性神经纤维表达。结论在人胎后期,大肠壁内NOS阳性神经元逐渐发育成熟,并与各层组织细胞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翼腭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不同时间(15、30、60、120min)后,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计数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结果:缺血30min组,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60min组与30min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120min组则比其它组都显著增加。结论: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可能影响到脑血管周围NOS阳性纤维的NO释放量。  相似文献   

18.
去势后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去势后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切除双侧卵巢后雌后SD大鼠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的变化,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去势后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变化有区域差异性;NOS阳性神经元在下托、海马(CA)一区邻近下托的部分、CA三区、CA四区(CA4)和齿状回(DG)数目明显减少,而在CA二区数目明显明显增多,CA4和DG的NOS阳性神经元平均密度降低,胞体的平均周长和平均截面积都明显减少。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结构NOS的表达来影响学习和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