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房出血,是眼科最常见的眼外伤疾病。多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治疗25例前房出血病人,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性别:男19例,女6例。年龄:6—1岁15例,16—45岁5例,46—62岁5例。出血原因:弹弓伤10例,木竹角巩膜穿透伤3例,石块击伤4例,柴爿击伤3例,白内障、青光眼术后出血3例,拳击伤2例。25例均属多量出血(前房充满积血,呈红色或暗红色,虹膜、瞳孔不能窥视),其中原发性出血20例,继发性出血5例。  相似文献   

2.
田骋  王洪亮 《国医论坛》2002,17(5):43-44
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青光眼术后前房出血 38眼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通过病史、裂隙灯、眼压、眼压描记、房角、视野检查确认为各类青光眼。其中男 1 3眼 ,女 2 5眼 ;年龄 1 9岁~ 76岁 ,平均5 6.7岁 ;术前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 2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6眼 ,继发性青光眼 3眼 ;采用小梁切除术 33眼 ,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2眼 ,虹膜根部切除术 3眼。前房出血分级 :根据 Oksala的分类法[1] ,前房积血量不到前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174眼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78眼,发生率为44.8%;按形成原因分析:房水滤过过畅31眼,占39.7%;虹膜睫状体炎19眼,占24.4%;结膜瓣渗漏15眼,占19.2%;脉络膜脱离13眼,占16.7%。采用滴眼药水,局部用药等保守治疗,11眼浅前房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恢复前房,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是它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常导致角膜失代偿、虹膜粘连、恶性青光眼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除风益损汤见于《原机启微》.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藁本、前胡、防风组成.具有养血活血、祛风逐邪之功能.笔者用于治疗青光眼术后前房出血多例,疗效满意,兹举例介绍如下:巴某,女,49岁.1992年12月8日入院.患者左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入院后即行左眼抗青光眼虹膜嵌顿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次日发现前房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芳酸、安络血、三七片等止血药物,但一直不能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45只眼),经药物或YAG激光治疗眼压仍高于36mmHg(1mmHg=0.133kPa),予前房穿刺术等处理后,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瞳孔、脉络膜、视网膜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2-18个月.结果 1.视力:术后10d内视力提高者16只眼(35.6%),术后11~20d视力提高者20只眼(44.4%),至随访结束视力无变化者9只眼(20.0%).2.眼压:术后7~12d内高眼压者(24~50mmHg)15只眼(33.3%),对症处理降至正常.3.滤过泡:大多在7~18d形成;远期随访有1例发生滤泡瘢痕.4.并发症:浅前房8只眼(17.8%),包括恶性青光眼2只眼(4.44%),经治好转;前房出血6只眼(13.3%),经治出血吸收;瞳孔后轻度粘连16只眼(35.6%);无伤口渗漏、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5.手术总成功率89.9%.结论 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反应一般都较重,术后恢复及滤过泡形成的时间相对较长,易发生前房出血、浅前房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借助前房穿刺术等,并注意术中轻巧操作及术后恰当处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氩激光光凝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在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作用。方法 将 92例(113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5 1例 (5 8眼 )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 +虹膜根 /周切术 ,观察组4 1例 (5 5眼 )术前予氩激光光凝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后行青光眼小梁切除 +虹膜根 /周切术 ,术后随访 1个月 ,观察术眼眼压及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进入前房 5 4眼 (占 93% ) ,术后 1周内反复前房积血 32眼 (占 5 5 % ) ,术后 1个月眼压 >2 1mmHg(1mmHg =0 .133kPa)者 13眼 (占 2 2 % ) ;观察组术中出血进入前房 12眼 (占 2 2 % ) ,术后 1周内反复前房积血 4眼 (占 7% ) ,术后 1个月眼压 >2 1mmHg者 4眼 (占 7% )。 2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前采用氩激光光凝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提高术后眼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眼挫伤致前房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眼挫伤致前房出血85例(85眼),对其所采用在治疗方法及其前房出血程度、视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讨论。结果出血全部吸收未出现并发症者82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例:发生继法性青光眼伴发角膜血染1例。治愈率:96.4%。结论眼挫伤所致前房出血经正确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用于前房出血的治疗已得到广泛的认知和临床使用。用于抗青光眼术后促纤维素吸收报道甚少。我们用尿激酶治疗了16例抗青光眼术后短期内滤过不佳的患者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眼挫伤致前房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 眼挫伤致前房出血85例(85眼),对其所采用在治疗方法 及其前房出血程度、视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讨论.结果 出血全部吸收未出现并发症者82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例:发生继法性青光眼伴发角膜血染1例.治愈率:96.4%.结论 眼挫伤所致前房出血经正确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眼外伤所致前房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更好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自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60例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回顾其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Ⅰ级出血经治疗后3—5d吸收,平均4.3d;Ⅱ级出血经治疗后5—10d吸收,平均7.6天;Ⅲ级出血经治疗后10-15d,平均13.7d。其中Ⅱ,Ⅲ患者中21例患者经前房穿刺冲洗术明显缩短了出血吸收时间。经治疗后视力恢复良好的患者48例,占80%,出院时视力大于0.5的患者37例,0.5—0.1之间的患者15例,小于0.1的患者5例,视力无改善者3例。继发青光眼患者15例,经药物降压、缩瞳,激素治疗后出血均吸收,眼压控制。视力无改善的3例患者出现角膜血染和晶状体混浊等并发症。结论:前房出血的预后及视力恢复情况与外伤的程度和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密切关系,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并可以使患者视力的恢复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