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变程度与听力损失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玲  顾之平 《耳鼻咽喉》1996,3(6):333-336
对117例(12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就其骨、气导阈值与中耳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参与分析病例均除外其他致因素。使用IBM-PC/AT微机及SPSS/PC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中耳病变程度从单纯鼓膜穿孔-听骨中断、破坏-骨质破坏,分为6个级别。结果发现随中耳病变的加重,低、中、高频骨导听阈呈逐渐 升趋势。资料时测听出现较明显高频气导听力损失及中、低频骨导听力损失,常预示中耳病  相似文献   

2.
中耳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耳炎是一个古老话题,围绕如何重建受损鼓膜与听骨链的相关研究一直经久不衰.耳外科医师关注两个主要问题:外中耳病理变化如何影响声音传递,鼓膜听骨链病变性质、范围与纯音听阈关系如何?如何通过手术去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使得重建后的外中耳结构、声学与力学特性近似正常,从而提高听力?众多耳科医师已经认识到鼓耳道角变钝会导致术后传导性听力损失,锤骨柄完整、镫骨完整的病例术后气骨导差小,尽可能保持中耳正常结构是减小鼓室成形术后气骨导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气导和骨导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探讨短音ABR在估计纯音听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27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行耳鼻咽喉科常规体检、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后,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受试者气导和骨导短音ABR.结果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短音ABR的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呈线性相关,气导的线性相关性好于骨导.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8、0.92、0.85,骨导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49、0.54、0.84.500、1 000、2 000、4 000 Hz短音ABR气骨导反应阈差分别为2.1±10.2、-3.9±10.6、0.9±7.0、3.4±3.3 dB,除4 000 Hz外,各频率气导与骨导短音ABR反应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音ABR的反应阈可以用于估计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听力特点,为临床干预胆脂瘤型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前纯音听闻临床资料,结合听骨链破坏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中男性84耳,女性72耳,平均年龄32.98岁(6~78岁),听力损害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骨链破坏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听骨链破坏程度在不同病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例中,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病程越长,听骨链破坏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组与成人组不同类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CSOM)听力损失有何异同。方法 对 70例(85耳 )儿童和 99例 (14 1耳 )成人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两组患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三个类型CSOM患者纯音测听气导听阈均升高。单纯型CSOM在 1~ 8kHz范围内 ,两组气导检查结果呈现听力损失一致 (P >0 .0 5 )。骨疡型和胆脂瘤型CSOM ,除骨疡型 8kHz外 ,两组患耳各频率听力损失也相同 (P >0 .0 5 )。儿童组单纯型CSOM骨导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而骨疡型和胆脂瘤型CSOM ,成人组在中高频听力损失比儿童重。结论 虽然儿童CSOM病程短 ,呈现气导检查中频、高频听力损失与成人一样重的趋势 ,但无内耳损害或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骨链病变及对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骨病变特点、听骨链完整性的判断及对骨导听力的影响.方法:对148例(17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术前纯音测听,术中显微镜下观察听骨链病变.结果: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鼓膜松弛部穿孔者听骨链多有破坏,松弛部穿孔先破坏锤砧关节,紧张部穿孔先破坏砧镫关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完整、活动好52耳,听骨链中断或固定124耳.听骨链完好与听骨链病变者语频段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语频段骨导听阈比较无差异,两者高频骨导听阈均提高.结论: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链多有破坏.语频段气导听阈在40 dB以内,气骨导差在30 dB以内者,听骨链大多完好.气导听阈在55 dB以上,气骨导差在40 dB以上者,听骨链多有中断或固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伴有高频骨导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言语可懂度加权平均听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通用的言语频率平均听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62-8000Hz各频率区域对言语可懂度的重要程度,提出言语可加权平均听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并用上述两种方法对70耳气导纯音测听结果作了对比分析,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高频倾斜型、低频倾斜型、高频渐倾型、谷型听力曲线差异非常显著,而水平型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证实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为临床干预分泌性中耳为,尤其是顽固的分泌性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 115例(16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愈后或未愈患者病程中复查的纯音测听检查结果,记录0.5、1、2、4kHz频率骨导听阈,计算骨导听力损失dB数。分为单侧组66例,双侧组49例,将66例单耳患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164耳中,出现骨导听阈提高的共94耳(57.3%)。双侧组与单侧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患耳在同一频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相似,且平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也相似;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4kHz的骨导听力损失为最大。结论 半数以上分泌性中耳为可以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损失为主,并有向语言频率区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纯音听力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253耳)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纯音听力特点。结果纯音测听显示传导性耳聋198耳(78.26%)、混合性耳聋53耳(20.95%)、感音神经性耳聋2耳(0.78%)。将语频段0.5KHz、1k Hz、2KHz、4k Hz中任一频率未引出骨导或气导听力的患者剔除后余206例(246耳),平均气导阈值进行分析:以中重度耳聋(55d-70d B HL)51.63%(127/246),重度耳聋(71-90d B HL)33.74%(83/246)为主;其中传导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中重度,重度所占比例分别为59.60%(118/198),26.77%(53/198);18.75%(9/48),62.50%(30/48)。在56-80 d B HL范围内传导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所占比例分别为82.83%(164/198)、58.33%(28/48)。对混合性耳聋骨导纯音测听结果分析示:主要在2KHz处骨导听力有下降,占72.92%,平均阈值为30.42±7.84d B HL(10-60 d B HL),结论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主要表现为传导性耳聋,以中重度、重度耳聋为主。骨导听力损失主要发生在2KHz,在2KHz处平均骨导听阈有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高频测听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对扩展高频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31例(32耳)SOM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行纯音测听及扩展高频测听,骨导频率范围为250Hz-8kHz,气导频率范围250Hz-20kHz,并与16例(32耳)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有31.3%SOM患者平均骨导阈值〉25dB,平均骨导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骨导阈值在2、4kHz处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平均骨导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扩展高频段,治疗前、后所有频率气导阈值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且有随着频率增高,治疗后气导改善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 SOM患者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由低频到扩展高频逐渐加重,治疗后低频区听力恢复较快,扩展高频区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530例单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骨导听力损失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耳蜗的损害.530例患者均未接受过耳科手术治疗,对侧耳为正常耳(作对照耳),其中男328例,女202例;年龄10~56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50年,平均20.19年.所有病例均采用Mad-sen—OB 822纯音测听仪在隔声室对患耳和正常耳进行听力测试,并对骨导听阈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影响骨导听力的因素做相关分析.所有患者中有334例(63.01%)发生骨导听力损害.0.5~4 kHz每个频率的骨导听力均有损失,主要损害在2~4 kHz的骨导听力损害程度与年龄、病程和病变程度有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导致耳蜗损害,并以蜗底损害为著.  相似文献   

12.
唇腭裂对中耳及听力的影响李利平,陈英茹唇腭裂为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据报道发病率约为1:1000。临床资料观察发现,该类患儿常伴有中耳疾患,乃致影响听力及言语功能。本文通过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观察唇腭裂对中耳功能及听力损失程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Carhart效应是指在传导性耳聋存在时骨导曲线的下降。然而,传导性耳聋的程度与骨导曲线下降的程度之;司的数字关系尚未见有人描述。回顾102例行雕骨切除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纯音听力图,以试图了解骨导变化与气导变化及骨气导间距闭合之间的关系,发现在O.5、1、2及4kHZ处,骨导与气导之间的重要的线性关系,在ZkHZ处,骨导与骨气导间距闭合呈线性关系。假设是连续测定IO2例行雕骨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纯音听力阈值。术前测听于手术前2周内完成,水后测听于术后3~9个月内完成。骨导变化(术前骨导一术后骨导)是气骨导差变化(术前气…  相似文献   

14.
听性脑干反应(ABR)由于其客观性、无创、不需受试者主动配合、不受镇定剂影响等优点,已被作为一种可靠的听力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及特殊人群的听力评估.然而人们大多进行气导ABR测试来获取大概的气导听力,但其结果不能区分听力损失的类型.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很好配合纯音测听的人群,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和中耳炎的患儿、智力缺陷人群,确定其听力损失类型一直存在一些阻碍.因此,骨导ABR的检测对于这部分人群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其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就骨导ABR的机制、方法和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骨导听觉稳态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re sponses,ASSR)是由调制声信号的反应相位与刺激信号相位引起的具有稳定关系的听觉诱发电位。近年来关于ASSR的研究报道较多,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气导ASSR的研究。然而如同其它听力检测方法.气导测试仅能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不能判断听力损失的类型(如鉴别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及混合性聋),如气骨导联合应用可弥补这一缺陷。因此随着ASSR广泛应用于临床,骨导ASSR(BC—ASSR)的研究显得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就骨导ASSR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纯音听力图及其临床意义裴宏恩纯音测听法属于主观听力测试范畴。测听时给声途径可分气导与骨导两类,分别绘出气导、骨导两条纯音听阈曲线,构成纯音听力图。纯音听力图是临床听力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一个符合IEC-645要求的听力计,定期按CB4854...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骨导听力损失,出现骨导听阈提高的病因、发病机理作了综述。并就其产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耳炎所致的中耳病变导致骨导听阈提高必须采取积极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地治疗中耳病变,终止引起骨导听阈变化的相关因素,预防中耳内耳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某型自动数字纯音听力计的气导与骨导纯音阈值检测效度。方法征集健听青年志愿者,使用某型自动数字纯音听力计测试其骨导与气导阈值,并与对应的AC40纯音听力计结果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21名健听青年受试者入组,自动纯音听力计检测结果与AC40诊断听力计结果比较,气导阈值平均差介于-3.5~5 dB、平均绝对值差介于3.1~5 dB;骨导阈值平均差介于-6.7~0.7 dB,平均绝对值差介于3.2~4.4 dB。除气导平均差较文献结果差异稍大之外,其余结果均与文献报道相应结果相当。结论某型自动数字纯音听力计检测气导与骨导阈值与临床诊断型AC40听力计结果基本相当,但仍需对不同听力损失类型、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年龄段人群进一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60岁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语频(0.5、1.0、2.0、4.0kHz)纯音测听结果、术中所见中耳病变组织特点和听骨链病变情况、病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语频范围内,患耳气导、除4kHz外的骨导阈值均高于对侧耳;胆脂瘤患者与非胆脂瘤患者的气、骨导阈无明显差异;听骨链完好者与破坏者(中断或固定)的气导、2kHz骨导阈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1.0、4.0kHz骨导阈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改变有其独特性,掌握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例外中耳畸形患者植入骨桥后的听觉及言语识别能力,探讨骨桥植入的适应症及效果。方法对6例外中耳畸形患者骨桥植入术前及术后开机时进行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比较植入前后听阈及安静时声强65 dB SPL下的单音节、双音节、语句的言语识别率。结果 6例患者术后助听听阈及言语识别阈较术前裸耳均明显改善,助听听阈平均改善43.2±11.1 dB;言语识别阈平均改善38.8±7.7 dB,中高频相对低频补偿的更多;言语识别率亦较术前明显提升,单音节言语识别率平均提高63.33%±22.51%,双音节言语识别率平均提高77.83%±28.92%,语句言语识别率平均提高78.33%±17.08%。结论骨桥植入可以改善传导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言语能力,为外中耳畸形及听骨链畸形伴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的有效听觉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