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2099E是21-氨基甾体类化合物之一,它缺乏已知的糖皮质激素(GC)及盐皮质激素的生理活性。本工作用放射配基结合法比较了U72099E对于放射标记GC与大鼠脑胞液及突触质膜制备相结合的替代能力。结果表明:胞液与[3H]GC的结合不能被U72099k所替代,而突触质膜与[3H]GC的结合则可以被替代。后者其抑制常数(Ki)为32.16+1.65μmol/L;这表明质膜上有与U72099E相结合的位点,很可能即为糖皮质激素膜受体(GCMR)。由于U72099E的Ki值与保护脑损伤所需的浓度相接近,这提示GCMR可能介导U72099E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突触质膜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鉴定突触质膜上的糖皮质激素特异膜结合位点(GCMB),并研究其配体结台特性和理化性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表明,[3H]皮质酮能与GCMB作饱和结合,呈正协同方式。其最大结合容量(R0)为46.67±4.62fmol/L,平衡解离常数(Kd)为97.48±18.85nmol/L,Hill系数为1.633±0.082。不同甾体与GCMB的亲和力依次为:RU26752,醛固酮>皮质酮,皮质醇>RU26988,孕酮,R5020,去炎松缩酮>睾酮,雌二醇>RU38486>地塞米松。GCMB具有温度稳定性,并可被去垢剂TritonX—100溶脱,被胰蛋白酶水解,易受巯基乙醇影响。二价阳离子(Ca2+、Mg2+)有助于GBMB与配体结合。我们的实验结果强烈提示:GBMB满足作为受体的基本判据是一个与胞内糖皮质激素不相同的新型糖皮质激素受体,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MP)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疗效及其与大鼠脊髓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表达的关系。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大剂量MP治疗组(8只)、小剂量MP治疗组(8只)、EAE模型组(7只)和正常对照组(5只)。大、小剂量MP治疗组及EAE模型组接种豚鼠全脊髓制成的抗原乳剂,制作EAE模型。免疫接种后每日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接种后第12 d,大、小剂量MP治疗组分别予以MP 100 mg/(kg.d)或25 mg/(kg.d)尾静脉注射,连续3d后减半量再给药2 d;EAE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次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GRα及GRβ的表达。结果两MP治疗组大鼠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并且明显低于EAE模型组(均P<0.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小剂量MP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GRα表达均明显低于EAE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0.01);各组大鼠脊髓组织GRβ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EAE大鼠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与脊髓组织GRα、GRβ的表达不相关,与GRα/GRβ比值呈正相关(r=0.550,P=0.027)。结论 MP治疗EAE大鼠的疗效与剂量无关,而与脊髓组织GRα/GRβ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糖皮质激素(GC)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炎物质对发育中脑损伤本应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随着相关病例增加,人们发现在围产期接受GC治疗的早产儿发生脑瘫危险性明显增高。因此,是否在发育期应用GC治疗疾病颇多争议。本实验通过研究脑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变化来进一步阐明GC对发育中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对大鼠大脑皮层内GR表达的影响。 设计:动物实验研究。 时间和地点:本实验于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完成。 材料:应用提供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生后7天的SD大鼠用于实验,所有实验过程都遵循实验动物伦理学标准。 方法:生后(postnatal,PN)7d的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成两组,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6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惊厥后第13d、15d和19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用Western-blots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GR表达的变化。 结果:GR在生后早期大脑皮层即有广泛表达,主要表达于胞浆,随着日龄的增加GR的表达增加,在胞浆和胞核中GR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 在PN-15d时惊厥组大鼠大脑皮层胞浆中GR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PN-15d、PN-19d时胞核中GR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PN-13d时,惊厥组大鼠顶叶区GR免疫化学累积光密度(AOD)明显降低(P<0.05);PN-15d时,惊厥组大鼠皮层顶叶、颞叶区GR免疫化学AOD明显降低(P<0.05);PN-19d时,惊厥组大鼠皮层顶叶、颞叶、额叶区GR免疫化学AOD明显降低(P<0.05)。 结论:皮质区GR随脑发育成熟表达不断增高,呈现一定规律及分布特点,可能与脑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新生大鼠反复惊厥造成皮质GR表达的异常,可能参与发育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Meynert核损害对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P38)的影响。方法:Ibotenic acid定位损伤大鼠脑建立AD模型,利用水迷宫和跳台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利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的表达。结果:胆碱能损害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其脑内ChAT和突触素的表达也明显下降。结论:保护中枢胆碱能系统和增加突触素水平有助于改善认知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脑淀粉样血管病是由于Aβ在脑血管壁上的沉积造成血管的损害,而导致老年人原发性脑出血的一种重要原因,可造成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常与阿尔茨海默病伴发。载脂蛋白E可以引起Aβ在脑实质内及血管壁上的沉积,不同载脂蛋白E的异构体对于Aβ沉积的影响是不同的。有载脂蛋白E及Aβ参与的“种植”学说是脑淀粉样血管病发病的一种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盐酸苯海索干预后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脑内突触素和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改变,探讨盐酸苯海索引起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改变.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选取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假手术组,30只模犁大鼠随机分为帕金森病组、药物干预组.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免疫组化检测突触素和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结果 药物干预组突触素在额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突触核蛋白在额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服用盐酸苯海索可导致大鼠记忆力减退,额叶α-突触核蛋白表达增多及突触素表达减少与服盐酸苯海索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观察糖皮质激素(GC)对于Na+依赖高亲和摄取3H-L谷氨酸(孵育4min)的影响。发现GC包括皮质酮硫酸盐(B-SO4)、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盐(F-suc)、地塞米松磷酸盐(DEX-PO4)及皮质酮(B)均促进突触体摄取谷氨酸,且呈一定浓度依赖性。B-SO410-5mol/L时,谷氨酸摄取较对照组增加25.6%,B-SO4、F-Suc及B最低有效剂量均为10-7mol/L,DEX-PO4最低有效剂量为10-6mol/L。孵育2min后即见B-SO4(10-6mol/L)促进突触体摄取谷氨酸,孵育4min后B-SO4的作用达高峰。10-6mol/L睾酮及孕酮也有促进摄取谷氨酸的作用,而去氧皮质酮及17β-雌二醇硫酸盐对突触体摄取谷氨酸没有显著影响,GC的作用有一定甾体特异性。GC胞内受体阻断剂RU486本身对谷氨酸摄取没有影响,但可部份阻断B的促进作用。由于已从神经元上离断下来的突触体不再受基因组机制影响,本实验中GC快速促进突触体摄取谷氨酸是非基因组机制介导的,其详细机制及潜在生理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的神经细胞凋亡及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慢性缺血组、慢性缺血+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慢性缺血+养血清脑颗粒预防组.应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和图像分析观察并测定大鼠海马及皮质突触的形态参数.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脑缺血14天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养血清脑颗粒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缺血组可导致突触结构参数变化,而慢性缺血+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和慢性缺血+养血清脑颗粒预防组可明显减轻这一变化.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缺血细胞凋亡及突触结构改变的抑制作用有可能对慢性脑缺血的病理改变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四种突触前后膜结合蛋白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特异性与突触前膜不同部位结合的β-银环蛇毒素、川楝辣素、β-蝮蛇毒素以及特异性与乙酚胆碱受体(AchR)结合的α-银环蛇毒素,结合人骨骼肌提取液中各自特异性相结合的蛋白,以ELISA方法检测43例正常人和43例重症肌无力(MG)病人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发现MG病人血清中存在着抗突触前膜不同部位的数种抗体,各抗体的阳性出现不完全一致,提示MG病人神经肌肉接头处存在着多重免疫损害,不仅只有突触后膜AchR的破坏,前膜多个部位都有累及。  相似文献   

11.
背景:突触是神经系统可塑性最强的部位,脑缺血可导致突触病理性和生理性的可塑性变化。针刺对大脑的功能重组和代偿起着重要作用,针刺对突触重建的促进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灶周围区皮层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和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1/2009-01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和电镜室完成。材料: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组又分为术后l h,l,3,7及21 d组5个时间段亚组,6只/亚组。G-6805型电针仪为上海华谊仪器厂生产。JEM-12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为日本JEOL公司生产。方法: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大鼠大脑中动脉,不予凝闭。电针组术后立即给予电针治疗,取百会(GV20)、大椎(GV14)穴,选用疏密波(疏波: 4 Hz; 密波:20 Hz),电压2.0~3.0 V,电流强度1~3 mA,留针30 min,1次/d。其他2组不予针刺处理。主要观察指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灶周围区皮层突触的超微结构及结构参数(突触后致密物厚度、突触间隙宽度及突触界面曲率)的变化。结果:电镜下可见缺血灶周围区皮层突触结构发生破坏,突触数目明显减少,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后PSD厚度、突触间隙宽度及突触界面曲率都明显减小,而电针组的PSD厚度于各时段均明显高于同时段模型组(P﹤0.05,P﹤0.01),电针组的突触间隙宽度在1d、3d及7d时均明显高于同时段模型组(P﹤0.05),电针组的突触界面曲率在1d、3d、7d及21d时均明显高于同时段模型组(P﹤0.05,P﹤0.01)。结论:电针从脑缺血早期开始就能明显抑制缺血损伤所致的突触退化、崩解,促进突触结构的修复,提高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电针治疗脑缺血的机理可能与其促进突触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 R) 水平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依赖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检测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含量,同时应用相对临床记分法观察激素治疗反应,相对临床记分> 50 % 为有效。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较正常人显著增高,经激素治疗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且激素治疗的近期疗效与 G R含量呈正相关, G R含量高者治疗敏感的百分率高,近期疗效好,反之则差。结论  G R 含量的变化与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分布有关。 G R 含量的不同可能是临床上激素疗效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所以,保持一定水平的 G R 含量对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水平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依赖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检测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含量,同时应用相对临床记分法观察激素治疗反应,相对临床记分>50%为有效。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较正常人显著增高,经激素治疗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且激素治疗的近期疗效与GR含量呈正相关,GR含量高者治疗敏感的百分率高,近期疗效好,反之则差。结论 GR含量的变化与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分布有关。GR含量的不同可能是临床上激素疗效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所以,保持一定水平的GR含量对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激活GABA_B受体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对成年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采用“盲法”全细胞电压钳记录,分别检测和分析巴氯芬(10μmol/L)对自发性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s)的影响。结果巴氯芬可显著降低符氨酸能EPSCs和γ-氨基丁酸能IPSCs的频率(P<0.01),各自达58%±7%(n=17)和42%±10%(n=15),而对它们的幅度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巴氯芬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EPSCs和IPSCs的抑制作用属于突触前抑制,推测GABA_B受体所介导的这种抑制作用对CA1区神经元兴奋性的传出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对癫痫的产生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海马内过表达酪氨酸蛋白激酶B3(Ephrin-B3)对大鼠癫痫突触重塑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组、空载体组、慢病毒Efnb3过表达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进行癫痫造模处理,造模前1周空载体组两侧海马各注射LV5-NC(5μL)载体,慢病毒过表达组海马注射包装后的Efnb3慢病毒(5μL)进行预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癫痫造模达24 h后各组取海马组织,采用qPCR检测Ephrin-B3、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亚基(NR2B)的mRNA相对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phrin-B3、PSD95、NR2B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Ephrin-B3过表达组癫痫发作潜伏期(30.2±4.38)min,较癫痫组(22.4±3.91)min和空载体组(21.0±5.29)min有所延长(P<0.05),癫痫组和空载体组造模后Ephrin-B3、PSD95、NR2B的mRNA表达量降低,转染Ephrin-B3成功组mRNA相对表达量相较于癫痫模型组明显增加(Ephrin-B3:F=25.11,...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受体同型及其与激素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身免疫病激素耐受问题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糖皮质激素受体研究方面,此文就糖皮质激素受体同型的特点、亚细胞分布、两种同型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激素敏感性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诱导慢性癫痫大鼠海马齿状颗粒细胞苔藓纤维突触重建与神经营养素受体TrkB表达的关系。方法 取匹罗卡品诱导大鼠急性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自发性颞叶癫痫发作期大鼠脑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kB及突触体素(P38,一种突触形成标志物)在大鼠海马的表达。结果 急性癫痫持续状态诱导颗粒细胞表达TrkB一过性增高,第2次表达高峰呈现在7~30d;P38免疫反应性在齿状回内分子层则呈进行性增加,与neo-Timm显示的异常苔藓纤维出芽相一致。结论 TrkB受体激活有助于海马齿状回苔藓纤维轴突生长及突触形成从而有利于颞叶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胆固醇与脑和突触可塑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极大,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活动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1,2]。神经系统的顺利运转有赖于神经细胞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Pfieger等发现体外培养中突触产生、发育、成熟和维持有赖于星形胶质细胞(AS)释放的胆固醇,胆固醇由AS释放的apoE运载,神经元吸收后产生突触。现将体内是否存在同样规律、脑内胆固醇如何分布、在脑损伤修复过程中胆固醇起何作用等问题综述如下。1脑中胆固醇的检测及其与神经细胞膜结构的关系检测样品中胆固醇的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9.
外伤后癫痫大鼠脑内突触素和苔藓纤维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研究液压脑损伤后突触索和苔藓纤维在外伤后癫痫和非癫痫的大鼠脑内的不同变化,以探讨外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液压脑损伤复制脑损伤动物模型并记录脑电图和行为学变化,3个月后应用突触素免疫组织化学、Timm染色和汁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皮质区突触索及海马区苔鲜纤维的不同变化.结果 突触素在皮质损伤区表达癫痫组(n=11)高于非癫痫组(n=20,P<0.05),苔藓纤维出芽在癫痫组CA3区始层明显增多(P<0.05).结论 突触素的表达增强和苔藓纤维出芽与外伤后癫痫天系密切,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癫痫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改变 ,阐明 GR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美解眠皮下注射方式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测定 60只 SD雄性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齿状回 GR阳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急性致癫痫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 GR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 ;慢性致癫痫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 GR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和急性致癫痫组 (P<0 .0 0 1 )。结论 大脑皮质和海马 GR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癫痫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