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发展需要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质量考核标准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6—10月,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社区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结果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1级指标、27项2级指标和90项指标内涵。结论本指标体系对社区护理开展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指导、家庭护理、舒缓疗护以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客观评价,突出了社区护士参与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现状,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构建肿瘤化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化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 "模式,选定全国各地护理专家27名,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结果通过两轮函询,最终确定了化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44项。结论初步构建了化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化疗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全面、有效、操作性强及适合社区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先拟定备选指标,采用Delphi(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确立评价指标,并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社区护理各进行两次客观评价。结果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3.33%和96.30%,权威系数为0.823,协调系数为0.469;综合分析专家咨询结果,确立了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36项,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结论建立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对社区护理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PICC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拟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5项。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项目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能够为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医院PICC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柯静金艳叶艳胜段玉梅高永丽武燕霞许丽芬 《当代护士》2023,(2):51-55
目的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科学、敏感、实用的脑室引流管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脑室引流管护理安全的评估与监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onabedian模型指导,采用文献检索法,经过研究小组分析,初步形成脑室引流管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筛选和确定脑室引流管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共设立21项脑室引流管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8和0.80,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12~0.250(P<0.05)。结论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立的脑室引流管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供临床参考,从而进一步推进质量改善工作。 相似文献
7.
8.
手术室是对手术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治疗是对外科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护理过程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护理终末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过程质量的好坏。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护理过程质量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手术室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提供系统、客观、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模式,在规范和指南指引下,应用文献回顾初步拟订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稿,编制指标条目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的方法对15名临床专家进行2轮咨询,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的权重。结果 经过2轮专家函询,2轮次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843、0.865,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396、0.405,P<0.01。构建了制度建设、急救管理和效果评价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的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三级指标权重系数,经过了一致性检验(CR<0.1),各级指标变异系数都<0.10。结论 构建的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中,各级层指标条目客观、权重分配合理、易操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对规范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3年7—9月,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结合专家函询法确立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共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了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4项和三级指标75项的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6.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3、0.895,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64、0.212(P<0.001)。结论 所形成的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特异性和科学性,不仅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肠造口的护理服务质量,还可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新生儿肠造口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Delphi法建立医院病房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Delphi法建立医院病房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方法先确立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35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结果专家的积极性系数为100%,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为0.856;专家咨询后,一级指标未改变仍为6项,二级指标由32项变为29项:基础护理(5项)、专科护理(5项)、技术操作(2项)、病历书写(4项)、病房管理及管理制度(13项)。结论应用Delphi法建立的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中删除二级指标4项、增加1项、分值改变3项,主要增加了心理护理、出入院指导、病历书写等项目的比重,体现了新形势下患者需求的变化和护理质量内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科学、系统、实用的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管理模式为依据,通过逐条分析《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涉及的静脉输液条目,结合文献检索法、专家小组讨论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百分比权重法,确定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9%,100%,专家权威程度Cr值分别为0.864,0.940,总体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310,0.254,经卡方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10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指标体系设置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护理管理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循证构建精神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科学客观的精神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精神科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和德尔菲法(Delphi),确定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敏感性指标。结果 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9%和83%,权威系数为0.727和0.871,协调系数为0.321和0.25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构建包含5项结构指标,11项过程指标和9项结果指标的精神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论 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的精神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对精神科专科护理质量管控和持续改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具有儿科护理专科特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结构式专家访谈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应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合重要性赋值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轮和第2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9、0.87;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70%、96.15%,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316和0.378(P0.01),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形成了包含结构、过程、结果的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意见集中,可信度高,可有效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适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敏感指标,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提供标准化的专科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借鉴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上初步拟定敏感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0.80,各指标变异系数<0.30。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包含5项结构指标,10项过程指标及5项结果指标的麻醉恢复室专科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敏感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对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安全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麻醉恢复室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Delphi法完善分级护理服务内容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补充和完善分级护理制度服务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方法 先确立分级护理各级别内容指标,然后采用Delphi法对护理专家进行3轮问卷咨询.结果 3轮专家咨询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30、29和2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91%和88%,充分反映了专家对本研究的支持.来自全国14个省市27所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领域的护理专家共30位,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专家平均权威系数在0.8以上,说明咨询结果可信.一、二、三级护理项目协调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专家在确定各级护理项目上意见协调性好,预测结果可取.结论 应用Delphi法筛选出各护理级别应包含的护理内容:一级护理32项,二级护理23项,三级护理19项,并规定了各级别各项护理内容的最少执行频次和最低资质执行人员. 相似文献
18.
开展社区护理研究 推动社区护理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社区护理工作落后,为推动社区护理发展,我们与卫生局合作,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组织教师参与社区护理实践,积极开展社区护理研究,以研究带动社区护理发展。目前已获得多项省厅级及局级、院级社区护理研究课题,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护理研究氛围。在社区护理研究中提高了社区护士及护理教师的工作、研究能力,拓展社区护理的范围,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及社区护理教育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证构建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临床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方法 基于循证方法学结合本院临床数据分析,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及重要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得到聚焦于过程质量指标下的一级指标1项即肠内营养规范符合率;4项二级指标即营养风险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溶液配制落实率和肠内营养输注护理落实率;每项二级指标下级包括依次为3项、2项、3项、13项,共21项三级指标。结论 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可有效指导护士行为,评价肠内营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结直肠肿瘤外科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提供评价依据。方法以质量保证模式步骤为指导,通过德尔菲法对结直肠肿瘤的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结果确认并建立了结直肠肿瘤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3级指标,包括2级指标中的要素质量指标3项、环节质量指标9项、终末质量指标3项以及3级指标16项。结论质量保证模式指导下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外科专科疾病的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突出了护理的细节及内涵,适应现代外科模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