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大连海滨综合疗养因子开展糖尿病专病疗养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75例糖尿病前期及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15 d基于大连海滨综合疗养因子的糖尿病专病疗养,检测疗养前后血糖、体质量、腹围的变化,并在1年后进行随访,了解糖尿病发展情况。结果 75例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员在疗养结束后在血糖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疗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显示,所有回访的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疗养员均没有发生糖尿病并发症,所有糖尿病前期疗养员均没有发展为临床2型糖尿病。结论基于大连海滨综合疗养因子开展的糖尿病专病疗养有效地控制了血糖,延缓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8月一2008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68例,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8例病人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病人在掌握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病情现状、并发症预防知识方面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病人掌握在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病情现状知识方面比较(均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病人获得有关糖尿病知识及治疗技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通过设立讲座,对有关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如何自我监测血糖等进行教育。结果:经过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后,150例患者的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行为方式得以改善,而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的影响,结合门诊满意度调查,以探讨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通过评估患者个体情况,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开出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其内容由评估所得个体情况,个体化饮食处方、运动处方,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病情监测等组成。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满意度,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的作用。结果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都比实施前只接受集体大讲堂教育时有明显改善,患者总满意度94%。结论在2型糖尿病综合防治上偏重个体化指导干预,实施门诊个体化教育处方模式,是符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1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实施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165例,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记录每位研究对象住院期间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及血糖控制情况。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坚持糖尿病饮食、运动、监测血糖、定期复诊、并发症、间断用药等各方面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糖尿病知识掌握、满意度、血糖控制水平、出院后坚持糖尿病饮食、运动、监测血糖、定期复诊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间断用药、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的影响,结合门诊满意度凋查,以探讨专科护士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通过评估患者个体情况,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开出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其内容南评估所得个体情况,个体化饮食处方、运动处方,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病情监测等组成.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满意度,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的作用.结果 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都比实施前只接受集体大讲堂教育时有明显改善,患者总满意度94%.结论 在2型精尿病综合防治上偏重个体化指导干预,实施门诊个体化教育处方模式,是符合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娜 《天津护理》2014,(3):255-256
目的:评价个性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饮食、运动状况的效果。方法:对门诊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个月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饮食运动状况。结果: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b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较教育前显著降低(P0.01)教育后患者饮食、运动合格率优于教育前(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与提高,有利于患者降低血糖,掌握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发症体验干预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知识掌握、遵医依从性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方法:将356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76例。对照组采用门诊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使用、监测血糖、足部护理、急症处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并发症体验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低血糖发生、遵医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并发症体验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自我管理知识掌握、遵医依从性等方面的情况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9例,观察组接受门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检测其治疗依从性、血糖相关指标,并分析两组相关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值均与治疗依从性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糖相关指标,且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指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专业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疗效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收住呼吸内科病房的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9例)除在呼吸内科病房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外,给予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自我检测方面的教育;对照组(39例)仅接受呼吸内科常规临床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后随访6个月,干预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大部分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对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后进行糖尿病专业护理干预,可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情况,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疗养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养员,在疗养过程中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观察疗养因子对患者血压与血糖的影响。结果经过4周疗养后,疗养员的收缩压下降(29±1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下降(23±8)mmHg,空腹血糖下降(2.61±2.17)mmol/L。结论疗养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养员的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对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治疗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血糖管理,观察组采用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干预后采用住院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总达标率、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方案执行的准确率、围手术期糖尿病专科护士会诊率以及患者入院、出院时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率、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方案执行的准确率、糖尿病专科护士会诊率及出院时糖尿病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提高围手术期患者血糖达标率,提高住院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监测的规范执行率,增加患者住院期糖尿病专科护理会诊率,提高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保障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抑郁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慢性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卢慧英 《护理学报》2002,9(4):55-57
目的 探讨抑郁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对 13 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达 5 2 .3 % ,抑郁组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不良 ,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 ,P <0 .0 5。结论 抑郁可影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其预后。护理上实施心理疏导 ,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 ,改善抑郁状态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病程和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查4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系列蛋白、神经传导速度、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眼底。结果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脏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良好地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evidence for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glycemic control, the lipid profile, body composition, vascular health, and complications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ubjects and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1,263 patients receiving outpatient care at 13 general hospitals located in Seoul and Gyeonggido who were subjected to examinations in the areas of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complications management, and diabetes education between March 19 and May 29, 2013. The relations between exercise and various regulatory factors including patient’s gener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bolic regulation, achievement of goals for metabolic regulation,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Exercise manage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fasting glucose, postprandial glucose, hemoglobin A1c,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garding achievement of goals for metabolic regulation, significant odds ratios were observed for the effect of exercise treatment on blood pressure, fasting glucose, postprandial glucose, hemoglobin A1c, triglyceride, HDL in men, and BMI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oreover, exercise manage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occurrence of cerebrovasculopathy.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exercise induced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glycemic control, the lipid profile, and body composition, as well as vascular health and complications,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Key words: Exercise, Metabolism,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与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分组,观察空腹血耱(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空腹C肽、餐后C肽及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这些参数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组患者年龄较大、血压较高,体质指数(BMI)、FINS、PINS、空腹及餐后C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E(ApoE)、IR均显著升高,ISI显著下降,与2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FBG、P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血压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参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社康中心及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PG、2hP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调控血糖水平,可有效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选取在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住院的2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5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对其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糖尿病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及患病情况,检测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SQI总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均P<0.05),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较无睡眠障碍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效果的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明显较正常人群差,且对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较高、病程较长伴有并发症、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应注意加强护理,以防止睡眠质量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对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必须注重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本文针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嘌呤糖尿病饮食对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方法:将57例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治疗组限制饮食中的嘌呤含量,饮食中每日嘌呤摄入量< 150mg,对照组不限制饮食中的嘌呤含量,每日嘌呤摄入量>300mg。结果:治疗第8天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尿酸均下降,但治疗组的血尿酸下降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饮食与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合理的低嘌呤糖尿病饮食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血尿酸,对治疗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