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雯  赵俊  范梅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310-43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7例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心理、生活质量及药物毒副反应等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现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及康复指导,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在给予常规各项护理措施基础上注重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观察结果及时调整术后护理计划。结果: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3例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结果: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于介入手术围术期着重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SAS评分及QOL评分。结果术后3d,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术前1d及术后1d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术后3d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生活质量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缓解患的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治疗双手多汗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114例双手多汗症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与结论 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双手汗症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治疗双手多汗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114例双手多汗症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与结论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双手汗症术前、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一般化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全程的系统心理干预护理。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结论实行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术后化的情绪,具有医学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心理弹性的护理干预对结肠造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手术的结肠造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心理弹性各影响因素的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针对心理弹性各影响因素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确诊的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26例术前进行SF-36生存质量调查,从入院、术后及恢复期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前再次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患者术前及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术前.结论 对胃癌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卵巢囊肿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50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健康状况,术后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认知护理干预下健康状态以及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相对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躯体功能方面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具有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心理焦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卵巢囊肿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20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健康状况,术后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认知护理干预下健康状态以及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相对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心理、躯体功能方面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具有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心理焦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德红 《右江医学》2012,40(1):77-78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及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将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止痛;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心理护理、止痛护理、体位护理及评价护理质量,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24h、48h、72h进行VAS评分,并统计术后72h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患者出院前1天进行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SCQIPP)调查问卷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24h、48h、72hVAS评分及72h镇痛药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交流、行为、信任及环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徐静 《吉林医学》2013,34(12):2347-2348
目的:研究专科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普通护理干预,一组专科护理干预,放疗后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整体状况。结果:专科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放疗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降低了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评分。结论:专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治疗执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且生存质量评分均比护理前高,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用制定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康复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生活质量及药物毒副反应等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现状明显改善,药物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及康复指导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的变化。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比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且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评分、症状领域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升高,症状领域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干预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肠造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0名肠造口患者,手术前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出院一年内随访,了解患者生活、生理、心理等相关情况.结果 患者能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注意事项,自理能力不断提高.结论 护理干预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定碧  杨丹 《西部医学》2009,21(12):2179-2180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针对78例环形混合痔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生理变化,采取心理疏导、宣教、指导饮食及排便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情绪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给患者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就医环境。结论手术前后早期对患者心理和生理行为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病人身心的康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苏兰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80-198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3例胃癌患者术后采用便利抽样法分设为心理干预组和心理干预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术后第10d~3个月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宣教、示范与家属干预、推进性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医疗护理。2组分别于术前3 d、术后10 d~3个月每月1次监测血清免疫指标。结果 2组血清IgG、IgA、IgM、C3、C4、术后1个月开始回升,且干预组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至术后2个月~3个月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