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的过去 她今年70岁。过去,她是一位大学老师,我们可以想象她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博得学生阵阵喝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过去,她还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在学校的运动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矫健的身影。时而跳跃、时而奔跑,篮球、排球都是她的强项;过去,每天回到家,她给老公和儿子做出可口的饭莱,把屋子收拾得整齐干净,充满温馨快乐。  相似文献   

2.
8岁的亚莉珊德拉是一位活泼可爱的美籍加纳小女孩。1年前的今天,她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尽管受当地医疗条件和糖尿病认知度所限,她的病情控制得并不理想,但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她始终能坚强地面对每一天。  相似文献   

3.
走进病房,洁白的病床上一张满是皱纹的脸,稍显浑浊的眼睛迷茫地望着前来探望的记者和医生。她姓沈,今年63岁,但看上去却老得多。她说自己是一位农民,这点从她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中就可看出,看着她,记者似乎可以想象她在烈日下的田间劳作的身影。看着她略显疲倦的表情,不禁一阵心酸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她是一名身患心脏病(52年)和糖尿病(25年)的患者,网络中她是一位“知心姐姐”,尽自己所能为所有患者解决抗糖难题。她是新病友的守护者,老病友的好朋友。她就是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的刘新阿姨。  相似文献   

5.
已近古稀之年的黄顺禧是首都桥梁设计领域的专家。在钟爱的工作岗位上,她呕心沥血40余载。为首都的市政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与丈夫许铁城曾被誉为“立交桥夫妻”。在无数荣誉的背后,谁能想到,她还是一位打胰岛素近30年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某天,笔者在门诊遇到一位来就诊的糖尿病肾病老太太,我仔细看了她的病历,认真地给她做了体格检查之后,建议她先查一下血糖。她立即问我明天还出门诊吗?我说明天下午有。她说那好,今天吃过饭了,恐怕查的血糖不准,明天一早不吃饭再来查血糖。我一时不解:为什么她一定要等到空腹再来查血糖呢?看来是有一定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7.
这或许是我们创刊以来最特殊的一位“封面人物”。她只有10周岁,在2001年刚诞生时便肩负重任。而今。她成了您的朋友,每个月都会与您定期见面。她的名字叫《糖尿病之友》。本期封面人物带您走近她的身世——一个关于爱、关于改变、关于责任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上个月,我的一位老同学告诉我,她的眼睛出了问题,看东西模模糊糊,而且逐渐加重。我知道,她的母亲患有糖尿病,我建议她去验验血糖,再去眼科检查一下。结果她告诉我,她患上了糖尿病,眼科检查结果是白内障。她问我:“糖尿病与白内障有啥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位母亲正在给她患2型糖尿病的儿子注射睡前NPH(中效)胰岛素,这个工作她已经做了很多次。但是,这次当她将药液推入儿子皮下之后,她自言自语道:“这一针打的时间也太长了。”她立刻意识到,胰岛素的剂量打错了。换句话说,她已经给儿子注射了可能是致命剂量的胰岛素。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在对一位患者朋友进行糖尿病宣教时,注意到她的情绪非常低落。询问之下才知道,她最近诊断出肝硬化。她自己对此很诧异,因为她既不饮酒又无病毒性肝炎,也从来没听说过糖尿病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在她的印象中,糖尿病只会引起眼睛失明、肾衰、截肢……但这些和肝脏一点关系都没有。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知道自己患了心脏病的人,心理上会出现很多不平稳的问题。因为平日耳濡目染,都知道心脏病是很难治疗。一旦得上了这种病,无疑它会跟钱跑着一辈子。同时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家庭朋友带来不可估量的麻烦。我曾经有一位大学同学,她刚在大学念上二年级,平常不爱好运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一位亲戚是心血科专科医生,  相似文献   

12.
美国惠好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亚泓是一位年仅31岁的女土,然而,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已4年之久。当初的一纸诊断证明书曾使她非常痛苦。在她患病期间,许多医护人员、专家教授乃至病友都向她伸出了温暖之手,使她真正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在与病魔抗争的切身体验中,她悟出了一条真谛:“生命在自己手中”,“自己虽然得了依赖型的病,但不能成为依赖型的人”。她利用手中的血糖仪,每天坚持测量血糖,调整饮食,安排好工作,坚持适当的运动,控制血糖水平,并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个体的生活规律。现在,她不仅病情稳定,且依然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13.
徐女士是一位中年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打胰岛素,早、中、晚分别是14单位、6单位和6单位。平时血糖一直很稳定,但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的血糖波动令她很苦恼。她在信中陈述自己每次来月经,总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尤其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尤为明显。更让她不能理解的是,在高血糖结束后,下一餐前又容易出现低血糖。她自行将胰岛素剂量加减量,可控制得总是不理想。每次来经前,她的心情都非常紧张,不知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1日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晚会上,有一位患病近10年的“糖友”,她满怀欣喜,与众多群众一起载歌载舞。在现场,她用优美的民族舞打动了狂欢的群众;在场外,她用动感的现代舞帮助众多“糖友”控制好了血糖。她的名字叫闫娅莎。  相似文献   

15.
两周前,一位熟悉的糖尿病患者兴冲冲地来门诊看我,她跟我说她刚刚从海南旅游回来。虽然有些疲劳,但精神很好。她还说,这次旅游没有出现低血糖是因为随身带着达乐堂。说着,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像是装口香糖的塑料瓶。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葡萄糖片。当她出现心悸、极度饥饿、出汗等症状时,嚼服2~5片,症状很快消失,血糖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赵继革曾经在教育活动现场救过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并为其垫付医药费。那位老人对她的救命之恩总是念念不忘,每年春节都会去看望她。赵继革总是对那位老人说“不用谢!”当她自己经历了生死考验,体会到救命之恩有多重时,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救她的那些医护人员了。  相似文献   

17.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王文英阿姨今年78岁了,是一位患病4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说起她的患病史,王阿姨先是沉思了一下,然后开始向我们讲述她的故事。原来王阿姨具有家族遗传史,父母都是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去世的,她在38岁时发现自己也有糖尿病,而自己的5个兄弟姐妹随后也相继查出患有糖尿病,说到这时,王阿姨不由地叹息了一声。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孤独症,老人,她是一名教师:善于与人交谈,表达能力很强。可自从三年前,她的老伴出车祸突然离去,自己又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她说话变得结结巴巴,语言表达不清。慢慢地断绝了与朋友的一切来往,也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关心。她的孩子怕她做傻事,无奈之下,只好请了一位保姆在家里照顾她。但是,她的心门一直紧闭,始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9.
今年72岁的张华是一位从医几十载的陕西大夫,她患糖尿病36年,因糖尿病掉了4颗牙,患了青光眼,曾多次被下病危通知,做过子宫卵巢全切术,还曾苦劝老公另娶他人,但在采访中她说得最多的却是:“额(我)可想得开啦!”一个地道的“额”字,带出了她陕西人特有的淳朴味,语气中更是透出她的豁达与开朗。  相似文献   

20.
王雅琴,一位特别直爽的北京人,她心直口快还热心肠,常常不假思索地说出心中所想,往往直得根本没有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但绝对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她为了帮助身边“糖友”,3年共送出7套血糖仪,只要你需要就拿走,千万别耽误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