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玲  姚森  翟桂玉 《现代康复》1999,3(10):1210-1211
目的:观察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动态血压情况及节律变化。方法;采用美国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测试时间8~9Am至次日8~9Am,测量间隔为30min。结果:两组患的24h SBP、24h DBP、d SBP、d DBP及血压负荷无明显差异(P>0.05),肾性高血压组n SBP、n DBP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01),原发性高血压组夜间n SBP、n DBP均低于白昼血压(P值均<0.01).肾性高血压组的夜间n SBP、n DBP与白昼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肾性高血压组SBP、DBP夜间下降百分率<10%,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分别为48%、60%及30%、22.5%.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的动态血压存在着昼夜节律.肾性高血压患节律性消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情况及节律变化。方法:采用美国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测试时间8~9 Am 至次日8~9 Am,测量间隔为30 min。结果:两组患者的24 h SBP、24 h DBP、d SBP、d DBP及血压负荷无明显差异( P> 0.05)。肾性高血压组n SBP、n DBP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 0.001),原发性高血压组夜间n SBP、n DBP均低于白昼血压( P值均< 0.01),肾性高血压组的夜间n SBP、nDBP与白昼血压无明显差异(P> 0.05)。肾性高血压组SBP、DBP夜间下降百分率<10% 者,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分别为48% 、60% 及30% 、22.5% ,P< 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存在着昼夜节律,肾性高血压患者节律性消失。  相似文献   

3.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勇  靳艳 《临床荟萃》2001,16(7):291-291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原发性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方法:ABPM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白昼(6:00-22:00),每30min自动充气测量血压1次,夜间(22:00至次日6:00)每60min自动充气测量血压1次,记录时间为24小时,共测40个数据,剔除无原因可解释的收缩压>260mmHg或<80mmHg,舒张压>150mmHg或<40mmHg的数据,结果: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夜间血压下降率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0%,肾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10%,结论:对于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尤其应注意选择能有效降低夜间压的药物来恢复正常昼夜节律,使患者的血压在白昼与夜间都尽可能地控制在目标血压以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临床诊断为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分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20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17例;肾功能衰竭期组13例;另选健康体检中动态血压监测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获取4组对象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收缩压负荷值与舒张压负荷值。结果:(1)肾实质性高血压3组各项参数均高于对照组,昼夜曲线消失,但未见反勺型;(2)肾实质性高血压3组各项参数相互之间经方差检验有明显差别。尤其是收缩压与舒张压负荷值,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明显升高,在肾功能衰竭期组已超过60%。(3)肾实质性高血压各组之间收缩压负荷值、舒张压负荷值及平均动脉压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当肾功能失代偿时,血压负荷值及MAP随着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迄今发现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缩血管物质,近年来,对ET与肾损伤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缺血性因素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时ET的作用机制上,而有关ET在肾后梗阻性因素致肾损伤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内外未见有报道,本文观察了21例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ET的变化,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将受试者分为A组: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共21例,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463±125岁,血BUN为2513±1104mmol/L,血Cr67252±…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监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2 4h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微量白蛋白尿 (U -MAIb) [1 ] 之间关系 ,进一步指导高血压的临床治疗。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EH组 :90例 ,男 6 0例 ,女 30例。年龄 36~ 77岁 ,平均 5 6 .5岁± 10 .5岁。根据 WHO有关 EH诊断标准 ,均经体检确诊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肾脏疾患、糖尿病、肿瘤等疾病 ,检查前 2周未接受药物治疗。正常组 :正常健康人 6 4例 ,男 44例 ,女 2 0例 ,年龄 36~ 76岁 ,平均 5 6 .5岁± 9.5岁 ,两组尿蛋白试纸测定均为阴性 ,常规肾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压药服用时间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2例肾性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研究组根据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给予调整服药时间,而对照组按传统服药时间给药,随访半年后,观察两组肾性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有效率及肾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有效率为80.21%,舒张压下降有效率为77.08%,而对照组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有效率为58.33%,舒张压下降有效率为57.29%,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握人体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对肾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适时给药,能明显有效、全程平稳降压,对改善肾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以及保护其肾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和动态血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和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对已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老年(61~87岁)高血压患者测定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和24h动态血压,以简化MDRD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1.73 m-2的45例为肾功能不全组,与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45例GFR≥60 ml.min-1.1.73 m-2患者对照,比较高尿酸血症对患者肾功能和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结果 (1)患者SUA水平与GFR呈负相关,r=-0.377,P<0.01。肾功能不全组SUA明显高于对照组[(413.7±97.5)μmol/L vs(340.8±90.6)μmol/L,P<0.01]。(2)检出高尿酸血症36例(40%),肾功能不全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26/45 vs 10/45,χ2=11.852,P<0.01)。(3)患者SUA水平与舒张压(DBP)、夜间DBP(nDBP)呈负相关,r=-0.255、-0.233,均P<0.05;与脉压(PP)、日间PP(dPP)、nPP以及日间SBP负荷呈正相关,分别为r=0.228、0.217、0.220、0.210,均P<0.05;其中DBP、脉压(PP)、nPP为肾功能不全组显著异于对照组的血压参数。结论并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明显增高,对患者的血压变化和肾功能存在不利影响。降压治疗中注意血清尿酸的变化可能有益于患者的降压疗效和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9.
临界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临界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探讨该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50例临界性高血压患者,配带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分Ml(9:00-20:00),M2(2l:00.5:00),M3(6:00.8:00)3个时间段连续监测24h血压。结果 ①24h平均血压(134&;#177;13)/(9l&;#177;8)mmHg,白昼平均舒张压(93&;#177;9)mmHg及夜间血压平均值(125&;#177;19)/(84&;#177;11)mmHg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lt;0.001),而白昼收缩压平均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gt;0.05);②Ml及M3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明显高于M2(P&;lt;0.001);③24h最高、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差值较大,[分别为(177-109)/103—53)mmHg];④舒张压负荷值均&;gt;10%(M354.7%,M149.3%,M222.1%)。结论 ①临界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较大,随测血压较难做出正确诊断;②由于昼夜血压波动范围较大(脉压值增大),易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应重视对临界高血压的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10.
肾性高血压是指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由肾实质疾患或肾动脉狭窄引起的,其发病机制有"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及"肾素依赖性高血压".一般来说,肾性高血压较顽固,不易很好地控制,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导致肾功能恶化重要原因之一[1].肾性高血压治疗主要还是药物治疗,但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行为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指导措施,对于积极治疗和控制疾病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科160例肾性高血压病人分组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危象病人血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选取高血压危象病人28例,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用有创法测量同一上肢的桡动脉血压并记录桡动脉波形图.每例均用2种方法测不同时间点血压共6次,获168对血压值.结果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结果与真实血压相比,在高血压危象病人中收缩压约低估(18±5) mmHg(P<0.01),血压越高差别越大;舒张压差别则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危象病人的血压值与实际值有一定误差,对于收缩压误差较大,舒张压则较准确,对伴脑卒中的病人尤应注意这种差别,必要时应测有创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危象病人血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 选取高血压危象病人2 8例 ,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 ,用有创法测量同一上肢的桡动脉血压并记录桡动脉波形图。每例均用2种方法测不同时间点血压共 6次 ,获 168对血压值。结果 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结果与真实血压相比 ,在高血压危象病人中收缩压约低估 ( 18± 5 )mmHg(P <0 .0 1) ,血压越高差别越大 ;舒张压差别则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危象病人的血压值与实际值有一定误差 ,对于收缩压误差较大 ,舒张压则较准确 ,对伴脑卒中的病人尤应注意这种差别 ,必要时应测有创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成左室肥厚组38例和非左室肥厚组82例。结果左室肥厚组24h收缩压负荷(24h SBPL)、24h舒张压负荷(24h DBPL)、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夜间舒张压负荷(nDBPL)、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显著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负荷异常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Spacelabs90217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了90例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并与年龄、性别相配对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了脑卒中患者中35例脑出血患者和55例脑梗死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结果: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均值高于EH患者;24h血压曲线:波峰血压值相近,夜间波谷两值差别较大。两组昼夜节律有极显著差异(P〈0.01)。脑卒中组中脑出血组24h动态血压均值高于脑梗死组。结论:血压增高,昼夜节律消失有发生脑卒中可能,应加紧防治。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与动态血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 1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测 ,并采用微型智能量表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在控制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影响之后 ,除 2 4 h平均舒张压之外 ,其他动态血压指标均与认知功能 (以 MMSE得分的对数 Ig MMSE表示 )显著负相关 ,尤其 2 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收缩压血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血压负荷与认知功能呈更明显的负相关。以 Ig MMSE作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仅日间平均收缩压和年龄被纳入回归方程。“杓型”高血压患者的 MMSE得分显著高于“非杓型”者。结论 收缩压尤其是日间平均收缩压升高和血压节律紊乱是影响老年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评价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谷/峰比值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研究对象经2周洗脱期,日服一次坎地沙坦8mg,共8周。于洗脱期末及治疗8周末各行一次ABPM。结果ABPM显示8周末24h、日间、夜间收缩压/舒张压(SBP/DBP)较洗脱期末分别下降18.8/12.1mmHg、21.2/15.6mmHg、13.7/9.1mmHg。收缩压、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2.6%和63.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的降压药物,特别适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80岁及以上高龄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与神经退行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8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和(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开展联合问卷调查,年龄80~105岁。测量其坐位、卧位和直立位3 min内血压值,并收集其病史、用药史及生活习惯等相关资料。结果:共1562例纳入本研究。分为体位性低血压(OH)组387例,非体位性低血压(NOH)组1175例;OH患病率为24.8%(387例)。OH组较NOH组易并发神经退行性疾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与OH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中OH患病率较高,且并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高龄高血压患者易并发OH。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伴夜间低氧血症对血压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变化节律。方法:选择夜间打鼾、体重指数≥25的高血压患者95例,监测夜间7 h的血氧饱和度和24 h动态血压。根据夜间氧饱和度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哮喘。结果: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24 b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心率、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心率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轻、中度低氧血症组中75.3%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单纯高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占7.1% 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夜间低氧血症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率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增高,随着低氧血症的加重,增高趋势明显;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型组夜间血压较杓型组增高显著。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分析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70例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组)和4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B组)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24h、7:00-22:00(白昼)、22:00-次日7:00(夜间)的平均收缩压标准差(SSD)、平均舒张压标准差(DSD)。结果:A组在24h、白昼和夜间SSD、DSD的平均标准差均高于B组(P〈0.05,0.01)。结论: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24h、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性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