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血管超声检查应用于PICC置管的全过程,包括穿刺前血管的检查评估,穿刺中颈内静脉的压迫,穿刺结束、X线摄片检查前对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检查.结果 1402例PICC置管患者中,穿刺前有407例经超声评估选择赛丁格辅助穿刺成功,穿刺中有148例需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后有102例X线摄片前经超声检查发现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而及时进行调整.结论 将超声检查应用于PICC置管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可对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进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PICC困难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5例属于困难穿刺患者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置管后实时观察导管头端位置,并在超声监视引导下正位。结果 45例均获成功,成功率100%。结论超声引导在困难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是一种实时、直观、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置管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未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A组,其中男38例,女48例,平均年龄(45.5±6.7)岁;将206例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B组,其中男108例,女98例,平均年龄(46.7±6.9)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与传统PICC置入的效果差异.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5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分别在置管过程中、置管第2天、中间回访和置管第7天,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置管手臂舒适度等指标的差别.结果 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出血量、导管末端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第2天及中间回访时,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情况、手指肿胀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回访时,观察组穿刺点渗血、手指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置管手臂的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能明显改善穿刺点渗血、手指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和置管手臂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总结上肢静脉障碍致PICC无法进行时的改进措施.对32例上肢静脉障碍致PICC置管困难的患者改行中心静脉置管,具体做法:准确进行静脉评估,正确做好导管的处理与修剪,置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并与麻醉医生及超声引导医生密切配合,置管后妥善固定导管.3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总体成功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6.
胡英芳  赵洪俊  杨荣雪 《护理研究》2012,26(22):2058-2059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长期输入化疗药物病人20例,使用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观察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结果]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导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满意率100%。[结论]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在血液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 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塞丁格技术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 PICC 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孙杉杉  余琪  沈蕾  陈友玲  赵洁  童瑾  冯丽娟 《全科护理》2021,19(24):3383-338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婴儿下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1岁以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上肢和下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24 h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和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儿下肢PICC置管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经皮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需血液净化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体会。方法:16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顺利(仅1例穿刺两次)并置管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准确、有效,且并发症少,为建立良好的体外循环通道,顺利完成血液净化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时穿刺点距肘横纹的不同距离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PICC门诊中经上臂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选择距肘横纹上3~5 cm区域内穿刺置管,观察组选择距肘横纹上6~8 cm区域进行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手臂舒适度、外露导管有无折叠及导管移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带管期间手臂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外露导管折叠发生率和导管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上臂PICC置管时穿刺点选择距肘横纹上6~8 cm区域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能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减少外露导管折叠和导管移位的发生,利于导管长期安全留置。  相似文献   

13.
14.
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76例肿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行PICC置管,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获得循证支持,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使护士改变以往凭经验、直觉进行临床护理的习惯,养成经常查阅专业资料、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两种PICC置管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PICC置管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11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53例)和B组(58例),A组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行PICC置管,B组采用盲穿法PICC置管(即肉眼观察和手触摸静脉血管穿刺,估计从穿刺点到上腔静脉下1/3的长度)。结果两组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为98%和8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组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52 d,B组只有18 d;B组的费用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模拟定位机引导下行PICC置管较盲穿法操作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高,管尖到位,并发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更方便地实施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手术。方法按照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手术操作流程,设计一次性PICC置管穿刺包。结果穿刺包中物品的排列顺序与手术过程一致,使用方便,达到完全屏蔽外界污染的效果,符合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要求。通过2868例的临床使用,无一例感染病例,并且方便,节时。结论一次性PICC置管穿刺包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位置换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对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5Fr PICC置管312例患者中由于体外导管与圆盘连接处液体渗漏及PICC导管部分脱出体外而必需拔管的8例患者进行原位置换PICC导管。结果 8例患者原位置换PICC导管均一次成功,输液通畅。结论原位置换PICC导管可行、安全、快捷,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真正解决晚期肿瘤患者输液难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专科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对消化内科病人置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之前136例置管病人为对照组,专科PICC护理小组成立后128例置管病人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穿刺时间、置管出血量、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置管穿刺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机械性静脉炎、置管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科PICC护理小组模式可提高置管技术水平、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使消化内科病人PICC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4例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6周。比较两组并发病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知识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 <0.01),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预防并控制置管期间的相关并发症,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Kline JP 《AANA journal》2011,79(3):209-217
Sonography addresses a variety of concerns, such as patient safety and comfort, cost-effectiveness, time to complete a procedure, and success rates associated with invasive anesthesia procedures. Ultrasound guidance is commonly being used for the placement of nerve blocks, placement of peripheral and central lines, and arterial catheterization. Recently, it has been applied to preprocedural and imaged-guided spinal and epidural placement. The general terms and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to the practice of anesthesia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s well a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basic images. Common procedures that include its use are also revie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